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烏拉那拉皇后被廢之謎:忤逆和斷髮是被廢的真正原因嗎?

2021-03-03 百閱文書苑

烏拉那拉皇后是清朝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被乾隆廢的第一個皇后,歷史上對於烏拉那拉皇后被廢的原因有很多說法,但是無論哪一個版本都離不開忤逆斷髮,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烏拉那拉皇后被廢呢?下面就跟倪小小一起來看看吧,倪小小為大家深度揭秘烏拉那拉皇后被廢之謎!

歷史學家根據史料推斷,烏拉那拉皇后被廢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烏拉那拉皇后為乾隆帝生下來嫡子永璂,但是乾隆卻一直對永璂不是很喜歡,這導致了烏拉那拉皇后心中惶恐不安,害怕太子之位被其他皇子奪去。第二個原因是乾隆帝特別的想念第一個皇后富察氏,對烏拉那拉皇后很冷淡,這讓烏拉那拉皇后感到一個皇后的失敗,覺得自己還不如一個死去的女人,這讓她的心裡感到極不平衡。

在乾隆帝南巡的時,一件事情終於引發了烏拉那拉皇后心中的怒火。乾隆帝在南巡的時候為死去的富察氏皇后作了一首深情的詩,「濟南四度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這首詩極大的刺激了烏拉那拉氏皇后敏感的心,所以後來的斷髮行為也是一個女子在絕望中的失控行為。

烏拉那拉皇后死亡的時候乾隆帝在熱河的避暑山莊待著,聽到烏拉那拉氏皇后的死亡,乾隆帝沒有絲毫的上心,在清史中,對於烏拉那拉氏皇后和乾隆的糾葛沒有過多的記載,於是導致民間不斷有各種傳聞的出現。烏拉那拉皇后其實是名門之後,從小更是受到了特別嚴格的教育,也是一個標準的皇后人選。很多時候都會對皇帝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乾隆皇帝不予理睬,仍然是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個時候還是繼續的勸諫乾隆,於是惹怒了乾隆,乾隆便對她失去了耐心和僅存的一點點愛。

乾隆在諭旨上說:「那拉氏本朕青宮時皇考所賜側福晉,孝賢皇后崩後,循序進皇貴妃。越三年,立為後。其後自獲過衍,朕優容如故。國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顧,朕猶包含,不行廢黜。後以病薨,止令減其儀文,並未削其位號。」

這段話透露出了烏拉那拉皇后被廢的原因,烏拉那拉皇后在皇帝和太后都健在便削髮,這相當於是在詛咒皇帝和太后去死。乾隆帝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存在的,所以才會廢了烏拉那拉皇后。現在剪髮是在平常不過的,但是在清朝那個封建王朝,這樣做就是犯了國俗大忌,所以乾隆帝才會廢除烏拉那拉皇后。歸根到底,烏拉那拉皇后被廢的原因是自己的行為失控,導致了乾隆大怒才會被廢。但是更多的原因我們只能靠歷史學家的推測來解答。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乾隆的烏拉那拉皇后歷史上真的失寵了嗎?
    烏拉那拉皇后的失寵,擱到現在都是個謎。您要是把史書搬過來仔細的瞅,您一準會發現不僅自己懵圈,似乎連當時的乾隆都懵圈的厲害。
  • 乾隆的烏拉那拉皇后歷史上真的失寵了嗎?是什麼原因?
    《清史稿》后妃傳記載烏拉那拉皇后確實失寵,其中原因且聽羽評細細道來。
  • 乾隆為何要廢第二任皇后?11年後發生一件大案,揭開廢后真因
    因為此事涉及皇家隱私,關於那拉皇后為何會被「廢」,史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說法。但在11年後,發生一件大案,揭開那拉皇后被「廢」原因。 輝發那拉氏,雍正十二年嫁給寶親王弘曆(後來的乾隆),為側福晉,比富察皇后晚6年來到乾隆身邊。第二年,雍正駕崩,乾隆繼位,封那拉氏為嫻妃。
  • 繼後烏拉那拉氏為何與乾隆反目,以至斷髮相傷?流言漫天何為真?
    ,在影視劇中這二位烏拉那拉氏皇后都以剪短自己的頭髮來與乾隆一刀兩斷(這種做法牽扯到了滿洲舊俗,滿洲人在過去只有親人去世等他們大喪之日,才會「剪髮成服」以示哀悼,皇后此舉顯然是在詛咒乾隆),而皇帝見此情狀自然龍顏大怒,皇后也就因此被廢。
  • 康熙二立二廢太子,原因是什麼?
    赫舍裡氏和康熙感情非常好,卻因為難產,在生下胤礽4小時後去世。諡號「仁孝皇后」。太子原本有個胞兄、嫡長子承祜,可惜2歲染病不治。這樣一來,胤礽就成了皇后遺孤,康熙帝悲痛之餘,親自撫養胤礽。康熙帝有多寵愛這個兒子呢?
  • 孫皇后生了明英宗朱祁鎮?廢了皇后胡氏,朱瞻基悔恨:年少糊塗!
    ,而是宮女不是說孫皇后是朱祁鎮的生母嗎,怎麼成了一個沒有任何記載的宮女?在強勢兒子的默許和支持下,張太后是不敢亂出聲的,況且張太后本來就跟孫貴妃關係不錯,在這件事上也就睜著眼閉隻眼了。整個皇宮在兩個關鍵人物的控制下,誰敢亂嚼舌根,嫌命長嗎?可憐的胡皇后,原本就不受寵,還連生了兩女,快要30歲了,遲遲等不來兒子,估計朱瞻基也是著急上火了,不再對胡氏抱有希望了。
  • 她是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挺著大肚子被趕出皇宮,再嫁後一生幸福
    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看過清朝的後宮戲,對於一個能夠先要擁有幸福的女人來說,皇帝的後宮雖然能夠享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那裡絕對不是一個理想的地方,而接下來要說的一個人,是清朝唯一被廢除的皇后,懷有生孕的她被趕出了皇宮,那她的結局是否悽涼呢?
  • 明宣宗原配胡善祥:以賢之名被廢,皇后變仙姑
    當然明朝也不例外,明朝的後宮跟所有朝代相比,她們算是安靜的了,可也有被廢的。明朝第一位被廢的皇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胡善祥,有著賢名的她卻失去了中宮之主的位置,是否全部要歸結於朱瞻基的情緒化——衝動。此原因也是受到明太祖的影響,以及前朝之鑑。明太祖立國,家法嚴。史臣稱后妃居宮中,不預一發之政,外戚循理謹度,無敢恃寵以病民,漢、唐以來所不及。
  • 胡善祥:明朝第一位被廢的皇后,到底犯了什麼錯誤?
    胡皇后是明朝宣宗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明朝歷史上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后。和很多犯了錯誤的皇后相比,胡皇后一生忠孝至善,為人方面挑不出什麼錯處,而且還被宣宗的母親張太后所喜愛,所以她當時的被廢,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朝野的震動。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遭遇讓天下人同情,被廢的原因是什麼?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遭遇讓天下人同情,被廢的原因是什麼?明朝的皇后大多賢惠,馬皇后帶了一個好頭。明朝的皇帝大多不會廢皇后,在明朝只聽過廢皇帝、搶皇位的,廢皇后的事情很少見。宣宗皇帝繼位之後,不顧百官的阻撓廢除了皇后胡善祥,引起人們的熱議。
  • 胡善祥皇后生前無過為何被廢為「道姑」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寥寥數字訴說著無盡的離別恨和相思苦!明朝之時,明宣宗朱瞻基也在胡善祥皇后逝世之後,為其追諡,並再次恢復皇后之位,追諡為"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而真實讓其廢除的緣由,實乃帝皇之私心。《勝朝彤史拾遺記》記載:"時宣宗初嗣位,意亦稍稍向孫氏,……後數數規諷,上稍厭後。"由此可見明宣宗一直都不喜歡胡善詳,只是礙於沒真正的理由,才一直擱置沒有廢除其後位,在貴妃孫氏誕下長子朱祁鎮之時,明宣宗就為自己找到冕堂堂的藉口,以此來大作文章,堅決廢除胡皇后。
  • 康熙皇帝一廢太子胤礽和二廢胤礽有什麼不同點?
    康熙皇帝在清朝歷史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都是有名的「千古一帝」,就是這樣一個聖明燭照的皇帝在他的晚年對於儲位之爭也是力不從心,只能是一聲嘆息。本文要說的就是奪嫡之爭的引發者——皇太子胤礽,正是因為胤礽被廢,所以才會導致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
  • 胡善祥當皇后僅兩年無辜被廢,孫皇后盜子奪位心機深沉
    孫皇后是一位傳奇人物,在明代的史籍之中,對孫皇后褒大於貶。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之中,孫皇后善良識大體,幼年顛沛流離,卻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政治軍事上有著卓越的才能。而宣宗的原配胡皇后卻心狠手辣,為奪位不擇手段。而歷史上胡皇后和孫皇后的性格正好相反,胡皇后大度懦弱,而孫皇后得寸進尺,胡皇后被廢,是孫皇后在宣宗身後不停推波助瀾的結果。
  • 《清平樂》之郭后被廢:一場是非,人去樓空,獨留帝王仁愛之名!
    表面上看郭皇后被廢是無子善妒。其實,郭氏之所以被廢,實際有兩個原因。一是她的婚姻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捲入了宋仁宗和嫡母章獻明肅劉太后之間的是非中,二是她自己不爭氣,自己作死了。1023年劉太后決定給宋仁宗選皇后。但是這件事情上,宋仁宗對此被老娘壓製得很難受。
  • 康熙曾說過死後斷不可留大阿哥和廢太子,雍正為何沒遵從父命?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朝發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復立僅僅三年的太子胤礽二次被廢儲君之位,從此是徹底的萬劫不復,徹底的退出了九子奪嫡。 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的《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中的記載來看,在二廢太子期間,康熙帝生氣之下,還特意召集王公大臣降旨,說道:「朕萬年之後,大阿哥(胤禔)、二阿哥(廢太子胤礽)斷不可留,爾等內如有留之者,即系擾亂國家之人」。 康熙帝的大概意思就是他死後,大阿哥和廢太子胤礽是絕對不能留的,誰留下,誰就是擾亂國家之人。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廢太子?
    曾經看過一個統計:歷史上真正順利登基的太子(被立為儲君不少於一年)不超過60%,被廢黜的太子佔比超過10%,而且有意思的是:越是雄武的君主,越是喜歡廢太子,比如漢武帝,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當然還千古一帝的康熙。
  • 在古代為什麼太后屢屢攝政掌握大權,而皇后卻經常被廢
    武則天作為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前後控制朝政四十餘年,堪稱太后中的太后,甚至連親生兒子都當成踏腳石(太子李賢),殺起來毫不手軟,可以說武則天的權謀之術在歷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不過像武則天和呂后這樣極端的大權獨攬型的攝政並不是古代太后攝政的全部面貌,在歷史上,還有所謂和諧的攝政。
  • 清朝唯一被廢的皇后,懷著孩子被趕出宮外,第二次嫁人獲得幸福
    實際上,烏雅氏的提升速度在整個清史上,是非常之快的,就拿康熙皇帝寵愛的另一個辛者庫出身的良妃飛來說。同是一群出身不俗的女子,但康熙皇帝卻是個聰明人。在康熙皇帝生下八阿哥後,良妃在20多年後才能被封為嬪,而在入宮六年後,德妃成為後宮四妃之一。很明顯,良妃再優秀,放在德妃面前也是小巫見大巫,烏雅氏能成為大清皇室的寵臣,主要還是源於康熙皇帝的重視。
  • 雍正登基後,善待廢太子一家,為何不肯赦免囚禁十四年的大哥?
    清朝的建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經歷幾代人奮鬥的漫長過程。從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到皇太極定都盛京,誰也沒有想到滿人真的能夠取代大明建立帝國。滿人在順治時期進入中原,定都北京,建立清朝,雖說名義上面是中華帝國的正統政權,但實際上卻與南明隔江而望。而南明滅亡之後,西南和臺灣也依舊在三藩、鄭氏的統治之下。
  • 烏拉那拉氏有三位皇后,一個殉葬,一個成為雍正至愛,一個被廢!
    早在努爾哈赤時期,海西女真有四大部落,他們的王族就姓那拉氏,分為烏拉那拉氏、哈達那拉氏、葉赫那拉氏和輝發那拉氏四大支系。然而,在這那拉氏的四大支系中卻有兩隻是「贗品」,烏拉那拉氏和哈達那拉氏兩支祖先相同,是最傳統的那拉氏。葉赫那拉氏一支卻原先是來自蒙古的土默特氏,而輝發那拉氏則原姓 益克得裡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