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為什麼如此鍾愛梅菜扣肉

2021-02-16 56小鋪

說起客家美食

首提當然是客家三寶

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

尤其是梅菜扣肉

那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的口感

香甜爽口的梅菜香

立刻讓無數客家人忍不住咽口水

在客家人看來

梅菜和扣肉是絕對的「天仙配」

是客家餐館絕對的招牌菜

但出門在外的遊子更惦記媽媽的味道

那一碗香,滿滿的都是愛

客家人為什麼如此鍾愛梅菜扣肉

原來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01-

源於生活

歷經數次遷徙的客家人,在飲食文化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相傳,中原人南遷後,生活貧寒,很多人從事體力活,勞動強度大。平時一般很少葷食,而肥膩一點的食品能有效充飢。他們吃的菜,口味偏鹹,用的醬料較為簡單,一般僅用生蔥熟蒜、香菜調味。

為了填飽肚子,聰明的客家人將五花肉加上配料進行製作,再將肉墊在梅菜乾上蒸煮,製作了一道色澤油潤、香氣濃鬱的美味佳餚。

時過境遷,這種菜餚逐漸名揚四海,成就了客家地區時常能品嘗到的「梅菜扣肉」。

-02-

梅仙姑的傳說

明末農民起義,兵荒馬亂,大批中原人紛紛舉家南遷。循州府北面四十裡處群山環抱之中有一塊方圓十裡的平坦土地,迎來了潘、劉、盧、餘等一行人。

盧公原為書香門第出身,曾當過地方小吏,因不滿朝政腐敗,也攜妻兒隨南遷人群定居於此。盧夫人何氏出身於名門,知書達理,為人善良,但不擅農事。盧夫人生有五子,年尚幼,嗷嗷待哺,日子半飢半飽。

一日她在河邊洗衣,孩兒們飢腸轆轆,哇哇地哭著要吃飯,夫人不禁心酸,悽楚淚珠滾落河中。一陣清風吹過,飄來彩雲一朵,只見一姑娘立於眼前,慈眉善目,仙風道骨。

姑娘上前撫慰她道:「夫人休得傷心,善心人自有護佑,今我百年修煉、育有菜種一包,是廣濟蒼生之物,你等將菜種播下,春節前可收穫,屆時神州多一物,孩兒可得溫飽矣!」言畢,仙姑即抽身前行,盧夫人急急拜謝,問姑娘姓甚名誰,日後好生報答,姑娘笑答:「廣濟蒼生,何勞報答,姓梅是也。」隨即騰雲而去。

於是,盧夫人選定秋分時節在菜園中將種籽播下,不幾天即出現綠油油、齊刷刷的菜苗,極為茁壯。該移栽時正逢秋收後,有大片稻田可供移植,於是,夫婦連日整地移栽,一連幾天共種上一畝多地。經澆水施肥,轉眼又是臘月,正值收穫季節,菜長得又大又肥,一棵重幾斤。

採來煮食,鮮甜嫩滑,分外可口,孩子們飽食一頓。一餐一棵,連食數日,菜已成熟抽芯開花,仍剩下一片未及採收,眼見再不採收即會老掉,只能浪費了。正愁著怎麼辦,盧夫人忽然想起臘豬肉,眼前一亮:豬肉可以醃臘,菜不是也可醃嗎?她試著將菜砍下曬乾,用陶器加鹽醃製。

為了去掉水分,曬乾貯藏,她到山上採來一種叫黃毛婆的柔軟淨草作鋪墊,密封堆藏。經過曬藏,菜乾肉質呈桂圓肉油亮形狀,金黃臘色,香氣四溢。

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互走訪,宴客時取出梅菜與豬肉同煮,鮮甜可口,別有一番風味。親朋好友問及此乃何物,盧夫人道,是梅仙姑送的菜種,就叫「梅菜」吧。此後經親朋好友引種,很快在東江流域一帶傳開,廣為種植,從此有了梅菜。

-03-

梅菜與扣肉是「天仙配」

要做梅菜扣肉,要先知道梅菜的製作方法,梅菜的好壞直接影響這道菜的味道,非常關鍵。

在客家人的傳統觀念裡,梅菜乾是「正路」的東西,即老人、小孩都可以吃的,中醫角度上來說是不寒不燥不溼不熱的東西。

從科學的角度分析,梅菜扣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此外還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其味甘,可開胃下氣、益血生津、補虛勞。

-04-

老劉版梅菜扣肉做法

-05-

經典版梅菜扣肉做法

1、梅菜乾,放適量的清水泡一個小時。

2. 梅菜泡軟後切碎。

3. 五花肉,選大塊的。

4. 加水放入鍋中,煮20~30分鐘。

5. 煮至七層熟,筷子能穿過撈起。

6. 放涼水中冷卻。

7. 從水中撈出,用幹布吸乾水分,用叉子在豬肉皮的表面,來回紮上密密麻麻的小孔。

8. 再均勻的抹上老抽。

9. 放油鍋炸,豬皮的那一面粘著鍋底。

10. 炸至焦黃色,翻面繼續炸。

11. 兩面都成金黃色後鏟起,放涼備用。

12. 趁肉塊放涼的時間炒梅菜,加入一匙糖和一匙鹽,炒香後鏟起備用。

13. 放涼後的五花肉塊切成0.7釐米的厚度。

14. 分成兩份裝入碗中。

15. 準備做料汁,來兩塊腐乳。

16. 腐乳壓成泥,倒入老抽、生抽、料酒、十三香、糖、雞精拌勻。

17. 將料汁均勻的澆在五花肉塊的表面。

18. 再把炒好的梅菜盛入五花肉麵上,壓實。

19. 放入電壓力鍋,按下煮飯鍵就可以。

20. 時間到。


21. 用盤子壓在梅菜碗上,反扣在盤中,這道菜就完成了。喜歡大塊吃肉的朋友,配杯小酒輕酌,再合適不過了。

▼長按識別圖片二維碼或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福建客家傳統梅菜乾

相關焦點

  • 經典做法的香芋扣肉,客家人的傳統菜式,酥香軟糯
    記憶中,我們只有做酒席才會做扣肉的,記得最深的就是每到除夕的最一天晚上,我爸都要開始炸各種零食,還有扣肉,當時我爸很頭大扣肉的皮為什麼炸不起來,每年都炸得不好,皮很實不泡的。現在我長大了,對做菜也比較有心得,所以現在我炸的扣肉皮是很泡的,蒸出來的味道並不比外面賣的差喲!
  • 廣西客家人過年和辦酒席不可少的一套菜:扣肉,教會你做也不難
    如果你了解廣西客家人風俗就知道過年和辦酒席扣肉這道菜是少不了的,辦酒席如果沒有扣肉哪你就不是辦酒了,辦法還有雞肉也是不能少的,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自已炸扣肉,平時豬屁股肉比五花肉貴,但那時候的五花肉的價格就會反過來更貴了。
  • 它是客家人餐桌上的硬菜,只需一把梅菜一塊五花肉,你們吃過嗎?
    梅菜扣肉肥而不膩生活在廣東地區的人們對各家菜並不陌生,客家菜最典型的兩個代表,一個是客家釀豆腐,另一個就是梅菜扣肉了,梅菜扣肉被稱為是客家人餐桌上的硬菜,跟東北的大亂燉有的一拼。不過有的人覺得,為什麼飲食清淡的廣東人最喜歡梅菜扣肉這道菜呢?
  • 尋味客家菜:除了梅菜扣肉鹽焗雞,又豈止於「萬物皆可釀」
    討論客家菜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從客家人的遷徙說起。解密客家人客家人,是何其神奇的一種群體。他們又不是56個民族中的一種分類,卻又擁有自己龐大的派系。那麼,什麼是客家人呢?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到,就是客居他鄉的外來移民,也是「客而為家」的意思。
  • 廣東客家人的年是這麼過的
    客家人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的群體,現在居住在廣東的客家人有兩千五百多萬,主要居住地是梅州、韶關,惠州等。廣東的客家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地與潮汕,廣府群體的某些文化相融合,但也保留了各自的特色。客家人的風俗習慣在春節中又有怎樣的體現呢?
  • 客家人祖先來自中原,現在的客家菜,中原故土的你們認得多少?
    短暫的旅行到了福建永定,這是著名的土樓之鄉,也是中國客家人聚集地之一。而客家人的先祖從北方帶來的美食和飲食習慣,也以一種很奇特但又很順其自然的方式融合和保留下來。客家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傳承了祖先帶來的很多中原習俗,比如祭灶神,吃湯圓,吃餃子,或者湯圓和餃子的代替食物。
  • 閒聊客家人
    客家人是秦朝末年至宋朝初,因戰亂原生活在黃河流域漢族居民經數次從中原南遷,抵達粵、閩、贛三地交界處,與當地少數族群血緣、文化交流融合,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客家人重視教育,近代名人輩出。代表人物有十大元帥中的朱德,葉劍英及著名將領葉挺;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抗日名將薛嶽,張發奎,羅卓英等;泰國前總理他信,英拉兄妹;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李顯龍父子等。
  • 客家扣肉
    豬肉是居住在山區的清流、寧化客家人的肉類主食。各種以豬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客家美食,極具地方特色。客家扣肉便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       製作純正的客家扣肉,並非易事。選肉、炆肉、煎肉、切肉、配料、蒸肉,每一道工序緊密相連,非常講究。
  • 客家人真是……
    全廣東都有客家人,所以和客家人吃飯是一件很常見的事。說到和客家人吃飯,那可就太有意思了。 客家人真的太太太好客了 客家人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客家人本著「來就系客」的原則,你去他們那裡遊玩是絕對享受「帝王級別」的待遇的。
  • 客家三件寶,鹽焗雞梅菜扣肉和艾粄,你最愛哪一寶
    眾所周知,客家人熱情好客,美味佳餚更是數不勝數。客家話擁有深遠的歷史,而客家菜同樣也擁有悠遠的文化精粹。小華推薦客家菜美食NO.1當屬鹽焗雞!金黃色的雞皮下鮮嫩多汁的雞肉,鹹香的味道帶來口感上的愉悅。鹽焗雞以雞作為主材料,佐以姜、鹽焗粉、鹽等配料,香氣四溢。鹽焗後的雞味道更加濃鬱,鹽焗雞配上一碗白米飯,實在是美味套餐的標配。
  • 深圳最出名的5個客家菜,本地客家人最愛,很少人知道的深圳味道
    客家人分布很廣,廣東、江西、福建、東南亞、甚至澳大利亞都有,客家菜在歷史的進程中被客家人帶去了世界各地,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深圳客家本地人才知道的客家美食。第一個:客家釀豆腐釀豆腐是客家菜最經典的一道菜,如果你去了深圳的客家菜餐廳,發現裡面沒有釀豆腐,那你可以轉投就走,那家店肯定不正宗,甚至有可能都不是客家人開的,只是打著客家菜的口號進行宣傳罷了。
  • 歷史的祭奠,好吃的食物,源自南方的梅菜扣肉
    今天小編給你們說的是你們每一個人都是知道的一個歷史的故事,也是源自你們廣東的一個美食了,那就是我們今天說到的一個梅菜扣肉了,今天小編就把這樣的一個美食說給你們每一個人聽,也是這樣的美食也是有的就是自己的一個故事,所以現在小編就把這個美食說給你們聽,也是希望你們每一個人能更好的一個了解這樣的一個故事了
  • 惠州,廣東的客家菜,可以品嘗梅菜扣肉白切雞和沙糕米酒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廣東客家人的經典美食,你期待嗎?朋友們都知道這道菜,梅菜扣肉,是著名的客家菜。你跟我一樣聽到這個名字會不會覺得流口水?哈哈,有個很好聽的名字「正氣菜」,是不是很可愛的名字?我也能舉起來,因為它是廣東溼熱天氣裡又冷又不熱又不溼的美食,所以美稱「正氣菜」也是這樣流傳的,我覺得梅菜扣肉這道菜鮮甜,還會有一點鹹味,但不會太鹹,味道剛剛好,也很香,這是一道很好的開胃菜。如果你有朋友想去惠州旅遊,你應該嘗嘗正宗的梅菜扣肉。
  • 廣東客家人這裡來!
    客家人是在中國長期歷史中形成的漢民族內一個特別民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擴展。廣東客家是指廣東地區的客家,廣東是中國擁有客家人數最多的省份,他們大多位於河源、惠州、梅州,主要是講客家話。
  • 在深圳,客家人讓人心服口服!
    歷史上,深圳前身寶安縣原有四個民系雜處,客家、廣府、福佬與疍家人,其中以客家人居多。 而且深圳之所以創造了近代以來世界城市發展的奇蹟,客家人的貢獻可謂是居功至偉。
  • 做梅幹扣肉,別直接下鍋蒸,多做這一步,扣肉起虎皮,入口即化
    梅幹扣肉是我們客家人逢年過節餐桌上必備的一道硬菜,其製作方法簡單,通常是用燒好的五花肉與梅乾菜一起蒸製而成。梅乾菜的獨特香味與五花肉相融合,吃起來香而不膩,所以深受大眾的喜愛。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編分享了我們贛南客家人油炸扣肉的做法,如果有想學習做扣肉的小夥伴可以關注小編,在主頁中查找具體做法。梅幹扣肉這道菜,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它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一般來說我們只需要把梅乾菜鋪在扣肉上蒸,蒸好以後再把扣肉倒扣過來即可。但是很多人在做這道菜的時候,扣肉蒸不起皮,吃起來味道也不香,這是怎麼回事呢?
  • 走遍天下客家人,香滿世界客家菜,特色菜家常菜全都有!
    自晉朝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開始,中原每次的戰亂,都有不少百姓往南方遷徙,逐漸形成了客家人這個獨特的族群,客家人堅守文化傳承,重視教育,向心力凝聚力強,勇於開拓進取,足跡遍布世界,也把客家文化和客家美食帶到各地,在廈門客家菜就很受喜愛,今天是平安夜,約上朋友們去新開的客汀客家官府菜JFC品尚中心店大快朵頤。
  • 它是客家人餐桌上的硬菜,只需一把梅菜一塊五花肉,你們吃過嗎?
    梅菜扣肉肥而不膩生活在廣東地區的人們對各家菜並不陌生,客家菜最典型的兩個代表,一個是客家釀豆腐,另一個就是梅菜扣肉了,梅菜扣肉被稱為是客家人餐桌上的硬菜,跟東北的大亂燉有的一拼。不過有的人覺得,為什麼飲食清淡的廣東人最喜歡梅菜扣肉這道菜呢?
  • 廣東客家人的年是這麼過的
    客家人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的群體,現在居住在廣東的客家人有兩千五百多萬,主要居住地是梅州、韶關,惠州等。廣東的客家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地與潮汕,廣府群體的某些文化相融合,但也保留了各自的特色。客家人的風俗習慣在春節中又有怎樣的體現呢?
  • 用梅菜扣肉、北京烤鴨做漢堡,這家小店很中國!
    XUNCHI's TIME-漢堡起源於德國漢堡市的麵包夾牛肉餅最近有家漢堡店的中國漢堡頻頻刷屏把中華傳統美食用漢堡的形式表現北京烤鴨、梅菜扣肉一進門,就會被餐牌上的菜名吸引住,北京烤鴨、梅菜扣肉、麻婆豆腐都可以做成漢堡!不僅餐食有特色,店內的裝潢也頗具中國風情,紅色的毛筆字揮灑在孔雀綠上,大膽又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