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古代人「6大習俗」與現代人掃墓「7大禁忌」,趕快告訴家人

2020-12-18 風雪文化007

清明節是古人為紀念故去親人而確定的節日,流傳數千年,留下許多詩篇。清明古人習俗頗多,有的習俗還沿襲至今。

習俗1:上墳掃墓。南宋詩人高菊卿,在其《清明》詩中,曾寫有「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的詩句。此詩反映出了古人清明掃墓的情景與心情。

習俗2:踏青。又名探春、尋春、遊春。此習俗古已有之,始於漢,而盛於唐、宋。唐代詩聖杜甫云:「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宋代著名的風俗畫長卷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更為我們留下有關北宋首都清明節出遊盛況的形象記錄。

習俗3:墳邊上植樹的習俗。在墓旁植樹作標誌之風十分流行。有詩為證:「松柏冢累累」「新墓已栽松」

習俗4:插柳。我國久有清明插柳之習俗。從春秋戰國開始,在唐代已很盛行。家家以柳條插門上,為的是祈求吉祥;民諺云:「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有的地方清明這天,青年婦女把楊柳枝戴在頭上,認為這樣做可使紅顏不老。

習俗5: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杜甫寫有「十年蹴鞠將雛遠,萬裡鞦韆習俗同」的詩句;宋朝黃山谷亦寫有「未到清明先夢火,還依桑下系鞦韆」的詩句;《天元天寶遺事》中還有清明節舉行鬥雞、打球等比賽的記載。上述拔河、蹴鞠、打球、鬥雞、蕩鞦韆、放風箏、賽龍舟等體育活動,可見在當時已開展得相當普遍了。

習俗6:清明淘井。古時人們認為,清明淘井,可使水清明。這倒是個講衛生的好習慣。

現代人清明掃墓7大禁忌事項

禁忌1、注意火的安全。焚燒紙錢,置放供品,應注意防火,火滅人才走,確保安全。

禁忌2、注意火掃墓高峰出行。擇日祭掃儘量避免掃墓尖峰時段,如今市民私家車增多、易交通擁堵、易出交通事故,可選公共運輸工具或錯開重點時段。

禁忌3、隨時清點物品與小孩,以免小孩因玩耍走失,或在山上迷路。

禁忌4、忌走偏僻路,不要有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的想法,依照常走的路線進行形成規劃,切勿在偏僻地方長時間逗留,確保自身安全。

禁忌5、忌擾墓地,墓地為陰靈安居之所,切忌嬉笑怒罵,汙言穢語,亂跑亂鬥,隨處小解,切忌用腳去蹬踏碰踹墓碑,不亂動其他墓碑祭祀物品。

禁忌6、忌不清整墓地,面對先人墓地,需好好清理雜草,增添鬆土,整理周遭環境,使得墓地外觀飽滿而整潔,同時心中默默祈禱,寄託希望於九泉之下,祈求先祖保有後代富貴昌盛。

禁忌7、祭祀時間忌天亮與天黑,一方面容易跌到,另一方面掃墓時間也要儘量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上午9點至下午5點之間通常為掃墓最佳時段。

時至今日,古時的一些清明節習俗在很多地方還廣泛流傳著。每逢清明,人們都還到親人墓前或烈士陵園祭掃,以寄託對親人的哀思,緬懷先烈的業績。

相關焦點

  • 【清明節】掃墓習俗大全 這些禁忌要知道!
    (欄目合作:18568813876)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在清明掃墓期間,有些禁忌與忌諱要避免,有36條最基本原理莫忽視。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4、為何清明節前會夢到逝去的先人一些人幾乎每年清明節前一段時間總會夢到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或者朋友,甚至在夢中還跟他說話聊天。其實,這已經很明顯地告訴你該去給他們掃墓了。
  • 清明節掃墓禁忌!
    ◆ ◆ ◆ 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然而,在掃墓期間,有些禁忌要注意,掃墓30條最基本原理莫忽視。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其二,掃墓當日出發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  回答是也不盡然,需要根據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當然,現在通常不會那麼早。
  • 【書香】清明節掃墓習俗和禁忌知多少?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
  • 〖生活巴扎〗清明節掃墓習俗八大禁忌!
    清明掃墓禁忌——不可在墓地照相大家掃墓的目都是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樂。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掃墓的時候,最好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的照相,否則引來了不好氣場,就有陰陽失衡的可能,會損害個人的運勢。
  • 清明節前後 儘量不要犯這9大禁忌
    清明節前後 儘量不要犯這9大禁忌時間:2020-04-04 12:42   來源:珠海資訊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友情提醒!清明節前後 儘量不要犯這9大禁忌 在中國,清明節是中國最受重視的祭祖節。在這一天,我們將緬懷我們的祖先,哀悼他們。一般情況下,清明節期間的清明掃墓時間都可以,最好在下午3點之前完成。
  • 清明節是幾月幾號,清明節的習俗,清明節掃墓注意事項
    清明節掃墓是必不可少的,而掃墓是有一些禁忌和避諱的,要知道有些講究未加請注意就有可能給我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下面是小編總結的在清明節掃墓需要注意的九大禁忌,以供大家參考,為大家掃墓帶來順利和福祉:一、孕婦要避免掃墓。
  • 清明節掃墓時間幾點最好?清明節上墳燒紙的10個禁忌講究
    通常是在忌日、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輩要準備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到死者墳前進行祭祀,以表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及尊敬之情。具體時間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掃墓,即祭掃墳墓,對死者表示悼念。
  • 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
    習俗2:掃墓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高翥《清明日對酒》     清明節掃墓,是其最重要的習俗之一,並且一直沿襲至今。在這一天,人們帶上祭品,來到先人墓前,撫今追昔,寄託哀思。
  • 清明節掃墓,這些禁忌老禮你都知道嗎?
    古詩詞賞析 看久了會寫詩的 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然而,在掃墓期間,有些禁忌要注意。
  • 清明節掃墓千萬不要隨意,這五大禁忌你懂嗎?女性來例假儘量避免
    在古代清明節由一個耕種時節結合「寒食節」、「上巳節」,形成如今一個具有親近自然與豐厚人文底蘊的節日。掃墓祭祖和踏青春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習俗主題,掃墓祭祖是清明節必不可少的一環,那麼你知道掃墓要注意什麼嗎?每年清明節,無論是多大的老闆,還是多小的員工,都會從異地他鄉趕回老家掃墓祭祖,緬懷先人。
  • 清明節習俗:掃墓祭祖、踏青賞花
    清明節習俗是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感悟人生的價值,去除先輩遺留的幹枝枯葉,保留可借鑑的新芽。弘揚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時間:2020-04-04 1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清明節6個習俗+清明節的傳說
    清明節做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一直以來都有很多關於清明節的習俗。那麼,關於都有哪些清明節來歷和清明節習俗呢?下面合肥網小編就來告訴你,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吧!  清明節的來歷  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 閩南清明節習俗你知多少?
    不管你身在何處,總會為了先人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除了滿懷虔誠之心外,掃墓時,又有哪些習俗和風水禁忌我們要知道呢?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這裡涉及的是兩個時間問題: 其一,是清明節當日掃墓還是前後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其實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於某些習俗來說,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 清明節祭祀禁忌有哪些?16條必知的清明節掃墓禁忌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明天就是清明節假期第一天了,許多人開始祭祀祖先、親人的活動。但是很多年輕人不太知道這掃墓的一些規矩,今天小編告訴大家這掃墓的16條禁忌。  1、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
  • 清明節幾月幾號開始放假 清明節習俗和禁忌有哪些清明節各地美食
    清明節幾月幾號開始放假 清明節習俗和禁忌有哪些清明節各地美食時間:2020-04-04 15: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幾月幾號開始放假 清明節習俗和禁忌有哪些清明節各地美食 2020年清明節放假安排來了!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後天就是清明節了,關於清明節掃墓的這6個忌諱,你都知道嗎?
    ,後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因此,每逢清明節前後,許多人會上山祭祀和掃墓。其實掃墓也是有一些禁忌的,只是現在的年輕人知道的不多而已。下面一起來看看掃墓的幾大禁忌吧!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這一天是我國傳統而盛大的春祭節日
    習俗2:掃墓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高翥《清明日對酒》 清明節掃墓,是其最重要的習俗之一,並且一直沿襲至今。在這一天,人們帶上祭品,來到先人墓前,撫今追昔,寄託哀思。而高翥來到墓田裡掃墓,見到的景象卻是「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何等蒼涼、悲愴。
  • 馬上就是清明節了,關於清明節的6個風俗和6個禁忌,你都知道嗎?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或前後。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可你知道清明節的由來以及風俗和禁忌嗎?
  • 掃墓祭祖踏青插柳蕩鞦韆 清明節習俗一覽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