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疫情或致全球13%博物館永久關閉,私人博物館還會免費嗎?

2020-12-12 金鑫文博

剛過去的518國際博物館日,還不如說是國內博物館的狂歡剛剛過去的518國際博物館日,真真是不同於往年,今年受疫情影響,國際的博物館日看起來更像是國內的博物館日。相較於國內的博物館如火如荼舉辦各種線上線下的活動,精品展覽, 熱鬧「雲」端,而國外許多博物館可能已經銷聲匿跡!

也就是在5月18日這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報告表示,全球博物館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疫情期間,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佔到全球博物館總數的近90%。此外,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能夠向其受眾提供在線內容。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參觀流量減少將導致博物館收入下降,與博物館相關的運轉秩序、影響力,以及就業也或將受到嚴重影響。這也將導致文化領域的大規模失業。

從神秘轉入大眾視野的特殊博物館群體——民營私人博物館在國外,民營私人博物館比比皆是,這次疫情,眾多私營博物館損失慘重,缺少了觀眾,門票收入、文創收入幾乎為零,也許永久關閉的博物館中,私人博物館佔到了絕大多數,但是不得不承認其相較國內的民營私人館來說運作規範,擁有非常良性的徵集、收藏、研究、展覽、經營模式。而我國目前依舊以國有博物館為主,其名聲和客流量都甩民營私人博物館一大截。

眾所周知國有博物館絕大多數免費開放,得到國家資金和政策充分支持。而包含有大量民營私人博物館的非國有博物館,卻是個特殊博物館群體,我國先富起來的一批民營企業家,很多都熱衷於藝術品和文物的收藏,因此不少企業家和富翁都開設有私人博物館或展示廳,用來展示自己的相關興趣和文化,以及巨大的財富。

一般來說國有博物館展廳規模龐大,展品內容豐富,且經常調換新品展示,線下臨展眼花繚亂,雲端配套熱鬧非凡,配備服務的工作人員數量也相對龐大的多。而私人博物館由於沒有正規的考古挖掘文物獲得藏品的渠道,所以文物多是通過拍賣、購買、交換、借用等方式獲得,私下交易也佔不少,這種獲取和收藏的情況,持續時間已經非常悠久。

中國的非國有博物館,正漸漸從神秘轉入大眾視野。記得2019年甘肅天水成紀博物館館長,被控從西北盜墓「一號人物」孟老大處非法購買文物一案在鹹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場案件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博物館館長購買文物受審,引發博物館圈的強烈關注,目前該案件仍然等待最後判決,該判決結果將帶來深遠影響。這場案件審理通過網絡直播,對於民間非國有博物館,只館藏、非售賣盜墓來源的文物是否合法,歷史收藏是否會被法律追溯,這些都成為目前仍在熱議的話題。這個議題,也確實在推動國內民間非國有博物館的正規化進程。

是否更多高級私人博物館會免費開放?也許甘肅岷州博物館是個樣例偶然機會下路過甘肅定西,去到了一家民營博物館,令我驚嘆的是我在參觀過後,真實感受到了民營企業家的用心良苦,這裡將私人收藏的文物,按照國家非國有博物館要求進行登記、鑑定和管理,免費提供公共開放,招聘講解員進行講解。

這家甘肅民營博物館,始建於2014年5月,於2017年1月1日免費對外開放。坐落在甘肅定西岷縣一條村鎮公路的路邊,初看很像是民居,非常容易開車錯過。2019年甘肅省博物館協會審核確定了《第八批甘肅省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博物館名錄》,共有 25 個博物館納入本次名錄之中,其中只有一家是非國有博物館,唯一的一家就是甘肅定西岷縣「岷州博物館」。這是一家民營企業家自己收藏並建成的博物館。

關鍵這是一座對外免費開放,來到定西岷縣非常值得一看的博物館,其收藏的內容規模,甚至可以比肩一些縣級地方博物館,展廳面積有3000平米。由於這位民營企業家,出身金屬鑄造世家,金屬鑄造技藝高超,企業被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2010年被確認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主營的產品是金屬鑄造加工,因此展廳不少內容和金屬鑄造有關,其他還有洮硯、古陶瓷等內容。

這家博物館應該算得上是甘肅非國有博物館的標杆,也是甘肅民間博物館中的精品。博物館展廳共開放了4層樓,在這裡的銅鑄造廳,展示有歷代各時期的銅製品,在綜合藝術廳,裡面主要展示以青銅器為主的兵器、銅鏡、佛像、法器及香爐等宗教用品和甘肅地區為主的歷代貨幣等,洮硯廳,展示有歷代洮硯,特別是近現代洮硯、硯石、各種石材標本及雕刻技藝流程。其他展廳裡展示有歷代瓷器,博物館裡陳列有馬家窯為代表的彩陶、素陶,以及戰漢灰陶、唐宋陶瓷,還有岷州地區代表性的灰陶、黑陶等陶器文物,甘肅南部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文物數量眾多。這裡的展廳都是文物真品,經過專門的文物鑑定,和其他縣級民間博物館裡贗品充斥的情況完全不同。

對於規範運營的民營博物館,需要對於歷史文物進行盤點,並採用來源清晰的藏品,這能保證已存在於博物館的文物不會二次流入坊間,用作商業目的。而政府多會以貸款貼息的方式,協助其解決建設和改造初期的資金短缺問題。相關文物主管部門還會提供藏品管理、陳列布展、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專業指導。

博物館是了解一個國家和城市歷史、人文的好地方,如果永久關閉著實可惜,真希望像如此正規的私人博物館會越來越多,能讓人們見到更多收藏在私人手裡,平時很難見到的精品文物,也希望疫情能早日結束,那些瀕臨永久關閉的博物館還能再次煥發生機。(本文中的所有圖片,均參觀拍攝自甘肅岷州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全球確診超470萬 疫情或致全球13%博物館永久關閉
    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兩項研究證實,全球博物館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疫情期間,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佔到全球博物館總數的近90%。此外,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能夠向其受眾提供在線內容。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  這兩項關於會員國和博物館專業人士的研究旨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博物館和博物館機構的影響,並調研整個行業對疫情的應對情況,探討疫情過後為各機構提供支持的合適方式。  「博物館在社會復原力中起著基礎性作用。
  • 疫情影響 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
    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兩項研究證實,全球博物館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疫情期間,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佔到全球博物館總數的近90%。此外,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能夠向其受眾提供在線內容。
  • 美國博物館聯盟:全美三分之一博物館或永久關閉!
    調查報告中,有33%的博物館館長認為他們所負責的機構存在永久關閉的「重大風險」,又或者,他們「不知道」能否度過這次經濟危機。閉館使這些機構賴以生存的門票收入,禮品店收入,活動租賃和其他收入的消失,而在重新開放後,預計博物館可以吸引到的遊客也將比疫情前少得多。
  • 全球博物館告急:13%恐倒閉,藏品或被賣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之下,全球的博物館都在艱難度日。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與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布的兩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8.5萬座博物館陸續在不同時間段關閉,佔總數的近90%。即便成功遏制病毒繼續傳播,博物館收入的大幅減少也已對其運營造成嚴重影響。
  • 在被關閉的全球13%博物館中,我們熟知的那些還存在嗎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的兩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無法重新開放,我們要開始探尋如何應對疫情及如何在危機後為其提供支持。----財經日報因為全球疫情的影響,線下開館是非常不現實的做法,於是,線上開放博物館展,已經成為了雲觀展的新模式。以進場人數作為博物館訪問量的唯一標誌的時代,可能將一去不復返。數字領域正日益成為各機構爭奪文化探索者注意力的另一個前沿領域。
  • 疫情紐約:博物館關閉,他們失去重要的公共教育資源
    美國確診數量超過1000例,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型冠狀病毒已滿足全球大流行疾病的定義。基於我家人在湖北居家隔離了近兩個月的情況,我告訴我的主管,我認為美國的疫情會快速擴散,可能不久博物館就會關閉。 我的主管態度卻非常樂觀,她認為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博物館會暫停公共項目或者閉館。
  • ...與博物館有關的職業將受嚴重影響,人類的孤獨與脆弱何處安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疫情或致全球13%博物館永久關閉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的兩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85000多座博物館已在不同時間段關閉  這兩份報告旨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博物館的影響,以及探尋其如何應對疫情及如何在危機後為其提供支持。報告指出,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可以通過網絡展覽。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報告強調,失去了參觀者的博物館將面臨收入減少。與博物館有關的職業、運營和外聯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 全球九成博物館遭受疫情衝擊,每8家有1家面臨倒閉
    記者 | 鄭萃穎1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發布了和國際博物館理事會(ICOM)進行的兩項研究,結果顯示:全球博物館業受到了COVID-19大流行的巨大影響,其中近90%的博物館(超過85000家機構),在疫情期間選擇將博物館暫時關閉。
  • 「國際博物館協會」調查全球1600多家博物館後,得出這些結論…
    (ICOM)官網發布了《博物館、博物館從業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調查報告》,對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座博物館做了調查並全方位分析報告了新冠疫情給全球博物館及博物館從業者帶來的影響。編輯 | 胡卓然來源 | 文博圈正文共計5086字 | 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5月26日下午,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官網發布《博物館、博物館從業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調查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全球博物館行業造成巨大衝擊
  • 博物館的開放速度很慢-不同的是-但三分之一可能會永久關閉
    博物館的開放速度很慢-不同的是-但三分之一可能會永久關閉在大流行之前,博物館,動物園,科學中心和其他景點每年接待超過8.5億遊客,並提供了726,000多個工作崗位。紐約市博物館將於本月晚些時候重新開放,包括定時入場和其他預防措施,政府安德魯·庫莫(Andrew Cuomo)周五宣布,但佔美國的三分之一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博物館和景點將永遠不會重新開放。
  • 【疫情致美博物館賣藏品求生】疫情導致政府債臺高築,博物館也未能...
    【疫情致美博物館賣藏品求生】疫情導致政府債臺高築,博物館也未能倖免,一些私人經營的美術館甚至採取了一種合法但令人不解的做法:處理藏品以確保生存。10月15日,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在佳士得拍賣行拍賣了12件藏品,其中包括卡米耶·柯羅和居斯塔夫·庫爾貝的畫作。
  • 國際博協最新報告: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館現狀
    雖然一些博物館已經重新開放,但仍有一些機構閉門應對疫情的後果。 我們的第一份報告發表於2020年5月,報告顯示了世界各地博物館和博物館專業人士面臨的嚴峻形勢,約95%的機構被迫關閉,以保障工作人員和遊客的安全,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經濟、社會、文化影響。
  • 馬德裡博物館關閉……西班牙疫情實時播報
    04、西班牙時間3月11日 19:22馬德裡博物館關閉根據文化和體育部決定,普拉多博物館、索菲亞王后藝術博物館、堤森美術館於周四閉館,開館日期視新冠疫情態勢另行通知。05、西班牙時間3月11日 19:10阿拉瓦省所有學校停學巴斯克政府已決定將因冠狀病毒而關閉的學校擴大到整個阿拉瓦省和比斯坎延的巴爾馬塞達鎮。
  • 歐洲面臨第二波疫情挑戰,多國博物館再次閉館謝客
    新防疫措施規定,各種休閒場所將關閉一個月,包括劇院、電影院、博物館等場所。 法國 早在10月2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便宣布了該國將對公共場所重新實行封鎖措施,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迅猛反彈,這也將導致一些重要的文化機構再次關閉。
  • 在家逛完大英博物館!免費看遍全球展覽!疫情期間必備攻略
    疫情期間,宅家雲逛大英博物館等全球當紅博物館的攻略來了。目前,歐美各大當紅博物館因為疫情已基本關閉,但通過雲看展的方式,我們在家就能看展。首先介紹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館。受疫情影響,大英博物館於3月18日開始關閉,但通過以下兩個網址,我們在家也雲逛。
  • 當世界重啟時,藝術博物館還會存在嗎?
    2020年6月8日,兩位遊客從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的布拉曼特樓梯走下。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梵蒂岡博物館的日均訪客量為2.5萬。但在夏季重新開放期間,文物和藝術博物館每天只有大約3000人參觀。2020年冬天,由於政府停工,梵蒂岡博物館再次關閉。
  • 小型私人博物館的「死與生」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作為體現文化平等、多元和包容性的重要一環,小型及私人博物館在此次疫情之下面臨的生存危機,要比大型國家博物館更為突出。經歷數百年發展的歐美小型及私人博物館是如何逐步完善的?與之相比,中國的私人博物館在展品內容、盈利方式、文化輸出等方面又該如何借鑑?
  • 這些博物館,打賭你沒去過!
    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的今天,許多博物館已經逐漸對外開放了。但國外疫情尚未明朗,有很多國家的博物館仍處於關閉狀態。
  • 在家逛完各大博物館!免費看遍全球展覽!
    疫情期間,宅家雲逛大英博物館等全球當紅博物館的攻略來了。目前,歐美各大當紅博物館因為疫情已基本關閉,但通過雲看展的方式,我們在家就能看展。首先介紹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受疫情影響,大英博物館於3月18日開始關閉,但通過以下兩個網址,我們在家也雲逛。
  • 全球每8座博物館就有1座撐不過疫情,倒閉後藏品怎麼辦?
    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這場策劃了幾年的展覽僅僅開幕3天後就按照該國防疫規定被迫關門。畫展開幕時,義大利疫情正處於爆發期,全球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萬。在保持社交距離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難以倖免。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的兩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新冠疫情,全球8.5萬座博物館陸續在不同時間段關閉,佔總數的近90%。即便成功遏制病毒繼續傳播,博物館收入的大幅減少也已對其運營造成嚴重影響。報告指出,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無法再重新開放,相當於每8座博物館中就會有一座活不過本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