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和我國都是以自行車王國而聞名的,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則給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那裡是自行車的天堂。
初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主樓前面密密擺放著的自行車使我覺得十分地親切和熟悉。我們系裡的同事有乘地鐵和公共汽車來的,有開汽車來的,也有騎自行車來上班的,但是騎車比開車的人多。
端午節,我請我的導師皮特教授和其它幾位荷蘭同事到我的宿舍來吃粽子。晚餐後送他們時,我吃驚地發現皮特是騎自行車來的。
皮特教授(Prof. Piet Rietveld)是我們的系主任,2004年位列第五的荷蘭最受歡迎的經濟學家,年薪應該有十萬歐元,日常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這種吃驚讓我開始細細觀察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文化以及它們和我們的不同。
阿姆斯特丹有著各式各樣的自行車。儘管絕大多數都是普通款式的,但是還有很多是獨特設計的。他們隨心所欲地設計他們自己的自行車,只要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就足夠了。我見過的就有兩個後輪中間加了貨鬥的,後貨架延長變成兩個後座的,車把前並排設置兩個兒童座椅的,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有一次,一輛可以仰臥、腳蹬在前面的自行車很悠閒地超過了我的自行車。這個騎手在等信號燈時,我正好停在他的旁邊。我好奇地問他這種自行車的名稱,他告訴我:「躺著騎的自行車(Sleeping Bike)。」
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頭巷尾還穿梭著一些專業賽車,這些業餘愛好者全套專業裝備,他們把街道當賽道,也只有紅燈才能使他們減速。
我在荷蘭不時看到一些轎車的頂部順向擺著一、兩輛自行車,或者是房車的後部橫向擺放著自行車(這些汽車有專門的自行車攜帶器)。這是外出旅行度假的家庭,計劃在宿營地附近騎車遊覽。
這景象在國內是不可能會看到的,因為我們和他們對自行車有著完全不同的心態。在國內,汽車和自行車成為財富、身份、地位的分野標誌,富裕有車的人輕視自行車,打拼賺錢的人儘量避免使用自行車,與車無緣的人每日無奈地騎著自行車。
阿姆斯特丹人是真心喜歡自行車的。荷蘭是人均年收入超過25000歐元的發達國家,大部分家庭擁有私人汽車應該不是問題。但是荷蘭人天性節儉,節能和環保的觀念又深入人心,加之阿姆斯特丹城市面積不是特別大,地勢平緩,騎行自行車十分方便。荷蘭現有自行車1700多萬輛,人均一輛多,自行車普及率全世界第一,每年的5月12日為全國「自行車日」。他們對自行車的喜愛是十分自然和發自內心的。
阿姆斯特丹能夠成為自行車的天堂,主要是因為它被定位於自行車友好的城市(Bycicle-Friendly City),同時也是停(汽)車不友好的城市。在阿姆斯特丹,幾乎所有地域都對自行車和騎車人開放,自行車和騎車人的權利受到充分尊重,公共管理部門為自行車和騎車人提供完善的設施和服務。
阿姆斯特丹設有專門的自行車道,在繁華街區,與我們的分流車道沒有什麼區別,而在遠離中心的街區和城際公路,自行車道會與公路相分離,不再與公路貼身伴行。兩者之間設立的濃密的綠化隔離帶使騎車人遠離汽車的尾氣和噪聲。我的導師就是在暑假中騎車環遊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人也樂於把周末騎車出行作為放鬆一周工作壓力的一種休閒方式。
自行車被允許乘坐地鐵,地鐵上有專門的停放自行車的區域和設施。在大雨天裡,地鐵上的自行車會格外多些。無論地鐵車站建在空中還是地下,都有加長的電梯來運送自行車或殘疾人的輪椅,步行樓梯的兩端還有用固定的通長的槽鋼設置的滑道,方便自行車的推行。
自行車在荷蘭還可以隨主人乘坐火車,無需託運,可以摺疊的自行車不用付費,不能摺疊的則要按價買票。在荷蘭,使用自行車旅遊,方便的如同牽著一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