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歷史文化名人《唐景崧傳》新書在桂林發布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廣西歷史文化名人《唐景崧傳》新書在桂林發布

2019-09-29 23:42:4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熱血翰林 民族英雄」——《唐景崧傳》新書發布會現場。 李顯揚 攝

  中新網桂林9月29日電 (歐惠蘭)9月29日,「熱血翰林民族英雄」——《唐景崧傳》新書發布會在桂林獨秀書房旗艦店舉行。當地官員、同胞三翰林研究會專家、唐景崧後人等嘉賓參加。

「熱血翰林 民族英雄」——《唐景崧傳》新書發布。 李顯揚 攝

  唐景崧是廣西歷史文化名人,與兩兄弟唐景崇、唐景崶以「同胞三翰林」聞名於世,是灌陽縣及桂林市的文化名片之一。在唐景崧的一生中,有許多事跡值得銘記:1882年,他熱血請纓,孤身赴越南了解邊情,後勸服劉永福率黑旗軍抗擊法國侵略軍;1895年,在署理臺灣巡撫後,他以一顆忠貞愛國之心,領導臺灣人民進行抗日保臺。

方志專家、作家、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唐景崧傳》作者文崇禮致辭。 歐惠蘭 攝

  方志專家、作家、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本書作者文崇禮在發布會上介紹,還在青少年時期就覺得唐景崧是個人物,是晚清朝中一個有故事的人物,直至退休,因緣際會,2016年秋,灌陽縣決定將同胞三翰林研究與開發作為實施「文化興縣」戰略的重點內容,登門商討,商定由他負責請專家學者,從最基礎的史料工作做起,力爭三年內出成果。而後兵分三路:一路立足桂林,一路奔赴臺灣,一路深入北京,展開全方位、大規模史料搜集與整理工作。

《唐景崧傳》贈書儀式。 李顯揚 攝

  文崇禮說,論從史出,這是做歷史人物研究的基本常識。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艱苦努力,終將採集到的上千萬字資料按編年體形式整理編纂成28本約800萬字的資料長編。對於這套資料長編,廣西歷史學會會長唐凌教授撰文稱,史料搜集和整理過程中,我們越細讀深研,越發敬重其事跡,感佩其精神,一致認為,唐景崧一生中最為耀眼的個性特徵,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方志專家、作家、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唐景崧傳》作者文崇禮為讀者籤名。 歐惠蘭 攝

  本書從寒窗苦讀中進士到熱血請纓赴越南聯絡劉永福抗法,到任職臺灣,後署理臺灣巡撫領導乙未抗日,到自臺灣倉皇內渡並被勒令休致回籍(桂林),到在桂林革新桂劇、發展廣西教育,再到圖謀復出卻客逝廣州,全面敘述了唐景崧的一生。書中對唐景崧的一生進行了較為客觀的解讀,對以往種種以訛傳訛的陳年舊帳均羅列史料加以澄清,充分肯定了唐景崧抗日保臺的英勇壯舉,還歷史真相,還人物清白,重塑了唐景崧的歷史形象。

相關焦點

  • 桂林文化史詩《歷代文化名人與桂林》新書發布
    歐惠蘭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4月11日電(歐惠蘭)4月10日,首部系統梳理桂林的歷史文化脈絡和歷代文化名人的著作,《文化城之魂——歷代文化名人與桂林》新書發布會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獨秀書房旗艦店舉行。  著名作家、本書主編黃繼樹先生在此間與讀者分享了這本書的創作故事,他介紹,桂林歷史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為您當嚮導遊覽廣西灌陽名人唐景崧的故鄉
    都以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古樸的民俗風情為共性,建築特徵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為特徵,呈現出自然和人文的整體美和諧美。該故居建築雄偉,工藝精細,是一座保存較完整的名人故居。故居裡有關唐景崧和其家族情況介紹的展覽、文物展示。唐景崧(1841-1903)生書香之家。其父唐懋功,舉人出身,但入仕無門,以課館為業。唐景崧幼時家境貧寒,母親早逝。與弟唐景崇、唐景崶三人均刻苦唐書不倦。後來,唐懋功被桂林王姓富商聘為私塾教師,兄弟三人隨同前往。
  • 為您當嚮導遊覽廣西灌陽名人唐景崧的故鄉
    都以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古樸的民俗風情為共性,建築特徵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為特徵,呈現出自然和人文的整體美和諧美。該故居建築雄偉,工藝精細,是一座保存較完整的名人故居。故居裡有關唐景崧和其家族情況介紹的展覽、文物展示。
  • 秋風萬裡送南徵——漫談唐景崧
    如今,雖然繁華不在,但那一座座或好或缺、古樸雅致的古建築,依然散發著歷史氣息,更銘刻著那遙遠時代的光陰與記憶。幾年前,曾有新華社記者報導了唐景崧故居因保護不力,年久失修,牆體和房柱嚴重破損的狀況,呼籲有識之士對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維修和保護,很快便引起反響,灌陽縣政府和唐家後人共同出資對故居進行了修繕。
  • 廣西桂林一個小縣,人傑地靈,美食美景數不完
    廣西是我國西南部一個並不發達的省份,歷史上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和中原地區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的,因而國家對廣西是儘可能的給予區劃調整上的照顧灌陽縣在歷史上就以人文薈萃、名人輩出而著稱灌陽縣歷史文化悠久灌陽縣歷代名人較多,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著稱,在歷史人文上是十分薈萃的了。出現的歷史名人有:明朝正德年間進士楊鰲,做到四川按察司的按察使(正三品),著有《巡倉政略》、《靜可詩文集》等。清朝巨富孔志聖,不僅富甲一方還喜歡做善事,被清廷誥封為奉直大夫(從五品)。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卿祖培(正三品)。以及清朝後期在廣西乃至全國都赫赫有名的」同胞三翰林」唐景崧、唐景崇和唐景對三兄弟了。
  • 《邢襄名人傳》《邢臺成語典故》兩本新書發布
    12月22日,邢臺市舉辦邢襄文化弘揚工程系列圖書新書發布暨邢臺城市書房授牌活動,《邢襄名人傳》和《邢臺成語典故》兩本書正式對外發布。,市委宣傳部牽總對各縣市區優秀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摸底、梳理、匯總,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文化文藝成果。
  • 廣西桂林,在歷史上出過哪些名人?
    文/老徐桂林,簡稱「桂」,別稱「八桂」,是國家批准唯一的國際旅遊城市和廣西三大區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旅遊組織向全球首推的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全國老工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面向歐亞、連接東協的區域性文化旅遊重要國際化城市和「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
  • 桂林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廣西史上第一位詩人!
    桂林,簡稱桂,是世界著名風景遊覽城市、萬年智慧聖地,是歷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1201年,著名詩人王正功賦詩「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裡的象鼻山原名漓山,位於廣西區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山因酷似一隻站在江邊伸鼻豪飲灕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徵。
  • 廣西桂林,在歷史上出過哪些名人?
    文/老徐桂林,簡稱「桂」,別稱「八桂」,是國家批准唯一的國際旅遊城市和廣西三大區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旅遊組織向全球首推的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全國老工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面向歐亞、連接東協的區域性文化旅遊重要國際化城市和「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西桂林
    」,桂林的山和水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十分有名的,桂林昔稱八桂、桂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桂林因桂樹繁多,桂花成林而得名。桂林是具有萬年歷史的人類智慧聖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甑皮巖、大巖、廟巖)的城市,桂林甑皮巖發現的"陶雛器"填補世界陶器起源空白點,是桂林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萬年智慧」的歷史文化名片,桂林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遺產靈渠兩大世界遺產。接下來請跟隨小編,詳細的了解一下桂林的各種文化!
  • 廣西第一歷史文化名城!桂林憑什麼能奪魁?
    這樣的假設,難以驗證,但是可以肯定,廣西這片土地將很難與中原各地談「歷史文化」的相關話題。囊中羞澀的廣西,單憑桂林便有了與中原文化中心切磋切磋的自信,可見桂林歷史文化底蘊之深厚。中華文化的發祥地,由於地理、交通 、經濟等因素,歷來難以輻射到偏遠的地帶,尤其是邊遠、交通不便、少數民族集居之地。
  • 2020廣西事業單位面試備考:蘇軾入選「歷史治水名人」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桂林事業單位招聘網發布:2020廣西事業單位面試備考:蘇軾入選「歷史治水名人」,更多關於廣西事業單位招聘,桂林事業單位招聘,事業單位面試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一門三進士,同胞三翰林,兩個正一品」,在廣西真是罕見!
    這是廣西灌陽縣走出來同胞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三兄弟,他們出身貧寒,均考中進士並獲欽點翰林,堪稱寒門出貴子的典範。他們三兄弟的大名早有所聞,但落實到個人,除對唐景崧有所了解外,小編對其他二人了解不多。去年,有灌陽友人曹增平先生送我一本專門研究同胞三兄弟的書,才對此三兄弟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 「心跡墨痕:白曉軍水墨寫生作品展暨《心跡墨痕》新書發布」在廣西...
    「心跡墨痕:白曉軍水墨寫生作品展暨《心跡墨痕》新書發布」在廣西師大出版社美術館舉行 發布時間:2020-09-29 12:48:56      來源:貴州網
  • 「時尚」桂林灕江大瀑布飯店發布新書
    [桂林晚報]訊 (記者 黃 蓉通訊員劉桂陽)5月11日晚,桂林灕江大瀑布飯店三樓多功能廳舉行「生活·表達·閱讀--第十四屆全國書市『時尚閱讀新書發布會」。本次發布會由重慶出版社、北京宏圖華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漢霖文化發展中心、桂林市新華書店聯合組織舉辦。
  •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推出韓作榮遺作《李白傳》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推出《天生我才——李白傳》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7電(記者高凱)《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日前推出《天生我才——李白傳》,這部傳記由詩人韓作榮創作,是他生前的一部遺著。全書38萬字,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 「同胞三翰林」傳佳話
    唐氏三兄弟,19世紀中期出生在廣西桂林府灌陽縣一個書香之家,先後中進士,點翰林,入職京城。這事在當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也成就了中國古代廣西獨此一例的「同胞三翰林」佳話。唐氏兄弟的父親是舉人,長年在桂林教書。生母沈氏,生於桂林,娘家也在桂林。唐氏族譜說她「工詩賦,精時文」,養育孩子的重任主要落在她的肩膀上。唐家極其重視孩子的教育,有一套獨特的育兒方式。
  • 廣西桂林近現代這四位名人,看看你認識哪幾位?
    桂林,是世界著名風景遊覽城市、萬年智慧聖地 ,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對外開放國際旅遊城市、全國旅遊創新發展先行區和國際旅遊綜合交通樞紐。桂林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西歷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1201年,著名詩人王正功賦詩「桂林山水甲天下」。
  • 獨秀峰 ——桂林、廣西的聖山
    自公元前111年(漢元鼎六年)桂林建城起,在長達2120年的歷史中,桂林城市就以她為軸心建設拓展,她歷經風雨滄桑迤今仍然巍然屹立在桂林城市的中軸線上。她讓我們這座城市天人合一,永遠博採天地之靈氣。獨秀峰石壁上的136件珍品般的摩崖石刻,記錄了桂林滄海桑田的輝煌篇章;秀峰南麓的顏延之讀書巖,曾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顏延之在桂林任始安郡太守時讀書、賦詩、辦公的地方,它也是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跡;王正功鹿鳴宴詩真跡題刻中的千古絕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誕生在這裡,它讓世間傳誦讚譽桂林800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於「允升門(獨秀峰第一道山門)」前愴然止步,留下了進得王府,未允升峰的終身遺憾
  •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推出第七輯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推出第七輯 2018-11-22 21:該「叢書」是中國作家協會組織實施的國家重要文化工程,整項工程將逾130部,共將組織120餘位作家,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湧現出的一大批傑出文化巨匠立傳。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此前已完成60部人物傳記的創作與出版,此次出版的10部傳記將傳記人物總數增至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