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上聯:深夜過河,腳踏滿天星鬥,8歲小兒下聯讓老師讚嘆不已

2020-12-24 悔昔道來

筆者曾向大家講過幾個關於嶺南第一才子宋湘巧對對聯的故事,深得大家之喜,紛紛也將自己的對子貼上來以展自己的才華,筆者悔昔看後,大加讚賞,除豎起大拇指外,唯有嘆服 :真是高手在民間啊!

清代大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宋湘,字煥襄,號芷灣,我國清代中葉時期著名的教育家、書法家及詩人,有詩作總集《紅杏山房集》等。宋湘為官清廉,是個有名的清官,深得百姓之愛戴。宋湘才高八鬥,博覽群書。其自小聰慧,9歲能文,出口成章,12歲參加童試便名列榜首,參加鄉試,登榜首成解元,參加會試,中二甲進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宋湘才華為世人所贊,被譽為「嶺南第一才子。」新中國成立後,宋湘更是被評為「梅州八賢」之一。關於宋湘與人鬥智對對聯的故事流傳後世極多,筆者今日再來講一個:

宋湘,雖然家境貧寒,但卻有著一個良好的成長學習環境,原因是他的父親乃私塾教師,故而,在書香薰陶之下,宋湘打小便養成了勤奮讀書的習慣。小宋湘幼年時跟隨父親學習,後來隨著年齡的增大,其父覺得他所知的知識已經完全教給了宋湘,宋湘應該需要拓展,學習更多的知識。於是,其父帶著宋湘到其所在的私塾,找到當地有名的私塾先生,讓宋湘拜其為師。宋湘聰明伶俐,這位私塾先生早有耳聞,他要拜自己為師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清代少年人物劇照(圖)

先生用心教,宋湘用心學,不知不覺,二人逗留在私塾已經到了夜深人靜之時。先生看天色已晚,找來燈籠,提著它便要送宋湘回家去。兩人一前一後,有說有聊的。行至一條小溪邊,先生見溪水上漲,知宋湘靠自己難以過去,他就將宋湘背起蹚水過溪,行至小溪中間,先生抬頭、低頭,見天上星空密布,溪中滿天星鬥相映。先生突然想出一上聯來,他打算考考宋湘,看他是否果如坊間傳得那般聰明。

於是他對宋湘說:「煥襄啊,先生這裡有上聯,想考考你,不知道你能否回答得上來?」

「先生請講!」宋湘說道。

「我這上聯是:深夜過河,腳踏滿天星鬥」先生說,「煥襄啊,你不必馬上對,明天上學的時候再告訴我答案。」

回到家中的宋湘,一直在想「深夜過河,腳踏滿天星鬥」的下聯,可是始終想不出來。父親見8歲的小宋湘犯愁,便問他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可宋湘卻隻字不言,一晚即逝。

古代先生人物劇照(圖)

翌日清晨,宋湘早早地起來想下聯,邊想邊上學,不知不覺就到了私塾,可是下聯還是沒有。就在為難之際,宋湘突然見私塾先生在打掃客堂,並將牆壁上的一幅山水畫捲起來,準備取下打掃。這給宋湘有所啟發,下聯有了,這可把小宋湘高興壞了。

先生見宋湘來上學了,把他叫到跟前對宋湘說:「煥襄啊,昨晚,先生的對聯可有對出?」

宋湘自信滿滿地回答道:「有,我的下聯是清晨折畫,手卷萬裡江山!」

「深夜過河,腳踏滿天星鬥;清晨折畫,手卷萬裡江山。妙啊,妙啊」先生聽聞宋湘的下聯大讚不已,驚喜萬分,不住地自言自語道:「此子聰慧,將來必成大器啊!」後果然如此 ,宋湘成為了清代中葉時期著名的教育家、書法家及詩人。(文:悔昔道來)

相關焦點

  • 上聯「黃昏過河,腳踏滿天星鬥」,8歲孩童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在宋湘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非常注重對他的家庭教育,而且他的父親又是一名私塾老師,這就更加的影響了小宋湘的童年讀書生涯。後來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他的父親認為自己的才能已經完全交給了兒子,是時候該給他找個老師了。於是就把宋湘送到了在當地很有名的教書先生手中,小宋湘於是就進入到了學習的新天地。時光荏苒,這一年宋湘已經8歲了。
  • 語文老師出上聯:幾根傲骨頭,撐持天地!小學生的下聯振奮人心
    學校的老師,為了幫助學生們儘快「收心」,融入學習,也是費盡了心思。據說有一位小學語文老師,就用「特別」的形式,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個語文老師組織了一場「趣味對聯」交流會,自己出上聯,讓學生們對下聯,對得好有獎勵。
  • 文人上聯:「舉杯未飲花前醉」,朋友巧對下聯,眾人讚嘆不已!
    文人上聯:「舉杯未飲花前醉」,朋友巧對下聯,眾人讚嘆不已!不知道大家對對聯這個傳統文化有沒有興趣。倘若不知道對聯,那對春聯應該有所耳聞吧。當宴會準備開始的時候,一個書生還沒有入座的時候,看到桌子上的美酒佳餚,說出一副上聯:舉杯未飲花前醉。眾人聽到之後,入座的人都站了起來,都在想一想這一個上聯該怎麼對出來。上聯的意境是非常符合此時的場景的,還沒有飲酒卻聞到了花香。這次的宴席在花園旁邊,因此能夠邊喝酒邊聞一聞這裡的花香不也美哉?一時間眾人都在想一想這個下聯該怎麼應答。
  • 上聯:學生報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聯經典到爆!
    所謂絕對,主要指的是比較難對,但是又很經典的上聯,正如這個上聯,筆者先嘗試試對。上聯:學生報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聯:相愛良久、子醜寅卯巳午未辛壬癸。闡釋:洞房,此處做三解,第一即洞房花燭,第二,洞,可以作0解,如007,代碼洞洞拐。
  • 老師出上聯:人二是仁,不二則不仁!學生下聯直追本源,精彩!
    比如一個老師給一堆學生講儒家學術,當時大家討論到一個問題,學生問老師:儒家學派之中的「仁愛」,仁到底指的是什麼呢?一個人要怎麼做才能做得到仁呢?老師很調皮的回答到:一個人要想仁,必須要二,不二就沒有辦法仁。學生都懵逼了,為啥想要仁,必須二呢?
  • 【對聯賞析】上聯:魚躍秋塘嗅荷香,下聯經典到爆!
    盧愛華老師的木板烙畫  有喜歡的不?111千古絕對一直都不少有,而對於這個上聯,筆者有話要說。時令入秋,蓮池蕭索。1、上聯:魚躍秋塘嗅荷香;下聯:馬馳疆場聽鼓聲。2、上聯:魚躍秋塘嗅荷香;下聯:雀嬉枝頭撩杏媚。
  • 文人對對子,上聯:「夜襲寡婦村,有進無出」,下聯是?
    張國立老師主演的《鐵齒銅牙紀曉嵐》,劇中的紀曉嵐經常一言將皇帝逗得哈哈大笑,一語將和珅氣的「七竅生煙」。其實歷史上的紀曉嵐紀大學士真的是學識淵博,口才出眾,享有「鐵齒銅牙」的稱號。話說,一回紀曉嵐隨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訪,來到一個縣衙,這個縣令早聞紀曉嵐口才出眾,尤善對對子,就出了個上聯「鼠五大小皆稱老」讓紀曉嵐對出下聯。紀曉嵐想了一會,轉眼看見縣令的家養了幾隻鸚鵡,立刻口出下聯:「鸚有雌雄都叫哥」。紀大學士快速機智的對出下聯,縣令感到十分佩服,果然名不虛傳。
  • 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知道,古代沒有電視、ktv等,沒什麼娛樂活動,一般也就只能喝個小酒聽個說書,有錢的人還能在家聽個奏樂看個歌舞。但是理想是豐滿的,古代文人通常喜歡賞個菊花或梅花,在賞花時候吟吟詩,借花抒發抒發內心的情感,好花好酒沒有好詩怎麼行,於是就興起了做對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千古絕對!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 神童鑽狗洞偷桃子,被老師逼著對對聯,結果他吹牛皮的豪言竟成真
    歷史上還有不少這樣的例子,都是小孩子在面對大人的刁難時展現出卓越的天分,還有不少老師為難學生結果被反殺的情況。韓愈曾經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遇到這種聰明的學生,常常令老師臉上有光,同時也要經常忍受被打臉的事實。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實在太經典
    :牛牯鑽山洞,尾巴在外;下聯:老爺打重八,腦殼當先」,將兒時因餓偷偷殺牛的心酸展現的淋漓盡致,令人看後為之動容!聯中很好理解,這八戒洗澡,就如同豬下水,另外,「豬下水」是指豬雜碎,內臟一些東西,非常的精巧,那麼,面對如此上聯,該如何應對下聯才能符合意境呢?
  • 秀才用上聯表白:「春色惱人,眠不得」,才女用下聯高明拒絕
    圖片來源網絡回到家的魏力直接就跟自己的姐姐說,老師給我布置了一個作業,但是我怎麼也想不到答案,姐姐,你幫我看一下吧。姐姐拿過對聯一看,這哪是給你這個年紀布置的作業啊,這個先生分明就是這個為難你,這個時候姐姐還不知為何會給魏力留這樣的作業,但是也幫自己的弟弟對出了下聯,下聯為:「天邊蘆雁,彷佛青天描下八行書。
  • 鄰居出上聯:紅孩兒,騎黑馬遊街,小孩回對下聯,氣勢非凡!
    這首《石灰吟》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謙所寫的一首託物言志詩,據說寫此詩時于謙才十二歲,這不僅僅是描寫石灰,亦是他今後的人生追求。幼年的于謙讀書刻苦認真,更是可以過目不忘,對句出口皆成。八歲時的于謙穿著紅衣,在騎馬玩耍,他的鄰居看到這幅景象,感到有趣,就逗于謙玩,說了句「紅孩兒,騎黑馬遊街」,本是開玩笑之言,誰知道于謙竟應聲答到「赤帝子,斬白蛇當道」,赤帝子指的就是漢高祖劉邦,此下聯應用了劉邦斬白蛇起義的典故,既回答了鄰居的下聯,又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氣勢。
  • 上聯「山石巖下古木枯」,紀曉嵐靈機一動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一副標準的對聯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一般是出題者吟出上聯,而應答著要對出合適的下聯,所以對聯在古代經常用作選拔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上聯多少字,下聯也要有相同的字數,而且平仄方面要押韻,上聯是平仄平,那麼下聯就要是仄平仄,這樣才算是嚴謹。
  • 8.7萬!5.5萬!海口一村民兩次自擬上聯 出「重金」徵下聯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4月24日消息(記者 王燕珍)4月24日,南國都市報報導了海口市演豐鎮塔市村委會倉頭前村村民王平自擬上聯,花5萬多元徵集下聯的事。一時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目前來自各地的網友已經躍躍欲試,應徵下聯。這樣一位農民出身的人,為何數次自掏腰包做徵聯活動?
  • 上聯:三星白蘭地;下聯:五月黃梅天 100個無情對,超有趣
    比如:上聯:文竹;下聯:武松。其中字字相對,而且上聯是植物,下聯人名,毫不相干,是無情對的典範。上聯:花已半尋休縱斧。下聯:果然一點不相干。下聯:蕭何三計定安劉。下聯出自《詩經》七月流火。此對句真是妙趣橫生,不可多得。上聯:花心。下聯:李耳。此聯上聯為一俗語,下聯為老子的原名。
  • 神問答|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
    導語:我們的老師說是以前的學生出給他的,困擾他很久了關於「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1、以下觀點被453人點讚、並有199個交流討論:本上聯的精妙之處在於:單蟲為蟬,蟬在葉下。知了為蟬,又為動詞。解釋:曾人為僧,僧在山中。悟空為僧,也為動詞。葉下對山中,單蟲對曾人,何曾對幾時,知了對悟空,春秋對古今,事對情。但是下聯中,曾人為僧,悟空雖是僧,僧不一定是悟空。蟬對僧,也不太雅。見笑了,請大家批評指正!
  •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是什麼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是什麼2020-03-25 16:59:0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那麼,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是什麼呢?如今,終於有了合適的下聯:展覽館中展館廳。  這幅對聯的要求有: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平仄相對;對仗工整,具有韻味且詞性相同;下聯中融入觀音山景點風景且具有詩意。上聯的山水,可分別獨立使用,也可結合起來組成詞語,是常見用法;下聯的館廳,可分別獨立使用,也可以結合起來組成詞語,也是常見用法。  上下聯的字數相等,平仄相對,對仗工整,詞性相同。
  • 考官出上聯「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蘇東坡以手勢巧對下聯
    我們都知道對聯是對偶句,講究對仗工整,一般都是一人說出上聯,一人根據上聯的意思字數情景和表達的想法來對出下聯,都是幾個字對幾個字,一句話對一句話,但是有誰聽說過用一個手勢就能對出下聯的。說了你們還別不信,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蘇東坡就以手勢對下聯。
  • 上聯:春風吹綠千絲柳!下聯更能讓人感覺春日到來
    還記得小時候學習詩歌,記憶裡面最深刻的一句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之所以對這一句記憶深刻,那是因為,當初學習這首詩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說,當初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為了琢磨出這麼一個「綠」字,簡直是費盡了頭腦,他用過「到」字,用過「吹」字,但是最終選擇了「綠」字,把靜詞化為了動詞
  • 貴人出上聯:水水水,江河湖淼淼!下聯更加精妙,堪稱千古絕對
    然後他就問秀才:你說你是書生,那麼這樣好了,我出一個上聯,你要能對上下聯,我就讓你上船過河,怎麼樣?窮秀才自然求之不得。只見那人出了上聯:水水水,江河湖淼淼!意思很明顯,你遇到了大河過不去,自然和水有關係,而且上聯三個水疊加到一起,不就是江河湖泊,淼淼淼嗎?窮秀才一聽這個對聯,有難度,非常有難度,這個人是在利用他沒錢過河的事情嘲諷他呢。他看了看那個人,再看了看船,腦子裡靈光一現,當即對出了下聯:木木木,松柏樟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