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為之震撼的自行車王國——水城阿姆斯特丹

2020-12-13 無敵強攝像

在布魯塞爾遇到的熱心人讓我很是感激,世界上好人還是很多的, 有機會我一定會回來這裡再逛逛的。6月27日早晨,兩個小時的車程,又是一個國度的跨越,我從布魯塞爾到達阿姆斯特丹中心車站( Amsterdam CS)。今天對我來說是比較特殊的一天,因為沒有在阿姆斯特丹訂旅店,我的行程安排是白天暴走,晚上飛到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機場留宿。在 sleepinginairports. net(夜宿機場)這個網站上,哥本哈根機場的休息區評分很高,最適合留宿,我很想嘗試一下。

存好行李,我就輕身上陣了。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不大:中央車站、兩條主要的商業街、達姆廣場、中國城和紅燈區。出了車站往右手邊走,這條長長的大道便通向達姆廣場。前幾日在巴黎和布魯塞爾,天氣總是陰沉沉的,今天終於看到燦爛的陽光,明晃晃的湖藍色路燈與碧空遙相呼應,很有風情。

達姆廣場( Dam square)曾是阿姆斯特丹甚至整個荷蘭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廣場中間有座紀念二戰中的犧牲者的白色國家紀念碑,對面的荷蘭王宮與大教堂是其歷代君王舉行登基大典的地方。《安妮日記》的作者當年藏身的閣樓——安妮小屋(AneFrank House),就隱藏在皇宮後的巷子裡。

阿姆斯特丹臨街的房子有一個特點—門臉很小,但是進去後房子在後面漸漸展開。這是因為以前的房屋稅是按臨街門臉的寬度來收的,人們為了少繳稅就把門臉建得很小,但是進屋子後會橫向展開。因為門窄了東西進不去,所以每個房子的屋頂上定會有一個掛鈎,用來安裝定向滑輪,繩子的一端綁住家具,另一端通過滑輪把家具吊上去,從窗戶進屋。

風車、木鞋、鬱金香和奶酪號稱荷蘭四寶,前三寶在阿姆斯特丹市區見不到,但奶酪可是隨處都是,每走幾步就是奶酪店。看過各種有趣的奶酪我重回火車站外的碼頭,這裡可以乘坐遊船( Cruise)暢遊阿姆斯特丹運河,按線路的長短,票價15至50不等。我選了個經典路線,1小時的航程,有英文解說,票價15歐。阿姆斯特丹有大大小小165條運河,河道縱橫交錯,號稱「北方威尼斯」。坐在玻璃窗頂的 Cruise中穿行在運河上,看兩旁典型的荷蘭民居,悠然成趣。這些民居大多建於17世紀,紅磚青瓦尖頂,單看哪一座都是歪的,卻因為彼此相依,倒也相安無事。

正午兩點,正是最熱的時候。運河上飄著許多露天小遊艇,裡面的男子打著赤膊,人手一瓶冰鎮啤酒,慢慢蕩著,優哉遊哉從遊船上下來,找了個小餐飲吧休息了一會兒,然後繼續閒逛,選了條陌生的巷子走進去。阿姆斯特丹16、17世紀鋪就的磚頭路不太寬敞,自行車就成了當地人最鍾愛的日常交通工具。在火車站一側,有個巨大的自行車堆場,粉紅底色上鮮明的白色標語表示:我愛自行車!

這裡的路口雖然繁忙,卻不見交警指揮,各種交通方式按照路燈指示和優先次序流暢地融合在一起。按照當地的規定,公共電車優先等級最高,其次是行人和自行車,道路兩側都有自行車專用道。在小巷裡,自行車人群更是川|流不息,有學生,有老人,有筆挺正裝的商務人士,更有打扮時髦的妙齡女郎。別看他們車騎得飛快,但座駕卻不是山地賽車,樣式非常復古,當地人把這種自行車叫做「荷蘭自行車( Dutch bicycle)。掛在車上的郵差包或復古或清雅,還有明媚的大紅大綠,養眼又搶眼,街頭味十足。

自行車實用又環保,阿姆斯特丹擁有73萬人口,自行車幾乎人手一輛。為了推行自行車交通政策,荷蘭政府的官員們也常常騎自行車上下班,公務員70%的外出工作量是利用自行車和公共運輸工具來完成的。阿姆斯特丹絕對是環保的自行車王國!正因為如此,來到阿姆斯特丹,首先感受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看到的是碧空如洗,見識到的是充滿活力和動感的荷蘭人,所有一切都昭示著這個自行車王國的公民親近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環境的生活態度。

走走停停,轉眼就到了下午6點鐘,在超市買了晚餐坐在一片的居片居民小區的花園裡吃東西。雖然距車站只有兩條街之遙,這裡卻分外安靜,另是番天地。看著周圍精心布置的民居小樓,吃著從超市裡買回的晚餐,口中之味也清爽簡單,眼前之景也清爽簡單。就這樣,我的阿姆斯特丹之旅在一派清爽簡單中結束了。7點鐘,在中央車站坐上去機場的火車,下一個目的地—哥本哈根,我來了!

相關焦點

  • 「尼德蘭王國」荷蘭,阿姆斯特丹幽深恬靜,「歐洲的自行車王國」
    「尼德蘭王國」荷蘭,阿姆斯特丹幽深恬靜,「歐洲的自行車王國」當時小編在離開了布魯塞爾後,乘坐的巴士直向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行進。的確也是,荷蘭大部分土地都比海平面低,有「海平面以下的王國」之稱。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大部分城區低於海平面1-5米。這裡過去的建築幾乎都以木樁打基,全城有幾百萬根漆著黑色柏油的木樁打入地下4-16米深處,在上面蓋上房屋,所以,阿姆斯特丹又有」木樁撐著的首都」之稱。城內運河交織,河岸「船屋」成排,目前還有上萬家泛屋浮宅,很多人都願意在船上安家立業,水上人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從水城到自行車天堂,在梵谷故裡荷蘭,體會阿姆斯特丹的多樣氣質
    圖片為自己拍攝阿姆斯特丹也是著名的水城,城內河道縱橫,小橋眾多。雖然不若江南水鄉的婉約和威尼斯的浪漫。圖片為自己拍攝呆了兩天後,便明白為什麼自行車在阿姆斯特丹這麼流行。身為水城的阿姆斯特丹,市區的很多地方並不像柏林的街頭那麼寬闊,整個城市格局緊湊而繁複。這裡人口眾多,靈活小巧的自行車似乎成了更好的選擇。
  • 從水城到自行車天堂,在梵谷故裡荷蘭,體會阿姆斯特丹的多樣氣質
    晚上九點左右,我們從德國首都柏林坐火車,第二天清晨就已抵達阿姆斯特丹,交通非常方便。阿姆斯特丹也是著名的水城,城內河道縱橫,小橋眾多。雖然不若江南水鄉的婉約和威尼斯的浪漫。但作為一國首都而言,倒也有了一種別樣的氣質。
  • 遊記:風車王國之阿姆斯特丹
    很多小屋都是典型的「荷式建築」,綠色或棕色的牆配上傾斜度很大的屋頂,額頭卻一定要搭上一個流線型的擋板,顯得高貴,就是總讓我想起大航海時期英國貴族假髮兩邊的小卷卷~風車絕對是荷蘭王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東西了。荷蘭這個國家的英文並不叫「荷蘭」,或者說「Holland」,這其實是王國最大的一個省的名字,阿姆斯特丹就在這個省。
  • 阿姆斯特丹:「自行車王國」力推電動車
    新華網海牙3月3日電(記者劉芳)素有「自行車王國」之稱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空氣品質一直為人所稱道,近年來更是努力推廣使用電動車。該市政府2日宣布,截至去年底,阿姆斯特丹機場計程車已全部更換為電動車,市區送貨車、郵政車、公交車也在整體「變綠」。
  • 愈夜愈美麗的水城阿姆斯特丹
    19世紀初成為荷蘭王國的首都,但只是王宮的所在地,中央政府仍設在海牙,這在世界各國的首都中,是獨一無二的。這裡是荷蘭的工業、金融貿易、旅遊和文化藝術中心。造船、飛機製造、化工、電子等工業十分著名。另外,鑽石加工世界馳名,工業用鑽石產量佔世界總量的80%。金融銀行業位歐洲前列,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是歐洲最大的交易所之一。
  • 荷蘭阿姆斯特丹號稱「自行車王國」,大長腿們愛騎車,原由是這個
    這裡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大都會瞪著自行車在城市中穿行,氣定神閒,優遊不迫,自行車是這裡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頭巷尾,河道旁、街道邊、車場內,或整齊劃一,或橫七豎八,自行車隨處可見,讓人仿佛置身於自行車王國。
  • 歐洲城市攻略:阿姆斯特丹,世界著名的「自行車王國」
    進入阿姆斯特丹市區,只見河網交叉、橋梁縱橫,岸邊很多上世紀始建的三四層房屋,樣式雖老卻維修一新。褐色的臨街牆面,門窗的框架都用雪白色的塗料加以勾勒,色調清新典雅,給人以潔淨和安謐的感覺。與眾不同的是每座房屋不同形狀的牆體頂部正中,都伸出一截一米來長帶鐵鉤的臂狀物。
  • 歐洲的自行車王國-荷蘭阿姆斯特丹
    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阿姆斯特河上有座橋可以升高下降,13世紀在上面建了一個水壩,阿姆斯特水壩Amstel dam,後來就叫成了Amsterdam,即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河連著大海,因此這裡的港口非常繁忙。
  • D8 阿姆斯特丹
    水城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是水城,這裡河網密集,有大小160多條縱橫交錯的運河道。到處是自行車阿姆斯特丹還是一個自行車的王國,大街小巷、碼頭周圍、人員密集的地方,隨處都是自行車荷蘭是自行車王國,到處是租車點,方便遊客租車騎行,但同中國的公租車相比,遠不如中國方便。租了車,跟著兒子穿大街、走小巷。大街、小巷到處是密密匝匝的人,著名的性主題景點空氣中瀰漫著一種味道,這可能就是大麻的味道吧。這次最大的收穫是找到了方便且便宜的停車點—市中心運河對面的街區。阿姆斯特丹中心城區河網密集,街道狹窄,尋了好幾條街都沒停下車。
  • 溫柔水城阿姆斯特丹 穿梭在水中的生活
    自行車融入阿姆斯特丹人的生活以前只知道義大利的威尼斯是著名的水城,沒想到阿姆斯特丹也是個名副其實的「水都」。荷蘭約四分之一的國土在海平面以下,阿姆斯特丹的地勢更是低於海平面1~5米,是個典型的「水下城市」。
  • 阿姆斯特丹,風車與鬱金香的王國
    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The Netherlands),原意是「低洼之國」,是說荷蘭是大海下面的陸地。荷蘭全境有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平面,一些地區甚至是圍海造地形成的,這裡的地形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低平,除了東南部有一些丘陵,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因此,河網、堤壩、圩田、運河構成了荷蘭獨特的風光,造就了這裡發達的畜牧業及如畫般的風光。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基地和交易市場。
  • 阿姆斯特丹,自行車的天堂(一)
    荷蘭和我國都是以自行車王國而聞名的,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則給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那裡是自行車的天堂。初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主樓前面密密擺放著的自行車使我覺得十分地親切和熟悉。Piet Rietveld)是我們的系主任,2004年位列第五的荷蘭最受歡迎的經濟學家,年薪應該有十萬歐元,日常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這種吃驚讓我開始細細觀察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文化以及它們和我們的不同。阿姆斯特丹有著各式各樣的自行車。儘管絕大多數都是普通款式的,但是還有很多是獨特設計的。他們隨心所欲地設計他們自己的自行車,只要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就足夠了。
  • 荷蘭不僅有風車鮮花,首都阿姆斯特丹被稱為荷蘭的「威尼斯水城」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首都,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和第二港,阿姆斯特丹在中世紀早期是一漁村,19世紀初稱為荷蘭王國首都,這是一座地勢低於海平面1~5米的「水下城市」,有「北方威尼斯」之稱。16世紀初,荷蘭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17世紀成為海上殖民強國,18世紀初期在法國統治下成為了荷蘭的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荷蘭被德國佔領,戰後恢復獨立,17世紀初,荷蘭曾是稱雄海上的殖民國家,阿姆斯特丹成為荷蘭兩大殖民地西印度公司的基地,在此過程中,留下不少值得一看的歷史遺蹟,例如阿姆斯特丹的堡壘,威廉斯塔德城中的古建築等。
  • 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
    這是我第一次到阿姆斯特丹,卻並不覺得陌生——因為那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自行車讓我想起北京。我在一個夏日的午後走近阿姆斯特丹。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郊區。和許多歐洲城市不同,這裡有很多公寓樓群組成的社區。一排排四、五層的公寓樓整齊地排列在一起,顏色、式樣統一,四周設施齊備,花木扶疏。
  • 阿姆斯特丹,一座真正「文化多元」「開放友好」的世界之都!
    1602年,這裡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2017年,權威城市安全度調查報告,阿姆斯特丹被評為最安全城市;2018年,世界城市排名中,阿姆斯特丹進入世界一線城市之列;2019年,位列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18名;
  • 這是一座盛行自行車的首都城市——荷蘭阿姆斯特丹
    八九十年代,中國是世界上著名的自行車王國,隨著改革開放全國經濟快速發展同時,汽車取代了人力代步工具,而在遙遠的歐洲國家荷蘭,它的首都至今還非常盛行騎自行車,基本上人們出門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這座城市就是阿姆斯特丹,它都是荷蘭的首都也是荷蘭最大的城市,人口只有120萬左右,曾被譽為歐洲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也是歐洲四大航空港城市。在阿姆斯特丹的每個繁華街區,你都能看到許多騎著自行車上下班的市民,他們不是因為窮買不起汽車,更多的只是喜愛而已,由於阿姆斯特丹生活節奏緩慢,大多人更願意步行或踩單車出行。
  •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可惜我都沒敢拍。),總之荷蘭是妥妥的自行車王國。前幾天的新聞不還說荷蘭首相騎自行車去和國王辭職嘛,可見荷蘭人對自行車的喜愛程度之深。阿姆斯特丹到處都是巨大的自行車停車場,上下好幾層,實為壯觀。,凍得人瑟瑟發抖。
  • 首都城市旅遊氣候風光之荷蘭阿姆斯特丹、比利時布魯塞爾
    位於荷蘭西部須德海西南岸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是荷蘭最大的城市,全國第二大港口,又是一座具有700多年歷史的世界名城。阿姆斯特丹城區運河密布,橋梁百千。運河兩岸高樓大廈林立,河上浮家泛宅遍布。溫和溼潤的海洋性氣候孕育了阿姆斯特丹市區郊外不盡的綠地。鮮花青草與泛著粼粼波光的小河流水相映成趣,構成它多姿多色的獨特的水城風光。
  • 世界|拯救阿姆斯特丹
    今年初,阿姆斯特丹將遊客進入的閘門拉到最緊,一系列新的限制政策中,遊客被禁止長時間注視櫥窗女郎,旅行團在駐足講解時必須背對櫥窗……甚至有人猜測,由於遊客數目大大超過政府可控的範圍,紅燈區將面臨「關門」危機。跟許多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城市一樣,阿姆斯特丹仍朝著不可逆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