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克裡昂:美帝國是21世紀的病夫

2020-12-17 觀察者網

【文/ 大衛·克裡昂】

圖為網站截圖

在他經典的《基地》系列小說中,艾薩克·阿西莫夫設想了一個銀河帝國,它由川陀的城市世界統治,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和平與繁榮,但卻在衰落的邊緣搖搖欲墜。唯一能看清這一點的人是心理歷史學家哈裡·塞爾登,他從數學上斷定,帝國的核心條件是不可持續的,並且將在幾個世紀內崩潰。

當川陀「越來越成為帝國的行政中心,它就成了一個更大的獎賞,」當一個學徒聽取了塞爾登的計算後,他說道,「隨著皇位繼承越來越不確定,各大家族之間的紛爭愈演愈烈,社會責任感也隨之消失。」

阿西莫夫在1951年說出了這些話,當時正值美國全球權力的巔峰時期。但這些話也可以描述2019年的華盛頓——一個帝國的首都,而精英們將其變成了一個獎賞,與阿西莫夫未來的帝國一樣,也與過去其他帝國所做的一樣。

一個腐朽的統治階級如何成為國家安全風險,並成為美國帝國的生存威脅的?答案就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式社會契約的弱點在通脹、能源危機和災難性的越南戰爭中被暴露了出來。

作為回應,美國的政治精英們接受了私有化、放鬆管制、對富人的大規模減稅、工業崗位外包和經濟金融化。自那以後,不平等驟增,美國大部分地區都經歷了持續的衰落,但包括華盛頓在內的少數幾個大城市由於金融、科技和媒體壟斷企業及其遊說者的集中而變得超級富有、難以高攀。如今,許多美國人都知道這個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想到這對他們在世界上的地位意味著什麼。

有兩種傳統的方式來理解美國的全球角色。根據其中一種理論,冷戰時期的兩極世界已經讓位於美國成為無可爭議霸權的單極世界。一些觀察家認為這是件好事,並支持美國帝國,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壞事,並試圖反抗美帝國,但雙方都同意,美帝國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特徵。

第二種理論只在程度上與第一種理論有所不同,它主張後冷戰的世界是多極的,美國是明顯的主導力量,但也有許多潛在的競爭對手,其中包括可能在未來會超過美國的中國。

但如果這兩種理論都不正確呢?人們幾近一致地認為美國是一個強大的、統一的國際行為體,但這種認識是有缺陷且需要修正的。與其說美國是一個施展其意志的大國,不如說是一個開放的全球腐敗市場,在這個市場上,外部勢力可以購買影響力、塑造政治結果,並為了自己的競爭議程而結成派系相互爭鬥。

這是一個熟悉的歷史故事。儘管《基地》是從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中直接獲得的靈感,但歷史上充滿了看似強大的帝國被弱小、分裂的精英統治和被外部勢力瓜分的例子。

波蘭-立陶宛聯邦是一個龐大的貴族共和國,14世紀至18世紀之間以某種形式統治著東歐。它的鄰國發現他們可以賄賂其參議員,使所有政治決策癱瘓,從而將其從地圖上抹去。19世紀中葉的奧斯曼帝國有「歐洲病夫」的壞名聲,當時,西歐列強蠶食其領土並鼓勵反對奧斯曼的獨立運動。在同一時期,清朝統治下的中國被迫向歐洲殖民帝國割讓了許多領土租界,而這些帝國又會在一個世紀內瓦解。

將2019年的美國比作過去腐朽衰敗的帝國強國似乎有些荒謬。但考慮一下現在的資本狀況。幾乎所有人至少私下都承認,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無法履行最基本的職責,是全球的笑柄。

外國政府通過川普的國際酒店和度假村網絡公開收購他的政府,包括直接位於白宮和美國國會大廈之間的酒店和度假村,2016年大選後一個月,一名沙特資助的遊說者在那裡租了500間房間。他的政黨仍然控制著參議院,並越來越主導著司法機構,因此沒有興趣讓他為這一切負責。當然還有俄羅斯幹涉2016年大選的小問題;正如從特別顧問羅伯特·穆勒的報告中知道的有限信息所證實的那樣,川普和共和黨至少是外國勢力影響選舉結果的努力的被動的、自願的受益者。

但川普只是一個現象,他是最囂張和誇張的例子,證明了過去一代裡外界資金在華盛頓的影響力如何成為慣常。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其他海灣國家對智庫和媒體機構產生廣泛影響,到幾乎整個美國政府在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面前卑躬屈膝,再到中國與商會及一些最強大的美國公司負責人之間建立了緊密關係,以及外國資金通過中國最大和最富裕城市的房地產行業流入——美國政府正在被出售

可以肯定的是,不僅、甚至也不主要是外國資金在統治華盛頓。總體而言,強大的企業利益幾乎完全排擠了資本的民主責任,包括金融、保險、能源和科技等美國主要行業。那麼,還有什麼稱得上是以美國為基礎的行業嗎?大多數大公司都是跨國公司,總部設在世界各大城市,高管們的巨額財富意味著他們與國際同行在社會上的共同點比他們與大多數美國人的共同點都多。

華盛頓徹底放鬆對競選資金的管制,隨後將腐敗合法化,其規模之大在其他發達國家是聞所未聞的,這導致了在首都,外國和國內金錢利益之間的區別越來越難以分辨。換言之,美國政府的存在不是為了通過其外交或國內政策為美國人的利益服務,而是為了使全球化寡頭政治的利益永久化。

所有這些都有一個明顯的反駁:美國在國防上的開支仍然超過了其後七個國家的總和,而且它仍然在運作著一個由數百個軍事基地組成的網絡,分布在地球上將近一半的國家。沒有其他國家能在軍事實力方面與美國相提並論。沒有哪個國家像美國那樣富有,或是鑄造全球儲備貨幣,擁有如此強大的軟實力。

與此同時,從上到下地完全關注美國帝國會混淆因果關係。例如,思考一下2013年推翻了埃及後阿拉伯之春選舉產生的領導人穆罕默德·穆爾西的一次政變。在前白宮顧問本•羅茲的回憶錄中,他並沒有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政府形容為這場政變的驅動力,而是將其視為沙特和阿聯盟友的無情壓力的被動接受者,沙特和阿聯盟友在與埃及軍方密謀的同時對美國大使發動了一場信息戰。

羅茲寫道,他在郵件中收到了一張私人照片,把美國大使描繪成穆斯林兄弟會的幫兇,這張照片來自無處不在、奪人眼球、人脈廣泛的阿聯駐華盛頓大使尤瑟夫·奧塔伊巴。雖然羅茲和歐巴馬也面臨來自華盛頓建制派內部的壓力,但他們發現他們的中東議程一再被外國盟友操縱——這些政府同樣也為美國從敘利亞到葉門的軍事行動進行遊說,但收效不一。美國的力量,無論多麼強大,如果是為了出價最高者的目的而使用的,那就毫無意義。

那麼,如果美帝國正在分崩離析,該怎麼辦?最好如此,很多人會說。美國的霸權主義是一場災難,戰爭和剝削在全球蔓延,氣候環境被破壞直至無法挽回。這是真的:正如阿西莫夫所觀察到的,帝國傾向於衰落,因為它們過度擴張自己,揮霍了精英,並為自己的滅亡創造了先決條件。但我們所看到的,既不是為了投資國內緊急需求,而進行的一場經過深思熟慮、負責任的帝國的撤退,也不是世界上不幸的人對帝國的反抗。更確切地說,這是一個冗長的、頹廢的崩潰,任何羅馬或君士坦丁堡的學生都能辨認出。美國是21世紀的病夫,任何一個目睹過美國總統在一群困惑的、憐憫的世界領導人的集會中蹣跚而行的人都知道這一點。

相關焦點

  • 中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那「西亞病夫」是哪個國家?
    今日問題 ⊙「西亞病夫」是哪個國家?⊙ 晚清時期,「東亞病夫」(Sick manof Asia)的稱呼令我們倍感恥辱。
  • 都是「病夫」,為何感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比大清強很多
    可是到了19世紀,故步自封的老大帝國已經遠遠地落後於西方列強,一場鴉片戰爭就把中國打回了原形,從此積貧積弱的中國開始被人們稱為「東亞病夫」。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與此同時,西方還有一個被稱為「西亞病夫」的國家
  • 那個轟開中國國門的「日不落帝國」,如今成了「歐洲病夫」
    見此牆倒眾人推的慘狀,英媒《每日鏡報》無奈自嘲道:「我們成了歐洲病夫!」如果是100多年前,有人告訴你:那個殲滅西班牙無敵艦隊,拳打法蘭西,腳踢荷蘭,火燒白宮,殖民印度,炮轟中國,讓中國人當了幾十年「東亞病夫」的「日不落帝國」將來會變成被世界拋棄的「歐洲病夫」,會有人相信嗎?因為曾經的英國,作為人類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世界性超級大國,看起來是多麼的強大。
  • 和清朝同時期西亞病夫,曾經稱霸歐亞大陸,現在分裂成數十個國家
    在弱肉強食的時代裡,我們中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這對我們中國而言,無疑,意味著極大的侮辱和諷刺,但你曾聽說過西亞病夫嗎?奧斯曼帝國曾與清朝時期的中國並稱為:東西亞病夫。或許有人不解,奧斯曼曾經可是能和羅馬帝國相提並論的一個大國,怎麼會和當時腐敗、懦弱的清朝並稱為東西亞病夫呢?
  • 被指「亞洲病夫」,中國反應過度了嗎?
    本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蔓延,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因標題不可避免地讓人聯想到「東亞病夫」,被認為帶有強烈的民族歧視,遭到中國官方和民眾的激烈反對。
  • 西亞病夫和維吾爾族有什麼關係,土耳其人為何冒充突厥後裔
    作為亞洲大陸東西兩端的霸主,奧斯曼帝國和大清帝國都曾創造了輝煌了歷史。可是進入近代以後,這兩個古老的帝國被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打得毫無招架之力,不僅如此,他們還被世人戲稱西亞病夫和東亞病夫。得益於中華民族超高的凝聚力和頑強不屈的抵抗精神,中國雖飽受屈辱,但總體還保持了大國框架,然而奧斯曼卻從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硬生生地被打成國土面積不到80萬平方公裡的土耳其。19世紀末期,土耳其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一直想聯合中亞操突厥語的民族能聯合起來,重現奧斯曼帝國昔日的輝煌。然而,在世界上所有說突厥語系的民族中,只有土耳其人以自己是突厥後裔為傲。
  • 從「東亞病夫」到「文明之獅」 中國「綽號」完成蛻變
    換句話說:在這位外國作者眼裡,因為中國無法啟動政治改革,無法從傳統帝國蛻變為近代國家,所以在甲午之戰中連日本都敵不過,是「東方之病夫」。這個邏輯,與國人的身體素質,沒有半毛錢關係。雖然很難確切地找出西方世界將中國稱作「病夫」的最早記載,但「病夫」一詞,即「Sick Man」,早在1896年之前,就已經是西方世界用來形容改革乏力的落後國家的慣用詞了。
  • 奧斯曼帝國是怎樣從霸主淪落為歐洲病夫的?
    19世紀初期,拿破崙就稱其為「歐洲病夫」。 之前奧斯曼帝國幾乎是吊打歐洲各國,就在第二次維也納戰敗前,哈布斯堡還需要向奧斯曼帝國納貢。黑海是奧斯曼帝國的內湖,大半個地中海也歸奧斯曼帝國所有。就連東南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也承認奧斯曼帝國的宗主權。 為什麼僅僅過了兩年,奧斯曼帝國就從巔峰走向了喪師失地的境地?
  • 將歐洲病夫變成西亞強國,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做了什麼?
    20世紀初,在西歐霸權進入新時期的同時,兩個曾經稱霸過世界的古老帝國卻不斷在泥潭之中掙扎。她們都被歐洲人加上了侮辱性的稱呼,一個是「老大帝國"——清帝國,另一個則是「歐洲病夫」——奧斯曼帝國。一副諷刺奧斯曼的漫畫15、16世紀,奧斯曼依靠著幾代明君的勵精圖治曾在西亞和東歐稱霸一時,成為世界上無法忽視的地緣政治力量。
  • 18世紀一場市民起義,使奧斯曼帝國錯失現代化良機,淪為西亞病夫
    1566年,奧斯曼一代明君蘇裡曼大帝去世,他留給後人的遺產是一個地跨三大洲的帝國、幾十個治下民族以及強悍的奧斯曼新軍。強大的國力使奧斯曼始終保持著全盛狀態。即使在蘇裡曼去世之後,奧斯曼仍然餘威未消,先後徵服賽普勒斯,突尼西亞、伊朗和克裡特。遺憾的是,進入17世紀中葉,奧斯曼嘗到了過度擴張的苦果。
  • 該國被稱為「西亞病夫」,卻企圖瓜分中國,比清朝強在哪兒?
    由於清政府的懦弱無能,加上鴉片的毒害,近代中國人被西方人取了一個極具侮辱色彩的稱號——「東亞病夫」。幾乎在同一時期,有一個國家的國民被稱為「西亞病夫」。而且此國曾企圖瓜分中國,最後卻被中國聯合其他列強滅亡。這個國家,就是奧斯曼帝國。
  • 西方為何不稱日本是「病夫」?一場賠償儀式上,30名武士當場自殺
    這既是一種西方對東方的歧視,更是一種專門針對我們這個過去最強大帝國的侮辱。不過話又說回來,當時東亞地區有很多的國家,而且我國的實力還算是比較強的,為什麼專門用這個詞來侮辱我們呢?相比較於中國人來說,當時日本更脆弱,為什麼沒有用來侮辱日本呢?
  • 連「歐洲病夫」都用上了!
    被30多國限制交通,英國媒體對自己真狠,連「歐洲病夫」都用上了!「『歐洲病夫』:因擔心(變異的新冠病毒),(多國)切斷與英國的(交通)聯繫」,路透社21日以此為題的報導稱,多個歐洲國家當天因為擔心英國出現的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紛紛切斷與英國的交通聯繫。
  • 西方為什麼不說日本人是「東亞病夫」,因為他們根本不配
    你是什麼時候聽說「東亞病夫」這四個字的?小編記得是在李小龍的電影中第一次聽到「東亞病夫」這四個字,當時這四個字真的是讓人覺得異常的刺耳!當時小編就在想,這到底是哪個國家膽子這麼大竟然敢用這個詞語形容中國?電影中是日本稱中國為東亞病夫,其實熟悉歷史的應該知道,日本並不是第一個叫中國為東亞病夫的國家,這個詞是西方國家發明的!
  • 胡鞍鋼:中國健康發展之路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人
    原標題:胡鞍鋼:中國健康發展之路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人編者按「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8月19日至20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舉行。新中國成立 後,中國走出了自己的健康發展道路,實現了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人」的轉變。健康中國就是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人民根本利益服務,本質上就是改善人 民健康狀況,實現人口健康全覆蓋。以下刊發胡鞍鋼教授的獨家約稿文章,以饗讀者。
  • 沉淪的帝國:曾雄霸歐亞非三大洲,橫行地中海,如今海軍不足十萬
    曾經的歐洲歷史上的地中海的霸主,如今海軍不足十萬,而且連艘航母都沒有,相信這種感覺,中國也體驗過,而且中國在歷史上曾被歐洲人日本人稱之為「東亞病夫」,而這個國家,在歷史上,被歐洲人稱之為「西亞病夫」曾經橫行於地中海的海軍而如今,海軍卻不足十萬人!
  • 正觀大字典:「歐洲病夫」,英媒自嘲英國現狀
    正觀大字典搜羅全球各地新聞資訊碎片化信息中發現世界趨勢「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今天,正觀關注「歐洲病夫」>近日英國出現變異的新冠病毒,而被三十多個國家限制交通,路透社21日報導時以「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為題來自嘲。
  • 世紀大對決世界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帝國大排名
    、孔雀王朝、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莫臥兒帝國、大秦帝國、大漢王朝、大隋王朝、大唐王朝、北宋王朝、蒙古帝國、大明王朝、大清王朝 封建帝國時代,十五大次世界級帝國: 安息帝國、貴霜帝國、薩珊王朝、笈多王朝、塞爾柱帝國、帖木兒帝國、薩菲王朝、拜佔庭帝國、查理曼帝國、晉朝、匈奴、突厥、遼國、
  • 四戰之地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土耳其共和國
    (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 帝國也是如此,沒有一個帝國甘心自己的滅亡,總希望在灰燼中重生,再度強盛。 二,奧斯曼帝國在15至19世紀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盟主,是15到19世紀唯一能挑戰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勢力。
  • 一個捏造的中國人:有3個國家王牌學位,東亞病夫也因此而出!
    一個捏造的中國人:有3個國家王牌學位,東亞病夫也因此而出!在清朝中期的時候國富民強,但是在清朝晚期的時候,清政府的統治地位已經岌岌可危了。就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在英國有一位小說家編寫了一本書,這本書發行後引發了歐洲等國人的恐懼心理,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一本書能有這樣的反應呢?英國小說家編了一本《傅滿洲博士之迷》,在小說中這個傅滿洲博士是一個黃色人種,眼睛細長,眉毛細長且堅硬無比,一個鷹鉤鼻子和超博的上嘴唇,當時這個形象在歐洲等國家傳播開來,他們甚至認為清朝的人就是這樣的一副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