第五天:果果塘大拐彎一墨脫一波密一通麥一魯朗一色季拉山口一魯朗(全程340公裡,耗時13小時)凌晨五點,就被幾聲悶雷驚醒,雞鳴傳過山谷,大雨傾盆而下,滾滾烏雲籠罩雅魯藏布江山谷,六點過起床,雨勢漸小,走到半途,通往果果塘大拐彎的道路卻因塌方被阻斷,擔心陷入扎墨公路遭遇泥石流塌方斷道滯留墨脫的危險,留點遺憾下回再看,安全第一,果斷回撤。
橋下是奔騰咆哮的雅魯藏布江,雲遮霧掩使其變得格外清新妖嬈卻又暗藏兇險,通往天堂般美麗地方的道路總是如同煉獄,江岸兩壁陡峭,深谷江水洶湧,當地勤勞智慧的門巴、珞巴族人除了使用傳統溜索外,還發明了這種用熱帶雨林中的白藤編制而成的藤橋。
等到九點才能過限速檢查站,半山腰回首,此刻的墨脫縣城在雲蒸霞蔚中,全然進入最美的水墨狀態:江山如畫,俊逸出塵,空靈絕俗,氤氳蒸騰如同山水大師那溼漉漉的妙筆,酣暢淋漓又點到為止,渲染出一座蓮花秘境中的煙雨城池!
行駛在返程途中,頃刻已是豔陽高照,雲團飛速在峽谷間飄蕩,茂密的熱帶雨林貪婪地吞噬著印度洋吹來的豐富水汽讓,村舍點點、稻田蔥蘢,嘴裡嚼著門巴族售賣的香蕉,心裡卻開始懷疑是否到了一個假西藏?
上帝是公平的,當他關上一道門時卻為你打開了另一扇窗——沒看見果果塘大拐彎也不遺憾,因為過縣城二十多公裡就見到昨日匆忙趕路顧不上看的雅魯藏布江馬蹄形大拐彎了,站在觀景臺,這壯闊景觀不用超廣鏡頭恐怕只能採取接片方式才能囊括全景吧!
過了113K邊防檢查站,你才明白雨水始終是墨脫永遠的痛!凌晨的暴雨就像一個瘋狂任性的孩子將書寫工整的作業本撕得粉碎!沿途飛瀑流泉,路面積水塌陷,不時有飛石從空中墜落,叫人驚恐萬分!這不愧是一條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的公路,虧得謹小慎微的同伴小心駕駛,我才有機會在顛簸中用相機留下這些影像!
扎墨公路不僅築路困難,維護更是天長日久,耗資巨大。一遇大雨就發生塌方泥石流,石塊和泥土橫亙路中,挖掘機轟鳴著作業。遇到搶修鋪路架橋,往來車輛只能等候,而且還不知要等多久,因此在雨季來臨之際,選擇離開當是明智之舉。事實上,當你選擇自駕墨脫時,你就選擇了美景隨緣,生死由天!
扎墨公路許多路段都是在峭壁上鑿成的天險,一面是陡峭懸崖,一面是萬丈深淵,山口白雪皚皚,沿途雪崩、驟雨、飛石、泥石流諸多艱險,山路彎彎環環,車毀人亡的事故經常發生,是名副其實的「死亡公路」!
好不容易熬過堵車困境完成險道考驗,從嘎隆拉山的迎風面鑽出隧道抵達冰川源頭嘎隆寺盆地,同時也表示順利通過危險路段進入相對安全的波密縣境內,這段山路平整順暢,很快便平安駛離嘎隆拉山,大夥一顆懸在半空的心也才算穩穩放下。
人困車乏駛入波密縣城已是下午三點了。波密,藏語意為"祖先"。原為曲宗、易貢、傾多三宗。縣城扎木鎮海拔僅2720米。它不僅是冰川故鄉、桃花故鄉,也是西藏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的故鄉。飢腸轆轆的在邛崍飯店吃過午飯,又匆匆上路。
與5、6年前第一次入藏相比,如今波密通往林芝的路面已經變得非常舒坦了,從前的魔鬼路段而今已成景觀大道,路旁青松掩映,公路蜿蜒向前。不過多變的天空再度黑雲壓頂,令扎墨公路堵車耽誤時間太多的我們心情略顯壓抑。
來到曾經號稱"通麥墳場"的通麥天險,這個全長14公裡,擁有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本是川藏線最險的一段路,以前這段路平均要走兩個小時左右,多少進藏客都曾在此被堵至絕望、掩面而泣,如今橋隧皆貫,天險變通途,連帶更前方的排龍天險,都被永絕後患。
連續通過通麥天險、排龍天險,疾行40公裡左右,18:30分到達譽為"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叫人不想家」的魯朗,然而時間緊迫,為了在日落時間趕到色季拉山口朝聖南迦巴瓦峰,我們毅然快馬加鞭繼續前行。
明知機會不大,仍然心存僥倖。19:10分趕到色季拉山口,天空半陰半晴,經幡獵獵迎風,雨點夾著雪花挾裹著寒風,仿佛突然從熱帶的墨脫驟然墮入冰窖,南迦巴瓦這座最美雪山竟然隱藏雲霧深處,對遠道而來朝覲的我們一臉冷漠!
4400米的色季拉山口,雪花飄舞,陰雲蓋頂,自駕房車的吉林遊客也在苦苦等候,跺著腳在寒風中苦撐一小時,希翼出現奇蹟,但是老天爺仍不肯開眼。記得幾年前首次入藏也是在此遭遇風起雲湧,只驚鴻一瞥見到南迦巴瓦的一截小蠻腰。難不成與南迦巴瓦註定無緣?
雨雪愈大,溫度直降,等到20:18分,雪霧愈濃,只得垂頭喪氣抱憾返回魯朗的才旺頓珠藏家旅館住下歇息。饑寒交迫,一碗熱泡麵下肚,情緒再度高漲:明早再上色季拉,不見南迦巴瓦誓不休!下午再到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索松村住下。哈哈!精誠所至,還愁見不到神秘羞澀的南迦巴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