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胡善祥皇后無罪被廢,令天下人同情,卻無意延長了明朝歷史

2020-12-23 讀否

明朝初期,明宣帝朱瞻基的結髮妻胡善祥,為人端莊賢良,卻不得皇帝喜愛,最後無罪被廢,並送入長安宮中做了16年道姑,死後19年才得以恢復名譽。

胡善祥何許人也?建文四年(1402)5月11日,胡善祥出生在山東濟寧,父親是錦衣衛百戶胡榮。雖出身於低級的武官家庭,但她自幼便以端莊有禮,溫柔善良而出名,長成大姑娘後,更是成為了當地人人稱讚的大家閨秀。後來朱棣關心自己的皇太孫朱瞻基的婚姻大事,並於永樂十五年(1417)為他舉辦了皇太孫妃的選舉,而修養良好的胡善祥也赫然在列。朱棣早已聽聞胡善祥的美名,便擅自做了決定,欽定她為朱瞻基的配偶。朱瞻基知道這是長輩的一片好心,也不敢太作反抗,於是胡善祥便和他正式成了親。

洪熙年間,胡善祥隨朱瞻基太子身份的確定,被封為皇太子妃。宣德元年,明宣宗朱瞻基登基,立她為恭讓胡皇后。雖然她貴為皇后,卻從來沒有利用身份做過出格的事,她為人忠厚善良,行為舉止莊重而無媚態,端莊賢惠,有母儀天下的儀表。若是沒有被廢,她定然成為載入史冊的一代賢后,可她終究是敗給了後宮對手——孫貴妃。

孫貴妃原名為孫若微,出生於山東鄒平,而其經歷也實在傳奇值得一談。孫若微的父親孫忠,是縣裡的主薄,加之史書上記載到她「幼有美色」,所以在當地小有名氣。而朱瞻基的姥姥也是鄒平人,見她美色如此,便帶她入了宮,由朱瞻基的母親張皇后撫養,於是她便成為了朱瞻基幼時最親密的玩伴。孫若微也參加了朱棣舉辦的選舉,可最後沒被選上,還是因為朱棣認為,作為未來皇后,不僅要容貌姣好,更要有母儀天下的氣場,在這一方面孫若微確實輸了胡善祥。

天降終歸比不上青梅,朱瞻基和孫若微如此親密,胡善祥終究是難以插足的。朱棣沒能長命百歲,而他兒子明仁宗朱高熾更是短命,這二人的離開,使胡善祥失去了能讓她穩坐後位的靠山。朱瞻基上位,雖依照長輩的意思立了胡善祥為後,可他心中一直忘不得孫若微,於是在長輩陸續離去後,他便開始了他的廢后之旅。明宣宗實錄中就有一事可以證明,按當時規矩,皇后用黃金製成的冊封文書和印鑑,而貴妃以下只有冊封文書而無印鑑。可朱瞻基繼位不到一年便給孫若微製作了金印,可見朱瞻基已經沒把胡善祥看在眼裡了。

歷來皇帝廢后,大多是因為皇后犯了大忌。由「宣德間,海內宴安,車駕頗事遊幸。後每乘間規諷,無媚順態,居常服食侍從澹如也。」可知胡善祥基本沒把柄給朱瞻基拿去利用,要真說把柄的話,可能是子嗣問題,孫若微為朱瞻基誕下長子時,胡善祥只庶出了兩位公主。若朱瞻基執意無辜廢后自然會使朝廷上下議論紛紛,可這能難倒他麼?他得了一個法子,逼著胡善祥親自上書辭去後位,而自己再三否決,以此營造皇后鐵下心來讓賢的假象,最後成功讓孫若微取代了胡善祥。

做戲做全套。胡善祥退位後,朱瞻基甚至還假惺惺地下旨稱他重情義,美其名曰仿效宋仁宗廢郭后的事跡,既然曾經夫妻一場,便待遇不變地將她送進長安宮修道,並且還親賜了一個道號:靜慈仙師。細品這個道號,那可大有深意,靜:是讓胡善祥安靜做她的道姑,不要鬧事;而慈:是讓胡善祥慈祥對待此事,有委屈也先憋在心裡。

明事理的人怎麼看不出朱瞻基的用心,但他是皇帝,誰敢有異議,只能默默對胡善祥的遭遇感到不滿。而朱瞻基的母親張太后也是如此,她作為生母自然知道兒子和孫若微從小到大的情誼,但她也覺得如此對待胡善祥實屬不仁,所以便事事袒護胡善祥,常常到長安宮找這位靜慈仙師說話,甚至每逢宮中宴會,也把胡善祥的位置安排在了孫皇后的前面。朱瞻基自然明白這是母后對他無聲的謾罵,而孫皇后自知胡善祥對現狀做不出什麼改變,所以也默許了張太后的動作。

胡善祥很是感激張太后如此照顧她,所以與她感情深厚。正統七年(1442)十月,張太后駕崩,胡善祥得知後為此痛苦不已,元氣大傷,故次年(1443)亦崩,用嬪御禮葬於金山,諡號即道號「靜慈仙師」。

「後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這是世間對此事的評價。而朱瞻基年老後會想此事,也曾為年少輕狂而悔過,《明史·后妃列傳》有記載「此朕少年事」。

朱瞻基廢后雖然離譜,但卻無意中延長了明朝的歷史。朱瞻基駕崩後由兒子朱祁鎮繼位,可朱祁鎮卻沒那麼靠譜,聽信太監王振的讒言,竟御駕親徵攻打瓦剌,最後成了現成俘虜。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帝被捕,讓朝廷內外亂作一團,更是出現了遷都南下的言論。幸虧孫皇后為人凌冽,很快便鎮定下來,聽從于謙等人的諫言,斥責那些建議遷都的大臣,同時立二兒子朱祁鈺為皇帝,使瓦剌人手中的人質沒了效果。

正是孫皇后有能馬上主持大局的能力,所以明史才得以向後延續了兩百年。雖不能保證要是胡善祥繼續為後,就不能做出孫皇后這般的事跡。但胡善祥那溫文爾雅的性子,可能這事發生在她身上,做的可能真不如孫若微。

朱祁鎮被瓦剌人放回後,便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鈺關了起來,又是一番努力才重回帝位。天順六年(1462)孫太后駕崩,朱祁鎮的妻子錢皇后終於敢向丈夫開口,勸他為胡善祥恢復位號。朱祁鎮了解到胡善祥的事,也同情被父親傷害了的她,便向大學士李賢詢問,李賢答到:「以陵寢、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稱陛下明孝。」於是,次年閏七月,明英宗上尊諡曰:「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修陵寢,不廟。永清公主袱葬。」最後在母后孫皇后去世後,成功為胡善祥正了名。

可是,這對於去世多年的胡善祥而言,有什麼意義呢?胡善祥的悲劇是註定的,即便在地下與朱瞻基相遇,得到了他的解釋和正名,也都是沒有意義的。

相關焦點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遭遇讓天下人同情,被廢的原因是什麼?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遭遇讓天下人同情,被廢的原因是什麼?明朝的皇后大多賢惠,馬皇后帶了一個好頭。明朝的皇帝大多不會廢皇后,在明朝只聽過廢皇帝、搶皇位的,廢皇后的事情很少見。宣宗皇帝繼位之後,不顧百官的阻撓廢除了皇后胡善祥,引起人們的熱議。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為何被廢,又為何被天下人同情?
    公元1428年,朱瞻基立後僅三年,皇后胡善祥被廢居長安宮,改立皇貴妃孫氏為皇后。胡善祥自此成為一個道姑,跟青燈古佛為伴。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之初,選擇跟功臣聯姻,之後的妃嬪大部分來自民間選秀,胡善祥也是通過民間選秀進入宮廷。胡善祥出生於建文四年,在家中排行第三,大姐早在洪武年間就被選進宮中當了女官,很受重用,父親胡榮因此被授予錦衣衛百的官職。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她為什麼被廢?
    雖然影視作品需要對人物藝術化,但是這兩位在歷史上確確實實存在過的人物,她們的人設卻被無情的翻轉。那麼在正史中,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又是因何被廢?今天就來一起回顧一下這段步步驚心的宮鬥「大劇」。胡善祥與孫氏胡善祥,1400年出生於山東濟寧,其父胡榮是錦衣衛百戶。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太后為何同情她?
    胡善祥被廢時間節點公元1438年。朱瞻基降旨胡善祥以出家人的身份幽居於宮中的同時,將孫貴妃立為皇后。胡善祥誕下子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作為被廢理由十分牽強。能夠解釋朱瞻基做法的理由只有一個——寵愛嬌媚的女子,厭惡結髮多年的溫柔妻子。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真的如《大明風華》中一樣不擇手段嗎?
    在播出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劇中人物胡善祥,這個明朝的第一廢后,也成為了觀眾討論的熱點之一。電視劇中的她,被設定成為了孫若微的親生姐妹,為了登上皇后之位不擇手段,腹黑、心機、欲望無止境,在當上皇后沒多久後就被廢後,最終淪落成為明朝第一廢后。然而,在影視劇改編過度的同時,胡善祥被廢後一事,其實讓天下人同情萬分,那麼真實歷史中的胡善祥為什麼會被廢後呢?
  • 皇后胡善祥被廢,為何太后太子都同情,連明宣宗後來也後悔了
    歷史上皇后被廢,雖然可能受到大臣及民間老百姓的同情,可能受到太后同情,可能受到皇帝兒子同情,但是連皇帝也同情,也後悔的情況,卻非常少。
  • 胡善祥:明朝第一位被廢的皇后,到底犯了什麼錯誤?
    胡皇后是明朝宣宗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明朝歷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后。和很多犯了錯誤的皇后相比,胡皇后一生忠孝至善,為人方面挑不出什麼錯處,而且還被宣宗的母親張太后所喜愛,所以她當時的被廢,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朝野的震動。
  • 胡善祥皇后生前無過為何被廢為「道姑」
    明朝之時,明宣宗朱瞻基也在胡善祥皇后逝世之後,為其追諡,並再次恢復皇后之位,追諡為"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這與"七去"又有何聯繫呢?帝皇的封建思想胡善祥(1402年5月11日-1443年12月05日),夫乃明朝錦衣衛百戶胡榮。其姐胡善圍乃明太祖尚官,胡善祥是胡善圍推薦給宣德帝的祖父明成祖。
  • 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與漢王朱高煦沒半毛錢關係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一直在追劇的人應該已經看到宣德皇帝朱瞻基廢黜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理由是胡善祥早年與漢王朱高煦有染。大家應該知道,胡善祥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也確實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
  • 明朝正牌皇后胡善祥被廢除後,為何太后同情,而皇帝後悔?
    朱瞻基自幼深受爺爺朱棣的喜愛,後來被立為皇太孫,十五歲那年爺爺朱棣給他包辦了一門親事,女方就是長他一歲的錦衣衛百戶胡榮的第三女胡善祥,既然是包辦,肯定沒有感情基礎在裡邊,所以朱瞻基對女孩子也不感冒,但是胡善祥,突落的落落大方,彬彬有禮,爺爺朱棣很是看好。
  • 明宣宗原配胡善祥:以賢之名被廢,皇后變仙姑
    當然明朝也不例外,明朝的後宮跟所有朝代相比,她們算是安靜的了,可也有被廢的。明朝第一位被廢的皇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胡善祥,有著賢名的她卻失去了中宮之主的位置,是否全部要歸結於朱瞻基的情緒化——衝動。為什麼說覺得沒有道理,這個道理可以看作是明朝的之前的傳統。在朱瞻基之前,明朝的每一人皇帝都是與正妻從一而終,而朱瞻基的廢后似乎在傳統上找不出根據來。時孫貴妃有寵,後未有子,又善病。三年春,帝令後上表辭位,乃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仙師,而冊貴妃為後。
  • 大明風華:朱瞻基的童養媳,明朝貴妃金寶自她始,她到底有多受寵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再次將明朝靖難之變推上了熱搜,前10多集都是朱瞻基花式撩妹的專場,湯唯演的孫若微更是將狗糧撒了滿屏。劇中孫若微的原型是明宣宗的孝恭孫皇后,而且是靖難中被殺官員景清的女兒,且與胡善祥是親姐妹,而歷史上的孫皇后,真的是靖難之後嗎?
  • 胡善祥當皇后僅兩年無辜被廢,孫皇后盜子奪位心機深沉
    孫皇后是一位傳奇人物,在明代的史籍之中,對孫皇后褒大於貶。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之中,孫皇后善良識大體,幼年顛沛流離,卻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政治軍事上有著卓越的才能。而宣宗的原配胡皇后卻心狠手辣,為奪位不擇手段。而歷史上胡皇后和孫皇后的性格正好相反,胡皇后大度懦弱,而孫皇后得寸進尺,胡皇后被廢,是孫皇后在宣宗身後不停推波助瀾的結果。
  • 一個無辜的女子胡善祥,在大明風華中為了劇情,生生的被黑化
    胡善祥看似慈眉目秀的背後,卻是深藏不漏的殺父之仇,一心想著選秀女、為太子妃,企圖搞亂明朝。 以此劇情人設,再加上以後的歷史,胡善祥最終成為宣宗朱瞻基的皇后,雖然最後被廢,但並沒有失去和外界的聯繫,挑唆太監王振和太后(劇中太子妃)的矛盾,並最後讓王振鼓動明英宗朱祁鎮(明宣宗朱瞻基長子)親徵,結果導致土木堡之敗你,大明王朝險些亡國。
  • 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堪稱宮鬥高手,被《大明風華》洗白
    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這部劇以明宣宗的皇后孫氏為主角,講述了她不平凡的一生。然而,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卻和劇中有著很大的差別,也可以說電視劇在某種程度上為孫皇后「洗白」。那麼歷史上的孫皇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 朱棣的孫媳婦,做皇后被廢,去世後又以出家人的道號被追封為皇后
    在我國歷史中,皇帝妃嬪有過出家經歷的女子不勝枚舉,其中尤以武則天與楊玉環最為出名。李世民死後,既想將武則天納入後宮,又想免遭朝中大臣非議的李治,便降旨讓武則天前往感業寺出家為僧。當時的武則天拜南方女尼陳碩真為師。雖然武則天與陳碩真名義上是師徒關係,但其實兩人是各自修行,互不相擾的。
  • 《大明風華》中被黑化的胡善祥:皇后不過一場夢,生前身後俱寒冷
    她的皇后名正言順,她的言行無可挑剔,完全當得起「母儀天下」。所以,天下人都知道,「多病無子」不過是一個硬找出來的藉口。她自請退位的背後,是皇帝丈夫的暗示,是最得寵的孫貴妃有形無形的逼迫。眼見胡皇后辭職,推薦自己當皇后,孫貴妃心花怒放。不過表面上卻不敢表露出來,她隨即上表辭謝。
  • 明朝宮廷疑案:宣宗孫皇后「盜子奪後」,明英宗的生母是誰?
    電視劇《大明風華》講述了宣宗孫皇后的一生,其實在歷史上,還真有一件疑案與孫皇后有關,這就是明英宗的生母問題。明英宗朱祁鎮作為明朝皇帝,他的生母本來不應該成為問題,然而卻因宣宗孫皇后,產生了「盜子奪後」的歷史傳聞,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大明風華》裡被黑化的皇后胡善祥其實是一代賢后?
    作者:齊雲軻(孫若微和胡善祥)在熱播劇《大明風華》中,明宣宗朱瞻基的倆皇后胡善祥和孫若微都是建文朝忠臣景清的女兒,一個名蔓茵,一個名蔓姝。姐妹倆在朱棣叛軍攻進南京城時失散了,後來在明宮裡相遇,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傳奇大戲。
  • 胡善祥犯了什麼錯?為什麼朱瞻基執意要廢后?孫皇后背後出不少力
    可見朱棣看中胡善祥的賢德,所以將她立為皇太孫妃。朱棣也是操碎了心,試想一下,當時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還沒做皇帝,他就先想著把孫子朱瞻基立為皇太孫,甚至連皇太孫的正妻都給找好了。其實從資歷和感情角度來考慮,胡善祥完全不能跟孫皇后相提並論。明朝選皇后不講究門第,可是有點關係總歸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