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博物館聯盟:全美三分之一博物館或永久關閉!

2020-12-11 騰訊網

隨著疫情的影響,此前,美國多家博物館已有裁員縮減計劃,其中包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等大型館。同時,其他中小型的機構更是面臨著經濟危機。

美國博物館聯盟(AAM)在2020年7月22日的報告中表示,一項針對美國750多名博物館館長的新調查證實,由於大流行而導致的相關財務問題,全美有三分之一的機構可能會永久關閉。調查報告顯示,不少博物館機構的運營儲備減少,相對的博物館項目及針對如教育的服務也在減少。博物館聯盟主席兼執行長蘿拉·洛特(Laura Lott)表示,「永久關閉對社區、經濟、教育系統及我們的文化歷史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在整個6月收集的調查數據證實了對自3月以來對全美成千上萬家博物館閉館以限制傳染病,以及限制捐贈者和政府援助造成的經濟損失的早期預測。調查報告中,有33%的博物館館長認為他們所負責的機構存在永久關閉的「重大風險」,又或者,他們「不知道」能否度過這次經濟危機。閉館使這些機構賴以生存的門票收入,禮品店收入,活動租賃和其他收入的消失,而在重新開放後,預計博物館可以吸引到的遊客也將比疫情前少得多。

美國博物館聯盟(AAM)調查報告

博物館聯盟主席兼執行長蘿拉·洛特(Laura Lott)表示,「疫情使所有的文化機構被迫關閉後,博物館的收入在一夜之間消失了。可悲的是,許多博物館將永遠無法恢復,即使一些博物館在未來幾個月內重新開放,其成本也將超過收入,而且許多博物館都沒有財務安全網。」她補充說:「 12,000家博物館的永久關閉對社區、經濟、教育系統及我們的文化歷史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調查報告中關於博物館重新開館後運營儲備金所能維持的時間

數據顯示,有87%的博物館的運營儲備金的剩餘時間為12個月,或更短,其中56%的博物館的運營時間僅不到6個月。此外,約有64%的機構主管預計由於預算的大幅削減,機構的教育服務、節目製作或其他面向公眾的服務也將減少。

在這一調查中,共有37%的受訪者(博物館館長)預計今年館內將損失其營業收入的21%至40%,而30%的受訪者預計將損失達20%,22%的受訪者預計將損失41%至60%,10%的受訪者預計將損失61%至80% %。

該調查報告所參考的博物館樣本的類別廣泛,有31%是歷史博物館或歷史學會,有20%是美術館,有12%是歷史建築或古蹟。此外,兒童館、科技館、自然歷史和其他類別如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和專業博物館則構成了其餘部分。

紐約移民公寓博物館

受訪的博物館館長中,他們所負責的機構的運營支出在100萬美元至300萬美元之間的佔最大比例,為17%;其次有14%的機構運營支出在50萬美元至100萬美元;還有14%的機構運營支出為10萬美元至25萬美元,以及13%的機構運營支出在3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之間。

洛特表示,風險最大的博物館包括兒童博物館和科技館,其中有40%至50%的兒童博物館不確定它們是否能夠生存下去。「這些館非常依賴門票收入,同時,這些館也強調著人與人、人與物的接觸」,而疫情的發生對這些館的安全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此外,洛特還表示,經營預算在5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之間的中型博物館在很多情況下也處於危險之中,「因為它們試圖擴展自身的形象,力求超越原本的規模,並以微薄的利潤進行運營。」

今年4月,一個公共政策智囊團發表了報告:「冠狀病毒時代的藝術:紐約的小型藝術組織為生存而戰」

在美國,絕大多數博物館將在7月底重新開放,或已計劃重新開放。在全美的博物館中,有15%的機構在5月便有開館計劃,42%的機構在6月有此計劃,27%的機構在7月有計劃。洛特表示,近期包括亞利桑那州、德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裡達州在內的各州由於新冠病例的猛增而改變了一些計劃,例如,在經歷了新冠病毒病例和住院治療數據猛增後,鳳凰城的亞利桑那科學中心再次閉館。

在調查報告中可以知道,有56%的博物館沒有因閉館而強制員工休假,也沒有解僱任何工作人員。但是,有26%的機構迫使兼職員工休假;16%的機構解僱了兼職員工;15%的機構迫使全職員工休假;11%的機構解僱了全職員工。總計,有41%的機構目前已重新開放或預見到裁員的重新開放,另有10%的機構表示它們不確定是否可以維持其原有的員工人數。

調查報告中關於博物館解僱員工的頁面

調查顯示,美國的博物館在閉館期間及社區封鎖期間決心在線為民眾服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其中,總計75%的博物館館長在報告中表示,他們所負責的機構在閉館期間為兒童、家長和老師們提供了教育資源;有64%的博物館則提供了娛樂及其它活動項目。另外,有60%的博物館提供了視頻講座,54%的博物館提供大學生教育資源,43%的機構提供了更多的數位化館藏資源。洛特表示:「亮點是博物館在三月份開始行動後,找到了執行使命的方法。」

這項調查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美國博物館聯盟(AAM)會說服政府增加對文化機構的援助。該聯盟指出,博物館為72.6萬個直接和間接工作者提供支持,每年為美國經濟貢獻500億美元。洛特說:「這些機構所提供的奇妙事件,如鼓舞信息和值得信賴的活動等,也是我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進入社區和消費至關重要。」

美國亞利桑那科學中心

據了解,除其他要求外,美國博物館聯盟(AAM)還向國會施壓,要求其擴展薪資保護計劃(PPP)貸款,這在危機期間幫助博物館籌集了薪水和福利,還要求國會指示美聯儲迅速敲定一個非營利性貸款機制,以適應被(PPP)計劃排除在外的中型非營利組織;並向博物館提供60億美元的援助,這些資金將用於一般的運營支持,幫助開發遠程學習,以及改善、保護博物館員工及觀眾的身體狀況,使他們免受新冠病毒的侵害。

據悉,這項調查是由新罕布夏州的民意測驗公司Dynamic Benchmarking進行的,並未向美國博物館聯盟(AAM)收取費用。

(本文編譯自《The Art Newspaper》

來源:澎湃新聞)

5月26日下午,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 官網發布《博物館、博物館從業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調查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全球博物館行業造成巨大衝擊,國際博協上個月對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座博物館做了調查,對新冠疫情給全球博物館及博物館從業者帶來的影響做了全面分析並形成了報告。

報告指出:

博物館服務團隊來說,情況更令人擔憂:16.2%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被暫時解僱,22.6%的人沒有續約。博物館服務團隊的處境是脆弱的:56.4%的受訪者說他們因為疫情將沒有收入,39.4%的人說他們所在的公司將不得不裁員。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不得不減少其活動:近三分之一博物館將縮減規模,而超過十分之一博物館可能會被迫永久關閉。

至於博物館項目,82.6%受訪者預計會下降,29.8%的受訪者認為相關部門會裁員。最後,12.8%的受訪者擔心他們的博物館會關閉。

這項全球性調查時間為2020年4月7日至5月7日,內容涵蓋了「博物館及從業者的現狀、預期的經濟影響、數字資源和傳播、博物館安全和藏品保護、博物館服務團隊」五個主題。

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博物館、博物館從業者和新冠肺炎疫情調查報告

(翻譯:冼不知)

報告介紹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徹底擾亂了全世界各地博物館的活動,並威脅著博物館自身的財政和其中成千上萬博物館從業者的生計。針對這一緊急事件,國際博協(ICOM)作出了快速反應,迅速調整了其工作,以更好地應對困難。在合作機構和協會專家們的支持下,我們代表博物館業界起草了一份建議書,以應對博物館被迫關閉的問題,並呼籲各國政策和決策者分配救濟資金以幫助博物館及其從業者渡過難關。

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及封鎖政策對文化產業的短期及長期影響,國際博協發起了一項全球調查以收集相關數據。調查涵蓋五個議題: 博物館及從業者的現狀、預期經濟影響、數字資源與傳播、博物館安保和藏品維護、博物館服務團隊。

該調查獲得近1600份反饋,來自五大洲的107個國家的博物館及從業者,搜集時間是2020年4月7日至5月7日。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來自不同地區的反饋存在很大差異(根據國際博協的區域劃分定義),這個問題將在「參與者簡介」一節中作更詳細的介紹。因此,我們對於全球性數據的分析,也將儘可能細化為區域數據的分析。

我們並不宣稱這些數據代表了所有的博物館,但是從收到的反饋來說,這凸顯出文化機構所普遍面臨的不安氛圍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並且,這說明各國政府都亟需作出反應,以保護博物館及其中無價的文化遺產。這是因為,博物館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認同,還是其所在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區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調查概況

在我們的調查中94%的受訪者表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4月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關閉了。

在封鎖期間,許多博物館增加了數位化活動。雖然近一半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博物館在封鎖之前就已經有社交網絡帳號,並在線分享其藏品。但博物館的數位化交流活動在封鎖期間增加了15%。特別是社交媒體上的活動,有超過一半的受訪博物館表示它有所增加。

大多數博物館從業者都在家辦公:在84%的受訪博物館中,封鎖期間大部分員工進行遠程工作。

博物館從業者的就業形勢看起來還比較穩定。但也有6%受訪者回復稱,他們的臨時合同沒有續籤或已經終止。

然而,對於博物館服務團隊來說,情況更令人擔憂:16.2%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被暫時解僱,22.6%的人沒有續約。博物館服務團隊的處境是脆弱的:56.4%的受訪者說他們因為疫情將沒有收入,39.4%的人說他們所在的公司將不得不裁員。

與此同時,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不得不減少活動:近三分之一博物館將縮減規模,而超過十分之一博物館可能會被迫永久關閉。至於博物館項目,82.6%受訪者預計會下降,29.8%的受訪者認為相關部門會裁員。最後,12.8%的受訪者擔心他們的博物館會關閉。

這次的「博物館關閉潮」,對某些地區影響尤為大,特別是那些博物館歷史比較短、博物館比較少的地區,它們是很脆弱的:在非洲、亞洲和阿拉伯國家,分別有24%、27%和39%的受訪者擔心博物館可能會關閉;而相應的數據,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只有12%,北美10%,歐洲8%。

總的來說,在封鎖中博物館的安保和文物保護工作仍在繼續:約80%的受訪者表示安保和文物保護措施得以維持或增加,以應對在職工作人員的缺乏。然而,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近20%的受訪者認為這些措施還是不夠的。

1. 博物館及其工作人員的處境

在世界範圍內,94.7%的受訪者說他們國家的博物館在2020年4月7日至5月7日期間關閉了。絕大多數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機構在3月中旬左右就對公眾關閉了大門。儘管世界不同地區有一些不同的情況,但平均每個地區中仍有至少85.3%的博物館由於新冠疫情而關閉。

在進行調查的時候,有相當比例的亞、非、阿拉伯博物館已重新開放,或根據當地的疫情情況而自主決定是否開放。在北美,特別是在美國,「自主決定開放/不開放」的標準評判是由每個聯邦州單獨解釋和執行的。

各國博物館開放情況

為了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並遵守政府控制疫情的相關政策,絕大多數博物館工作人員不得不離開他們原本的工作場所。儘管存在區域差異,全球性數據也足以凸顯出博物館從業者所面臨的重大困難,這不僅在於保證博物館基本活動能夠進行的問題,還包括經濟、社會和心理等方面的問題。

共有81.5%的受訪者表示,目前只有不到25%的員工能在館內工作。針對這次疫情導致的短期經濟影響,14%受訪者表示,他們博物館中有一些員工已暫時離職, 還有6%的人被解僱,或在疫情封鎖結束之前他們的臨時合同都不會被續約。

工作人員近況

在館內工作比例(包括安保和文物保護人員)

2. 可預見的經濟影響

疫情導致的經濟影響和博物館關閉,不管是短期、中期和長期來看都將是顯著的,不管它們的主要資金來源是什麼。雖然,我們不能忽視,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文化機構有著不同的資金結構,但受訪者的回覆凸顯了一種普遍的擔憂和不確定性的氛圍。有12.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所在的機構可能會永久關閉。超過80%的博物館項目被縮減,近1/3的博物館被迫裁員。

可預見的經濟影響

在世界上的不同地區,受訪者有不同的感受,但總的來說情況是嚴峻的,文化機構遭受了巨大的經濟影響。

根據受訪者的反饋,博物館項目和計劃將會減少至少80%,這個數字在非洲和太平洋地區將更高,分別是93%和87%。

在美國和太平洋地區,博物館裁員的比例是最高的,但全世界至少23%的博物館在預期上都有此擔憂。

公共/私人資金在預期上會減少甚至徹底沒有。但不同博物館的資金結構不同,因此這方面資金對於博物館的影響既是全球性的,也是有個體差異的。不管他們的收入來自公共資金、私人資助還是票務,這些來源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3. 數位化活動及交流

博物館被迫關閉,卻突然帶來了與公眾進行數位化交流的機遇。我們見證了虛擬參觀和社交媒體發帖、與公眾的遠程互動等活動的激增。雖然這證明了文化產業特有的行動力和創造性,及應對危機的適應能力。但這也顯示出文化產業的一些結構性弱點,包括專業人才和資源的缺乏,以及產出內容不夠成熟等等的問題。

是否有專門從事數位化活動的員工?

數位化活動的預算在總預算中的比例?

數位化活動的變化

疫情的限制促使博物館全面開展數位化活動。在封鎖後,至少15%的受訪者表示其博物館增加或開始開展數位化活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50%的受訪者表示博物館在社交網絡上的活躍度增加或開始開展這項業務。雖然受制於其所掌握的資源,有些博物館的數位化活動仍難以執行,但這次危機肯定會對文化機構和其觀眾交流的方式產生持久的影響。

下面的頁面按區域進行顯示,試圖對不同地區博物館在面對此次疫情危機時,所能利用的經濟或人力資源,及機構的反應能力,進行比較。

在比較世界各地區的數據時,我們注意到不同博物館所能利用的資源有著重要差異,從而決定了他們遠程接觸觀眾的能力。就社交媒體來說,這種差異就不那麼大;但對於其他在線內容,差異則非常大,這特別顯然地呈現在非洲和阿拉伯國家等地區的數據上。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從這些地區收集的數據是有限的,而且數據會呈現很大差異。

4.博物館的安保和文物保護

博物館受到疫情封鎖影響的,不僅僅是面向公眾的活動。事實上,博物館已經發現有必要回顧一些基本的功能,例如安保和藏品保護。

至少80%的受訪者認為,基於目前的安保措施,他們的收藏是安全的。他們反饋稱,他們所在的博物館已經採取了額外的措施和常用的程序來確保安全。另一方面,約有11%的受訪者認為,博物館現有措施並不足夠,或目前採取的額外措施也不足以應對當前形勢。在博物館藏品的保護方面,人們的反應略有不同。維持穩定的保存環境條件是一個比其他問題更令人關切的事,超過1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系統不足以保護藏品。建築結構的完整性和其他系統(電氣、消防等)被認為風險較小,分別只有14%和12%的參與者分別後兩者可能不夠。

在這方面,對區域數據的單獨分析,也揭示了不同地區態度的巨大差異。主要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博物館表現出巨大擔憂。以下兩個表格顯示了不同地區針對上述問題所提出的「不足」的比例。

安保

文物保護和收藏

5. 博物館項目服務公司或諮詢顧問

考慮到受訪的博物館服務公司從業者或顧問的數量較少,對於本節,我們將只進行全球性數據分析。這些從業人員強調了嚴峻的形勢,表示此次疫情對文化產業中的個體經營者或自由職業者,產生了中、長期的嚴重影響。(在許多國家,他們在博物館從業者中佔很大比例,而這也是博物館行業活力的關鍵所在)。在許多情況下,這些從業者不僅目前處於失業狀態,而且他們最容易受到文化領域的系統性經濟衰退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博物館的諮詢工作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公司員工的近況

博物館諮詢佔總收入的多大比例?

新冠肺炎是否威脅公司的未來?

博物館項目服務公司從業者的情況令人擔憂:16.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暫時被解僱,22.6%的人因為疫情而沒有續約。這項調查強調了服務公司的脆弱性:56.4%受訪者表示,他們因為此次危機將沒有薪水,39.4%的人表示公司會裁員,54.4%的人稱公司的未來處於危險之中。

6. 參與者簡介

46%的受訪者來自歐洲,20%來自北美,15.3%來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12.4%來自亞洲,2.3%來自非洲和太平洋地區,1.5%來自阿拉伯國家地區。

在受訪者中,普通員工和管理層人員數量相當。在這些員工中,有6%的人持有臨時合同,剩下的18.5%的人是博物館項目外包公司從業者。

各種規模的博物館都參加了調查。僱員人數少於15人的博物館佔樣本總數的41%,而僱員人數超過100人的大型博物館約佔樣本總數的22%。

相關焦點

  • 博物館的開放速度很慢-不同的是-但三分之一可能會永久關閉
    博物館的開放速度很慢-不同的是-但三分之一可能會永久關閉在大流行之前,博物館,動物園,科學中心和其他景點每年接待超過8.5億遊客,並提供了726,000多個工作崗位。紐約市博物館將於本月晚些時候重新開放,包括定時入場和其他預防措施,政府安德魯·庫莫(Andrew Cuomo)周五宣布,但佔美國的三分之一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博物館和景點將永遠不會重新開放。
  • 美國「冰與火之歌」:一個州三分之一小企業永久關閉!但網購銷售額...
    美國「冰與火之歌」:一個州三分之一小企業永久關閉!  通常,在美國,「黑色星期五」意味著美國傳統假日購物季的開啟,這段時間對於美國零售業來說至關重要。      而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美國各大零售商早早布局線上促銷,沃爾瑪、塔吉特百貨和科爾百貨公司等10月就啟動了冬季線上促銷活動,希望儘早把握節日消費的商機,彌補因商場和商店關閉而造成的銷售損失。而在線零售巨頭亞馬遜也推出了比以往更長的促銷季。
  • 美國疫情反彈,博物館開而復關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持續蔓延,對全美文娛業造成重創。從今年3月開始,美各地博物館根據相關防控規定陸續關閉,收入銳減,普遍陷入生存危機。許多博物館只好採取裁人減薪等措施以「疫中求生」。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甚至破例拍賣名畫換取維持資金。
  • ArtAlpha一周快訊&展訊 | 全美1/3博物館或永久關閉,佩斯畫廊裁員,英航藏品將被拍賣,北京冬奧會公共藝術作品徵集開始
    1.全新報告出爐,全美1/3博物館或永久關閉美國的新冠疫情確診人數居高不下,還有繼續升溫的態勢,目前的病例超過410萬。美國博物館聯盟(AAM)在2020年7月22日公布的一項針對美國750多個博物館館長的最新調查證實,由於新冠疫情而導致的財務問題,全美有三分之一的機構可能會永久關閉。調查報告顯示,不少博物館機構的運營資金儲備越來越少,而賴以生存的門票、禮品店、場地租賃等收入在一夜之間消失。
  • 疫情或致全球13%博物館永久關閉,私人博物館還會免費嗎?
    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參觀流量減少將導致博物館收入下降,與博物館相關的運轉秩序、影響力,以及就業也或將受到嚴重影響。這也將導致文化領域的大規模失業。從神秘轉入大眾視野的特殊博物館群體——民營私人博物館在國外,民營私人博物館比比皆是,這次疫情,眾多私營博物館損失慘重,缺少了觀眾,門票收入、文創收入幾乎為零,也許永久關閉的博物館中,私人博物館佔到了絕大多數,但是不得不承認其相較國內的民營私人館來說運作規範,
  • 美國博物館不同收費政策折射理念分歧
    新華網華盛頓2月28日專電(記者楊晴川) 美國人熱衷收藏,且因本國歷史較短,在文化上有強烈的「補課」心態。或許部分因為這些緣故,美國成為全球博物館數量最多的國家。     最新統計顯示,全美有約1.75萬家博物館,每年參觀者達8.65億人次,日均超過230萬人次。
  • 疫情影響 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
    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兩項研究證實,全球博物館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疫情期間,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佔到全球博物館總數的近90%。此外,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能夠向其受眾提供在線內容。
  • 疫情襲來,美國的博物館、歌劇院、音樂廳掀起關閉潮
    在亞洲、歐洲的文化機構陸續關門後,隨著新冠疫情蔓延,美國的文化機構也開始掀起關閉潮。當地時間3月12日,紐約幾家最負盛名的文化機構,包括大都會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惠特尼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大都會歌劇院、卡內基音樂廳、林肯中心等,紛紛宣布暫時關閉,以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
  • 世界最大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上西城第八大道及第79街交界,是專注於天文學、地球科學、人類學、古生物學、生物學等的博物館。博物館建館於1869年,現有館員超過1200人,每年承辦超過100場特別展覽。該館的主要收藏項目包括於各大洲哺乳動物的收集,以及人類學的館藏。其人類起源館(Hall of Human Origin)是全美唯一此領域的專項展覽,展示了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除了展覽各種展品外,這家博物館還有各種培養中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的教育活動,還會給教師們提供培訓。
  • 再見小籠包, Arcadia全美第一家鼎泰豐宣布永久關閉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吃貨們耳熟能詳的餐廳關了一家又一家。今天,位於洛杉磯Arcadia的全美第一家鼎泰豐(Din Tai Fung)也宣告關店。鼎泰豐開業以來,旨在將臺灣美食和經典的「小籠包」介紹給美國的食客,今年剛好這家店開業20周年。然而受到當下疫情影響帶來的經濟衝擊,做出永久關店的決定也是無奈之舉。
  • 美國華盛頓主要博物館再度因疫情關閉
    美國史密森學會宣布,自當地時間11月23日起,其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下屬博物館、藝術館以及國家動物園因新冠疫情再度關閉,重新開放日期將另行通知。圖為11月23日,位於華盛頓國家廣場的國家藝術館。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美國史密森學會宣布,自當地時間11月23日起,其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下屬博物館、藝術館以及國家動物園因新冠疫情再度關閉,重新開放日期將另行通知。圖為11月23日,位於華盛頓國家廣場的雕塑園。
  • 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入圍2020全美十大科學博物館提名
    由ennead主創設計的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近日獲得《今日美國》(USA Today)2020年度全美十大科學博物館提名。該評選將於即日起開放大眾投票,投票將於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2月17日23:59分結束,並根據票選結果確定最終排名(點擊「閱讀全文」即可為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進行投票)。
  • 全美33所大學因疫情永久關閉,高校倒閉潮開始了……
    疫情下的高校裁員、倒閉潮 33所大學永久關閉,哈佛校長降薪25% 根據美國教育委員會政府和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特裡·哈特爾表示:僅僅是春季學期的幾個月內,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
  • 新冠疫情下美國博物館的社交媒體互動與交流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美快速擴散難以遏制,給本來面臨流感大流行的美國雪上加霜。據人民日報援引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月5日晚6時,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335524例,死亡9562例。
  • 全球確診超470萬 疫情或致全球13%博物館永久關閉
    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兩項研究證實,全球博物館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疫情期間,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佔到全球博物館總數的近90%。此外,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能夠向其受眾提供在線內容。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  這兩項關於會員國和博物館專業人士的研究旨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博物館和博物館機構的影響,並調研整個行業對疫情的應對情況,探討疫情過後為各機構提供支持的合適方式。  「博物館在社會復原力中起著基礎性作用。
  • 疫情已致美國17%餐廳永久歇業 上萬家餐廳預計三周內關門
    美國「全美餐飲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餐飲業的衝擊最為嚴重,如果再得不到聯邦政府的新一輪救助,全美上萬家餐館可能在今後三周內關閉。根據「全美餐飲業協會」的這份報告,他們對總共6000家餐廳的經營者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自今年3月以來,美國總共有11萬家餐廳被迫關閉,其中大約17%的餐廳已經永久關張。
  • 美國博物館文化與博物館經濟
    >博物館經濟 超乎想像的影響力 美國博物館聯盟(AAM)於2018年2月13日發布了兩份開創性報告,報告顯示,博物館對美國經濟的貢獻遠超預期,公眾對博物館的支持超越了政治背景和地理位置的限制。
  • 隨筆:美博物館不同收費政策折射理念分歧
    最新統計顯示,全美有約1.75萬家博物館,每年參觀者達8.65億人次,日均超過230萬人次。   儘管如此,在全球博物館免費開放的潮流中,美國各地的博物館卻顯得「落伍」,免費博物館僅佔總數的約三分之一。   不免費的博物館收費政策各行其是。
  • 當世界重啟時,藝術博物館還會存在嗎?
    攝影:EMILIANO GRANADO,REDUX第二天,匹茲堡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其他文化機構都關閉了。最終,Stanislav在Mattress Factory維護的一棟藝術家公寓裡生活了幾個月,這段時間徹底改變了她裝置藝術作品的重心。她成了成千上萬家博物館、畫廊和展覽廳的藝術家和工作人員之一,他們都感受到了新冠疫情對博物館行業的影響。
  • 麥當勞將永久關閉200家在美店面
    麥當勞將永久關閉200家在美店面卜曉明美國快餐連鎖巨頭麥當勞29日說,其在美國1.4萬家店面中,200家將在今年永久關閉。麥當勞管理人員當天在財報會議上說,關閉部分「客流量低」的店鋪本已在計劃中,但這一計劃現在提速。麥當勞管理人員同樣在財報會議介紹新冠疫情對麥當勞全球營銷的持續衝擊。麥當勞執行長克裡斯·肯普欽斯基在會議上說:「麥當勞系統在幾周時間內對3萬家餐店作出經營調整,與此同時關閉並重新開放另外9000家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