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國際航空貨物運輸糾紛談專門法院審理國際貨物運輸案件之必要

2020-12-17 拓嘉法律銳評

文/雍春華、劉楊律師

一、基本案情

某貿易公司Q公司委託某全球貨運公司大連分公司D公司航空運輸共計四批貨物,始發地為大連,目的地為義大利米蘭。由於兩公司為長期合作關係,故沒有籤訂書面運輸合同。D公司分別向Q公司籤發了四份航空運單。D公司將該貨物交由中國某航空公司實際承運。由於年底航空運輸貨量激增,航空公司運力有限,貨物抵達目的地時間遠遠晚於Q公司預期時間。因D公司總公司官方網站在醒目位置宣傳航空運輸7日達,對貨物7日達的要求和費率則是以小字嵌入方式體現。Q公司據此主張因貨物運輸時間遠超預期,拒絕向D公司支付運費。基於上述事實,D公司將Q公司訴至大連某基層法院,要求支付空運運雜費。Q公司則反訴D公司,聲稱國外收貨人因貨物延遲交付扣除應付貨款的30%,D公司應當承擔該損失和部分貨物滅失的損失。

本案基層法院一審支持了D公司的訴請,並以Q公司未完成損失的舉證責任為由駁回了Q公司的訴請。Q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到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法院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發回重審。基層法院重審後,判決支持了D公司的運費訴請,但也支持了Q公司的貨物延遲運輸損失及貨物滅失索賠請求。D公司不服重審判決,再次上訴到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

拓嘉所律師團隊接受D公司委託,參加了最後一次二審階段的訴訟。

二、法院觀點

(一)基層法院一審判決觀點:

D公司與Q公司之間存在合法有效的貨物運輸合同關係,D公司已為Q公司承運貨物,Q公司應向D公司支付相應的運雜費。

關於Q公司反訴要求D公司賠償貨損及延誤損失的主張,因兩公司對有部分貨物丟失和損失額均無異議,故法院支持。

關於Q公司主張貨物延誤損失的主張,Q公司提供的現有證據無法證明Q公司已實際向案外人支付其主張的損失金額,也無法證明該項損失的實際發生金額及其合理性,故對Q公司的該項訴請,法院不予支持。

(二)基層法院重審判決觀點:

D公司、Q公司之間的貨物運輸合同關係依法成立,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約行使相應的權利,履行相應的義務。現D公司已實際為Q公司承運貨物,且雙方對於發生的運雜費沒有異議,則對於D公司要求Q公司支付運雜費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

關於Q公司要求D公司賠償違約及貨物丟失的損失的反訴請求,法院認為,D公司對其中的貨物丟失損失沒有異議,法院予以支持。

而對於Q公司主張的延遲運輸造成的損失,Q公司主張應按D公司官網上承諾的七天運輸時間為準,D公司對此不予認可,辯稱所謂七天的運輸期限是來自於德國郵政官網,而非D公司網站承諾。對此,法院認為,D公司、Q公司之間共發生四票貨物運輸事實,雙方對第一票8天的運輸時間沒有異議,由此推另兩批貨物運輸時間分別為24天和13天構成違約,另一批貨物運輸時間也為8天不構成違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D公司應賠償Q公司相應的違約損失。關於違約損失的數額,Q公司要求按照外方索賠函的標準和數額計算,D公司表示對索賠函的真實性予以認可,而對索賠函的內容不予認可。對此,法院認為,根據外方索賠函的內容,外方就索賠函中顯示的三批貨物運輸超時要求運送貨金額30%的賠償款,而根據法院已查明的事實,兩批構成違約則計算兩批貨物即可。而關於延遲損失金額的計算標準,雖D公司對Q公司主張的標準不予認可,但在D公司對索賠函的真實性認可的情況下,其未提供相應證據否認該標準的合理性,故法院認可延遲運輸貨物的損失按照索賠函規定的運輸貨物金額的30%計算。

(三)中級法院終審判決觀點:

一、依照《民用航空法》第一百八十八條之規定,民用航空運輸合同當事人可以選擇合同適用的法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合同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繫的國家的法律。本案雙方當事人雖未籤訂書面的運輸合同,但合同訂立地以及履行地發生在中國,合同與中國有最密切聯繫,應當適用中國法律。

二、雙方雖未通過書面合同約定運輸時限,但航空運輸費用與其他運輸方式費用相比高昂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貨物運輸的快捷性,雖然D公司不認可其使用德國總公司官網上載明的貨物運輸時長,但該時長仍然可以作為合理履行期限的參照,本案中兩票貨物運輸均遠超上述參照期限,D公司對這兩票貨物的運輸延遲已經超過Q公司與其建立航空貨物運輸合同時的合理預期。

三、Q公司對於其要求D公司承擔貨物延遲運輸損失,提供了索賠函和信用證來證明。信用證與本案並無直接關聯,索賠函既不能證明Q公司已經向案外人支付了案外人主張的延誤索賠金額,也不能證明該金額的合理性。且,索賠函作為域外證據亦未經過公證認證程序,Q公司對其主張證據不足,證據表現形式和證明力存在瑕疵,應承擔舉證不利的後果。

四、Q公司又主張即使索賠函從證據的表現形式及證據的證明力等方面存在瑕疵,根據《民用航空法》之規定,D公司應對其貨物延遲造成Q公司的損失按貨物重量每公斤17個特別提款權賠償責任限額進行賠償。法院認為,上述法律規定的是延誤損失賠償額的上限,但確定延誤損失賠償額應秉持客觀性,Q公司對於其向D公司主張的延誤造成的具體損失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Q公司沒有證據證明該損失實際發生,Q公司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

最終,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支持了我方的觀點,駁回了Q公司的反訴請求。

三、案例評述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國際航空貨物運輸合同糾紛。但在兩次一審審理過程中,雙方律師及法院都是在《合同法》的框架內探討雙方權利義務及責任分攤。沒有一方律師引用專門調整航空運輸法律關係的《民用航空法》以及我國加入的《蒙特婁公約》,基層法院也沒有主動查明適用。二審時,本律師團隊向法官主張,應優先適用《蒙特婁公約》和《民用航空法》。並對違約行為的構成、航空運輸中的特殊制度等著手對案件進行了梳理,二審成功改判委託人不承擔遲延運輸的責任,至此,此案歷經數年終於結案,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基於多年處理國際貨物運輸案件的經驗,面對國際貨物運輸託運人的索賠,我們認為抗辯理由有三點必須優先考慮,即單位責任限制、索賠時效限制、域外證據效力。

(一)單位責任限制

承運人的單位責任限制制度是指因承運人不能免責的原因造成貨物滅失或損壞、貨物遲延交付而導致的經濟損失,將其賠償數額限制在一定範圍內的制度。《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了國際航空運輸承運人的單位賠償責任限額,《海商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了海上貨物運輸中承運人的單位賠償責任限制。同時,兩部法律也規定若託運人提前申報並支付附加費用,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更高的限額。

單位責任限制制度不同於合同法中的完全賠償原則,是基於航空運輸和海上運輸中的特殊風險而設立的一種特殊制度,是對承運人的保護,進而促進航空和海上貨物運輸的發展及國際貿易的進行。在承運人因高價值貨物貨損而面臨貨主的巨額索賠時,可以援引單位責任限制的規定來減小自己的賠償責任。而對於託運人來講,提前對高價值貨物進行申報,是避免其不能獲得全部賠償的手段。

(二)索賠時效限制

國際貨物運輸案件中涉及到的時效限制包含異議與訴訟兩個方面。無論是航空運輸還是海上運輸,貨物發生滅失、損壞或遲延交付,都需要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向承運人提出異議或通知,若未能提出,則視為貨物已完好交付的初步證據。《民用航空法》甚至規定未能提出異議的,將不能再向承運人提出索賠訴訟。提起訴訟的時效也應注意,《民用航空法》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海商法》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不適用《民法總則》的三年訴訟時效。

(三)域外證據效力

本案審理時仍在適用的是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於在域外形成的證據,要求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或履行條約手續。2020年5月1日起,新證據規定開始施行,第十六條對域外形成的證據的證明手續進行了簡化,公文書證要求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涉及身份關係的證據,要求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履行條約手續,而其他證據並未要求公證認證。這一改變一方面節省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也有利於在庭審中通過質證對事實進行查明。但另一方面也給法院和當事人帶來了新的挑戰,因不再要求對證明普通民商事法律關係的證據進行公證認證,涉外案件中的域外證據也將逐步增多。這些證據大部分為外文,即便提交了中文翻譯,也難免存在部分的誤差或錯誤,對證據原文進行研究變得必不可少。

綜上,筆者認為,國際貨物運輸中的航空運輸、多式聯運以及因國際貨物運輸衍生出的單證糾紛、國際貿易糾紛、投融資糾紛等,因具有地域跨度大、流轉程序複雜、適用法律不確定、國家法律體系不同、特殊規定繁多、證據來源廣泛等特點,地方基層法院審理難度較大,而這些問題在我國的海事海商案件實務操作過程中已得到全部解決,海事法院對解決前述糾紛也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在尚未成立國際運輸法院的現狀下,筆者建議將國際航空及國際鐵路運輸糾紛案件納入海事法院受案範圍,以利於解決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相關焦點

  • 針對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等八種航運市場案件類型 上海高院提出...
    今天(12月21日)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上海法院服務保障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情況通報(2018-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上海高院副院長陳萌通報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這也是上海法院推進司法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的第七場。
  • 國際航空旅客運輸案件系列評析(一) ——《華沙公約》的誕生
    在此前提下,因國際航空旅客運輸而產生的爭議在不斷增多。陝西韜達律師事務所國際法律事務部的律師團隊長期從事國際航空旅客及貨物運輸案件爭議解決的研究和實務工作,在此提供一些拙文以饗讀者,第一個系列主要針對旅客運輸案件,供大家批評指正。法律是調整社會關係的規則,其本質在於為某種社會關係服務,不同的社會關係會催生不同的法律制度,航空法也不例外。
  • 富春航業有限公司等與遼寧鞍鋼集團國際經濟貿易公司海上貨物運輸...
    富春航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春公司)、勝惟航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惟公司)因與鞍鋼集團國際經濟貿易公司(以下簡稱鞍鋼公司)海上貨物運輸無單放貨糾紛一案,不服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1997)遼經終字第3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再審申請。本院於2000年10月8日以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為由,裁定本案由本院進行提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 從青島發去波蘭國際空運貨物運輸價格
    從青島發去波蘭國際空運貨物運輸價格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非洲國家將以統一大市場的新面貌參與全球經濟活動。預計隨著《自由貿易協定》在非洲大陸的全面實施,到2035年,非洲的實際收入將增加近4500億美元,預計將有3000萬人擺脫貧困。
  • 最高法答封面新聞:妥善審理涉國際郵輪遊艇糾紛案件
    一是依法審理涉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糾紛案件,推動建立「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的貨物進出境管理制度,保障以「既準入又準營」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實施。二是加大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依法審理產權糾紛案件和跨境投資、融資擔保、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等民商事、知產案件,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企業和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 國際貨物運輸方式:貨櫃運輸、國際多式聯運與大陸橋運輸
    2016年招標師合同管理知識點 貨櫃運輸、國際多式聯運與大陸橋運輸 貨櫃運輸、國際多式聯運與大陸橋運輸是目前國際貨物運輸使用較多的三種新型運輸方式。貨櫃運輸(Container Transport)是以貨櫃作為運輸單位進行貨物運輸的一種現代化運輸方式,它可適用於海洋運輸、鐵路運輸及國際多式聯運等。貨櫃運輸的優點是加速貨物裝卸,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減少貨差貨損,降低運營成本。貨櫃運輸的出現和廣泛運用對國際貿易產生了很大影響。
  •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國際保險條款航空運輸貨物保險條款
    一、責任範圍  本保險分為航空運輸險和航空運輸一切險二種。被保險貨物遭受損失時,本保險按保險單上訂明承保險別的條款負賠償責任。  (一)航空運輸險  本保險負責賠償:  1.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遭受雷電、火災、爆炸或由於飛機遭受惡劣氣候或其它危難事故而被拋棄,或由於飛機遭受碰撞、傾覆、墜落或失蹤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損失。  2.被保險人對遭受承保責任內危險的貨物採取搶救,防止或減少貨損的措施而支付的合理費用,但以不超過該批被救貨物的保險金額為限。
  •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啟動危險品貨物航空運輸信用管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為牢固樹立「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始終堅守「飛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務」三條底線,深入貫徹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國務院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民航行業信用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精神,進而將《民航新疆地區危險品貨物航空運輸信用管理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方案
  • 光山縣人民調解中心成功調解貨物運輸損害賠償糾紛
    河南省光山縣人民調解中心成功已移交貨物運輸損害賠償糾紛,有效維護了、期間的社會穩定。方某承擔貨物運輸合同,將大貨車從江西省開到河南光山縣瓷磚批發城,交付給李某,在運輸過程中發生追尾事故時,車上的瓦片損壞,交警部門處理車輛責任事故後,方某於將瓷磚交付給光山縣瓷磚批發城,接收人李某發現一些瓷器如果磚塊損壞,則拒收。雙方多次協商不成交貨事宜,於是方某於申請光山縣人民調解中心調解。
  • 航空運輸中七種特種貨物運輸注意事項
    航空運輸中七種特種貨物運輸注意事項這七類特種貨物在空運時需注意這些!1、私人物品(無人陪伴行李)無人陪伴行李和其他貨物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行李物品的託運人和收貨人通常是同一個人(旅客本人)。而其他空運貨物則託運人是託運人(shipper),收貨人是收貨人(consignee),兩者不一樣。國際航班的行李物品,與國際航班的其他貨物相比,過海關或向海關申報,都比較簡單。
  • 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1999年蒙特婁公約)
    《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以下稱「華沙公約」),和其他有關文件在統一國際航空私法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  認識到使華沙公約和相關文件現代化和一體化的必要性;  認識到確保國際航空運輸消費者的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在恢復性賠償原則的基礎上提供公平賠償的必要性;  重申按照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七日訂於芝加哥的《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的原則和宗旨對國際航空運輸運營的有序發展以及旅客、行李和貨物通暢流動的願望
  • 國際進口貨物都有哪些運輸方式?
    海運:企業大批量進口產品大多使用海運,適用於貨量大,對時效要求不那麼高的貨物。一般需要做好進口計劃,成本最低,是國際貿易最普遍的運輸方式。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海洋運輸易受氣候和自然條件的影響,航期不夠明確,而且風險較大。
  • 國際航空旅客運輸案件系列評析(三) ——華沙體系的分裂危機及《蒙特婁公約》的誕生
    在此前提下,因國際航空旅客運輸而產生的爭議在不斷增多。陝西韜達律師事務所國際法律事務部的律師團隊長期從事國際航空旅客及貨物運輸案件爭議解決的研究和實務工作,在此提供一些拙文以饗讀者,第一個系列主要針對旅客運輸案件,供大家批評指正。《華沙公約》的目的是為了統一國際航空旅客運輸的責任規則,在最大範圍內減少相應的法律衝突,為爭議解決的雙方提供最為便利的途徑。
  • 2018年自考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練習題一
    2018年自考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練習題一第四章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練習題一、填空題1、海上風險一般包括( )和( )。2、海上損失根據損失的程度分為( )和( )。3、CIC是( )的英文簡稱,根據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規定基本險包括( )、( )、( )。
  • 解讀|航空貨物運輸中,「運費到付」的支付風險如何規避?
    我們都知道,在航空貨物運輸的過程中,與「運費預付」相比,「運費到付」的收款風險顯然會要大得多。因為一旦出現目的港無人提貨或收貨人收貨後拒絕支付運費,那麼承運人就會面臨著無法收取運費的風險,進而向託運人主張運費的情況,並由此引起糾紛。
  • 全日空利用樂桃航班開啟航空貨物運輸
    據了解全日本空輸和同屬ANA控股集團旗下的廉價航空公司LCC樂桃航空(大阪府田尻町)11月起將共同開啟貨物運輸航班。全日空準備最快明年縮小客運航班國際線規模。在新冠流行的情況下貨物運輸業務也保持良好,這一舉措目的在於強化該業務以改進依靠旅客的收益結構。貨物的共同運航11月1日起將從連接福岡和札幌(新千歲)、成田等的國內航線開啟。以全日空接收的魚貝類、蔬菜等生鮮食品為主,運用樂桃客運航班的貨艙運輸。將按照需求量逐個增多貨物種類和班次,還預期運用中部機場起降的航班。
  • 自貿區海事案件呈現新特點 上海海事法院發布白皮書
    三是優化自貿區海事審判資源配置模式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法庭,對涉自貿區海事海商案件實行集中歸口,專門審理當事人主體註冊登記在自貿區、糾紛發生地位於自貿區和與自貿區特殊監管政策、開放經營業務、重大功能性項目實施等有關的糾紛案件。
  • 肥東法院 |【法官說法】運輸APP託運貨物致遺失,損失該由誰來承擔?
    肥東法院 |【法官說法】運輸APP託運貨物致遺失,損失該由誰來承擔?APP應運而生,但是一旦運輸的貨物滅失產生糾紛時,責任該由誰來承擔?關某某遂通過某運輸平臺進行投訴、多次向鹿某某主張履行該運單,甚至與李某某一同前往杭州尋找貨物,都沒有結果。因貨物下落不明,杭州買方無法收到貨物,農戶也無法拿到相應貨款。後雙方協商未果,關某某遂訴至肥東縣人民法院。庭審經過2020年7月,肥東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
  • 新疆至中西亞貨物航空運輸持續火熱 多航線倍增
    民航資源網2017年12月18日消息:聖誕節將至,國際航空貨運市場持續升溫,新疆始發多條航線貨物運輸火爆,12月日均總運量7-8噸,同比增長1倍,其中比什凱克等多條航線增長超10倍。  南航工作人員介紹,早在一個月前,聖誕節火爆模式就已經開啟,南航廣州往紐約、巴黎、雪梨、莫斯科、杜拜等歐美澳方向貨物一直處於爆艙狀態。
  • 國際貿易有關貨物運輸常用表達翻譯及運輸英文術語解析_專聯譯盟
    專聯譯盟網-專業在線翻譯網專聯譯盟網通過以下舉例對國際貿易運輸類型及運輸英文翻譯術語進行說明,幫助客戶及譯員掌握貨物運輸領域翻譯術語及翻譯方式。在國際貿易運輸中,涉及的運輸方式類型很多,其中包括海洋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公路運輸、貨櫃運輸、管道運輸、郵政運輸、大陸橋運輸等一種以及由各種運輸方式組合而成的國際多式聯運等。此外,買賣雙方必須就交貨時間、裝運地和目的地、能否分批裝運和轉船、轉運等問題進行商議,並在合同中具體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