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清明節習俗你知多少?

2021-03-02 臺灣高粱酒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人們在這一節日祭奠祖先、緬懷先烈,感悟人生的價值,去除先輩遺留的幹枝枯葉,保留可借鑑的新芽。不管你身在何處,總會為了先人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除了滿懷虔誠之心外,掃墓時,又有哪些習俗和風水禁忌我們要知道呢?


  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這裡涉及的是兩個時間問題: 其一,是清明節當日掃墓還是前後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其實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於某些習俗來說,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其二,掃墓當日出發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
  不盡然,需要根據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古代曆法中,為一。當然,現在通常不會那麼早,但是,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這一條,很重要,對一些朋友來說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

  不可以,即使紅內衣也要謹慎穿用。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念頭和言行。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並衣著整齊,神情莊嚴肅穆為妥。

  當然,也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但是,如果你是本命年,則紅內衣可穿。

  當然需要講究,拜祭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餘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裡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

因為各種原因,許多人可能會碰到是否陪同朋友去掃墓的問題,比如女友陪男友去掃墓嗎,下屬陪同上司去掃墓,甚至生意場上陪同客戶去掃墓。風水專家認為外人最好不要陪同去掃墓,因為各自的氣場是不一樣的。如果實在不能避免,那麼風水專家建議佩戴避邪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否則會犯了禁忌。

  清明節的重要活動就是去踏青,春暖花開的時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無可厚非。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話,晚上活動要謹慎。因此清明節休假出去旅遊不能說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掃墓結束後當日也應嚴肅,不能嘻嘻哈哈。對於信佛的朋友來說,掃墓回程,最好一路持誦《心經》或《大悲咒》。
  掃墓回家後,如感身心疲勞,應先洗個澡,換身衣服。風水專家提醒:過去位理學認為,在進家門之前跨火盆能祛除陰氣。因此,可以在家門口點些柴火示意之。

  閩南文化中,清明節也有獨特的習俗。通過閩南俗語,咱們來看看閩南人清明節都要做些啥吧。

  清明節,清明兜,

  無閒叱吒亂糟糟;

  煮五味,辦炊操,

  菜蔬發落幾落甌。

  潤餅皮,買來包,

  未孝囝仔先來偷;

  掃墓埕,清水溝,

  緬懷祖先排頭摳!

  清明節當天,閩南人會在家中備辦豐盛的五味筵碗孝敬廳中祖先神位、厝主和地基主等。菜餚之中,必備有「潤餅菜」所需的各種配料。孝敬祖先於中午在自家廳中進行,照例焚香點燭,燒金放炮。祭祀禮畢,撤去菜餚,一家人共同進餐,而主食多為「潤餅菜」——把各種菜餚一齊倒入鍋中拌和加熱,然後攤開「潤餅皮」,抹上辣醬,加入滸苔、花生末及菜餚,然後人手一卷,雙手捧起,細嚼慢咽,別有風味。

  吃完「潤餅菜」,一家人除老病及嬰孩外,都一齊參加掃墓。各家各戶都準備了果合、香、金紙、燭和一大疊五色紙錢,此外是紅色漆和黏糊,同時帶了毛筆,然後一家人浩浩蕩蕩往墓地進發。

  到了墓地,先用鋤頭把墓地周圍雜草鋤淨,清理墓埕。一家人分別動手,有人用紅筆把墓牌石上的祖宗名號描紅,有的焚香點燭,擺上果合,而小孩最喜歡在墓上獻紙錢。所謂紙錢,是用薄的色油光紙裁成寬約四寸、長約六寸的紙頁,然後用波紋狀的鋼鏨在中間鏨出三四行波紋狀的曲線。小孩一張張往墓上壓,五色斑斕的紙錢,遠遠看去宛如盛開的花朵,使平時荒涼的墳山突然紅綠紛披,平添一片豔麗景象。

  獻紙事畢,兒孫們便在祖先墓前跪拜行禮,既盡子孫孝道,也祈求祖先保庇今後平安如意。

  晉江僑鄉深滬清明節有哭墓之俗,婦女們衣著素潔,伏在墳頭邊哭邊訴,悽楚動人,甚至有一定的節奏及和諧的音調,是獨具特色的風俗。

  說到了潤餅菜,就不得不說清明期間各地的特色食物啦!趕緊跟隨晨晨來了解下這些美食吧!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時間:2020-04-03 23: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這一天是我國傳統而盛大的春祭節日,同時也是重要的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
  • 清明掃墓、吃潤餅菜……閩南清明習俗你知多少?
    不管你身在何處,總會為了先人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除了滿懷虔誠之心外,掃墓時,又有哪些習俗和風水禁忌我們要知道呢?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這裡涉及的是兩個時間問題: 其一,是清明節當日掃墓還是前後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其實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於某些習俗來說,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 【鄉風民俗】清明掃墓、吃潤餅菜……閩南清明習俗你知多少?
    人們在這一節日祭奠祖先、緬懷先烈,感悟人生的價值,去除先輩遺留的幹枝枯葉,保留可借鑑的新芽。不管你身在何處,總會為了先人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除了滿懷虔誠之心外,掃墓時,又有哪些習俗和風水禁忌我們要知道呢?  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 包春卷 知習俗
    清明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寒食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兜,無閒叱吒亂糟糟;煮五味,辦炊操,菜蔬發落幾落甌。潤餅皮,買來包,未孝囝仔先來偷;掃墓埕,清水溝,緬懷祖先排頭摳!      這閩南童謠說到閩南清明獨特的傳統食俗——包春卷。為了加強小朋友們對傳統習俗文化的認知認同,清明節到來之際,在家長朋友們的支持配合下,我園開展了「包春卷知習俗」文化美食活動。
  • 閩南清明節習俗:上墓、吃潤餅夠(薄餅春卷),吃雞蛋、清明餜
    掃墓俗稱上墳,起源於秦,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閩南清明節習俗有哪些呢?最喜歡吃的閩南人又來了,先說說吃的,閩南清明有三大吃:潤餅、清明餜、雞蛋。其實說起來清明沒啥吃的,因為清明前後是寒食節,距清明節一兩天,又稱冷食節,禁菸節,冷節。
  •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時值清明,又到了準備祭掃用品的時候,與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節期間,各個殯儀館、公墓、公益性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祭掃服務。
  • 【書香】清明節掃墓習俗和禁忌知多少?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
  • 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 清明節上墳習俗知多少: 女的不能在清明節上墳 是真的嗎(1)
    清明節習俗是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
  • 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成為節日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祭祖的習俗。清明節是中國人「百善孝為先」傳統倫理最好的表現載體,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清明作為一個家庭祭祀和掃墓的重要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與感謝的節日,是中國人孝道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被許多人稱為中國的感恩節。
  • 清明節的習俗及來歷? 清明節全國各地習俗及傳統習俗盤點(圖)
    2017年4月4日是清明節,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地方不同,習俗也不一樣,北方踏青悠閒享受無限春光,南方祭祖掃墓沉浸濃濃哀思,小編整理了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及十大傳統習俗,詳情如下: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馬上就要清明節了,對於小編來說是三天美好的假期,相信各位讀者也會在清明節和家人一起踏青享受生活,但是大家對於清明節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吧。清明節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個節日,它其實融合了多個不同的節日並不斷變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改火節,北方冬天寒冷人們需要生火取暖。
  • 帶你了解我國臺灣省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的習俗在我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蕩鞦韆等活動。
  •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膠東農村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每年清明節的時候祭祀掃墓是不變的習俗,當然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習俗,我們膠東這裡流行吃雞蛋、最近這幾年跟著南方的習俗學會了吃青團,踏青、禁火也是必不可少的。吃雞蛋清明節吃煮雞蛋可能是膠東農村特色,煙臺、青島等地清明節這天早起要煮雞蛋,這個習俗可能是因為清明節跟上巳節融合之後,而流傳下來的。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大盤點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上海清明節習俗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
  • 又到一年清明時,深切悼念逝者同胞,你對清明節由來習俗知多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人們在這一天大都要舉行祭祀活動,緬懷先烈,悼念亡人。這裡,疆郎就給大家講講有關清明的來歷及一些傳統習俗。清明節到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叫「踏青節」「祭祖節」。踏青和祭祖是清明節的兩大主題,至今依舊被傳承,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是源於上古時期的春季祭祀活動,祖先的信仰和祭祀文化,是清明節的重要內涵。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由來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2019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清明節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清明節竟然可以這麼過?盤點各地清明節有趣習俗,你老家怎麼過?
    自從五一取消長假,清明節放假就成了職場小夥伴們都盼著的日子!但是一想,五一勞動節是勞動人民放鬆的節日,可是這清明節,似乎有點不好意思放開了耍哦。大家都知道,清明節的傳統慣例,主要是掃墓、祭祖等等。為了讓大家的清明節有更多種選擇,接下來,咱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各省市地區的清明節還有哪些特色的活動?
  • 清明節的由來及清明節來歷及意義 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一覽
    2019年清明節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清明節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時間:2017-04-03 18:23   來源:天氣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4月4日即將迎來,今年清明掃墓高峰日預計為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