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女國防部長上任後連撤3名高官(圖)

2020-12-12 環球網

捷克新任女國防部長卡羅琳娜·皮克12月12日下午在布拉格城堡從總統手中接過任命書之後意氣飛揚。(攝影:黃頻/中歐社)

中新網布拉格12月14日電(黃頻) 似乎是要回答克勞斯總統「小女孩」一夜之間不可能成為軍事專家的質疑,備受爭議的捷克新任女國防部長卡羅琳娜·皮克在接過總統任命書之後僅隔一夜即作驚人之舉,宣布解除3名國防部高官的職務。

被解職的3名官員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原捷克軍隊總參謀長伏拉斯基米爾·皮採克上將,國防部辦公部門負責人弗朗吉謝克·舒爾茨和軍備部門負責人巴維爾·布蘭特。

皮克13日在捷克電視臺「新聞與評論」節目中表示,她上任第一天所作的人事改變是為了推行國防部文職化。她說:「我真心希望他們會了解我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我們會商量好別的合作。」

國防部發言人揚·貝謝克說,女部長認為國防部第一副部長是一個政治職位,皮採克剛剛結束總參謀長的工作就擔任這個職位,與國防部文職化原則有矛盾。而布蘭特被撤是由於他在採購新軍裝時有些事沒有做好。

皮克透露,她的人事決定沒有事先通知內恰斯總理。她後來同總理通電話時,總理「有點發怒」。

據捷克《今日報》報導,正在布魯塞爾出席歐盟會議的捷克總理內恰斯13日被記者追問時稱,他對女國防部長「採取這一步驟感到驚訝」。他說:「我不清楚採取這一步驟的原因,我不明白,不了解。」

報導說,皮克上任之前曾經許諾不會對國防部的人事做「地毯式轟炸」。

對皮克擔任國防部長本來就很有意見的捷克總統克勞斯對皮採克等人立遭解職也表示吃驚。他說,按照內恰斯總理原先的說法,在前國防部長馮德拉離開之後應當由皮採克來保持國防部的運轉。「要麼我被總理搞糊塗了,要麼總理被女部長搞糊塗了。」克勞斯說。

捷克原國防部長亞歷山大·馮德拉於11月28日宣布辭職,理由是他在10月間的參議員選舉中失利,失去了選民的信任。

克勞斯總統上周曾對皮克要當國防部長公開表示異議。他說,不能想像這樣一個「小姑娘」可以跟軍隊裡粗壯的男人很好地相處,也很難相信她一夜之間能夠成為軍事專家。克勞斯甚至慨嘆憲法沒有給他可能性,不去任命總理推薦的內閣部長。

而皮克當天立即作出反應,她堅決地表示,她「不是一個脆弱的人」。她認為,像國防部這樣「典型的部門」應當由政治家來領導,而不應當都由這方面的專家來領導。她說,所謂的「專家政府」並不總會做出好的決定。

新任女防長上任伊始的人事改變大動作也遭到反對黨批評。不過她得到了眾議院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揚·維基姆的支持。維基姆說,部長有權利自個挑選同事。

皮克今年37歲,她領導的自由民主黨是今年5月才組建的一個新黨,捷克媒體在報導中常常冠以「執政聯盟中最小的黨」的定語,它只有大約100名黨員,其骨幹都是因為不滿黨內高層出現貪腐醜聞而分化脫離的原公共事務黨成員。

(原標題:捷克「小女孩」國防部長上任後連撤3名高官(圖))

相關焦點

  • 捷克女防長上任八天遭解職
    捷克女防長上任八天遭解職 原標題 [捷克女防長上任八天遭解職]
  • 捷克女國防部長視察軍隊,氣場很強
    捷克女國防部長視察軍隊,氣場很強
  • 川普解僱國防部長埃斯珀,美國國家反恐中心主任出任代理部長
    當地時間11月9日,川普當天在推特上宣布解僱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Mark Esper),美國國家反恐中心主任克里斯多福·米勒(Christopher Miller)將出任代理國防部長,立即生效。
  • 臺灣前任"國防部長"李傑別墅價值6000萬(組圖)
    戶主都是家屬名字千萬巨資來路可疑    臺幾任「國防部長」都擲下千萬買下豪宅,退休後過著愜意閒散的生活。但他們購房資金的來路,對臺灣民眾來說一直是個謎。    前不久被陳水扁換掉的臺「國防部長」李傑,如今無官一身輕,躲到自己價值6000萬的豪宅裡養老。近日,臺灣媒體終於把這個爭議已久的豪宅探了個究竟,還見識了高官退休後怎麼打發日子。此外媒體披露,臺軍頭頭們買豪宅都出手闊綽,對於外界質疑哪來那麼多錢,則一概充耳不聞。
  • 尼日國防部長做客中國大使館(圖)
    (原標題:尼日國防部長做客中國大使館(圖))   2016年5月
  • 俄新任國防部長紹伊古:從預備役上尉直升少將
    俄新任國防部長紹伊古:從預備役上尉直升少將  2012年11月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免除了謝爾久科夫的國防部長職務,任命莫斯科州州長紹伊古為國防部長。當天晚些時候,普京再次籤署命令,解除了謝爾久科夫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職務,由紹伊古接替。
  • 川普若連任將解僱多名美安全機構高官?白宮否認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美國聯邦調查局長克里斯多福·雷、中央情報局長吉娜·哈斯佩爾、國防部長埃斯珀......這些美國安全機構掌門人的命運,可能將隨著總統大選的結束而發生改變。據美國「Axios」新聞網25日消息,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若在今年總統選舉中成功連任,川普將會立即解除上述幾名高官的職位,美國安全機構將面臨「大換血」。美國「Axios」新聞網:川普大選後的「執行名單」儘管計劃中的解僱名單可能更長,但處理上述官員將成為川普的優先事項。
  • 宏都拉斯華裔前國防部長熊伯洪訪問廣東江門市
    宏都拉斯華裔前國防部長熊伯洪訪問廣東江門市     5月19日-20日,宏都拉斯華裔前國防部長熊伯洪回家鄉廣東江門臺山尋根。
  • "友邦"高官被曝性騷擾臺翻譯 臺當局:有文化差異
    (原標題:"友邦"高官被曝性騷擾臺翻譯 臺當局:有文化差異)
  • 因可能成為下一位被炒魷魚的高官?中情局女局長緊急會晤麥康奈爾
    就在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被解僱的一天後,即在周二(11月10日),美國中情局女局長吉娜·哈斯佩爾,突然前往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的辦公室開會。
  • 越南國會批准任命3名副總理 18名部長(名單)
    視覺中國圖  原標題:越南國會批准任命中央政府成員  新華社河內4月9日電(記者章建華閆建華)越南第十三屆國會第十一次會議9日上午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批准政府總理阮春福任命新的中央政府成員,包括3位政府副總理、18位部長以及其他部級職務。  越南國會同意批准任命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張和平、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王庭惠和越共中央委員鄭庭勇為政府副總理。
  • 蔡英文:目標美商務部長或副國務卿
    由於此前美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扎和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等高級別官員有過「訪臺」先例,因此,民進黨當局近期正積極推動其他高級別官員「訪臺」,以此提升臺灣所謂的「外交地位」。據悉,近期可能「訪臺」的高官包括美商務部長羅斯和副國務卿克拉奇等。甚至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擬藉此次美高級官員「訪臺」之際,和美國方面加強「雙邊貿易合作」。
  • 美國國防政策委員會遭川普政府「清洗」,基辛格也被解職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繼本月初美國防部高官迎來「大換血」後,作為五角大樓「智囊團」的美國國防政策委員會(Defense Policy Board)也迎來「大清洗」,11名成員被除名,其中包括97歲的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 提名黑人男性國防部長,或與中美關係有關
    目前,拜登未來外交的「三架馬車」已經成型——資深外交官布林肯任國務卿、伊核問題專家沙利文任國家安全顧問、備受矚目的黑人女外交官格林菲爾德任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另外,包括國土安全部部長、國家情報總監在內的多個內閣或關鍵部門人事任命也相繼塵埃落定。
  • 捷克高官要赴臺「訪問」,捷克總統府:反對!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本月底將率團訪問臺灣,布拉格市長賀瑞普也將隨團赴臺。他們的舉動不僅遭到大陸的強烈反對,在捷克內部也引發不小的爭議。民進黨當局不斷炒作「這是有史以來訪臺層級最高的捷克官員」。
  • 3月以來8名70後副部履新,最年輕省部級官員紀錄刷新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70後」副部級官員接連湧現,3月以來,已有7名「70後」幹部躋身副部級,還有1名「70後」副部半年內兩度履新。最年輕省部級官員紀錄也被刷新。「70後」高官的增加在提速,去年一年共有8名「70後」升任副部,今年不足兩個月內,「70後」副部便與去年持平。
  • 黎巴嫩首次由女性擔任國防部長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黎巴嫩歷史上首次由女性擔任國防部長一職,扎依娜·阿卡爾(Zena Akr)被任命為黎巴嫩新政府的副兼國防部長。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Michelle Aoun)當地時間21日批准哈桑·迪亞卜(Hassan Diyab)領導的新一屆內閣成員。
  • 捷克將增加國防預算並擴充軍隊規模
    新華社布拉格11月29日電(記者王義)捷克軍隊總參謀長貝奇瓦日29日在捷克軍官大會上說,捷克國防預算未來幾年將逐步增加,到2025年達到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捷克軍隊也將擴大規模,由目前的2.2萬人擴大到3.2萬人。貝奇瓦日說,目前捷克國防預算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
  • 美代防長剛上任:重要事情說3遍,中國中國中國
    【文/觀察者網 王慧】馬蒂斯辭職後,美國國防部代理部長派屈克·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2日正式走馬上任。儘管美國正在敘利亞、阿富汗等地對抗激進武裝分子,但沙納漢在掌舵五角大樓的第一天卻連說了三遍「中國」,敦促軍事部門的部長們記住這一所謂的「優先事項」。
  • 美海軍部長與國防部長決定增派艦隊針對中國,結果雙雙下馬!
    美海軍部長布雷斯韋特據環球時報在11月18日報導的消息稱,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呼籲美軍在印太地區或是新加坡周圍,建立一支新的海軍艦隊,以更全面地應對美軍印度太平洋司令部面臨的挑戰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裁撤的,按照美軍的慣例,當某個地區不再需要該艦隊時,就會將此艦隊調離或者直接裁撤掉。所以在上世紀美軍陷入到和蘇聯的冷戰之後,開始逐漸放寬對太平洋地區的軍隊部署,第一艦隊由於其巨大的花銷和微弱的戰略意義而被撤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