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龍巖工貿發展集團重組設立,成立以產業投資、股權管理、資本運作為主的國有投資控股企業集團。
8年來,工發集團聚力龍巖產業發展,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發展布局,以「解放思想、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管控風險」為工作方針,以改革創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為工作主線,紮實推進企業改革創新,企業實力顯著增強。
短短幾年,工發集團合併資產總額增長至近100億元,形成了以礦業、光電、汽車為主導產業,兼顧IT、能源等的業務發展格局,成為龍巖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工貿強企。
項目帶動 助力產業興市
8月,新龍馬公司重組交接儀式在我市舉行,新龍馬公司現場與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首批3.5萬輛純電動物流車籤訂合同訂單。
工發集團投資的新龍馬汽車項目,利用合作方的薩博新能源汽車技術實現現有產品的升級換代,加快導入鳳凰平臺EV系列電動轎車,將新龍馬打造成南方唯一生產鳳凰平臺EV系列車型,MINI巴士和物流電動車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搶佔國內汽車行業競爭制高點。同時,為配套新能源汽車項目,完善汽車產業鏈,工發集團引進外部技術與資本,投資了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為我市機械製造業培育了新的增長點。
去年9月,由工發集團合資企業福建智慧海西公司實施建成的龍巖公共服務網正式上線,這是我市利民惠民、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工發集團在改革創新,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實踐。運營一年來,網站瀏覽量超過300萬,註冊用戶已突破15萬人,並於2015年獲得中國智慧政府發展年會頒發的「中國網際網路+政務優秀實踐案例50強」獎項,入選2015年中國智慧政府發展年會「最佳實踐O2O」榜單。
工發集團成立以來,堅持以項目為主要抓手,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產業興市」發展戰略,依託資源、資金和國企優勢,主動開展項目對接,服務龍巖發展。
創新驅動 激發內生動力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政策引領下,工發集團堅持以科技創新提升發展的內生動力。
工發集團所屬中晶科技有限公司的PSS項目,引進國際先進的藍寶石圖形生產技術並引進中組部「千人計劃」高層次技術人才,實現了納米壓印技術對傳統光刻技術的迭代,大幅度提升產能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權屬企業龍巖豐晟,採用行業內最新的工藝及先進的全自動化設備,生產大倍率耐低溫、耐高壓的高性能、高安全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定位高起點。
近年來,工發集團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始終以科技創新為第一生產力,通過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進、培養創新人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此外,為拓寬融資手段,工發集團從過去傳統、單一地向銀行借款的模式,向以直接融資為主、多渠道融資轉變,通過結合公司的不同發展階段,分別以銀行貸款、發行信託產品、中小企業私募債、企業債、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定向債、中期票據以及公司債券等作為融資工具,自成立以來,累計融入資金150億元,為集團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耕主業 提升發展優勢
面對新常態,如何抓住機遇尋求新的發展?記者採訪獲知,工發集團在推動創新引領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深耕傳統成熟業務,強化品牌優勢,推進深化發展,提升發展新優勢。
龍巖高嶺土公司作為集團礦業板塊的核心企業,通過加大科研投入,以全國標準化陶瓷原料基地為平臺,努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力爭建設成全國非金屬礦龍頭企業。主導產品東宮牌(LKC)高嶺土連續多年獲「福建省名牌產品」和「省用戶滿意產品」稱號,超級龍巖高嶺土獲「福建省優秀新產品」稱號,並被評為國家建材行業「知名品牌」,向全國建材及陶瓷企業推薦使用。
在保持原料行業影響力的同時,公司還積極拓展在非陶瓷原料方面的應用,與中石油合作的中油(長汀)催化劑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同時將配套實施石油催化劑載體用高嶺土項目。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新常態下,工發集團將以「建設創新型工貿旅遊強市」為全新定位,積極探索改革創新新路徑,把集團建設成為融資「融得好」,投資「投得好」,運營「運得好」、管控「管得好」的符合市場競爭機制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在新龍巖建設中譜寫新華章。(記者 梁熙 石芳 通訊員 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