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犯了什麼錯?為什麼朱瞻基執意要廢后?孫皇后背後出不少力

2020-12-23 歷史鑑賞者

朱瞻基本身就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女人,也就是後來的孫皇后。可是明成祖朱棣,在為朱瞻基選妃的時候,卻將胡善祥選為正妻,而孫皇后當時只能成為朱瞻基的小妾。

這件事孫皇后不能接受,孫皇后的娘家人也不能接受,甚至連朱瞻基的外婆也不能接受。這些人之間到底什麼關係呢?孫皇后為何能自由入宮?

原來孫皇后是永城縣人,而朱瞻基的外婆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縣人。彭城伯夫人時常出入宮中,所以一來二去就給他們帶來了一個老鄉家的女孩子,這個女孩子就是後來的孫皇后。

也就是說十來歲的孫皇后和十來歲的朱瞻基早就相識,而且成為了很好的玩伴。結果朱瞻基的爺爺朱棣,卻亂點鴛鴦譜,只給了孫皇后一個小妾的身份,而不知名的胡善祥,卻成為了朱瞻基的正妻。

胡善祥什麼來頭?憑什麼能力壓孫皇后?

胡善祥的父親叫胡榮,本來是錦衣衛裡的百戶,後來胡善祥成為了皇太孫妃以後,他才得以升任光祿寺卿。

可以說胡善祥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來頭,他們家沒有顯赫的門楣,這也不是一場政治聯姻。所以說胡善祥是靠自己的本事坐上皇太孫妃這個位置的。

永樂十五年,胡氏以賢聞名,選為皇太孫妃。

其實歷史上只有這短短十幾個字,就註定了胡善祥成為皇太孫妃的命運。其中最惹眼的一個字就是賢德的賢。可見朱棣看中胡善祥的賢德,所以將她立為皇太孫妃。

朱棣也是操碎了心,試想一下,當時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還沒做皇帝,他就先想著把孫子朱瞻基立為皇太孫,甚至連皇太孫的正妻都給找好了。

其實從資歷和感情角度來考慮,胡善祥完全不能跟孫皇后相提並論。明朝選皇后不講究門第,可是有點關係總歸是好事。

孫皇后和朱瞻基的外婆,那是同鄉關係。而且孫皇后入宮以後,是得到了朱瞻基的生母張皇后親自教導宮中禮儀的。

因此孫皇后跟朱瞻基的外婆、母親之間的關係,那叫一個好啊。再加上她多年和朱瞻基在一起玩鬧,所以兩人的感情也差不了。

所以我認為,明成祖朱棣,之所以選擇胡善祥作為皇太孫妃,那是在沒有經過考察之後所做的倉促決定。但是皇帝一張口,那就是金口玉言,不合適也必須要這麼辦。

胡善祥被廢,我覺得跟生不出兒子,關係不是很大。

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繼位8個多月就去世了,這個時候朱瞻基等於是接替了朱棣,立刻就坐上了天子的寶座。

朱瞻基登基以後,作為正妻的胡善祥,自然是被封為了皇后。而小妾身份孫皇后,當時只被冊封為孫貴妃。

宣德二年,孫貴妃為朱瞻基生下了長子,這件事對胡善祥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身為皇后,她是朱瞻基的正妻,可是她卻沒有給朱瞻基生下一個兒子,只生了倆女兒。

這回朱瞻基是真的動了廢后的念頭,他以胡善祥沒有兒子作為藉口,強行將胡善祥給廢了,轉而將孫貴妃冊封為皇后,也就是後來的孫皇后,至於他們的兒子朱祁鎮,僅僅出生才4個月,也被冊立為太子。

可憐胡善祥沒有犯下什麼錯誤,卻無端被廢掉了皇后之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她沒有生出個兒子,但凡有一個兒子,朱瞻基也不能隨便廢后了。其實這都是藉口,肯定是孫皇后在朱瞻基耳邊吹風,想做皇后,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人家又不是生不出孩子,倆女兒是擺設嗎?給點時間說不定就有兒子了,還不是因為不愛嘛!胡善祥被廢掉皇后之位,不是說依舊可以做個妃子,胡善祥直接被朱瞻基送到了長安宮居住,讓她成為了道姑,還給了她一個法號叫靜慈仙師。

朱瞻基這傢伙做事實在是不太地道,專挑可憐人欺負。就這樣從皇后變成了道姑,你說虧不虧?不過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得出,明朝皇帝對後宮的執掌,是有很大權力的。

在很多王朝,這皇后不是你想廢就能廢的,因為皇后往往有強大的關係網在裡面。比如說康熙的第一任皇后是索尼的孫女,第二任皇后是遏必隆的女兒,第三任皇后又是佟國維的閨女,他能隨便廢掉嗎?當然不能,人家背後都有龐大貴族體系作為支撐。

沒有張太后撐腰,胡善祥的結局不敢想像。

其實孫皇后很討厭胡善祥,從一開始胡善祥搶了她的皇太孫妃以後,她就開始討厭這個女人。但是她也不敢隨便發作,畢竟在宮中,不是在家裡,上面還有張太后看著。

等到胡善祥被廢,孫貴妃成了孫皇后以後,那麼她就可以隨便欺負胡善祥了。可這個時候,還是有意外,因為張太后非常喜歡胡善祥,又可憐胡善祥的遭遇,所以時常把胡善祥喊到身邊來居住。

只要胡善祥前來,張太后還是將她安置在孫皇后前面,這就更加讓孫皇后不爽了。你一個道姑敢在皇后前面坐著?

但是張太后是個很厲害的人,孫皇后不敢招惹她。朱瞻基去世以後,朱祁鎮才不過9歲大,因此張太后掌握了大權,而孫皇后依舊靠邊站。

有張太后撐腰,胡善祥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可惜等到朱祁鎮做皇帝的第七個年頭,張太后終於去世了。胡善祥哭得是最厲害的一個。

她不僅為張太后的去世而哭泣,更為自己接下來無依無靠的命運而哭泣。她知道孫皇后一定會向她下手,畢竟這麼多年的煎熬,使得兩個人早就勢同水火。

結果張太后去世的第二年,胡善祥也跟著去世了。怎麼死的,歷史沒有記載,但是不由得不讓人產生各種聯想,是被害了?還是傷心過度?亦或是疾病突發?都沒有相關記錄。

總結:朱瞻基表示:我當時年輕,現在後悔了。

其實廢掉胡善祥這件事,之所以如此轟動,主要就是因為她沒有犯下任何過錯,因此民間為她說話的人很多。

其實朱瞻基後期也開始有些後悔,他覺得自己當時太年輕,做事衝動了。孫皇后在世期間,胡善祥的地位一直沒有被恢復。一直到了天順六年,孫皇后去世以後,朱祁鎮才恢復了胡善祥的皇后稱號,可見孫皇后一輩子記恨胡善祥。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相關焦點

  • 胡善祥沒有犯什麼錯,為什麼朱瞻基要廢了她?只為讓孫貴妃上位
    你不喜歡胡善祥吧,為啥還跟人家生了倆女兒呢?在毫無道理的情況下,朱瞻基為了幫助心愛的人孫貴妃上位,狠心把胡善祥給廢了。貴為皇后,一來沒有犯錯誤,二來不是沒有生育能力,只是暫時沒有生出兒子,憑什麼就把人家給廢了呢?張太后同情胡善祥也正是這個原因。一、張太后不怎麼喜歡孫貴妃。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為何被廢,又為何被天下人同情?
    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後,重用「三楊」,整頓吏治,休養生息,社會經濟得到空前發展,史稱「仁宣之治」,史學家把他跟周朝的「成康之治」,西漢的「文景之治」相提並論。按理說,這該是一個頗有建樹的皇帝,但是他卻在廢后一事上了犯了糊塗,也成為他一生的汙點。公元1428年,朱瞻基立後僅三年,皇后胡善祥被廢居長安宮,改立皇貴妃孫氏為皇后。胡善祥自此成為一個道姑,跟青燈古佛為伴。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遭遇讓天下人同情,被廢的原因是什麼?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遭遇讓天下人同情,被廢的原因是什麼?明朝的皇后大多賢惠,馬皇后帶了一個好頭。明朝的皇帝大多不會廢皇后,在明朝只聽過廢皇帝、搶皇位的,廢皇后的事情很少見。宣宗皇帝繼位之後,不顧百官的阻撓廢除了皇后胡善祥,引起人們的熱議。
  • 起底《大明風華》朱瞻基的第一位皇后胡善祥,到底是什麼來頭?
    永樂十五年,年輕的胡善祥容貌不凡,性情溫和,以賢德寬厚而聞名鄉裡,因此被選為朱瞻基的皇太孫妃。後來朱瞻基成為了太子,胡善祥也隨之成為了皇太子妃。朱瞻基登基後,便將胡善祥封為了皇后。根據史料記載,在選皇太妃時,有大臣匯報說,象徵著皇后的後星在山東一帶,於是就派太監去山東選後。
  • 明朝胡善祥皇后無罪被廢,令天下人同情,卻無意延長了明朝歷史
    孫若微的父親孫忠,是縣裡的主薄,加之史書上記載到她「幼有美色」,所以在當地小有名氣。而朱瞻基的姥姥也是鄒平人,見她美色如此,便帶她入了宮,由朱瞻基的母親張皇后撫養,於是她便成為了朱瞻基幼時最親密的玩伴。孫若微也參加了朱棣舉辦的選舉,可最後沒被選上,還是因為朱棣認為,作為未來皇后,不僅要容貌姣好,更要有母儀天下的氣場,在這一方面孫若微確實輸了胡善祥。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太后為何同情她?
    胡善祥被廢時間節點公元1438年。朱瞻基降旨胡善祥以出家人的身份幽居於宮中的同時,將孫貴妃立為皇后。胡善祥誕下子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作為被廢理由十分牽強。能夠解釋朱瞻基做法的理由只有一個——寵愛嬌媚的女子,厭惡結髮多年的溫柔妻子。
  • 胡善祥無過而被廢後,看胡善祥、朱瞻基、孫貴妃三人的感情糾葛
    御史大夫景清被滿門抄斬,只逃走兩個女兒,其中老大蔓姝被孫忠搭救,改名孫若微,老二蔓茵被朱瞻基送到了宮正司女官胡尚儀那裡,並被改名胡善祥。之後,胡善祥費盡心機成為太子妃,但是,朱瞻基心裡惦記的,還是一見鍾情的孫若微。歷史上,朱瞻基確實有兩任皇后,分別是胡善祥、孫貴妃,但他們不是《大明風華》中這樣的姐妹關係,一起來看下三人的感情糾葛。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真的如《大明風華》中一樣不擇手段嗎?
    在播出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劇中人物胡善祥,這個明朝的第一廢后,也成為了觀眾討論的熱點之一。電視劇中的她,被設定成為了孫若微的親生姐妹,為了登上皇后之位不擇手段,腹黑、心機、欲望無止境,在當上皇后沒多久後就被廢後,最終淪落成為明朝第一廢后。然而,在影視劇改編過度的同時,胡善祥被廢後一事,其實讓天下人同情萬分,那麼真實歷史中的胡善祥為什麼會被廢後呢?
  • 「大明風華」胡善祥:明朝第一廢后,為何被天下人同情
    這類戲碼雖然在皇家大院頻繁發生,但是胡善祥作為明朝第一個廢后,天下人紛紛表示同情,就連皇帝後來也感到抱歉,還是值得嘮嗑嘮嗑的。胡善祥的丈夫,叫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任皇帝,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孫子。朱瞻基鬥蟋蟀畫像不僅如此,他一回到後宮,就寵幸佳麗,尤其特別寵愛孫貴妃,無視他的原配——胡善祥皇后。直至後來,他破了明朝廢后記錄,第一次把自己皇后廢掉了,惹來不少爭議。朱瞻基為什麼要廢后呢?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為何被廢,又為何被天下人同情?
    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後,重用「三楊」,整頓吏治,休養生息,社會經濟得到空前發展,史稱「仁宣之治」,史學家把他跟周朝的「成康之治」,西漢的「文景之治」相提並論。按理說,這該是一個頗有建樹的皇帝,但是他卻在廢后一事上了犯了糊塗,也成為他一生的汙點。公元1428年,朱瞻基立後僅三年,皇后胡善祥被廢居長安宮,改立皇貴妃孫氏為皇后。胡善祥自此成為一個道姑,跟青燈古佛為伴。
  • 《大明風華》:胡善祥助朱高煦謀反,被廢後?電視劇不能當正史
    《大明風華》主要講述明朝初年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傳奇故事,劇中兩位女主人公孫若微與胡善祥本是親姐妹,她們是靖難遺孤,後都嫁給了太孫朱瞻基。胡善祥確實是歷史上存在的人物,她也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影視劇裡詮釋的胡皇后是反面人物,而正史上卻恰恰相反,筆者今天帶大家認識歷史上真正的胡善祥。
  • 為了給孫皇后陪襯,她被影視劇嚴重抹黑,真實的胡善祥以賢聞名
    但這都是影視劇的抹黑劇情,歷史上真實的胡善祥恰恰和影視劇中的形象截然相反,她以賢聞名,而且堪稱歷史上最憋屈的皇后。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她的皇后之路一開始就註定了悽慘一生胡皇后本名胡善祥,山東濟寧人,生於官宦之家,雖然談不上錦衣玉食但也衣食無憂,如果能找個門當戶對的夫君,應該也能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 明朝胡善祥皇后無罪被廢,令天下人同情,卻無意延長了明朝歷史
    後來朱棣關心自己的皇太孫朱瞻基的婚姻大事,並於永樂十五年(1417)為他舉辦了皇太孫妃的選舉,而修養良好的胡善祥也赫然在列。朱棣早已聽聞胡善祥的美名,便擅自做了決定,欽定她為朱瞻基的配偶。朱瞻基知道這是長輩的一片好心,也不敢太作反抗,於是胡善祥便和他正式成了親。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她為什麼被廢?
    那麼在正史中,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又是因何被廢?今天就來一起回顧一下這段步步驚心的宮鬥「大劇」。胡善祥與孫氏胡善祥,1400年出生於山東濟寧,其父胡榮是錦衣衛百戶。由於胡家家規嚴格,凡事都必須循規蹈矩,因此長相秀美的胡善祥出落的端莊大方、溫柔嫻淑。
  • 胡善祥當皇后僅兩年無辜被廢,孫皇后盜子奪位心機深沉
    宣宗的外祖母是永城人,和孫家比較熟悉,見孫氏小時候聰明可愛,就將她帶進了皇宮之中。成祖的徐皇后也很喜歡孫氏,有意讓她嫁給朱瞻基,便讓太子妃張氏撫養教育。永樂十五年,朱棣冊封山東濟寧人、錦衣衛千戶胡榮之女胡善祥為太孫妃,而孫氏則為太孫嬪。仁宗駕崩之後,宣宗即位,胡善祥為皇后,而孫氏則為皇貴妃。
  • 《大明風華》中被黑化的胡善祥:皇后不過一場夢,生前身後俱寒冷
    胡善祥皇后當得好好的,怎麼忽然要自請退位了?「多病無子」,這是什麼理由?歷朝歷代,多病無子的皇后多了,哪有一個因為這個原因就辭職?她才剛剛27歲,並非老邁不堪,也沒有得了絕症,怎麼就治不好,未來再不可能生下兒子?胡皇后是山東濟寧人,父親是錦衣衛百戶。11年前(1417年),由當時的永樂皇帝朱棣親自選中,讓她嫁給自己的孫子朱瞻基,成為「皇太孫妃」。
  • 胡善祥沒有兒子,她被朱瞻基廢掉後,兩個女兒生活如何
    胡善祥,山東濟寧人,父親是錦衣衛百戶胡榮。胡善祥以賢聞名,從而被朱棣看中,許給皇太孫朱瞻基為正妃。朱瞻基的祖父、父親、母親都對胡善祥十分滿意,唯獨朱瞻基,對胡善祥並無什麼感情。 朱瞻基喜歡的人是孫氏,可是朱棣不喜歡她,因此孫氏嫁過來,也只是小小的嬪。
  • 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與漢王朱高煦沒半毛錢關係
    一直在追劇的人應該已經看到宣德皇帝朱瞻基廢黜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理由是胡善祥早年與漢王朱高煦有染。大家應該知道,胡善祥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也確實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她是不是真的與漢王朱高煦有什麼不可描述的「潛規則」呢?其實答案是否定的。歷史上的胡善祥是山東濟寧人,前錦衣衛百戶胡榮的三女兒。
  • 朱瞻基廢了胡善祥後,張太后更不喜歡孫貴妃了?世人都同情胡善祥
    貴為皇后,一來沒有犯錯誤,二來不是沒有生育能力,只是暫時沒有生出兒子,憑什麼就把人家給廢了呢?張太后同情胡善祥也正是這個原因。一、張太后不怎麼喜歡孫貴妃。從同鄉關係上來說,孫貴妃和張太后的母親,還是老鄉。
  • 胡善祥:明朝第一位被廢的皇后,到底犯了什麼錯誤?
    胡皇后是明朝宣宗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明朝歷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后。和很多犯了錯誤的皇后相比,胡皇后一生忠孝至善,為人方面挑不出什麼錯處,而且還被宣宗的母親張太后所喜愛,所以她當時的被廢,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朝野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