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船事件」叩開了日本「閉關鎖國」的大門!

2020-12-14 濉園主人

在日本古代歷史上有一段軍人長期幹政的幕府政治(又名武家政治)時期。幕府政治就是以在形式上由天皇任命的徵夷大將軍(也稱作幕府將軍)為首的武士政權,與天皇為首的朝廷並存,但更具有實權。相當於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吧。而「幕府」一詞始自於古代漢語,指出徵時將軍的府署,在日本的特殊時期,演變成日本古代的一種政治體制。

1600年,德川家康在內戰中因為關原之戰(關原合戰)的勝利,成為日本實際統治者。1603年由天皇下旨封德川家康為徵夷大將軍,德川幕府在江戶(今東京)建立, 1603年至1867年被稱為江戶時代,由德川家族統治日本。在經歷了1634年的島原之亂(幕府面對日益強大的天主教徒實行殘酷而血腥的鎮壓,而引發了江戶時代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後,開始了長達200多年的鎖國政策。只允許在長崎與荷蘭和中國進行少量貿易,和李氏朝鮮則透過朝鮮通信使維持關係,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禁止信仰天主教。時隔不久中國的清朝政府也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中日實際上也斷絕了往來。德川幕府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關上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門,雖然迎來了暫時的安定時期,但隨著產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制系逐漸崩潰,幕藩體制也開始動搖。

1837 年前,美國捕鯨船莫裡森號試圖在日本的橫濱靠港補給,結果遭到日本軍隊的火力攻擊,被迫撤退,沒有達到目的。1846年,美國海軍少將比德勒受命來到日本江戶,與日本進行談判,要求日本就開放口岸,日本人言辭拒絕。美國第十三任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派遣美國東印度艦隊馬修·培理帶著他的親筆國書,率領四艘黑色蒸汽鐵甲軍艦經過琉球和上海,於 1853 年7 月8 日下午5 時,到達德川幕府咽喉要地江戶灣相州浦賀海面。培裡明確告知日本守軍:「不開國便開炮」。日本人平生第一次見到這些鐵甲軍艦,四艘軍艦共有六十三門大炮,當時日本在江戶灣能力相當的海防炮只有二十門左右。港口的日本守將用信鴿將消息傳送到京都,當時的孝明天皇跑到神社裡連續祈禱17 天,乞求神靈攘斥夷類,保佑皇祚久長。

浦賀總督戶田氏榮讓手下中島三郎傳話,請佩裡艦隊前往長崎。在長崎,佩裡要求日本派出官員接受美國總統的國書,否則就「開炮」。日本幕府害怕接受國書後會受到全國人民的抨擊,引起群憤,不願意接受。德川幕府老中(江戶幕府的職名)首座阿部正弘同意先接受美國總統的國書,藉口要得到天皇的批准,約定下一年春天給予答覆。徵得佩裡同意後,美日雙方於1853年7 月14 日上午8 時舉行美國總統信函交接儀式。儀式相當隆重,美方400 人,其中50 名官員,50 名樂手;日方1550人,其中1500名士兵,50 名官員。井戶弘道代表日方接受了美國總統的正副兩份親筆國書,以及佩裡本人寫給德川將軍的信。日本人稱這次事件為"黑船來航"或「黑船事件」。培裡的來航令日本人大為震驚,深深感受到日本與外國的巨大差距。

1854年2月,佩裡如約再次率領艦隊抵達日本。這次,艦隊一直深入到日本江戶灣內,到達橫濱附近。日本方面派出代表就開國的具體細節進行談判。談判從1854年3 月10 日開始,一直持續了3 個星期才最終拍板。3 月31 日,日美雙方在神奈川締結了英、荷、中、日四種語言的《日美親善條約》,又稱《神奈川條約》。《日美親善條約》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規定日本給予美國以最惠國待遇。隨後日本又同荷蘭、俄國、英國和法國締結了類似的條約。日本閉鎖了200餘年的大門就此被徹底打開。

1867年11月8日,與幕府將軍矛盾深重的日本明治天皇睦仁下旨組織倒幕軍,討伐幕府將軍德川慶喜。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日本天皇重新獲得了權力,親主朝政,建立新的中央政府;遷都江戶,改名為東京;勵精圖治,銳意改革,廢藩置縣,建立起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大膽廢除了封建俸祿;實施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改革軍警制度,建立新式軍隊,創辦軍工產業;學習西方文明,引進西方科技與管理;發展現代教育,培養現代人才,整體提高國民素質;實行新的兵役制度,在日本全國徵召義務兵;改革農業稅;統一貨幣;1872年建成日本第一條鐵路;1882年成立新式銀行; 1885年 (光緒十一年)實行立憲,建立了內閣制度,並於1889年 (光緒十五年)正式頒布憲法,次年召開了首屆國會。這就是有名的日本明治維新。

近20個國家與日本籤訂了條約,內容包括通商、關稅、領事裁判權等等方面。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權後,日本政府就給各個列強國家遞交了申請,希望能修改領事裁判權、恢復關稅自主權,西方列強完全置之不理。經過十八年的外交努力和經濟發展,1886年,條約改正又推進了一步,西方國家承認按照歐洲國際法標準來裁決日本的對外問題。直到1904年日俄戰爭後,日本戰勝俄國,得到西方列強的承認,到此已經完全廢除了不平等條約。逐漸強大後的日本,擴張野心不斷膨脹,給鄰近的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帶來了巨大災難。

相關焦點

  • 從閉關鎖國到走向富強,看黑船事件如何改變日本軌跡,迎來新局面
    作為一個奉行法西斯主義的國家,這日本在二戰時期可謂是極其蠻橫,他們的暴行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並且他們的鐵蹄還踏遍了東南亞各國。但是實際上日本也曾經經歷過衰落時期,而他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次迅猛的發展,以至於有力量對其他國家展開進攻,這一切還要從1853年發生的黑船事件說起。
  • 從閉關鎖國到走向富強,看黑船事件如何改變日本軌跡,迎來新局面
    作為一個奉行法西斯主義的國家,這日本在二戰時期可謂是極其蠻橫,他們的暴行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並且他們的鐵蹄還踏遍了東南亞各國。但是實際上日本也曾經經歷過衰落時期,而他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次迅猛的發展,以至於有力量對其他國家展開進攻,這一切還要從1853年發生的黑船事件說起。
  • 當日本遭遇炮艦外交:「黑船事件」是如何逼迫日本開眼看世界的?
    我想,這便是1853年美國來到日本的「黑船事件」。 輕叩大門 黑船事件是美國向遙遠的亞洲進行的第一次試探,這個時候,同處於亞洲的清帝國和日本都實行著閉關鎖國的國策,可是具體深究一下,清帝國和日本的閉關鎖國是有比較大不同的。
  • 黑船事件爆發
    日本長期以來閉關鎖國,跟我們當年的清政府一樣,非常保守,到1853 年黑船事件發生的時候,日本已經進入幕府時代很多年了。日本長期以來沒有一個非常權威的、統一的中央政府,雖然日本名義上有天皇,但其實天皇也就是名義上的首腦。日本還有個幕府——德川幕府,它對全國進行總的管理,但幕府下面又分了很多小國,所以日本實際上還是非常分散的,沒有形成一個強大的國家。
  • 黑船事件(1)
    在160年前,也就是1853年,馬休·佩裡率領的軍艦從日本的橫須賀登陸,打開了日本鎖了兩百年的國門,這個事件被稱為黑船事件。因為當時馬修的軍艦是黑色的,為什麼是黑色的呢?這是為了防止遠航的船生鏽,佩裡率領的4艘大船的船體都被抹了黑色的柏油,遠遠望去,就像是四座小山從海上飄過來。當時的日本人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龐然大物,他們驚呼這些「小山」為「黑船」。
  • 黑船事件:日本帝國崛起的轉折點
    此書通過描寫這個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生動記錄了60年間日本奮起追趕、建設現代國家的艱難歷程,也分析了日本後來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內在原因。對於追求大國崛起的國家而言,日本所走過的道路至今仍然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開國  「黑船」驚醒「太平夢」日本不愧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
  • 東京灣的黑船事件:日本人睜眼看世界的開端!
    確實,自1853年美國人的「黑船」到東京灣(那時還叫江戶灣)溜達一圈之後,整個日本朝野確實就難以入眠了。 "黑船"之一的薩拉託加號 「黑船事件」的直接影響:日本從此打開國門
  • 東京灣的黑船事件:日本人睜眼看世界的開端!
    確實,自1853年美國人的「黑船」到東京灣(那時還叫江戶灣)溜達一圈之後,整個日本朝野確實就難以入眠了。 "黑船"之一的薩拉託加號 「黑船事件」的直接影響:日本從此打開國門
  • 日本摩託車工業的起源與黑船事件的關聯
    1854年2月13日,美國東印度海軍艦隊司令再次攜7艘炮艦來訪,這次一直將艦隊開進到了現在的日本橫濱,再次以武力相要挾,逼迫日本開放商業口岸,進行商品交易,並且要求獲得最惠國和駐紮使節的待遇,日本德川幕府眼見無力抵抗美軍的堅船利炮,不得已與美國籤訂了《日美親善條約》,日本自有人類文明誕生以來,被迫以不平等條約開國,結束了長達一千多年的閉關鎖國的歷史。
  • 《黑船來航》贈書名單
    姜皖黑船來航象徵著國際條件的介入,一方面圍繞著封建制的矛盾的解決退居到次要位置,而在外壓下構築強力的國家權力來對抗外國,成為維新變革的優先課題。另一方面,構築權力不是單純的權力集中,而是在民眾的支持下形成。黑船來航對日本的衝擊,猶如當時描繪黑船來航時的和歌那般:「上喜撰喚醒太平夢,喝上四杯便再難眠。」「再難眠」的日本,社會上下如同被打上雞血般。
  • 「黑船事件」讓日本還籤了喪權條約,本該羞辱為何日本不怒反謝?
    日本人認為日本近代的文明開化始於美國的「黑船來襲」,所以對此十分的感謝1603年,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的德川家康被朝廷封為徵夷大將軍,德川幕府由此正式建立。重新統一的日本的德川家十分懼怕各地的大名通過對外貿易壯大自己的實力,再度挑戰幕府的權威。
  • 日本閉關鎖國更甚清朝,為何被美國黑船轟開國門之後卻快速崛起?
    中朝是東方國家,又是近鄰,日本從貿易往來中獲得絲綢、毛織品、書籍、高級消費品和武器。這種貿易完全由幕府壟斷,在經濟上可以加強對地方封建領主的控制。荷蘭是西歐國家,主要信奉新教,向幕府保證不傳教,荷蘭船帶來的商品有絲織品、棉織品、藥品、鐘錶、砂糖、歐洲工藝品等。日本出口商品主要是魚翅等海產品。在1853年7月8日的這一天,日本發生了「黑船事件」。
  • 日本幕末的黑船事件與炮艦外交,對日本的未來有怎樣的影響?
    另考慮到的佩裡的軍艦多為大型軍艦,而幕府這邊僅有排水量不過150噸,船員僅20人的非武裝船"千石船",無力與美國艦隊對抗。那麼,雙方的戰力差距十分明顯,縱然日本方面有什麼不滿,如今也只能忍著了。二、幕府與美國的初次談判幕府很快得到了有關美國東印度艦隊的情報,這種情報證明了幕府無法擊敗佩裡,因為就連江戶城都在對方的艦炮範圍內。
  • 同為被西方侵略的日本,為何反而感謝西方?「黑船事件」之後的日本。
    重新統一的日本的德川家十分懼怕各地的大名通過對外貿易壯大自己的實力,再度挑戰幕府的權威。  所以從1633年到1639年短短的六年之間,德川幕府連續五次頒布「鎖國令」,嚴禁日本人出海,也禁止外國人進入日本。這一時期的對外貿易只限於在長崎一地進行,且只允許清國和荷蘭前來貿易。  閉關鎖國的政策嚴重遲滯了日本近代化的發展,使得日本漸漸落後於世界。
  • 19世紀美國海軍準將佩裡兩次來航日本,黑船事件引發的後續效應
    一年一度「黑船祭」在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久裡濱,有一座佩裡公園。當年由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培裡率領的黑船登陸的地點,建有一座佩裡登陸紀念碑,上有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手書:「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佩裡上陸紀念碑」。
  • 日本幕末的黑船事件與炮艦外交,對日本的未來有怎樣的影響?
    另考慮到的佩裡的軍艦多為大型軍艦,而幕府這邊僅有排水量不過150噸,船員僅20人的非武裝船"千石船",無力與美國艦隊對抗。那麼,雙方的戰力差距十分明顯,縱然日本方面有什麼不滿,如今也只能忍著了。二、幕府與美國的初次談判幕府很快得到了有關美國東印度艦隊的情報,這種情報證明了幕府無法擊敗佩裡,因為就連江戶城都在對方的艦炮範圍內。
  • 1613年日本的大航海時代:德川幕府為何看完了世界卻堅決閉關鎖國
    文/石建房01黑船來航1853年,嘉永六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裡率領艦隊駛入江戶灣的浦賀港,打算以「炮艦外交」的方式打開日本的國門,次年,美日雙方籤訂了日本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神奈川條約》。
  • 1853年「黑船事件」美國打開日本國門,曾想佔領中國臺灣島
    1853年7月14日佩裡率美國海軍登陸日本說起1853年日本被美國打開國門,那咱得先說說 日本的「徳川幕府」,它是日本歷史上最後一個幕府政權。1603年德川家康獲天皇賜封為「徵夷大將軍」,於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
  • 1613年日本的大航海時代:德川幕府為何看完了世界卻堅決閉關鎖國
    文/石建房01黑船來航1853年,嘉永六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裡率領艦隊駛入江戶灣的浦賀港,打算以「炮艦外交」的方式打開日本的國門,次年,美日雙方籤訂了日本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神奈川條約》。
  • 1853年「黑船事件」美國打開日本國門,曾想佔領中國臺灣島
    說起1853年日本被美國打開國門,那咱得先說說 日本的「徳川幕府」,它是日本歷史上最後一個幕府政權。開啟了日本封建統治的最後一個時代,「江戶時代」。天皇作為日本最高權力的象徵,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手中並沒有掌控日本全國的權利。而掌控權在幕府將軍的手裡。幕府將軍直接掌管日本1/4的土地和多個重要城市。而日本其他地區被劃分成大小不一的「藩」,200多個「藩主」也就是首領被稱作「大名」,為世襲制,擁有屬於自己的武士,但必須聽從幕府將軍的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