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廢太子?

2020-12-19 電影白沙君

曾經看過一個統計:歷史上真正順利登基的太子(被立為儲君不少於一年)不超過60%,被廢黜的太子佔比超過10%,而且有意思的是:越是雄武的君主,越是喜歡廢太子,比如漢武帝,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當然還千古一帝的康熙。《康熙王朝》中把廢太子胤礽塑造成一個貪圖酒色、毫無主見、行為乖張的角色,這裡面大部分都是出於文學的寫作,目的就是為了突出四阿哥胤禛的英明。

真實的歷史情況是:廢太子胤礽是一個頗有才華和能力的皇子,而且由於其生母赫舍裡生他時難產而死,康熙對其一直是寵愛有加。從康熙去世前還立下遺囑要善待胤礽及其後代,而其他皇子徹底淪為政治的犧牲品,就可以看出胤礽在康熙心中的分量。

胤礽19歲時的書法。

胤礽第一次被廢的原因是:以索額圖為代表的外戚勢力集體擁護胤礽,被康熙訓斥為「議論國事,結黨妄行,驕縱皇太子,圖謀篡奪皇位」。此後幾年,胤礽陷於一系列醜聞事件,最終在康熙四十七年被廢黜(當了三十三年的太子)。

第二次被廢的原因是:九門提督步兵統領託合齊和兵部尚書耿額為代表的軍方勢力倒向了太子,加上胤礽復立之後越發覺得自己儲君之位穩固,行為多有逾矩之地。最終在康熙五十一年再次被廢。

電視劇表現出來的太子行為乖張其實是太子被廢的次要原因,太子在位超過三十年,康熙又不是第一天認識他,怎麼可能因為這些早就了解的性格原因而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呢?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君權和儲權的矛盾,試想如果太子勢力逐漸坐大,外戚和軍方勢力都擁護,那康熙不就被架空了嗎?久而久之,被逼退位也不是沒有可能。以康熙這種雄才大略的君主而言,怎麼可能忍受自己的皇權被別人染指呢?

而更深層的原因是:清朝依賴的是貴族統治,尤其是清朝初期實行的是極為落後的奴隸貴族制度,這種情況下皇帝的婚姻大都是平衡內部勢力的政治聯姻,而誕生的皇子背後也大都站著龐大的外戚集團。所以,清朝前期諸多皇子都被清除於政治中心之外。

康熙一朝沿襲了順治朝親近漢族文官集團的政策,大量重用漢人為官以及在土地政策上向漢族士紳集團作出讓步。但終康熙一朝,也沒有完成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轉變。

官僚政治雖然有結黨一說,但相比於貴族政治的鐵板一塊,對於皇權的穩固,文官集團仍然有著莫大的優勢。

而廢太子胤礽,就是在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下的犧牲品。如果胤礽順利繼位,那清朝極有可能繼續貴族統治。正是因為貴族統治同皇權專制的矛盾,才有了雍正繼位的機會。

相關焦點

  • 跳出《雍正王朝》,四十年太子被廢,到底是康熙疑忌還是胤礽暴戾
    當年,一部《雍正王朝》,風靡大江南北。在劇中,太子胤礽被塑造成一個氣量狹窄、志大才疏的大草包,最終被恨鐵不成鋼的康熙廢黜並圈禁,似乎所有錯都在胤礽身上,所有對都在雍正身上,所有無奈都在康熙身上。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偽造太子手諭發動兵變,隱忍不發?
    因為當時康熙要把主要精力用於對付太子胤礽,錯綜複雜的形勢不允許再節外生枝。電視劇《雍正王朝》把康熙晚年諸子奪嫡的複雜局勢刻畫的淋漓盡致。將「太子黨」、「八王黨」、「四王黨」之間的明爭暗鬥呈現在觀眾面前。二阿哥胤礽是眾兄弟搶奪太子寶座的最大障礙。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為何會看上康熙的妃嬪?各取所需罷了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諸如四福晉、年秋月、阿蘭和喬引娣等女性角色看似遠離政治、遠離紛爭,實則與朝堂對決、奪嫡之爭緊密相連,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動和改變了皇位爭奪的最終結果。康熙皇帝的後宮妃嬪,和太子胤礽之間產生荒唐關係的鄭春華,就是這樣一位幾乎直接導致「九子奪嫡」事件出現的特殊女人。
  • 雍正王朝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之後為什麼又要重新又立回?
    康熙第一次廢除胤礽,主要因三件事:比如,大阿哥胤諟在當時向康熙報告了胤礽幾個罪狀:苛刻對待貴族。貪汙截留蒙古貴族朝貢的禮品。當時康熙沒有追究廢太子,但顯然是相信大阿哥的。2、不悌。康熙47年出巡時,十八阿哥病死,胤礽毫無哀色令康熙很不滿,當時就呵斥廢太子。
  • 《雍正王朝》中,康熙都已經放過了鄭春華,為何太子卻不放手?
    《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康熙的妃子,但她卻和太子胤礽秘密私會,不僅違背了人倫綱常,更觸犯了「勾引太子、淫亂後宮」的欺君之罪。康熙皇帝雖然沒有殺胤礽,但卻廢了他的太子之位,而後又將鄭春華打入辛者庫為奴。康熙為什麼不殺鄭春華呢?因為鄭春華不能死,鄭春華若死了,便等於是默認了胤礽跟鄭春華有私情。康熙皇帝丟不起這個人。雖然康熙不想殺鄭春華,但胤礽這個心狠手辣的人卻想除掉她。之前他太子的位置被廢,就是因為他與鄭春華偷情這個導火索。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為何這兩部描述康熙帝和雍正帝父子二人的歷史大劇,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差不多有一半戲份,《康熙王朝》卻隻字不提雍正呢?首先來說說為什麼《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差不多有一半戲份呢?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客觀來說,因為雍正帝這個守成之君,主要是對內的文治,而且在位只有13年,不同於康熙帝在位61年,一生又是平三藩又是收臺灣的,有著諸多歷史事件,所以對於他一生中的各大亮點要深挖,而康熙晚期的九子奪嫡這個精彩歷史自然不能放過,因此康熙帝自然戲份不少。
  • 康熙為何兩次廢太子?太子3點過失不可饒恕,但成為雍正寶貴經驗
    當了36年太子終被廢,掀起歷史上最驚心的儲位之爭,至今懸念未解康熙皇帝是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雖然有瑕疵,但不能否認他為歷史做出的貢獻。康熙皇帝在位時削三藩,平定噶爾丹,統一臺灣,這些功績都是響噹噹的。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敗筆就是他兩度廢立太子,造成了儲位之爭,使王朝出現內耗。
  • 雍正王朝:康熙賞賜保舉雍正的王掞中藥「續斷」,是在暗示什麼?
    《雍正王朝》中的王掞,是整部劇中一位非常悲情的角色人物。他耗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所培養太子胤礽,最終遭到康熙的廢黜,王掞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此全部付諸東流,這對於他的打擊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王掞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因為他雖然遭遇了如此重大的人生挫折,但依然對康熙、對整個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並且為了幫助他心中的「賢德」之君雍正順利登上皇位,不僅被遭到了康熙的罷黜,同時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實際上,在《雍正王朝》的原著之中,王掞在「斃鷹事件」之後保舉雍正為皇位繼承人,是他第二次就傳位問題向康熙進行勸諫了。
  • 雍正繼位之後,對廢太子的家人很好,為何要繼續圈禁大哥?
    雍正能當上皇帝,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大哥胤禔了,當年九子奪嫡的時候,胤禔上躥下跳,幾乎搞廢了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競爭者。至於為什麼雍正繼位以後善待廢太子老二胤礽的後人,不赦免大哥胤禔,只能說胤禔太能作了。
  • 雍正王朝:太子要學李世民,康熙為何重用胤禛和胤禵應對?大智慧
    導讀:康熙皇帝復立太子後,開始了人生中最後一次「南巡」,但被復立的太子胤礽非但沒有痛改前非,反而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寫過江夏鎮任伯安的書信被康熙皇帝掌握後,太子胤礽決定鋌而走險,想當第二個李世民。
  • 雍正王朝:康熙被胤礽戴了「綠帽子」,為何還會再次立他為太子?
    《雍正王朝》中,胤礽本該成為賭王的人,結果成了賭徒,還將一手好牌輸得精光。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他,畢竟老爸不是省油的燈,兄弟們也不是好對付的人。在這場奪嫡的遊戲中,胤礽的職業生涯如同過山車,起起伏伏。他第一次被廢時,康熙對其已經失望透頂,為何還要給他機會呢?首廢太子,用力過猛熱河狩獵時,到處暗藏殺機,八爺等人興風作浪,偽造調兵手諭,以至於形勢晦暗不明。康熙為了防止中途生變,就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這當中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成分。
  • 《雍正王朝》中康熙時期的張廷玉歷史原型是誰?他也是重量級人物
    《雍正王朝》是清代宮廷劇的一部代表作,在某些細節上也較為接近歷史事實。劇中,康熙、雍正、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等角色深入人心,此外還有一個角色也很出彩,他就是張廷玉。歷史上的張廷玉卻如《雍正王朝》中一般,是個十分謹慎的人,這一點,無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對他都都有類似的評價。不過,《雍正王朝》畢竟是影視作品,如果細心且了解清史的讀者看過這部劇後,就會發現,雍正時期的張廷玉較為符合歷史真相,而康熙時期的張廷玉,顯然有不小的出入。在筆者看來,康熙時期的張廷玉更像是歷史上另一人物——李光地。
  • 雍正登基即位後,為什麼會善待廢太子而對大哥卻不赦免?
    按照皇家規矩,嫡長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榮耀,皇位也只會傳給嫡長子,哪有人要說了,雍正是個例外,他並不是長子,它登基後,為鞏固自己的地位,他的二哥、三哥、五弟、七弟被關押進監獄,並且都剝奪了地位封號,將他們都貶為了庶人,這幾位兄弟陸陸續續死在監獄。雍正的哥哥,比他更適合皇帝,因為皇位向來只傳給長子,雍正好不容易得來的皇位又怎麼會讓其他人搶走?
  • 康熙為何兩廢太子立雍正,原因只有這兩點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
  • 雍正王朝:太子與鄭春華私通,是太子風流,是鄭春華淫蕩?
    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給我們的印象是誤國誤民、損公肥私、濫用職權、草菅人命、賣官鬻爵、沒有擔當。這樣的人德行這麼差,怎麼配做太子? 而且他竟然大膽到與康熙的妃子鄭春華廝混,再聯想到太子的品行,不難發現,必定是太子胤礽主動找的鄭春華。在劇中我們看到,太子有意在大眾面前拿走了鄭春華的手絹,此種調戲行為,已經是大逆不道。 但作為康熙妃子的鄭春華,面對太子的誘惑,也沒有把持住。畢竟鄭春華也就30歲左右,正是青春年紀。
  • 雍正王朝:誰這麼大膽,敢當面諷刺康熙?太子師傅王掞,就這麼牛
    為什麼說皇十子胤俄是「豬一樣的隊友」呢?注意,此時的太子胤礽已經接連兩次被廢,而且康熙皇帝也已經明確下旨,將其「永遠圈禁」。而且,太子胤礽之所以被徹底廢黜,就是因為武裝政變,王掞卻偏偏舉薦胤礽擔任「大將軍王」,掌握十幾萬兵馬,是王掞年老昏聵了,還是王掞真活夠了?當然,都不是!
  • 康熙皇帝一廢太子胤礽和二廢胤礽有什麼不同點?
    康熙皇帝在清朝歷史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都是有名的「千古一帝」,就是這樣一個聖明燭照的皇帝在他的晚年對於儲位之爭也是力不從心,只能是一聲嘆息。本文要說的就是奪嫡之爭的引發者——皇太子胤礽,正是因為胤礽被廢,所以才會導致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
  • 康熙為什麼沒有冊立雍正為太子,而是任由他們爭奪儲君之位?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一個皇帝,他的兒子也是清朝諸位皇帝中最多的,儲君之位又在很長一段時間多空懸著,所以在康熙時期,皇子之間等皇位之爭十分激烈。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最後登上皇帝寶座的人是皇四子雍正,然而康熙在生前一直都沒有冊封他為太子,甚至有人因此懷疑雍正篡改聖旨。
  • 雍正皇帝登基後,善待廢太子一家,為何不肯赦免大阿哥?
    ——王維引言用這句詩來形容雍正在奪嫡大戰中的心態最合適不過了。當初誰都不看好的雍正最後成了一匹黑馬,一躍成了康熙的繼承人。都說皇宮十分多,清朝作為宮鬥最為嚴重的朝代,九子奪嫡的好戲也是流傳至今。雍正繼位之後,肯定要收拾曾經在奪嫡大戰中的對手,但是為何他如此善待廢太子,但是對待大阿哥卻絕不留情呢?一、雍正為何不放過大阿哥大阿哥胤褆是康熙第一個孩子,但是很可惜她的母親並非正視,所以他只是庶出,沒有資格做太子。不過清朝亂不是沒有原因的,在未來皇位的繼承上沒有做過硬性規定,而是賢者上。
  • 太子廢而復立?發生了什麼,讓康熙言而無信
    《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先是廢除太子,但在不久之後,卻又復立。康熙帝為何做出如此舉動?這其中又暗含什麼深意呢?康熙立胤礽為皇太子後,又冊封諸多成年皇子分別為貝子和貝勒,參與國家政務,並分撥佐領,各有屬下之人。康熙帝此舉,本想著是讓諸位皇子多多輔助太子,管理朝中各項事務。但是,那些個皇子,就沒有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