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鶴唳華亭的小粉們或許都在被劇情各種虐。但或許因為這種虐更引發人的思考,引得小粉們欲罷不能,真是痛並快樂著。
前面科舉洩題案中太子設計李柏舟, 太子的設計不可謂不周到,不可謂不詳細。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本來是想先發制人保護自己敬愛的老師,結果卻是老師為了他攬下所有罪名而自殺。這次失敗給太子最大的教訓或許就是太子的老師重情教育他的那段話,相信權謀可以取得勝利,是天真的,也是可怕的。以權謀來管理天下君王也不會是一個好君王。這個劇情單元環環緊扣,起伏跌宕。但看了下一個劇情扳倒權臣李柏舟後,才發現這一部分的劇情是鋪墊。
太子扳倒李柏舟的過程,更是困難重重,大局似乎掌控在權傾朝野且善於權術的中書令手裡。相比之下太子顯得勢單力薄和稚嫩。局勢瞬息萬變。最終太子贏了。這一次不僅因為太子在之前的較量中成長了,更是是因為太子不僅僅在與李柏舟較量而是像他老師教的那樣站在了天下大義這一邊。
李柏舟和安平伯及他們多年來苦心經營的關係網看似巨大、複雜且牢固。其實以利益構建的雙方關係,無論看起來多麼牢固,多麼強大,多麼盤根錯節,多麼複雜都是不堪一擊的,因為最後瓦解這一切的也不過是利益消散而已。不管是,是安平伯還是李柏舟,背景有多麼強大?李柏舟多麼善於權謀之術,最終安平伯看到李柏舟不再考慮到自己的利益時就反水了。而太子這邊的同盟都是堅守著自己心中信仰的,用什麼來撼動他們呢?這樣的同盟才是無堅不摧的。
所以說要成大事者最初尋求的同伴就應是以信仰、追求、欣賞為基礎的。只有這樣堅強的同盟才能經得起利益、名譽、誘惑、離間、艱難、困苦等等無法預見的重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