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和英國同學小聚,聊起來才發現,距我們09年去倫敦讀書,至今已經十年了。不少上學時的趣事都歷歷在目,那時候St. Martins還在Charing Cross Road,放學後我們一起到學校後面的面料街選布料、交作業前熬夜打版做衣服、每個project結束都約好逛街野餐或吃頓好的。
其實,相信不少在倫敦讀書或者生活過的人,都會有一種英倫情結。
可能是Hyde Park湖邊的天鵝和樹叢中亂竄的松鼠;可能是倫敦淅瀝瀝下不停的小雨;可能是Liberty的印花、Ritz的下午茶又或者F&M的野餐籃。
而於我而言,我的倫敦記憶還有這些...
B R I T I S H
S T Y L E
如果讓我選出最能代表英倫氣質的兩張面孔:
一個是Kate Moss。性感而克制,無法定義卻從不設限。
一個是Cara Delevingne。古靈精怪,骨子裡透著一股男孩子氣。
她們雖年齡相差不少,卻共同有著一股不羈而hippie的特質,我行我素,舉手投足間,隨性卻深入人心。
而恰好,她們曾經共同出鏡過Burberry的campaign,那個最能代表英國的品牌,箇中故事,也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那些英國女孩們所散發出來的英倫態度,正是我們腦海中Burberry所傳達出來的形象。
是啊,不能不提的英倫記憶,一定少不了Burberry。
而讓其名聲大噪的,絕不至於愛德華七世的一句「Fetch me my Burberry」。
說它是最能代表British Style的品牌絕不為過。我記得上學時,Regent Street的旗艦店還沒開,每當路過Bond Street的那家店面,總會忍不住想進去逛逛。風衣、格子印花、羊絨外套,不論你是學生還是遊客,自用還是送禮,總能各取所需,找到個人所愛。
因此上學的時候,大家的衣櫥裡總少不了幾件Burberry...
T R A V E L
W I T H
B U R B E R R Y
走過了Wales、New Castle和London
我記得剛去倫敦的那年冬天,我買了一件經典的Burberry羊毛大衣,牛角扣、帶帽款式,膝上的長度,保暖實用又不乏時髦。
那年聖誕我們自駕去了Wales和New Castle,翻開FB,驚覺當時那件大衣,恨不得穿了一整個冬天。
可它的「宿命」還遠不止於此,幾乎每年冬天都會有它的身影。甚至去年去首爾的時候,我也穿上了它。
Burberry的單品就是如此,衣櫥裡的款式更迭不停,但無論如何淘汰,總會有Burberry的一席之地。比如這件外套,在我衣櫃裡躺了十年,不僅溫暖依然,且完全不會過時,這便是對「經典」最好的詮釋。
其實,不論是讀書時,還是後來工作,以及現在做了blogger,翻翻相冊,常常會在照片裡找到Burberry的身影。
從10年在比利時的短外套和低腰牛仔褲;到紐西蘭陪伴我一路的保暖又好看的poncho;
後來在阿姆斯特丹逛博物館、以及在香格裡拉野餐,也都有著Burberry的身影。
不論是Christopher Bailey時代,還是現如今Riccardo Tisci擔任設計總監,風格雖大不同,卻都是品牌的一段歷史呈現。很慶幸,通過照片,也記錄著我和Burberry的旅途點滴。
B U R B E R R Y
A N D
I
而對於一個品牌喜愛,除了購買,我以為,了解品牌的設計、內涵以及藝術性,從而產生更深的連結,是我所更推崇的。
關於Burberry的歷史,雖說不上倒背如流,但關於Thomas Burberry的故事、gabardine面料、Trench Coat等,也算略知一二。
記得在我2011年回國實習的時候,剛好趕上了一場Burberry那幾年在國內做的最大的一場秀。
當時的邀請函和現場照片還發了微博
特別的是,8年前的那場秀,沒有一個真實的runway模特,全部都是用立體的全息影像所呈現。屋頂上的雨水、雨傘划過,以及腳步等都是如此。栩栩如生,震撼而虛幻的表現力,如今說起,都是歷歷在目~
前年回到倫敦,特意留出了一天時間,就是為了去看Burberry在Old Sessions House舉辦的為期兩個星期的「Here We Are」展覽。
辦在這個18世紀老房子裡,除了時裝周上剛剛走秀的collection,還展示了幾位英國攝影師從未發布過的照片,當中講述不同族群及階級的英國人的生活方式。三層樓,14個房間,間間都是驚喜。
除了時裝,將品牌的個性用多元化的方式表達,就像這些作品一樣,「有的意味著嘲諷、有的柔情、有的平凡、有的美麗卻苛刻,十分真實」。
T H E
T R E N C H
C O A T
Burberry在我的成長軌跡中,尤其是在倫敦讀書的那幾年,絕對佔有很重要的一隅。
它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每次看到或者穿上它的時候,其實都會有些對英國的眷戀,哪怕只是穿上的那一瞬。
尤其是trench coat。這件Kensington Coat陪我走過了巴黎、倫敦、三亞、北京...當然也將跟我去到更多地方。
穿了很多年,以及深感無論是休閒慵懶的風格,或者裙裝、闊腿褲等更formal的造型都完全可以駕馭。
防水的gabardine面料、領口勾扣、格紋領底和雨擋等等細節,在延續了標誌性風格的同時,穿著起來是著實充滿實用感與功能性的。
演繹經典的同時,Burberry也在潮流中不斷激發新意。trench coat是Burberry永恆的經典,甚至在牛津詞典中搜索Burberry這個詞條,都會出現風衣的釋義。
但它也是一個創作的載體,在每一季裡面不斷變化,帶給我們源源新意。
Burberry S/S 20(左)
Burberry S/S 08(右)
前兩天驚喜地看到Agyness Deyn在Burberry S/S 20的秀上復出,同樣也是身著一件bling-bling的trench coat。
在我印象中,她還是那個煙燻妝、超短髮,身穿著金色風衣的Burbery女孩。而又一次在秀場上見到她,深感當年那個酷酷的英倫tomboy又回來了!
昨天在Burberry的官微上,看到了這段視頻,模特們乘上Trench號列車,就開啟了一段摩登和經典的穿越之旅。而列車上時髦的「乘客」們,穿著的都是Burberry A/W 19的trench coat新品~
經典的基調上的巧妙變化,足以讓新季秀款中的trench coat耳目一新。
把gabardine面料的幾個標誌性色調,以不同比例拼接交織到一起,充滿玩味。而正面看來是經典一件普通的heritage設計,卻在反面的羊絨鬥篷設計上大作文章。
不同材質和裝飾的加入,也讓風衣有了不同的時髦風貌。非常大膽而且抓人眼球。
例如在暖胡桃色的基調上,用朋克感的孔眼和金屬鏈飾勾勒出整件風衣的輪廓,個性十足。走的時候還會碰撞出響聲,也是太帥氣了~
或是在領口、袖口、下擺裝飾上令秋冬倍顯溫暖的羊毛,整件風衣的廓形也比經典款更為立體誇張,增加了不少體積感以及氣場。優雅和型格街頭的風格平衡得剛剛好~
其實,我們都很熟悉的Burberry trench coat有非常豐富的款式變化。最最經典的Heritage系列的版型都是以英國各地名來命名的。
例如我穿的肯辛頓,廓形較為合體流暢;切爾西窄肩收腰,更加修身;而威斯敏斯特面料比較輕薄柔軟,大廓形穿起來休閒隨性。卡姆登則是更加輕便簡約的單排扣開襟設計。
而且每一款的雨擋、腰帶、肩飾等細節在繼承trench coat原型的基礎上,都有些許不同。
而trench coat在今年秋冬還在經典款的基礎上還推出了3個全新的變化,分別是窄款短版的伊斯靈頓、簡約直版的皮姆利科和休閒長版的滑鐵盧。
皮姆利科採用傳統工裝版型,搭配缺角型翻領設計,看起來像是實驗室的制服有種幹練感,細節上把傳統的牛角扣換成金屬按扣也更加現代了。
伊斯靈頓版型從肩部、腰部、袖型等剪裁的是窄而精幹的,很能夠修飾身材。
滑鐵盧版型別樣雅致的全新慄棕色也非常好看~
優雅的英倫範兒也有了更為利落簡約的演繹。這個秋冬,很是值得期待了!
祝大家假期愉快!
助理編輯:Nicole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