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寶島臺灣行--野柳地質公園回眸

2021-02-28 歲月如歌曲

    清晨我們又登上旅遊大巴車,頂著颱風的餘鹹,迎著風和雨,繼續在臺灣東海岸崎曲的海邊公路向花蓮進發,這次跟團八日遊必須全程隨團集體活動,每次大巴開車前大陸的領隊和臺灣的導遊在反覆清點人數,開車的臺灣大巴師付很幸苦,每天除開車外還要將全團人員的旅行箱從車肚裡放進去提出來,並將跟我們七天要繞島整整一周,約一千八百公哩左右,從高雄接團繞島一周後在第八天送我們到高雄才算結束,因臺灣島南北長約三百多公裡,寬二多公裡,其中東部沿海從南到北全是高山崚岺,很少有大的城市和工業群,又面臨常年的颱風影響,氣候條件不佳,其中有一段近百公裡沿海山路畸曲陡峭,很有危險性,據導遊說曾有車輛翻入海裡,臺灣旅遊部門為保證遊客的安全,這段山路只讓大巴師付一人開空車過去,所有遊客做火車前行,在前面與大巴會合





 巨大的太平洋海浪隨著颱風的威力爬上了公路,讓我們在車上又興奮又好奇,這種景觀真是難得一見,你有過體驗嗎







   臺灣島位於西太平洋上,東經120--122度,北緯20--25度,臺灣又是北回歸線徑過的最大島嶼,象一個大大的蕃薯,東岸是太平洋,西岸隔著臺灣海峽是中國大陸,南臨巴士海峽,北接東中國海,北回歸線是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把太陽光直射在最北面的點連成一條假想線,就叫北回歸線。 北回歸線是看不見的一條假想線,建立了標誌塔,就使得人們能夠直觀地看到北回歸線的客觀實體,感覺到這條緯線的存在。它對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氣候的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了避開那段危險的山路,所有遊客均在這個叫"蘇奧新"火車站跟約一個多小時的火車路程

  這裡又是臺灣中部橫貫東西公裡的起點,為此專門在此立了門頭,不少遊客均駐足留影

 由於受颱風影響山裡雨水衝刷而下的水呈現出黑色,有點嚇

 下面這個景點由於在大山裡,因颱風來為了為保證遊客的人身安全而臨時關閒,如有朋友想去臺灣看看,最好選擇在少颱風的季節而行,別像我為省銀子而留點遺憾

花蓮的清晨,煙雨濛濛,空氣清新而又溼潤,帶有一絲絲海腥的餘味,雖然近早上八點鐘了,大街上很少行人,依然那麼寧靜,不像我們這裡早已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了

我們又繼續乘車前往參觀著名的"野柳風景區",那是奇巖世界奇觀之一,因波浪侵蝕,巖石風化,地殼運動等地質作用乃導致形成罕見的地形,如馳名中外的女王頭,仙女.   
野柳風景區位於臺灣省基隆市西北方約15公裡處的基金公路,是一個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遠望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遊,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野柳龜。
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世界級的巖層景觀。
野柳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是一伸入海中的山岬,長約1700米,所以稱為野柳岬、野柳鼻或野柳半島
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世界級的巖層景觀,造就了千奇百怪的瑰麗景象,是臺灣著名的十二名勝之一
野柳岬的迎風面是險峭的斷崖,背風面卻是鬱鬱蔥蔥,種植了美人蕉、龍舌蘭、海芙蓉等海岸植物。漫步在穿行林間的小徑中,別有一番情調
每當退潮之後,岸邊留下許多五顏六色的貝殼、海膽化石。漫步、趕海、欣賞奇石是野柳岬旅遊的三大樂趣。
女王頭、仙女鞋、燭臺石等,更是聞名中外的海蝕奇觀
進入野柳風景區,沿著步道而行,一路可盡覽奇特的地質景觀,如女王頭蕈巖、仙女鞋、象石、瑪玲鳥石等造型各異其趣,行至岬角尖端,即為白色的野柳燈塔,在此展望海天一色,最是令人心曠神怡
除了地質景觀,野柳亦是眾多候鳥休憩的驛站,是賞鳥人士眼中的寶庫

野柳長約1600米,寬僅250米,有豐富的海蝕地形,在2000多萬年前,臺灣仍在海裡,由福建一帶衝刷下來的泥沙,一層層的堆積出砂巖層,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成臺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


女王頭——臺灣旅遊業的一張名片。蕈狀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尤其是「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

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大致相同

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大致相同。由於它的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


由於它的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   






野柳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
太平洋的驚濤駭浪拍打著海岸,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想必你也聽到了

你看到如織的遊客嗎,那是二岸和平發展帶來的新成果,自從開放陸客去臺灣遊以後,所有大小景點全是人滿為患,絕大多數都是大陸各地的遊客,有上海的,有東北的,有北京的,江蘇各地也不在少數,說什麼口音方言的都有,真是好不熱鬧,連臺灣當地的民眾也在說,不是你們陸客來這裡以前從沒有這麼多人



大自然的刀鬼神功造就了如此奇妙的景觀,我想可能許多朋友也同我一樣是第一次體驗到吧





有興趣的朋友可掃碼關注歲月如欹微信公眾號其它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寶島臺北野柳地質公園覽勝
    祖國寶島臺灣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景觀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
  • 寶島臺灣看「野柳」
    (原標題:寶島臺灣看「野柳」) ●楊英「臺灣島啊我的故鄉,多麼美好的地方
  • 懂懂旅行:國內遊之寶島臺灣小眾打卡點——野柳地質公園
    談起寶島臺灣,大家是不是首先想到是偶像劇「出產地」呢?臺灣近幾年來也是大家旅遊打卡的熱門地點,受到許多小年輕群體的青睞,無論是情侶或者是朋友一起出遊都會選擇臺灣,而臺灣熱門的景點很多,像101大樓、阿里山、墾丁等等,不過今天小懂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處比較小眾的景點,那就是野柳地質公園啦。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由於海蝕風化等作用,形成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等奇特美景,成為著名的地質公園。近日,野柳地質公園舉辦燈光秀等活動,並開放夜間遊覽,讓遊客觀賞到不一樣的野柳石光。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 臺灣考察之旅一(野柳地質公園)
    7月我司主創設計師曾惠光先生遠赴我國寶島臺灣進行了一次觀光考察。 下面我們一同來分享曾工這次的臺灣之行的心得見聞。
  •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5/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來臺灣玩,第一站一般都是臺北,那就應該去一下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地質公園應該算是基隆市的、還是新北市的、應該不會算是臺北市的。我們從臺北去只要坐巴士即可。好像挺遠的,大約要坐一個多小時。乘上車子時天氣還可以,一會就下起了大雨,狂風暴雨中的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玩興大減,還要穿雨衣玩,雨傘根本沒用,經常是雨橫著過來了,被灌個落湯雞,有機會晴空萬裡的時候一定再來一次。這個就是景區大門,公園不大,隨便看看,1小時最多了,如果你慢慢欣賞慢慢體驗,應該也就2小時差不多了。
  • 野柳地質公園
    到臺灣後,第一個旅遊景點就是距離基隆市不遠的野柳地質公園。 因為對臺灣的不熟悉,所以整個行程全憑導遊安排,對景區的了解,除自己眼見外,也是全憑導遊的介紹。前往野柳地質公園的路上,導遊就問我們知道不知道去野柳主要看什麼?沒人回答。估計多數人和我一樣,皆因這趟旅遊才知道野柳這個名字。 經導遊介紹,我終於知道去野柳主要看什麼了。
  • 海洋地質奇觀-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是一個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蘑菇)、姜石(食用姜)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了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加上周圍豐富的多元地貌,使野柳成為最具觀光與遊憩功能的著名景點。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美景引客來
    4月5日,遊客在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遊玩。; ; 臺灣新北市萬裡區的野柳地質公園以其奇特的海岸地質景觀和周圍豐富的海洋生態、漁村風情,吸引眾多遊人前來參觀遊覽。 4月5日,遊客在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遊玩。
  • 焦作: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7月19日上午,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舉行。雲臺山地質公園與野柳地質公園締結為「姐妹公園」,這是2019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的重要成果。
  • 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7月19日上午,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成功舉行。雲臺山、野柳景區主要負責人代表雙方籤約,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調研員郭繼山,焦作市旅遊產業推廣團團長米紀文,臺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主任任佳燕、臺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許晉睿出席籤約儀式並鑑籤。  雲臺山和野柳同為地質公園,在市場開發、保護地建設和發展等方面都有著成功的經驗。雙方締結為「姐妹公園」,對強化市場建設、促進交流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獨特地質風貌令人心醉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獨特地質風貌令人心醉 2013年07月11日 08:13 來源:新華網臺灣頻道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2019年07月26日 13: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雲臺山地質公園與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圖片來源:焦作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26日訊 7月19日上午,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成功舉行。
  • 智庫解析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12月初我在臺灣,6日組委會安排我們參觀野柳地質公園(Yehliu Geopark),讓我有機會二十年後重遊勝地。野柳位於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野柳地質公園以其獨特的地形地貌吸引著遊客,號稱世界十大最美海岸之一。
  • 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魏國劍通訊員程芳    7月19日上午,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成功舉行,這是2019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的重要成果。海峽兩岸旅行商及媒體代表百餘人見證了籤約儀式。
  • 科學網—走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奇特的地質景觀形態各異的蕈狀石 去過臺灣的朋友,無不讚美野柳地質公園的神奇與美妙,它是臺灣北海岸的一顆耀眼明珠 野柳,不是樹木,而是臺灣一個漁港村莊, 距離基隆市約15公裡,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長約1.7公裡,其間最寬的地方不及300公尺。據臺灣導遊介紹,在2000多萬年前,臺灣仍在海裡,由福建一帶衝刷下來的泥沙,一層層堆積出砂巖層,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成臺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
  • 臺灣十大地質景觀票選 野柳地質公園拔頭籌(組圖)
    臺灣十大地質景觀票選,野柳地質公園拔頭籌(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林務局」首屆「臺灣十大地景票選」歷經兩個多月網絡票選及專家評選,近日公布結果,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在91個票選名單中拔得頭籌。
  • 光影美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的奇妙一夜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的奇石在五光十色的燈光照射下變幻莫測。 新華社發   遊客在流光溢彩的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遊覽拍照。新華社發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20日晚迎來奇妙一夜——在第一沙灘區的迷離光影中,600餘名島內外遊客斂聲屏氣,或坐或站,靜候知名大提琴家張正杰左手骨折傷愈復出後的「起手式」。
  • 大自然奇特景觀--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組圖]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地貌景觀一角。中國網圖片庫 李曉峰攝影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