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河濱公園公交樞紐站正式搬遷到花果園溼地公園,13條公交線路也跟隨著搬家,到花果園中山南路上發車。搬家第一天,新的發車點如何?還未習慣的乘客乘車方便麼?公交集團方面又有怎樣的措施?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13條線路分點發車
「210在哪點坐?」「前面走一點。」「236呢?天橋腳下。」
早上十點,花果園溼地公園前,來往乘客匆匆,十分熱鬧。昨日是河濱公交樞紐站搬遷第一天,13條公交線路從原來的河濱公園搬到了花果園溼地公園。
在中山南路發車點,記者看到,主幹道在靠公園噴水池的一邊,被隔離出了公交專用道,而各線路被分點分段發車,天橋下是210青巖快巴的發車點,往後一點是236貴鋁文體中心始發站,往前則是207大學城路線、201洛平公交樞紐直達車的「新窩」。每個發車點都有引導乘客排隊候車的導向欄,和線路新走向、具體停靠站點。
統一在中山南路上發車,但發車後走向卻有不少差別。從新的線路走向上記者看到,201、205、206出花果園後直接轉往鳳凰翠堤,部分線路不在購物中心停靠,221、236需要走完中山南路到浣紗橋,210發出後則直接走五裡衝上甲秀南路。
擺渡車一早上跑了40多趟
發車點搬遷,最受影響的固定乘坐某條線路的乘客。
「我們準備在河濱公園坐車的,那邊說沒車,直接讓坐擺渡車拉過來了。」在210候車點,一位外地遊客告訴記者,準備和家人一起去青巖古鎮,到了乘車點才知道車站搬遷了,好在直接有擺渡車。
在花果園溼地公園前,記者看到,離公交發車點不遠,樹著「擺渡專線免費乘車」的牌子,牌子邊上設有宣傳臺,還有宣傳板寫著各線路具體調整內容。
一輛擺渡車到站,大量乘客下車,跟隨宣傳臺的服務人員指示,乘客很快疏散找各自的公交線路去了。待到站乘客下車後,記者和幾位乘客上了擺渡車,開往河濱公園舊站。
貴陽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運營部部長周開敏介紹,從各條線路抽調了6臺車專門在新舊站之間擺渡,發車頻率非常高。
據記者乘坐的擺渡車駕駛員介紹,一早上每臺車至少跑了六七趟,總的加起來大概輸送了40多車乘客。
老站空蕩蕩部分乘客不曉得
擺渡車直接到達河濱公園樞紐站舊址,在這一片記者看到,場站前商鋪全部被封,站內兩輛擺渡車在候客。場站之前的車輛出口已被封,擺上了搬遷的宣傳內容。
「這邊咋個沒得車咯?」「搬花果園去了。坐這個車過去。」「要不要錢?」「免費的。」場站內,還在留守的服務臺工作人員正對部分不知道的乘客細心解釋。
「坐了多年的站要搬咯,還有點不適應。不過還是理解的,這邊要拆遷咯。」一位年輕男乘客笑著說,一邊上了擺渡車。
擺渡車很快坐滿開出,背後原來滿滿當當停滿車的站內,如今空空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