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集團黯然落幕:創始人歷時13載換來牢獄,數百億財富化為泡影
時代有多無情,相信我們都深有感觸,太多曾經紅極一時的產業銷聲匿跡了。像是U盤,當年人手必備的"神器",如今已經成為時代的背景板;再如小霸王,當年可是火遍大江南北,如今亦是無人問津。這既讓大家看到了時代的冷酷,也更是進步的標誌,沒有辦法,"科技"讓它們喪失了存在的價值,沒有應用的場景,只能說有緣再見吧。而近日,暴風集團的黯然落幕,讓我們再一次慨嘆這個時代的魅力。
1. 播放器的"代名詞",暴風集團的落寞史
說起暴風集團,也許很多人後知後覺,但是說到暴風影音,大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作為暴風集團的一面旗幟,曾陪暴風集團站上雲巔,也曾被暴風無情忽視。2007,創始人馮鑫全面收購暴風影音,與早前創立的酷熱科技整合,從而有了暴風網際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後來的暴風集團。
而暴風影音也一躍成為了暴風集團的"王牌",僅用時兩年,暴風影音便席捲PC播放器領域,用戶從4000多萬暴增至2.8億,要知道,當時全中國的網民數量才3.84億,暴風影音已經儼然成為了播放器的"代名詞"。能這麼火爆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在當時的市面上沒有誰能做到2M帶寬下點播1020P超清的觀看體驗,暴風影音自然成為了大家的不二之選。
但是好景不長,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視頻網站樂視、土豆、優酷等苦不堪言,於是它們便盯上了長視頻領域,也就是暴風影音的"陣地"。資本的力量不可謂不強大,"燒錢"的套路永遠不會過時,憑藉著對正版版權的重金追捧,暴風開始受挫,於是大量的流量就這麼湧向了其它的平臺。
誠然,敗也資本,成也資本。2015年,在資本的泡沫下,暴風集團成功上市,並再次迎來了大火。一時間人們爭相傳唱暴風的致富"傳奇",隨著股市的扶搖直上,僅內部就誕生了10位億萬富豪,數百位百萬富豪。而就在這時,暴風開啟了多元化的道路,開始放棄對於暴風影音的投入研發,轉向O2O、智能娛樂硬體、VR等業務上,但卻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榮光。
2018年,暴風虧損10個億,原本的"得意之作"由於移動端的衝擊已經日漸式微,而新項目又還在"燒錢"的路上。2019年,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創始人馮鑫因行賄、職務侵佔等罪被逮捕, 暴風也是每況愈下,陷入了證監會的調查之中。今年11月10日,從深交所退市的暴風蒸發了近400億的市值,就這麼黯然落幕了。
2.創始人作繭自縛,時代更是"冰冷"
談起暴風的失敗,就離不開創始人馮鑫的故事,曾經雷軍這樣評價到這個競爭對手,直言他對錢的認識不夠深刻。不得不說如今的小米能達到現在的成就,和雷軍的格局脫不開關係,而馮鑫就有點相形見絀了。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一是在暴風鼎盛時期為了控制成本畏首畏尾,導致流量產生了缺口,二是在轉型的途中忽視了公司的"最大功臣"暴風影音,三就是窮途末路的罔顧法紀。最終13年的時間卻給自己換來了牢獄,數百億的財富化為泡影。
而時代也同樣"冰冷",如今人們已經沉浸在了短視頻和直播當中不能自拔,播放器已經被大家拋之腦後。資本的世界裡,從來都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而很不幸,馮鑫已經淪為了"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