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誇張的標語、中西結合的建築、彩色的索道、嗚嗚作響的觀景小火車……都是遊人對重慶洋人街的深刻印象。近日,洋人街即將搬遷的消息發布後,引發不少年輕人來這裡打卡紀念。
上周六,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來到洋人街發現,打卡最多的景點是同心鎖天梯。好多人問:洋人街搬走後,這裡的數萬把愛情同心鎖,曾經的愛情證物,去向何處?
遊人在同心橋教堂牆上寫心願下雨不影響遊人前來上周六,淅淅瀝瀝的雨,沒有中斷遊人的熱情。戶外索道處,遊人排著長隊,也要打著傘坐索道。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沿著洋人街走訪發現,小火車、水上拓展、海盜船等項目也聚集著不少遊人。
洋人街物管負責人周先生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以前洋人街周末人均流量大約5萬人次,而搬遷消息發布後,遊人數量提升三四成,「以前下雨遊人很少,而現在,下雨也不影響遊人前來觀光」。
而其中,最火的打卡景點,莫過於「同心鎖天梯」,同心橋的兩側有兩條長100米的鎖鏈,沉甸甸的掛滿了「同心鎖」,有大有小。洋人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裡的鎖都是來遊玩的情侶購買,刻上姓名,掛在橋兩邊的鎖鏈上紀念愛情。兩邊的鎖鏈均被壓得彎彎,搖晃鎖鏈,這些愛見證愛情的同心鎖互相碰撞摩擦,發出清脆的聲音。
寫滿遊人的心願和祝福粗略估計數萬把鎖同心鎖,小鎖5元,大鎖10元,刻上名字掛在同心橋上,寄託永遠在一起的美好願望。在同心鎖一旁的木牌上,寫著同心鎖使用標語,兩條百米長的鐵鏈,掛滿洋人街開園12年來遊人的愛情證物。
隨意拿起一把鎖,上面寫著「潘維愛楊大林,2013年5月25日」字樣。沿著鐵鏈往上走,刻滿名字的愛情鎖最早能看到2011年,年代更遠的鎖已經鏽跡斑斑,名字時間已經模糊不清。
工作人員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同心橋建於2006年,是洋人街最早景點之一,後來加入同心鎖,成為重慶主城最熱門的情侶景點。投用第一年,兩條百米長的鐵鏈就掛滿了同心鎖,目前粗略估計總量有數萬把。
在同心橋的盡頭,有一座彩色木質小教堂,僅僅10平方米,上面也都是愛情塗鴉。「胖子,你瘦了,我就嫁給你!」「2012年4月5日,小妮,我要和你永遠在一起。」
小教堂裡四面的牆、天花板、歐式吊燈和蠟燭,都被密密麻麻的文字覆蓋。「很多情侶掛上同心鎖後,還會在這裡寫下一些代表他們愛情的文字,一起當作愛情的紀念。」工作人員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鎖上刻有姓名儘量嘗試把鎖搬走數萬把同心鎖,數萬對情侶,他們在哪裡?也許,他們已經結婚生子,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2006年到如今,整整12個年頭,同心橋承載了太多的故事。無論風雨,同心鎖都懸掛在這裡,從未取下。不知,它們的主人是否還記得,曾在這裡許下愛情的誓言。
這些象徵愛情的同心鎖,未來去向何方?洋人街相關負責人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無論是同心橋還是橋頂的小教堂,都會在未來的美心紅酒小鎮原封不動地複製。
這些同心鎖是否也搬走?美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會重視這個問題,在搬遷時儘量嘗試將鎖也搬走。「這些鎖掛了十幾年了,初步預計至少幾萬把。如果把這些鎖全部搬走,是一個浩大工程。我們能做的,是在紅酒小鎮複製這個景點,但是這些鎖能不能都搬走,我們不敢保證。」該負責人對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說。
上萬把同心鎖掛在鐵鏈上,就算運至涪陵美心紅酒小鎮,也是一個大工程。再說,兩條掛滿同心鎖的百米鐵鏈,又該如何運輸?搬到涪陵後,以前留下愛情證物的情侶,是否還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同心鎖?如果不搬走,留在這裡的同心鎖又會怎樣處理?
一切都是未知數。
上萬把同心鎖落下的雨滴,像極了掛鎖人淌下的淚,是幸福還是失落?
(原標題:數萬把愛情鎖何去何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