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馬來西亞的最後一站是首都吉隆坡。吉隆坡位於馬來半島的中西部,離海岸線只有幾十公裡。它是中國廣東潮州人葉雅來18世紀初來這裡開採錫礦時創建的。有「世界錫都、膠都」之美譽。 (中廣網記者 馮贛勇)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
吉隆坡地處西、北、東三面,由丘陵和山脈環抱,巴生河穿城而過。1860年建城,1963年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首都。「吉隆坡」是馬來語中泥濘的河口的意思。短短的一個多世紀,便由「泥濘的河口」,一躍而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觀光城市。
遍布馬來西亞全國的綠色植物
記者從雲頂乘纜車下山準備前往吉隆坡,在纜車中轉站,終於又見到了帶車前來接站的馬來司機師傅。雖然同這個體態巨胖,十分熱情的馬來友人只分手了一晚,但見到他憨厚的微笑似乎倍感親切。
憨厚熱情的馬來司機
從入關進入馬來西亞的一路上,這個肥胖的馬來人雖然與記者語言不通,但是他熱情周到的服務和見面就笑的特點讓人感到十分可親。
馬來司機的兒子
由於正值學校放假期間,他上學的兒子沒人照顧,結果也被帶了出來。別看孩子年齡不大,卻非常懂事。一到飯店,就搶著幫記者拿行李箱。這爺兒倆的熱忱服務,令記者感到整個馬來西亞之行都非常舒心愉快。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街頭
從纜車站重新上了汽車,首先來到了吉隆坡郊區的甘邦馬來文化村。在這個不大的村落裡,記者受到了印度及馬來鄉民們的熱情接待。不僅品嘗了富有特點的印度拉茶,而且還相繼欣賞了印度人表演的拉茶絕技和馬來人抒緩優美的民間舞蹈。
表演民間舞蹈的馬來妹
印度拉茶很像蒙古奶茶,比咖啡稍淺些的顏色,沏過的茶水綢稠的。品一口,在清香的氣味中有股淡淡鹹的感覺。
甘邦馬來文化村的民間舞蹈
在甘邦村口,一位印度小夥子一手拿著一個金屬容器,用各種姿勢將裡面的茶,從一個容器裡倒入另一個容器裡,反覆多次。其間倒騰的茶被拉成長長的水流,令現場的遊人驚嘆不已,喝彩聲不絕於耳。記者以為,可能「拉茶」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
吉隆坡甘邦馬來文化村印度人的拉茶表演
離開甘邦馬來文化村後繼續向吉隆坡進發。大約經過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就抵達了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由於這裡是馬來西亞的最後一站,為了能好好地了解一下解吉隆坡,所以,按計劃為此留出了兩天的觀光時間。
高速公路旁的國家加油站
驅車行駛在吉隆坡的市區,能使人深刻地感受到作為首都風範的那種與眾不同。這裡既有現代化大都會的豪華氣派,也不乏古色古香的迷人風韻,風俗傳統別具特色,多元文化活力無窮。全方位體現了馬來西亞多民族和睦共存、開拓奮進的獨特魅力。
吉隆坡巡警為遊客指路
只見市內樹木蒼翠茂盛,風光綺麗,熱帶植物繁花似錦,爭妍鬥奇,象徵著這個多族裔社會的欣欣向榮以及多民族的和洽共處。
吉隆坡獨立廣場
吉隆坡風光秀美,綠樹成蔭,是馬來西亞著名的城市花園,豔麗的馬來西亞國花扶桑、清馨的胡姬花、珍稀的瓶子草,與茂密的熱帶樹木交織一起,遍布城內。
吉隆坡國家圖書館
在吉隆坡,高大的建築物與高腳斜頂的馬來別墅交錯層疊,穆斯林式建築和中國式建築和諧並存,善良謙恭的銅頂建築物和灼灼逼人的摩天大廈並肩而立,相互爭輝。這一切,匯成了一幅精妙絕倫的古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風格的立體圖畫。
吉隆坡國家清真寺
記者首先參觀的是馬來西亞國家清真寺。記得在太子城時,由於時間緊張,那座著名的水上清真寺,記者只觀賞了其外貌,而未能走進去領略寺內的風採。這個遺憾終於在吉隆坡多少得到了補償。
吉隆坡國家清真寺景觀之一
在馬來西亞參觀清真寺同進印度廟一樣都得脫鞋而入。愛乾淨的遊人儘管放心,寺內可謂一塵不染,異常乾淨。光潔的地面能照出人影。除此之外,女性均一律要換長袍,帶頭巾。男性如果有穿短褲的也必須要換上長袍,才能準許入寺。
吉隆坡國家清真寺景觀之二
吉隆坡的國家清真寺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清真寺之一,1965年建成,整個建築仿照麥加的清真寺,造型優美,祈禱大廳高大寬闊,可同時容納8000人禮拜。
吉隆坡國家清真寺景觀之三
大廳屋頂由49個大小不同的圓拱構成,形成18條放射狀光芒,寓意全國14個州和伊斯蘭教5墓。
吉隆坡國家清真寺景觀之四
清真寺的大尖宣禮塔,塔尖高73米,有電梯可直達塔頂,尖塔塔尖呈火箭型,意思是伊斯蘭教可與科學相比。
吉隆坡國家清真寺景觀之五
國家清真寺融合了摩洛哥、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建築風格。它116米的穹頂是特別仿造了巴格達的薩克阿曼清真寺,大門和門上的裝飾則仿造了「波斯之門」。
吉隆坡國家清真寺景觀之六
清真寺內一派富麗堂皇的景象。地板上泛著如水的亮光,沿著臺階向下走,拱型的門洞、昏黃的燈光、逼真的雕像,特別是寬敞的大祈禱禮拜堂更是金璧輝煌,使人感覺好像自己走進了十幾世紀的宮殿。
吉隆坡國家清真寺大禮拜堂
實際上,各種傳統的宗教在吉隆坡都得到了良好的保護。例如記者多次經過的吉隆坡近郊的「黑風洞」即是很好的範例。
吉隆坡清真寺庭院景觀
在黑風洞有一個有崖頂的大溶洞,就像一個大足球場。洞裡有座印度廟,裡頭供奉著許多印度教神像;還有一個像天坑一樣的露天溶洞,上可見天,內又有一座較小的印度神廟。據說每逢印度教節日,各地教徒絡繹不絕一步九叩地來到廟裡頂禮膜拜。
吉隆坡黑風洞印度廟中的神像
離開國家清真寺後驅車來到市中心的國家獨立廣場。這裡的一些建築充分體現了吉隆坡十分注意保護古建築的優良傳統。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斑點狗俱樂部
在綠草如茵的國家獨立廣場旁,有一座歐式鐘樓古建築,它們是古老的「阿杜勒•薩馬德建築」。這裡原是吉隆坡馬來西亞國家高等法院的所在地。國家高等法院遷到太子城後,這裡變成了吉隆坡地方法院。它不僅是吉隆坡風光名勝的象徵,還被視為吉隆坡乃至整個馬來西亞的象徵。
吉隆坡地方高等法院
在吉隆坡國家廣場與英雄廣場之間,矗立著一根高達100米的國旗旗杆,旗杆底部為兩三人才能合抱的大圓金屬柱,杆頂馬來西亞的巨幅日月旗迎風飄揚,這個百米高的巨型旗杆,堪稱世界之最。
矗立於吉隆坡獨立廣場邊世界最高的旗杆
資料記載: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所組成的國家。總人口為2100萬人,其中馬來人佔大多數,華人及印度人次之,還有當地沙巴、沙撈越的少數民族。馬來語是共通的語言,但英文也廣泛的被使用,其他主要使用的語言是中文和淡米爾文。
吉隆坡街景
在馬來西亞,華人很自豪。馬來西亞的首富當屬擁有香格裡拉集團的郭鶴年和雲頂集團的主人林梧桐。馬來西亞三大民族中,印度人主要以務農為生,馬來人主要以捕魚為業,華人大多經商。
吉隆坡國家血庫
吉隆坡還是一個碩大無比的「世界建築博覽館」,外形別致風格各異的建築遍布全城。古老的、現代化的、東方的、西方的,方形的、圓形的、三角形的,階梯形的、寶劍形的、腰鼓形的,林林總總,和諧並存,互相映襯,氣度非凡。
吉隆坡歌劇院
這其中最有名氣的建築莫過於目前已被列為世界第二高的「吉隆坡雙塔」建築了。在吉隆坡,記者最後參觀了這座世界聞名的建築奇觀。如今它是馬拉西亞國家石油公司,俗稱「國油雙峰塔」。
吉隆坡茂密的橡膠林
這座宏偉建築是當今世界名冠第一的超級建築──設計基於伊斯蘭建築典型的幾何原理,由兩幢摩天大樓組成。這兩幢並立在市中心的大樓高達452米,共計88層,在第41和42層處建有兩個形狀相似的塔,用一個長58米的巨型樓梁天橋相聯溝通。
吉隆坡國家石油雙塔大廈
雙塔大樓的幕牆在陽光照耀下熠熠閃光,甚為輝煌壯觀。在雙塔大樓底部的三層,有一個很大的購物商場。遊人可免費乘座電梯到達天橋,領略整個吉隆坡城市的秀麗風光。如今,這兩幢大樓已成為吉隆坡的最新「市標」。
記者在吉隆坡
今日吉隆坡的瑰麗,令人難以想像她昔時的坎坷。吉隆坡歷經河水泛濫、殖民統治的艱難歲月,從多災多難的廢墟中,飛速發展成為東南亞舉足輕重的現代化大都市,發展速度一日千裡,堪稱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