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推出AR博物館新業務,已經與美國三個博物館、機構合作

2020-12-11 騰訊網

日前,據外媒報導,社交巨頭Instagram將再次利用VR/AR技術,與博物館合作,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中提供虛擬博物館之旅服務。

據了解,Instagram目前已經與美國三個博物和機構合作,共同推進這個新項目。而參與Instegram業務的博物館包括凡爾賽宮、大皇宮和史密森尼學會,後者有十多家博物館與之相關,包括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史密森尼美國博物館和史密森尼學會大樓。

Instegram的虛擬博物館將會採用這些博物館的一些展品,用戶只需要通過Instagram的應用內相機功能就可以訪問這些內容,通過應用程式用戶可以更加仔細地查看博物館中的展覽、藝術品和陳列品。

通過展品的AR版本,用戶可以看到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太空梭和三角龍骨架。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夥伴關係的一部分,上述博物館中的更多展品將會誕生AR版本。

外媒指出,AR博物館的舉措主要源於新冠疫情帶來的特殊情況,人們儘可能被要求在家中學習、工作,博物館的參觀與運營也受到了幹擾,雖然目前已經逐步恢復開放,但只有少數遊客會前來參觀。

通過Instagram的AR博物館,普通用戶、學生、研究人員以及博物館愛好者和遊客都可以在這一程序上體會博物館之旅。並且用戶通過AR博物館,還能看到展覽說明描述藝術品、展品,以及其歷史特點也可以通過說明與作品實際圖像一起看到。

推出虛擬博物館Instagram並非首家,今年早些時候,谷歌也推出了自己的虛擬博物館體驗平臺,谷歌藝術與文化應用程式在今年上線,其與莫斯科達爾文國家博物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博物館合作,為這些博物館中的展品推出了AR版本。未來,在線上遠程參觀博物館、逛展或將成為新的潮流。

相關焦點

  • Instagram推出AR博物館新業務 微美全息運用AR技術開啟雲
    據外媒報導,社交巨頭Instagram將再次利用VR/AR技術,與博物館合作,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中提供虛擬博物館之旅服務。(圖片來源於網絡)Instagram目前已經與美國三個博物和機構合作,共同推進這個新項目。
  • Instagram與三家博物館達成合作,將AR展品帶入用戶家中
    該應用程式正在與美國和法國的三個博物館合作,將博物館展品的AR版本引入用戶的手機。該公司已與史密森學會、凡爾賽宮和大皇宮博物館進行了合作,為博物館增加了一些展覽品的Instagram AR效果濾鏡。 用戶可以從每個博物館Instagram帳號的個人資料頁面的「effects」選項卡中訪問該功能,該功能使用戶可以通過應用內的攝像頭近距離查看博物館的展品內容。
  • 美國博物館聯盟:全美三分之一博物館或永久關閉!
    美國博物館聯盟(AAM)在2020年7月22日的報告中表示,一項針對美國750多名博物館館長的新調查證實,由於大流行而導致的相關財務問題,全美有三分之一的機構可能會永久關閉。調查報告顯示,不少博物館機構的運營儲備減少,相對的博物館項目及針對如教育的服務也在減少。
  • 對話 | 全球十八家博物館及文化機構齊聚雲端,共討博物館的現狀和未來
    沈辰(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副館長):安大略博物館整整閉館4個月,一個財政年度的1/3的預算就沒有了,後面還有三個季度不可估計的收入下降。所以疫情真正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海外博物館的財政困境,以及對員工的安置。
  • 美國博物館文化與博物館經濟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兒童博物館至今在美國已經超過350家,並且仍在繼續發展。美國兒童博物館協會(2012)在兒童博物館行業標準的文件中,針對兒童博物館給出了這樣的定義:「兒童博物館是專為兒童的需求和興趣服務的機構,通過提供展覽項目和教育活動來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及學習興趣。」
  • 87日報:沃爾瑪關閉旗下VR子公司;美國購物中心推出聖誕主題AR遊戲
    今日熱點:沃爾瑪關閉旗下VR購物解決方案子公司Insperience;Facebook被美國政府正式控告涉嫌壟斷;德國電信將在歐洲推出VR一體機XRSpace Manova;美國購物中心Westfield推出聖誕節主題AR尋寶遊戲等。
  • AR沉浸式體驗:AR走進博物館,讓遊客把文物「帶回家」
    AR沉浸式體驗:AR走進博物館,讓遊客把文物「帶回家」由於新冠肺炎今年在全球的多次爆發,人們儘可能被要求在家中學習、工作以及保持社交距離。對於容易造成大量人員聚集的展覽展示行業來說,受到疫情的影響頗深。
  • 專訪梵谷博物館授權業務操盤人:博物館授權業務都有哪些坑
    郎智公司早年是奢侈品牌Gucci的中國總代理,黃僖偲也是最早把Gucci引入內地的香港商人,十多年前,黃僖偲開始涉足博物館IP開發和授權業務,在2004年成為了荷蘭梵谷博物館總代理。目前郎智所合作的博物館包括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米蘭的達文西博物館、成都的金沙遺址博物館等。
  • 「博物館+旅遊」新玩法
    在文旅融合的新時代,博物館作為文化資源高度集中的機構,如何更好地起到傳承文明、傳播文化的作用?記者採訪了多家博物館、旅行社和教育機構,發現它們已經圍繞博物館資源做起了文章,通過研學遊、項目學習、團體定製、高端雅集等形式,探索推出了不少文化和旅遊相融合的項目。
  • 世界頂級博物館IP的中國玩法
    作為全球IP布局亞洲市場優質平臺,第14屆CLE中國授權展將10月21-2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品牌授權》雜誌特此推出CLE授權展專刊,推介現場IP授權形象、授權新品及授權合作項目,幫助觀眾到場可以在琳琅滿目的IP陣營中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
  • 國際博物館人「雲上對話」:疫情下博物館的力量
    柳揚(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館跟其他博物館有點不同,我們的財政來源分三個方面:三分之一來自於當地的政府——100多年前博物館建館時與當地郡政府達成協議,博物館永遠向公眾免費開放;另三分之一來自於博物館基金收入,博物館的基金在市場上運作有三年緩衝期,這部分問題不大;還有三分之一是來自於捐贈和博物館自己的創收
  • 博物館的開放速度很慢-不同的是-但三分之一可能會永久關閉
    博物館的開放速度很慢-不同的是-但三分之一可能會永久關閉在大流行之前,博物館,動物園,科學中心和其他景點每年接待超過8.5億遊客,並提供了726,000多個工作崗位。紐約市博物館將於本月晚些時候重新開放,包括定時入場和其他預防措施,政府安德魯·庫莫(Andrew Cuomo)周五宣布,但佔美國的三分之一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博物館和景點將永遠不會重新開放。
  • 陝西歷史博物館今年推出23個新展覽
    原標題:陝歷博今年推出23個新展覽 2018年12月29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召開「2019年新展覽計劃新聞發布會」,公布即將在2019年推出的23個新展覽。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多樣文化需求,2019年陝西歷史博物館精心策劃了一系列主題鮮明而又各具特色的專題展覽。
  • 新時代中國博物館的十大特色
    博物館系統協作可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分析,涉及國際博物館之間協作、國內館際合作、博物館內部各部門之間協作。從宏觀看,我國博物館配合國家戰略,不斷拓展國際視野,紛紛與世界各國博物館建立合作關係,國內外博物館間的交流合作日趨頻繁, 如近五年我國舉辦了文物進出境展覽近 500 個。
  • 論述 | 博物館評估與博物館管理
    評估具有非常具體的指標要求和明確的方向導向,已經被國內外廣泛認知和實踐。博物館評估分認證評估、定級評估、運行評估等,目前我國國內已經開展了博物館定級和運行評估。博物館評估是博物館管理者、博物館自身、博物館專家以及博物館公眾協力評判和促進博物館發展的重要機制與合作平臺。
  • 開箱「智趣」新物種——兒童博物館
    每年,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都會準備超過50000個實景再現的節目(每天平均169個節目),並且會有超過40%的博物館參觀者參觀畫廊的節目。為了滿足服務需求,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僱用了9名全職演員和25位畫廊主持人,以豐富博物館展覽和節目的經驗。
  • 元旦假期廣州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博機構推出特色活動、展覽獲市民...
    雖然遭遇強降溫,但廣州的新年文化活動熱度不減,各大公共文化機構推出的各種展覽、講座、親子活動誠意滿滿,觀眾也大為捧場。無論在「需求端」還是「供給端」,這都是一個很棒的「文化新年」。
  • 美國多州博物館重開,紐約大型博物館仍在「待命」
    在歐洲多國的博物館相繼開放後,美國部分州的一批藝術機構近日也宣布了重新開放的計劃。澎湃新聞獲悉,上周六,位於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美術館開放,成為疫情暴發後美國首家重新迎接觀眾的大型藝術機構。與此同時,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內的紐約大型博物館仍處於「待命」狀態。另一方面,疫情讓諸多博物館之間形成了新的聯盟,共同商討開館計劃與重新開放後的防護措施。
  • 故宮、國博等全國博物館都來了!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
    12月10日,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博物館+」跨界創新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館熱」成為社會文化新時尚。坐擁5535家博物館,我國正在從一個博物館大國向博物館文化強國轉變。同時,全球博物館間的合作也為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拓展空間。
  • 博物館怎麼玩轉IP?文物局、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故宮、大英博物館的大咖們都來了
    論壇以「讓博物館貼近生活,促文創開發蓬勃發展」為主題,來自國家文物局、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在華全權代理等國內外著名博物館機構的授權負責人匯聚一堂,就海內外博物館授權經驗及方式、中國博物館文創授權發展方向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分享博物館如何利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資源,開發文創產品同時傳播優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