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的思維定式認為創業,是年輕人的專寵,年紀大的人根本就不能再成功。可是,束縛天生就是被用來打破的,事實證明,年紀大的人,只要願意肯定可以創業成功。這個事實就是張忠謀,56歲開始創業,大器晚成,70歲還實現事業愛情雙豐收。到底是怎麼的故事?
創業,無關年齡,身邊事例就是很好的證明,馬雲31歲拋棄老師去做網際網路,如今成為首富。柳傳志40歲創辦聯想。任正非43歲了才成立華為,如今已經是行業巨頭。而臺積電的張忠謀,56歲才開始創業。創業真的跟年齡無關。
積澱成就成就
1941年,張忠謀一家被迫搬到重慶,當時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18歲那年,張忠謀考上哈佛,成為當時唯一的中國人。他傳奇的一生開始了。
張忠謀先後經過哈佛、麻省理工的深造學習,取得了碩士學位,畢業後一念之間,張忠謀踏入希凡尼亞,成為了一位半導體工程師,從此他的生命與半導體緊密相連。入職一個月,張忠謀就憑實力改良了公司傳統的技術,被公司認可並開始推廣,當時年僅24歲。
一年後,因為高層變動意見不合,他轉到德州儀器任職,一做就是20年。因閱歷及成績,張忠謀升為副總裁,負責德州儀器全球半導體業務。在美國,可以說如此高的身份的華人,就只有他一個,收入和榮耀應該夠了,但是他沒有滿足,他心中還有創業火苗在熊熊燃燒。
企業崛起靠思想轉變,
1970年,德州儀器總裁夏柏欲減少半導體的投資,張忠謀非常不滿,他要求加大投資無人應答。
十年後,由於不看好公司未來的轉型,張忠謀選擇離開了德州儀器。隨後張忠謀應邀去了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任院長一職。1987年,張忠謀在臺灣創立了世界第一家代工廠,就是今天著名的臺積電。臺積電能快速發展,全來自張忠謀對行業的改造。但是,當時英特爾是沒有對手的,如果繼續像英特爾設計+製造的路線,對於臺積電來說只能在大企業中夾縫生存,這讓誰都不願意看到。
於是他另闢途徑:創造出半導體晶圓代工業務。要知道當時AMD根本無法跟英特爾匹及,後來AMD採取自己設計,找臺積電製造結合的路線,才能與英特爾比拼。張忠謀曾說:生產CPU我是英特爾一半的成本,而且品質比他好2倍,代工就找我。這個思路的轉變,讓臺積電發展一年比一年迅猛。
事業得意,愛情也得到收穫,年滿70的張忠謀,和小他13歲的秘書張淑芬結婚了。2006年開始,張忠謀開始安排自己隱退,任蔡力行做CEO。
歸來,重振雄威
2009年,一場全球金融風暴襲來,臺積電也面臨巨額虧損。這時,張忠謀臨危回歸,重接臺積電CEO,親自指揮使得臺積電順利度過難關。2010年第一季度,臺積電盈餘達336億新臺幣,從危機中活了過來。在張忠謀的指揮下,2017年臺積電市場佔有率突破56%。2018年更是創造佳績。同年6月,張忠謀正式宣布退休。
張忠謀的傳奇人生,告訴世人,任何時候創業都不晚,日落西山後還會日出東方,這個輪迴時間就在於你自己。對此,你怎麼看?科技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我將與你同在!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