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中,房價的上漲和下跌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因政策而波動,是房地產調控背後衍生出的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稅收作為樓市的中性政策,其近年來關注度極高的房地產稅會否真的能影響房價呢?
試點房產稅:兩城房價上漲
1949年政務院發布《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將房產稅列為開徵的14個稅種之一,雖目前僅有上海和重慶兩個城市試行,其備受關注的對於房價的影響,在這兩個城市又是如何呈現的呢?
上海:房價上漲131.75%
2011年1月,上海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地產稅試點,適用稅率暫定為0.6%。徵收對象為本市居民二套房及非本市居民新購房。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少於60㎡的,給予免稅。
上海作為新一線城市,實行房產稅後,對於樓市的影響特別是房價的影響是令購房者期待的,事實又是如何的呢?
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數據顯示,房產稅試點開始的2011年,上海平均房價為22665元/㎡。至2020年,9年漲幅達到了131.75%。其中2013年和2017年漲幅相對較高,同比分別達到了27.96%和18.71%。
重慶:房價上漲71.62%
2011年1月,重慶也啟動了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徵收對象為個人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個人新購的高檔住房,以及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的二套房,稅率在0.5%-1.2%。
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直轄市重慶平均房價為6583元/㎡,2020年目前平均房價11298元/㎡,同比漲幅達到了71.62%。其中2011年到2016年漲幅相對較小,2016年到2018年漲幅較高。
房價未降:需求構成是主因
以兩個城市試點房產稅後房價的走勢情況來看,短期內對於漲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房價未有下降,9年均呈現漲勢。
對此,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析師葉子認為,目前樓市中的購房者需求構成是主要原因。目前樓市中以自住需求為主,並且多為剛需購房者,首套置業居多,而房產稅主要針對二套房,因此對於直接影響房價的供求比影響就相對較小,因而房價下降的可能性就減少了。
同時,房產稅對於房價的影響存在兩大局限性,這樣房價下跌與市場其他因素綜合影響的上漲無法對等,就只能呈現出降幅收窄了。
首先,已擁有多套房的人不再增加持有的數量的同時可能會因為稅收的原因將持有的房子出售,市場上流動的房源量會有一定的增加,彼此競爭可能會造成房價的小幅下降,但這是時間僅會是短暫的;
其次,原本打算購買多套房子的人在放棄原有置業打算的同時,讓購買機會增多,樓市變為買方市場,一定程度上也會刺激房價的下跌,但這樣的影響僅是小範圍的。
2021年:買房窗口期?
「買房窗口期」簡單來說就是「房價等人」,有人認為如果2021年房產稅大面積啟動,窗口期就會隨之而來。
但葉子認為其實不然。其一,5月18日,在全國兩會前重提房產稅立法,推進節奏從「加快」變為「穩妥」,雖然從表面上有種推進節奏放緩的感覺,但主基調卻依舊未變,房地產稅的立法依舊會是房地產市場政策中的重要一環。不過,「穩妥」二字說明國家不急於開徵房地產稅,2021年大面積啟動缺乏基礎。
其二,影響房價的因素眾多,稅收作為中性的房地產政策,影響本就有限。而受2020年地價、金融等一系列政策的影響,再加上「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調控大背景,房價大跌大漲的概率極小,窗口期也難以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