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柏可林5月27日報導:長三角是中國革命的重要舞臺,這裡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是跨區域發生的。「京滬杭戰役」便是一個例證,40多天的戰役中,長三角各個地區相互支援,使得第三野戰軍渡江之後,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解放了南京、杭州、鎮江、無錫、蘇州等江南城市。事實上,上海的解放,很多軍事、物資、思想上的準備工作是在長三角完成的。比如,為了順利接管上海,1949年5月初,從各地抽調的5000餘名幹部匯集丹陽開展全方位教育培訓,這就是著名的「丹陽整訓」。
今天下午,聯動長三角三地五館的紅色資源,《重大的轉折·偉大的勝利——慶祝上海解放七十周年暨紀念南京杭州上海戰役勝利七十周年特展》在滬揭幕。通過200餘件文物史料,清晰地反映當年解放南京、杭州、上海的全過程,一半以上實物展品為首次公開亮相。
上海教育委員會離休幹部、參加解放上海戰役的老戰士陳輝獲贈證書(右)
展覽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南京市博物總館、杭州博物館、中國共產黨杭州歷史館重磅聯合推出。三地聯合辦展,展覽內容合而不同,各有側重。三地五館共享文物史料的聯展,清晰反映解放南京、杭州、上海的歷史進程。
開幕式現場還舉行了革命文物捐贈儀式,其中捐贈人陳輝是曾參加解放上海戰役的老戰士。此次上歷博獲贈的革命文物包括,一九四九年四月陳毅等籤發的解放上海命令、一九四七年解放軍臨時入黨證、渡江戰爭勝利紀念章、陳毅等籤署的革命軍人優署證、解放戰爭時期隨軍照片等。
精選文物文獻講述京滬杭解放進程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分為:「人間正道」、「解放南京」、「解放杭州」、「解放上海」和「滄桑巨變」五個展區。第一部分「人間正道」體現了三地聯展的共性,介紹了解放上海南京杭州戰役的背景和軍民各界的準備工作。其中部分史料為三地共享,觀眾可以看到南京提供的國民黨空軍駕駛轟炸機起義照片;杭州提供的浙大師生修築應變牆,教授蘇步青在開工時的場景照等。
《上海各種公用事業概況》
此外展覽中還展出了不少具有珍貴意義的重要史實。如展出的《上海概況》《上海各種公用事業概況》,曾是「丹陽整訓」中5000多名南下幹部的主要學習資料。這是中共情報部門為接管上海而編印的內部情報彙編資料。
《上海概況》一書有足足600多頁,裡面詳細介紹了舊上海的土地、人口、政治、軍事、財經、公用事業、文化事業、社會事業等各方面情況,為此後解放和接管上海提供了基礎和借鑑。據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研究部研究員馬建萍介紹,這本「情報彙編」除了資料大全的作用外,還具有地方史志的性質。比如,在記錄上海各企業時,不光列出廠名、廠址、廠長等基本信息,還寫明了該廠的工人數、機器類別、設備數量、產量等,使閱讀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掌握儘可能多的有效信息。由於印數少,這批書籍存世極少,十分難得。
新華社記者葉誠的採訪證
展品中,有上歷博館藏的1949年5月27日上海人民保安隊滬南指揮部給新華社記者葉誠的介紹信,是由葉誠女兒葉沂萌捐贈的。葉誠於1938年參加新四軍。歷任新四軍七師大江劇團團長、新華社上海分社記者、上海鐵路局宣傳部長、鐵道報社長、人民鐵道報社總編等。
葉誠女兒葉沂萌今天也來到現場,她告訴記者,1949年5月26日,父親來到上海人民保安總隊南區指揮部(管轄蘇州河以南地區)採訪,這是一支上海地下黨領導下的以工人、學生為主的護廠護校隊伍。南區指揮部了解葉誠的採訪要求後,為其開出一張採訪證,到靜安寺附近的英商電車公司內上海人民保安隊三大隊九中隊去採訪。葉誠在《解放日報》創刊號上登出的通訊,就是反映這支隊伍的英雄事跡。
陳爾晉夫婦使用過的物品
與以往同類型主題展多聚焦正面戰場不同,本次展覽大篇幅聚焦隱蔽戰線的英雄。「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中共地下黨組織在搜集情報、護廠護校、保護公共設施、維持社會治安等方面,有力地配合了戰役的開展,有效地保護了城市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研究部研究員馬建萍說,這樣的英烈故事很多,以陳爾晉為例,他是黃埔軍校八期畢業生,曾任國民黨國防部陸軍第十三編練司令部上校副司令兼參謀長,受妻子中共黨員王曼霞的影響,於1949年1月與中共上海局接上關係,準備與國民黨五十四軍、吳淞要塞艦隊、裝甲兵部隊等策動起義。5月初,陳爾晉請中共上海地下組織派人向陳毅、粟裕匯報「策應」具體行動計劃。不幸的是,行動計劃被國民黨特務探悉。5月9日,陳爾晉夫婦以及從事策反工作的十幾人相繼被捕。
在獄中,陳爾晉夫婦受盡酷刑,拒不招供。5月19日,在解放軍對上海外圍發起進攻的隆隆炮聲中,陳爾晉夫婦與難友們被押至宋公園刑場。遇難時,王曼霞懷有身孕。展覽將展出陳爾晉的呢軍服上裝、西裝褲、船型軍帽、呢腰帶、皮手套,王曼霞的紅色皮包以及他們一家三口的合影。
情景黨課《庶民的勝利》現場
展覽開幕式後,4樓展廳進行《夢想與奮鬥》情景黨課現場演出,以展廳為景,演繹4目劇——《庶民的勝利》、《真理的味道》、《李白烈士的最後告別》、《永不叛黨》,以實景表演和朗誦的形式引領觀眾一同追憶中國共產黨在上海開啟的偉大徵程。
記者了解到,5月至6月期間,上歷博將持續推出配套教育體驗活動,「上海1949」桌遊和「尋找上海——行走南京路館外導覽」,帶領參與者體驗70年前上海解放的艱辛歷程。
附:上歷博向您徵集建國後上海歷史文獻、實物
上海城市記憶,市民共同收藏。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特向全社會公開徵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歷史見證物,公告如下:
一、徵集內容:
1、影響上海乃至全國發展進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歷史見證物品;在上海舉辦的首屆市級以上重大節慶、賽事等活動見證物;反映上海社會各界在各領域所做傑出貢獻的見證物;上海各界人士、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參與省部級以上重要外事活動的見證物品;
2、反映上海市政建設與發展成就的重要物證;反映上海科學技術、經濟信息、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領域重大成就、成果的見證物;反映上海市民社會生活變遷的代表性、典型性物品;具有上海特色的珍貴工藝美術品、上海代表性物產;
3、代表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重要歷史物證,包括歷史文獻、實物、數據模型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二、徵集要求:
1.保證物品來源的合法性,捐贈人對物品的合法性承擔法律和經濟責任。
2.捐贈人所提供的物品信息尚未進入其他單位徵集流程,在未收到我館徵集反饋信息前,捐贈人不得將該批次物品信息提供給第三方。
3.照片、音視頻資料等需標註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相關簡要信息。
三、徵集方式
1、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博物館條例》、《上海市文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2、捐贈物品經專家鑑定並確認收藏後,博物館將為捐贈單位和個人頒發捐贈證書或收藏證書,並以適當方式予以銘記。
四、聯繫方式
通訊地址:上海市黃浦區威海路128號503室
郵編:200003
電子郵箱:shlsbwg66@163.com
聯繫電話:021-63232208
聯繫時間:周一上午9:30—12:00
接待時間:周三上午9:0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