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裡的秘密——蕭山歡潭村的一次文化發現之旅

2020-12-21 浙江新聞

  幾經翻修,至今保存完好的田家院子 董水康攝   

  木箱裡裝著三十餘冊田氏家譜。   

  至今還保存著的清朝老宅。   

  核心提示: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參天之木,必有其根。那些記載著一個家族世系繁衍及人物故事的家譜,不僅告訴「我們從哪裡來」的答案,其中傳承的先人智慧、倫理、準則,或許也是我們解決當下問題、探尋未來之路的鑰匙。

  本期美麗鄉村周刊推出《家譜裡的秘密》專題,講述發生在千年古村歡潭的尋找宗譜的故事,發掘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的生命及其精神。這是一次跨越時空的「精神考古」,不僅在於尋根,更在於理解並承接歷代凝聚的道德情操與文化精髓,回答「我們到哪裡去」的命題。

  浙江在線7月26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沈晶晶 區委報導組 蔡卡特)在城市化乃至全球化浪潮中,鄉土不免有些失落。但家譜的故事告訴人們,勤勉、淳樸、善良繪成中國鄉村的底色,歷經千年綿延不息,最終構成民族的精神特質,需要激發的只是文化和價值觀自信。在全球秩序重構的時代,我們相信「鄉土的,也是世界的」。

  60多歲的田關仁至少有一點與眾不同,特別著迷於自己的家鄉——杭州蕭山區進化鎮歡潭村,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

  多年來,田關仁一直難掩心中的好奇:先祖從何而來,他們為何會選中這個有田可耕、有水可漁、有林可樵的富庶地方?這個看似普通的村莊,為什麼能走出135位朝廷命官,其中有什麼基因和必然嗎?他們當年做過什麼,為這個世界和後代留下過什麼精神財富?

  在村民的記憶中,村莊的過去早已模糊。除了口耳相傳的故事,一切仿佛掩埋在歷史塵埃中,無從得知。每當新聞報導一個重大事件或社會問題,哪怕村裡發生鄰裡糾紛,田關仁也禁不住想:如果先祖們活著,他們會怎麼處理這些問題?會和一代代示訓的「守望相助、耕讀傳家、為學至勤、為富有道、為窮有志」準則有關嗎?

  機會來了。退休後的田關仁用4年時間,請村裡老人講故事,收集散落在蕭山、紹興和天津南開大學、江西泰和縣等地的宗譜信息和資料,試圖重啟一場與祖先的對話,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在歷史的倒影中

  看清自己

  由於曾在區農辦工作的緣故,這十幾年裡,田關仁去不少農村考察過。他承認見過的那些或古樸、或精緻、或整潔的村莊中,歡潭村並不算好。但是對於家鄉,他總是偏愛些。不大不小的歡潭村,安安靜靜。村口的潭水,總是四時澄澈。

  2012年,當田關仁偶然在蕭山圖書館找到薄薄一冊《蕭山姓氏》,看到裡面關於「山陰歡潭田氏」的簡短敘述時,感到了驚喜和釋然,「白紙黑字,一切都是有據可循的」。

  村裡那口不足一丈深的潭水,竟真是嶽飛當年飲馬的地方,村裡老人所言不虛。

  「南宋小康王年間,嶽飛率部下途經徐家村(現歡潭村),恰好是酷熱的三伏天,經過長途跋涉的將士們,個個滿頭大汗,盔甲全溼,口渴難忍,忽然看見前方有一小村,喜出望外,遂稟報嶽飛,想進村歇息,嶽飛卻不想打擾村民。看見村口有一口清泉,便與眾將士下馬俯身飲水,泉水甘洌解渴。村民聞訊,紛紛出門歡迎嶽家軍時,嶽飛早已帶領嶽家軍離村而去。」彼時還不太擅長讀古文的田關仁,一字一句琢磨著這段話,想像當年的情景。陽光穿過樹蔭的縫隙,他臉上的驕傲,如此明媚。

  因著嶽飛的故事,村裡將潭水取名為「歡潭」,村子也改名為歡潭村。後來,村民又將水潭圍成七角形,用青石板作護欄,中間的一塊欄石上鐫刻上了銘文。

  然而,所有關于田氏與歡潭的相遇相知,只有發黃的手工紙上一句「山陰歡潭山水之勝遂卜居焉」。

  這樣的敘述太過模糊,田關仁想知道的是一個更清晰、更生動些的故事:一代代歡潭人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他們怎樣從山村裡走出來,最終又怎樣實現人的價值。

  接下去,整整兩個多月的時間,他沉浸在網上浩瀚的信息裡。在熱心網友和同行的指點下,他找到了歡潭田氏家譜散落在民間田姓人家、紹興博物館、南開大學圖書館等處的痕跡。

  但是,要見到這些家譜並不容易,「家之有譜相當於國之有史,家譜是一個家族的財產。博物館、圖書館裡的資料有影印版,但是民間留存的家譜都只允許看,不允許複印。」田關仁只好託各地的親戚、朋友、熟人幫忙,承諾絕不私自影印,並許下了歸還的時間。

  2013年春節,當田關仁接過親戚遞過來的小木箱,看到裡面整齊擺放著的30來冊家譜時,手微微有些發抖。

  他隱隱有種感覺,之後他要接觸到的不僅僅是「我從哪兒來」的身世之謎,而是「我們向何處去」的生命之謎,「從歷史和先人的故事中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從而走向對的方向」。

  誰在遠處

  等著你的到來

  翻開有些發黃的冊子,塵封的時光漸漸走近。

  1000多年前,金軍南侵,宋都被迫南遷。歡潭田氏的先祖田秩因為護著宋高宗平安到達杭州有功,被封為司空。

  北方的家已經回不去了,在思考「退隱後定居哪裡」這個問題時,戎馬一生的田司空突然想起了南渡時路過的那個叫歡潭的小村。距離官道三四裡的地方,不至於特別安靜,卻也不過分喧鬧。村口,是一排鬱鬱蔥蔥的樹。房子零星地散落在低丘緩坡間,河水緩緩地流向不遠處的浦陽江。「就這裡罷。」看著遠處風生而水起的景致,田司空下定了決心。

  宗祠是首先要建的。放置家譜,以提醒自己不要忘本,族中大事也要有個商量的地方,宗祠裡附設學校,教化後代。除了田姓的宗祠,村裡其他姓氏村民的祠堂也要幫助修建起來。

  但是在自住宅邸修建這件事上,官至一品、位列三公的田司空卻並不想打擾村民,大興土木。只是選了一處安靜的地方,建了一座小院,低調而謙遜。

  「看到先祖的行為,再觀照自身,我們很多人可能要感到羞愧。」田關仁感慨著祖先的良苦用心。

  經過數次翻修和艱難歲月的洗禮,田氏宗祠至今裡還保存著幾百年前立下的牌匾,上面「荊茂堂」三字已經有些字跡模糊。但是田關仁清楚地知道這個堂名裡的期待。

  「紫荊本生枝,枝生葉,葉生花,枝枝葉葉相連,所以才能繁茂。祖先將祠堂取名『荊茂』,是要告訴我們一定要同衷共濟,同心同力,不僅僅是我們田姓後人,也包括其他姓氏的人,敦親睦鄰,同治共享。」田關仁覺得,這也許是歡潭村能夠富庶一方卻又民風淳樸的關鍵。

  由全村人商議定下,飽含「同治共享」理念的「義倉」「義學」「義診」「義渡」「義葬」制度也一代代保持著。幾百年來,歡潭也一直是遠近聞名的「五義之鄉」。

  富有餘力的人將田契捐贈出來,承諾田地上所有產出都歸入「義倉」。碰上荒年,這些糧食足以讓全村人免於飢餓。而在物產豐饒的年份,「義倉」裡的稻穀允許折價出售。當然,村裡也可以拿出稻穀作為學費聘請老師、大夫,讓孩子免費入學,為村民支付看病的診金等。

  田關仁發現,在這樣的村莊裡成長起來的村民,格外淳樸而善良。

  明末清初,田氏十六世高次第的一位先祖分三次捐了163畝良田,折合今天的貨幣,大約相當於1億多元人民幣。清朝同治年間,村裡翻修祠堂,一位村民將家裡用來造新房的木料、石料都捐了出來,還出錢請了最好的工匠。等到祠堂修葺一新,再用剩下的邊角料蓋了自家的房子。

  「看到一半的時候,還以為先祖假公濟私,圖公家的便宜。」等到看完,田關仁不由得感到了慚愧:「現在,關起門來是『小家』。有時候,我們會忘了沒有『大家』,何來『小家』。」

  對「義」和「利」的抉擇,決定了人生最終的價值。幸好,還有先祖的故事提醒我們。

  這不是炫耀

  是在傳承責任

  4年間,田關仁碰見過很多同樣在尋找家譜的人,不少人在家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時,不禁落下淚來。

  「今天,我們很少用好和壞去評價一件事情,大家傾向於用有沒有好處和利益來判斷。」田關仁說,尋找家譜並且把祖先的處世之道告訴後人,他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一件好事」。

  釐清田氏各個支系脈絡時,田關仁發現村中老宅「泰和園」的主人田大年曾在江西為官十餘年,得到了「田令至勤,自不用說,田令治政,值得敬佩」的評價。從老宅至今還保存完好的粉牆黛瓦、磚木樓閣中,依稀可以想像田大年當年衣錦還鄉時的風光。

  他經歷過什麼?歡潭村在他身上留下了怎樣的印記?帶著好奇,兩年前,田關仁特地去了江西尋訪。

  清朝道光年間的秋天,十幾歲的田大年沿著當年老祖宗田秩進村的路,一路輾轉到了京城。農民家庭的出身,讓他無法像其他文人一樣經歷鄉試、會試和殿試後致仕入政。但是他學習的知識並不比他們少,因為在歡潭村的「義學」裡,人人都能夠習詩書、學禮易。田氏家訓裡用整整一篇的篇幅教誨後代子孫「為學至勤」「耕為本務,讀可榮身」。

  田大年做了一位武將的幕僚,靜靜等著機會的到來。一次跟隨軍隊行軍途中,天降大雨,但田大年顧不上躲避,仍趴在馬背上撰寫文書,只讓小廝撐傘擋雨,免得弄溼了紙張。武將看到後頗為感慨,又見田大年文字清俊,文採斐然,便推薦田大年做了江西泰和縣縣令。

  當時的泰和縣,並不是一個好去處,貧窮而民風剽悍。田大年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建造監獄和私塾。錢不夠,便從縣衙日常開支中劃撥。監獄建好後,全縣上下重吏治,作案流竄的犯人被一一抓捕關押,百姓紛紛拍手稱好。期間,田大年親自登門拜訪鄉紳,建立教育基金,作為聘請私塾先生的費用,縣裡所有適齡兒童免費入學,明教化,知禮儀。

  「從法治和教育入手,他試圖重建和諧的公共秩序。」田關仁覺得,這一實踐一定意義上是成功的,「這樣的經驗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建設,難道沒有意義嗎?」

  距離泰和縣千裡之遙的歡潭村裡,田大年為官時所倡導的「君子務本」「耕讀傳家」之風也從未間斷。不到1000人口的村裡有3所私塾,明清時期出過2位進士、3名知府和2名御史。

  當田關仁將這一段家族歷史講給年輕的子侄聽時,他們臉上也有了與有榮焉的驕傲,「回去得好好督促小孩學習了,不能丟了老祖宗的臉啊」。

  今年,當歡潭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年輕的村幹部主動找上門來,想聽聽關於挖掘歷史文化、保護古宅的建議時,田關仁感覺到家鄉有了讓人欣喜的改變。

  時隔百年,荊茂堂也迎來了重新修整的機會。「祖先的成就不是炫耀的資本,他們的教誨才是榮耀,我們有責任傳承下去。」田關仁想,在光緒二十九年戛然而止的田氏家譜系圖,也許能續修下去了。

相關焦點

  • 蕭山進化歡潭村要用文化振興鄉村
    日前,在蕭山進化鎮歡潭村,百年書屋內再次開課了——這一課是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設計的公開評圖課,評的是有關歡潭美麗鄉村核心區的建築設計方案,請來的老師來頭不小,日本、美國、荷蘭的建築名家都來了。像主講老師助川剛,就是日本的著名建築學家,同時也是中國美院的客座教授。  把設計課堂搬到現場,意義非同一般。
  • 蕭山進化鎮歡潭村打造「杭派民居」示範點
    2018-07-12 11:16 |蕭山日報
  • 蕭山大巖山~~歡潭村徒步登山遊覽休閒一日活動
    大巖山位於蕭山區東南部的進化鎮歡潭村。屬於蕭山區級森林公園。海拔485米,向南伸展有五大支脈,長2.5至3.5公裡。
  • 邀您去網紅地 歡潭村「打卡」
    本報訊(通訊員洪凱記者金婷婷)1月12日,也就是本周日,首屆蕭山鄉村文化旅遊節將在進化鎮歡潭村拉開序幕。豐富多彩的演出、年味十足的農貨展、驚喜滿滿的非遺和互動體驗、科技感爆棚的5G旅遊體驗以及書法家的現場送福等,將匯聚成一場年味十足的鄉村文化嘉年華。
  • 嶽飛飲潭水而歡,古村擁機遇而活——歡潭村傳承「五義」煥新生
    而地處杭州市蕭山區南翼的進化鎮,作為蕭山的美麗大鎮、生態重鎮、文化名鎮、旅遊新鎮,在「美麗鄉村」的大時代,這片美麗的區域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作為進化鎮中「最閃亮的明珠」,千年古村歡潭,正在描繪著進化鎮「進化」史上又一記濃墨重彩的一筆。2016年,當建設「美麗鄉村」的號角在蕭然大地吹響,歡潭村又迎來了時代賦予的巨大機遇。
  • 期待 | 國慶假期有8天,蕭山這個地方絕對值得一去
    千年古村落,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美得豐富而低調,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直接刷爆了蕭山人的朋友圈和抖音。而今年的國慶假期即將來臨,又過節了,進化君沒什麼送大家的,就送個「攻略」給大家吧~這一次,歡潭村更是在靈秀的美景之上,打造了全新沉浸式的場景遊玩體驗
  • 蕭山這個村成為歷史文化村落建設樣板!你打卡了嗎?
    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利用,是我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的重要內容,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題中之義。近日,在浙江省第五批歷史文化村落三年建設工作驗收中,我區進化鎮歡潭村以「全省第一」的成績通過驗收,成為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全省樣板。
  • 蕭山怎麼玩~打卡蕭山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
    比如蕭山,蕭山有不少古村落,比如歡譚村,偉民村,東山村等。《田氏宗譜·歡潭記》:&34;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南宋小康王年間,嶽飛率部下途經徐家村(現歡潭村),適逢三伏盛夏,將士們經過長途跋涉,口渴難當,見到村落,自然欣喜,嶽飛為了不驚擾村民,見村口有清泉溢冒,便於眾將士下馬俯身飲水,而且連聲稱讚此泉水清涼解渴。當村民聞訊出來歡迎嶽家軍時,嶽飛已帶領嶽家軍離村而去。後人為了紀念嶽家軍,就把徐家村改為歡潭村。
  • 寶藏遊記 | 蕭山歡潭網紅村一日遊,親子遛娃拍照最佳地(2020/07)
    但今天阿九帶大家來的是在蕭山的一處嶽飛紀念館,傳說南宋嶽飛率軍抗金行軍到了蕭山的這個村子,看到潭水澄澈,飲潭水之後覺得特備解渴而開心如今的蕭山歡潭村,已經煥然一新,儼然一副美麗鄉村的模樣。因為實在是太美,蕭山歡潭村也成為了新晉網紅村,現在就跟著阿九的鏡頭來看一下!
  • 杭州市資訊|蕭山區「美麗鄉村示範村」——歡潭村,從美麗鄉村說起
    杭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蕭山區「美麗鄉村示範村」——歡潭村,從美麗鄉村說起歡潭村,是蕭山眾多美麗鄉村中的一個樣板村。這個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流傳著嶽飛引軍笑飲歡潭水的美麗傳說,保存有全蕭山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傳承著「耕讀傳家崇五義,正身務本繼遺端」的文化精髓……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正是美麗鄉村最為寶貴的資源。當歷史與現代碰撞,當文化與旅遊相融,歡潭,是千百美麗鄉村中的別樣風採。白天,是一幅畫不完的動人水墨畫。夜晚,是一首唱不盡的浪漫小夜曲。
  • 杭州蕭山的網紅村,嶽飛飲潭水而歡故名歡潭,親子遛娃拍照最佳地
    千年南宋情,忠義文化村杭州的南宋遺蹟有很多,而和南宋有關的名人一定少不了嶽飛。提起嶽飛,很多人都會知道在西湖邊的嶽墳。但今天阿九帶大家來的是在蕭山的一處嶽飛紀念館,傳說南宋嶽飛率軍抗金行軍到了蕭山的這個村子,看到潭水澄澈,飲潭水之後覺得特備解渴而開心,為了紀念嶽飛這個村子也命名為歡潭村。如今的蕭山歡潭村,已經煥然一新,儼然一幅美麗鄉村的模樣。因為實在是太美,蕭山歡潭村也成為了新晉網紅村,現在就跟著阿九的鏡頭來看一下!
  • 美麗鄉村之…杭州蕭山進化歡潭
    千年南宋情,忠義文化村…杭州蕭山進化歡潭村,傳說南宋名將嶽飛率軍抗擊金軍路過蕭山,看到此處潭水澄清,兵困馬乏之下,痛飲潭水,清冽爽口,頓解兵馬疲乏,從而休息片刻,開心趕路追擊金兵,為了紀念嶽飛,這個村子從此也改為…歡潭村!!!此村緊鄰風景名勝…大巖山!!
  • 讓垃圾分類為美麗鄉村「駐顏」 蕭山歡潭村開啟「定時定點」新模式
    浙江在線7月15日訊(通訊員 蕭分類)從這個月開始,蕭山區進化鎮歡潭村的田阿姨每天需要多做一件事情——在早上7點和晚上6點這兩個時間段,她都要「掐著點」去歡潭村遊客中心斜對面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點扔垃圾。  田阿姨的改變,要從歡潭村開啟的「定時定點」新模式說起。
  • 杭州市「雙千直播」大型活動——蕭山站及自駕遊蕭山活動圓滿結束
    自古以來,歡潭村的忠義文化根植在美麗鄉村的自然風景中。 本次演出,以進化鎮歡潭村的忠義文化為核心含義,杭州歌劇舞劇院著名青年歌手樊陀在這條明清古街的街口,一曲盪氣迴腸的《大英雄》唱出了滿腔熱血,響徹歡潭。
  • 秋天的蕭山竟然是粉紅色的?近期多處絕美花海出名了!蕭山南片東片都有......
    國慶假期這幾天,不少蕭山人都去打卡花海了。最近這段時間,在我們蕭山,漂亮的花海還真不少。最出名的有戴村的張家弄村、進化的歡潭村,這兩處都在南片,最近在蕭山東片也有一處,在新街沿江村。戴村·張家弄村戴村張家弄村的粉黛亂子草花海,小編前幾天推薦過,仙氣十足,最近也有不少小夥伴前去打卡了。(詳情點擊:仙氣十足!蕭山出現大片大片的粉色田野!
  • 蕭山這些特色鄉村你都去過嗎?
    樓家塔村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徵程中,挖掘歷史文化底蘊,做好古建築群保護,村容村貌大大改觀。樓家塔村被命名為全省17個民俗文化村之一,成為蕭山唯一一個榜上有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作為全國樓姓最大的聚居區,著眼於展現古韻文化,組合本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形成一條錯落有致、景致古樸、特徵鮮明的旅遊風景線可供遊歷和體驗。
  • 蕭山這幾個新晉網紅打卡點牆裂推薦!正確的打開方式是……
    蕭山共青團   青年,讓城市更年輕   隨著蕭山溫度回升   沒事兒可以多出去走走   今天給大家推薦   蕭山的新晉網紅地——文旅打卡點   戴村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   進化鎮歡潭村   「影動鏡遇·映記蕭然」   2020蕭山文旅創意宣傳片拍攝大賽   蕭山文旅體驗官「vlog拍攝大賽」   正在同時進行!   沒錯,這絕對會讓這些文旅景點   成為最近的網紅打卡地!
  • 蕭山這個村又有新稱號!
    根據文件,進化鎮歡潭村被認定為2019年度蕭山區美麗鄉村示範村,樓塔鎮大同二村等30個村為2019年度蕭山區美麗鄉村提升村。進化鎮歡潭村為什麼能夠脫穎而出呢?進化鎮歡潭村,是蕭山眾多美麗鄉村中的一個樣板村。這個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流傳著嶽飛引軍笑飲歡潭水的美麗傳說,保存有全蕭山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傳承著「耕讀傳家崇五義,正身務本繼遺端」的文化精髓……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正是美麗鄉村最為寶貴的資源。當歷史與現代碰撞,當文化與旅遊相融,歡潭,是千百美麗鄉村中的別樣風採。
  • 【美麗鄉村家庭遊網紅路線②】共讀巾幗故事,體驗親子之旅
    【美麗鄉村家庭遊網紅路線②】共讀巾幗故事,體驗親子之旅 2020-09-02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蕭山的秋天竟然是粉色的,東片南片都有……
    最近的蕭山,漂亮的花海還真不少。這不,又到了粉黛亂子草美成仙境的季節,有小夥伴迫不及待去實地打了卡。最近最出名的要數戴村的張家弄村、進化的歡潭村,這兩處都在南片,蕭山東片也有一處,在新街沿江村。騎小矮馬20元一次,還可以給羊駝和驢餵食。粉黛亂子草可以帶走,10塊錢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