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后妃傳記載烏拉那拉皇后確實失寵,其中原因且聽羽評細細道來。
烏拉那拉·景嫻只是小說內容裡的名字,歷史原型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輝發那拉氏,真實姓名已經不可考,只知道是滿洲正黃旗人,公元1718年出生,比乾隆小7歲。
早在雍正在位時期,那拉氏就已經是弘曆的側福晉了,弘曆即位,那拉氏被冊封為嫻妃,後來孝賢皇后富察氏去世,乾隆原本不想再立皇后,可是皇太后認為後宮不可一日無主,又見那拉氏端莊賢惠,有一國之母的風範,所以勸乾隆立那拉氏為皇后,乾隆不得已只能等富察皇后的喪期過了再立那拉氏為皇后。
那拉皇后一時間春風得意,她陪著乾隆西巡、南巡,又生下了乾隆第12個兒子以及第5個女兒,可以說備受寵幸,然而這一切都不長久,就在那拉皇后陪著乾隆第四次下江南的時候,那拉皇后一下就失寵了,這又是為何?
《清史稿》記載
在這裡先講個背景,因為在十幾年前,富察皇后就是在陪乾隆東巡時去世的,當時是在濟南得病,之後死在了德州,所以乾隆每次經過濟南時總會刻意離開,就像乾隆自己說的「濟南四度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看樣子富察皇后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而那拉皇后就是在跟隨乾隆南巡時,看見乾隆心裡一直有著富察皇后,又看見乾隆作詩來懷念富察皇后,心中有些嫉妒,便犯下一大事,根據《清史稿》記載,那拉皇后在南巡的時候將自己的頭髮剪掉,其實這在現在根本沒什麼,但是滿族習俗規定,皇后剪頭髮,除非是在皇太后以及皇帝去世時才可以,然而此時的皇太后和乾隆都在世,這豈不是詛咒嗎?
乾隆知道之後就派額駙福靈安把那拉皇后送回京師,等到自己回到京城之後就立刻下令收回了那拉皇后手中的四份冊寶(清冊封皇太后、皇后、貴妃等,皆用金冊與金璽。)
並且抽掉了那拉皇后的傭人,到最後那拉皇后只剩下兩個婢女,這種等級已經降低到了常在的地位,公元1767年,那拉皇后鬱鬱而終,時年49歲,乾隆並沒有以皇后的規格下葬,而是下降了一級,也就是皇貴妃的等級安葬那拉皇后於裕陵妃園寢。
野史記載
不過野史有記錄說乾隆下江南在杭州深夜前去遊玩,那拉皇后再三勸諫,但是乾隆不聽,還說那拉氏不正常,那拉氏是有些嫉妒心,但是乾隆下江南的做法時常讓後人詬病,說乾隆貪戀江南美景、尋花問柳,那拉皇后這才阻止,因此得罪了乾隆被送回京城。
後來那拉皇后去世,乾隆正在打獵,自己並沒有立刻回宮,御史李玉鳴上書以皇后之禮安葬,乾隆不但沒有同意反而將李玉鳴貶職,12年後,有個書生金從善上書乾隆,讓他下罪己詔,並且再立皇后,結果被乾隆處斬。
所以說那拉皇后失寵的原因,其中詳細細節並不知曉,但根據《清史稿》來看無疑是犯了國俗,也有說那拉皇后一直沒有被乾隆真正喜歡,乾隆一直都喜歡富察皇后,所以對那拉氏比較冷淡,導致那拉皇后內心極度不平衡,兩人關係一步步惡化。
正史也好,野史也罷,烏拉那拉皇后最終還是失寵了。
【文/羽評郡主,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