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什麼是「慧」,如何做到「智慧雙修」?

2021-01-13 道訊

智慧是一個詞,我們經常放到一起來表達,但是「智」和「慧」是有區別的。並且,兩個方面要協調發展,才能達到修行的一個完美境界,厚此薄彼是一種錯誤的觀點。那麼如何做到「智慧雙修」,在兩方面都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境界呢?

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智」,什麼是「慧」。

很多人認為讀《道德經》能夠增長智慧,但是在道德經中,很少提到「慧」字,如果沒有記錯,只有在第十八章中「智慧出,有大偽」這句話中出現了「慧」字。但是,這並不代表道德經沒有講「慧」,裡面更多地用「明」,表達「慧」的意思。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從字面來理解,也就是知道,了解的意思,也就是說「智」高的人懂得多,知道很多的知識。但是慧,我們前文講到了,在道德經中更多就是明的意思,所以「慧」就升華到了「洞明」「明心見性」的高度,也就是不僅僅是知道了,同時看透了事物的本質。

或者,用更時髦語言來表述,智,更接近智商、智力以及知識和技能,而「慧」則更接近情商、價值觀、世界觀。如果再不懂,舉個例子,這個例子是百家號」人生智慧與哲理「講的,我覺得很好。一個研究生因為寫不出論文而自殺,說明他沒有智,也沒有慧。一個研究生因為寫出了優秀論文而沾沾自喜,說明他有智無慧。

」智「重要還是」慧「重要?

了解了什麼是」智「,什麼是」慧「,我們就應該明白,一個人的問題出在哪裡?如果一個人沒有一技之長,什麼都不會做,什麼都做不好,那顯然就是」智「出了問題。而一個人如果總是感到焦慮,處理不好人際關係,空有一身本領卻在社會上處處碰壁,那一定是」慧「的方面出了問題。

那麼,至於到底是」智「重要還是」慧「重要,主要看你缺的是什麼。如果你屬於前者,那顯然,應該在」智「上多下功夫,去學習更多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如果是屬於後者,就應當注意如何提升自己的」慧「。

所以,兩個是缺一不可的,一個人技能再強,再學富五車,如果沒有」慧「,在社會上也會寸步難行。可是一個人就算看透了時間的所有道理,如果缺乏謀生的能力,日子也會過得很慘,連我們的古聖人莊子這麼有慧根的人都要淪落到向人借米下鍋,連老婆都養不起的境地。

那麼,如何做到」智慧雙修「?

既然」智「和」慧「都同等的重要,那麼我們在人生的修行中就要做到」智慧雙修「。首先,學校教育更多地傳授的是知識技能這些屬於」智「範疇的內容。而慧的內容就需要我們更多地從傳統文化,從古聖先哲的語言和經驗中去體悟,從生活實踐中去體悟。慧是內在的東西,需要反求諸己,別人很難教會你的。

小結:

什麼是「智」,什麼是「慧」,如何做到「智慧雙修」?以上就是對」智「和」慧「所作的一些淺薄的論述,總結起來就是,智和慧相互區別而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和《道德經》開篇所講」有無相生「都是一樣的道理。歡迎道友們不吝賜教。

/完/

相關焦點

  • 修行要福慧雙修,但你知道是誰在修行?是誰要修行嗎?
    一、修行要修福報和修智慧,到底修哪個更重要呢?又如何修?福報與智慧本是一枝花,因此雙修都重要,都是在老老實實地、認真地做事中去修出來的。俗語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要想福報與智慧具足,就要忘我地去做人做事、去利益大眾。故福慧雙修,同等重要。一要珍惜糧食等物資,節儉以養德;二要深入經典,才得智慧如海。
  • 佛說:有慧無福,英雄無用武之地;有福無慧,做事難圓滿
    福與慧,就像車子的兩個輪子,或鳥的一雙翅膀,福慧一定要並行。如果只是種福而缺乏智慧,他所修的福很可能對社會無益,所以修福一定要有智慧來指導。同樣,修慧的人如果不修福報,就等於「錦衣夜行」——穿著一身高貴漂亮的衣服在黑夜裡行走;而且如果有智慧,卻不把自己的智慧拿來利益他人,便是孤芳自賞,這樣的智慧等於沒有智慧。所以,佛教重視的是福慧雙修。有句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指有慧無福,那將什麼也做不成。又如:三歲孩童私自初煮飯。
  • 心經中的「智慧」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宏海法師講述《心經》第十三課那麼佛教講的,我們今天講的這個般若智慧,如果一定要從咬文嚼字上來進行一個分析,這是我們來仔細大家聽一下,我們怎麼去嚴肅去講解這個智慧呢?如果能夠明白真理,記住能夠明白真理,認識事實,叫做什麼呀?智慧。那麼把這兩個智和慧分開來講的話,智負責什麼?智要有照了的功能。就是關照的照,了別的了。智有照了的功能是什麼呀?是通達事項,轉化成我們俗話叫深信明信因果,這叫做智。有因必有果,一切都是因緣,前因後果的顯現。
  • 儒家的「智」是什麼?
    「知」在《論語》中經常出現,通「智」,是儒家重要的思想範疇,為仁、義、禮、智、信「五常」 之一,儒家認為,「智」是人必備的一種重要品德,也是實現仁、義的重要手段,沒有「智」,不可能做到仁、義。孔子提出的「智」,不單純是指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指道德領域的明辨是非能力,也就是要知道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行為是錯的,怎麼樣做行為才會符合「禮」,才能做到「仁義」。所以孟子提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認為明辨是非是「智」的開端。「智」和仁、義、禮一樣,是人固有的品德,如果沒有是非之心,也就不能稱其為人。
  • 【鑑證之旅-金牛店赴韓考察慧智媽咪】第二回:首爾超市看慧智!
    首爾的超市營業時間和遵義相當,十點開門迎客。我們直奔奶粉專櫃。如同韓國人在汽車電器上的選擇一樣,首爾超市的奶粉品牌很少,全是本土企業品牌。原來韓國超市為了保證公平競爭,對所有同類競品陳列都提供相同面積的面位。與國內,暢銷奶粉「霸佔」整個面位的情況完全不同。「哦,原來是這樣。」經過商場允許,一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奶粉經銷商紛紛捧著慧智媽咪,立此存照。不過,這群抱著慧智奶粉合影的快樂中國人,卻引來「表情嚴肅」的韓國購物大媽們側目而視。
  • 福慧雙修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唐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菩薩為行,福慧雙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福慧雙修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有福氣,又聰明。福慧雙修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福慧雙修(fú huì shuāng xiū)成語釋義:指既有福,又聰明。
  • 如何理解「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
    修慧不修福 羅漢託空缽修福不修慧 大象披瓔珞福慧具足佛是:福慧兩足尊,亦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覺者。以佛法淨化人生,建立完善的人格道德生活,並以福慧雙修,解行並進,悲智雙運、通達理圓融、事圓融、理事圓融、事事圓融的圓滿境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平日所學、所聞、所習的佛法要真正落實融合生活之中,才能算是生活佛法化,才是真知力行。
  • 佛教:三皈依中的「兩足尊」,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其中的「明行足」也稱「兩足尊」,明足代表智慧圓滿,行足代表福德圓滿,「兩足尊」的意思就是福慧兩足,什麼都圓滿了。所以我們聽到、看到佛的這個稱號,就要提醒自己,學佛一定要福慧雙修 ,不能光修一種。學佛的目標,就是覺悟解脫,明心見性,就是開啟我們自性本具的無量智慧德能。
  • 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評測:樹立車載產品新標杆 真正感受智慧出行
    為了使車主能獲得更加智慧便捷的行車體驗,華為在本月21號正式發布了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那麼這款產品究竟能不能讓出行變得更智能,實際表現又如何?需要注意的是,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的屏幕解析度達到了1920*720,也就是說PPI達到了230。這是什麼概念呢?燕山派另一輛車的車機導航屏也在8英寸左右,但是它的解析度僅為130左右,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的細膩程度好的不止一點點,真可謂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合掌」有什麼含義?
    凡夫什麼都想抓,抓名、抓利、抓權,越多越好,是「貪」。又,手要傷人壞物,這是「嗔」。還有,手會胡亂地傷人壞物,這是「痴」。現在雙手相合,而且是掌心相合,非掌背相合(抓東西用掌心),代表止住雙手的妄動,收斂放逸的身心,就是息滅「貪、嗔、痴」也。又,掌背為外代表外境六塵,掌心為內代表覺心菩提,合掌則代表背塵合覺,為修行解脫之路。而成就佛果,則改合為開,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時,表示放光接引、普渡眾生。
  • 為何有智慧的人,說話偏偏沒有人聽?先結人緣才能有福報
    有一位法師學法二十幾年,經教皆通出口成章,真是智慧如海的人。他發的菩提心也很大,一直說法普度眾生。可是,他到哪裡說法都沒有人聽,人家看到他就不順眼,聽他的聲音就討厭,不管他怎麼說,人家就是不愛聽,離他而去。他懊惱極了。
  • 上海玉佛禪寺為考生舉行祈福法會 祈願學子開智增慧
    信眾隨法師誦念經文(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孫雁如)鳳凰佛教通訊員孫雁如上海訊 2017年5月27日至28日,上海玉佛禪寺聯合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在寺內文殊殿舉行「開智增慧兩天,四場學子祈福公益法會供信眾參與,每場法會,法師們誦念經文,為考生們祈福加持、功德回向,藉文殊菩薩願力,增長眾學子六種智慧,在學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文殊殿內,學子祈福法會如法如儀舉行。法師拈香祈福,為參會的學子家長遍灑甘露淨水,數百位信眾在法師的帶領下,唱誦經文、禮拜祈禱,祈願學子開智增慧,在考場上能沉著應戰,蟾宮折桂。
  • 如何「轉識成智」,來自《六祖壇經》的開示
    大家積極踴躍,現場共有五百餘名觀眾來聆聽《六祖壇經》的智慧。首先王德峰教授帶領大家回顧了上次講座講述的《機緣品第七》的前幾則公案,如何是「機緣」,如何做到「即心即佛」。
  • 下一站江湖雙修功法獲取攻略 雙修功法在哪裡
    18183首頁 下一站江湖 下一站江湖雙修功法獲取攻略 雙修功法在哪裡 下一站江湖雙修功法獲取攻略 雙修功法在哪裡 來源:網絡
  • 無漏慧是什麼?如何才能生起無漏慧,早就在俱舍論裡告訴我們了
    經裡邊正面的講定——禪定,如何使我們斷除妄念,達到心一境性,經裡頭就講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在看經和念經的時候要掌握這個宗旨,它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得定的,並不是讓我們有其它的用途。二、毗奈耶藏,此稱調伏,正詮於戒。毗奈耶藏就是律藏,律藏翻過來也叫調伏,調伏六根、攝持三業,都是正面的來講戒。
  • 海爾智家App今日上線:從此智慧生活在身邊
    12月26日,海爾迎來第35個生日,海爾智家App同步上線,並在當天舉辦首場長達12小時的沉浸式場景直播。作為億萬家庭智慧生活的平臺,海爾智家App不是電商交易平臺,也不是簡單的智能家居場景控制平臺,而是一個能滿足億萬家庭終身智慧場景需求的平臺。
  • 《青春鬥》于慧結局是什麼揭秘 于慧最後和誰在一起了
    【《青春鬥》于慧結局是什麼揭秘 于慧最後和誰在一起了】《青春鬥》中于慧是向真的好閨蜜,也是合作夥伴,作為女神級別的于慧,很多觀眾都想知道她最終和誰在一起了,根據預告上來看,于慧應該和林森在一起了。
  • 深圳中海慧智大廈USPACE房價走勢-均價價格-開盤價多少錢一平-吉屋網
    中海慧智大廈USPACE價格信息
  • 「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怎麼理解,福慧對於成佛的重要性
    「那沙門到底說了什麼?」國王有點憤怒的問。「沒有聽清楚他說什麼。」象王的守衛回答。國王立刻吩咐衛士:「你馬上帶幾個人去請那位沙門過來一趟。」不一會兒,衛士便將那位沙門請來。「尊敬的沙門,請問您跟我的象王說了什麼?它自從見了您之後,就悶悶不樂、不再飲食。」國王著急的問著。「我只與它說我與你過去都有罪業,並沒有多說別的。」沙門回答的說。
  • 全國近百所高校的選擇,慧科訓練營到底有什麼「魔力」?
    類似的故事,已經在慧科過去舉辦的訓練營上演了無數遍。在過去在每一場訓練營結營儀式上,高校領導、老師都會驚嘆於學生們的巨大學習狀態變化和超高水準的學習成果展示。那麼訓練營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到讓學生們在短短時間「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