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說到啃老一詞,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輕人不肯工作、全然依賴於父母生活,這種毫無自理能力的依附就被稱之為啃老,帶有媽寶爹寶的意味。只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發覺不對,為何子女已經獨立工作,我的晚年生活依舊如此勞累呢?
於是,啃老的範圍開始擴大化,而新型啃老模式也被總結出了規矩,父母對此苦不堪言,而年輕人卻自欺欺人不想承認。今天就來為大家總結下近年來都有哪些花樣百出的啃老模式,而這些情況又給老一輩帶來多少難以承受的負累。
名為三代同堂,實則幫忙帶娃
「我都六十五了,早就該安享晚年了,可兒子不放過有什麼辦法。」
抱怨的王女士出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作為沒能趕上計劃生育的一代人,她們從四五十歲開始就輪番為子女帶娃了。王女士表示,自己膝下四個子女,親孫外孫加一起七八個,都是在她手裡長大的。
「一到快生了,就想到我了,說是三代同堂,實際上大家都懂。」
說毫無怨言是假的,王女士原本想著退休後出門旅遊,祖國的大好河山在等著她,誰想子女輪番求助,大的帶完二胎又來了,這一拖就是十幾年。想到自己七老八十走不動,王女士就著急。可子女們都在揣著明白裝糊塗,老人家也不好直說,雙方只能這麼將就著過。
對於王女士這類型的老人來說,子女的行為就等同於啃老。
表面「我養你老」,實為掏光錢包
年過六旬的李老頭辛苦了一輩子,卻還在跟老伴兒住在老房子裡,簡陋的兩三間房看上去很是卑微,但李老頭的兒子卻住在市裡明亮寬敞的大房子裡,這房子的首付自然是老兩口大半輩子的積蓄。
「棺材本兒都掏出來了,就指望著將來他養老呢,結果我都退休了,也沒提一嘴讓我過去同住的事,只能擠在老家了。」
李老頭說起這件事就生氣,表示當年家裡三代人的口袋都掏空了給兒子買婚房,買完就沒消息了,明明孫子已經上大學走了,但兒子依然不提讓他們過去同住享福的事。二十年過去了,李老頭只能窩在鄉下,心存不滿。
在我看來,掏空老人家口袋卻不考慮同住的子女,就是在變相啃老。都說「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當老一輩為子女付出一生所有的時候,子女也應該懂得感恩,而不是找藉口拒絕同住,畢竟你的房子是父母給買的,不想同住就不該伸手要錢。
綜上,希望大家能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無論是帶娃還是三代同堂,都應該以老人家的看法為主,畢竟父母辛苦了大半輩子,晚年只想過得舒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