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看過清朝的後宮戲,對於一個能夠先要擁有幸福的女人來說,皇帝的後宮雖然能夠享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那裡絕對不是一個理想的地方,而接下來要說的一個人,是清朝唯一被廢除的皇后,懷有生孕的她被趕出了皇宮,那她的結局是否悽涼呢?
這個女人就是清世祖順治皇帝的結髮妻:博爾濟吉特·孟古青,順治皇帝和博爾濟吉特氏的結合,可以說是一場政治婚姻。博爾濟吉特繼承的是成吉思汗的姓氏,他是蒙古親王吳克善的女兒,清朝第三位蒙古族的皇后。
此外,博爾濟吉特氏還是順治皇帝生母孝莊文皇后的侄女兒,古代一直很流行親上加親的說話,因此兩人在長輩的督促下,再加上攝政王多爾袞極力促成。1352年,順治皇帝14歲的時候,就順理成章地結合在一起了。歷史上並沒有記錄博爾濟吉特氏的年紀,但是這時候的她,應該是要比順治皇帝大一些的。
當時的清朝,順治皇帝只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所有大事都是多爾袞定奪,年幼的順治和孝莊文皇后兩孤兒寡母,隨時都有被篡位的可能,索性順治隱忍下來,1650年,多爾袞突然死於喀喇城,此時的順治,徹底清掃多爾袞集團。掃除他的殘餘勢力。
而博爾濟吉特氏作為順治的皇后,這件事也是多爾袞極力撮合,因此始終讓對多爾袞勢力深痛惡絕的順治開心不起來,夫妻二人的情感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說博爾濟吉特氏是一個安靜孝順、賢良的女子,她的皇后位置或許還能夠得到保留,畢竟人家也是王族出生,然而讓人遺憾的是,這位大小姐同樣是一個需要人伺候的主。
雖然博爾濟吉特氏「後麗而慧」,順治在《孝獻皇后行狀》提起自己的正宮皇后卻說道:「朕素募簡樸,博爾濟吉特氏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
當博爾濟吉特氏吃飯的時候,看到有一個器皿不是金子做的,就會非常不高興,而且她十分善妒,不允許順治親近別的妃子,考慮到博爾濟吉特氏的地位,順治一直隱忍不發,但是後來的他實在是忍不住了。根據《清史稿記載》,順治十一年八月,順治皇帝在宮殿召集群臣,以「無能,故當廢」的理由,要廢除博爾濟吉特氏。這下立刻引發了軒然大波,禮部員外郎孔允樾及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棐、張璟等大臣紛紛勸阻,力言不可。
畢竟博爾濟吉特氏是明媒正娶來的皇后,家族勢力也不小,這不會引發動亂嗎?再說了,皇后哪有用「無能」的理由而廢掉的呢?但是油鹽不進的順治還是堅持了這條旨意,大臣們又紛紛去懇請孝莊文皇后去勸勸皇帝,不過孝莊文皇后早就知道兩口子過得不好,並沒有多加幹涉,順治最終將博爾濟吉特氏廢為了靜妃。
正史上就沒有了後文,靜妃後來如何呢?根據朝鮮的李氏王朝實錄記載,廢后此時已經有了身孕,她被貶之後就被挺著大肚子驅逐回到了老家,「所生子亦賢」,此後靜妃再嫁給了他人,雖然這個結局沒有佐證,但是當時的滿蒙風氣比起中原,女子尚未有太多繁文縟節,靜妃或許真的是這個下場,而她改嫁他人,也獲得了一生的幸福,畢竟以蒙古親王吳克善女兒的身份,除了皇帝之外,還真沒有誰敢和她發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