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2021-02-08 小學語文

在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時間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寒食節成為節日與一個歷史人物介子推有關。傳說,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在成為晉國國君之前有過19年的流亡生活。當時逃亡在外,處境非常艱難,跟隨他的介子推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熬湯讓他充飢。後來,他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事封賞所有隨從,惟獨忘了介子推。等到想起介子推的時候,他已經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接受封賞,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非常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活活燒死在一株柳樹下。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介子推為了照顧年邁的老母親放棄了高官俸祿的生活,寒食節也變成了一個祭奠親人的孝心感恩節。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成為節日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祭祖的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人「百善孝為先」傳統倫理最好的表現載體,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清明作為一個家庭祭祀和掃墓的重要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與感謝的節日,是中國人孝道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被許多人稱為中國的感恩節。

蕩鞦韆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

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戴柳

清明戴柳,有將柳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者,也有將嫩柳枝刮結成花朵而插於頭髻者,還有直接將柳枝插於頭髻者,有闢邪功用,後世又有「紀年華」之遺俗,表現出對青春年華的珍惜與留戀。

祭掃的具體日期

  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掃墓的程序

  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其次是祭祀;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祭祀的花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拜祭輩分

  拜祭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餘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

早上要看額頭

  掃墓的當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儘量當日避開掃墓為宜;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掃墓前需禁食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這一條,很重要,但是對某一些朋友來說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

掃墓回來要淨身洗衣

  與清明節前忌買鞋類似,清明節掃墓回來,一定要清掃你的鞋子,同時將鞋子的鞋尖朝裡,同時勿忘將身上穿的衣服洗乾淨晾曬為宜。

不能回鄉可在家拜祖先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裡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這一條很重要。

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特別提醒朋友們: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解決方法除了刪掉或者銷毀這些照片外,最好在門口燒香,請出去不好之「氣」。

祭祀頭髮不能蓋住額頭

  按照古人的說法,清明節也是「鬼節」。如果需要在此期間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記得隨身攜帶護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時,要亮出你的額頭,不能因頭髮而蓋住,因為,那是你的神燈所在。

女性掃墓禁忌

  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拜山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拜山活動。提醒朋友們:咱們祖國遼闊,南北方對於掃墓的習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兒女均前往掃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則通常女兒不前往掃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兒則隨夫前往掃墓。

外人最好不陪同掃墓

  因為各種原因,許多人可能會碰到是否陪同朋友去掃墓的問題,比如女友陪男友去掃墓,下屬陪同上司去掃墓,甚至生意場上陪同客戶去掃墓。外人最好不要陪同去掃墓,因為各自的氣場是不一樣的。如果實在不能避免,那麼建議你佩戴避邪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否則會犯了禁忌。

可為兩家人掃墓

  有朋友諮詢:「同一個人一年內不能去為兩家人掃墓?比如為我外婆掃墓,改天再為老公的父親掃墓(已結婚),可以嗎?」其實,這種情況是經常遇到的,回答是可以的,無礙。

忌穿大紅大紫

  有,特別忌穿到大紅大紫的衣服,應穿上素色的服飾。另外,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本命年者除外)。

忌買鞋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節過生日,因此有時難免就在清明節期間買雙鞋。豈不知鞋與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時買鞋。真有需要也要錯開時間購買。在此提醒你留意鞋店為何清明節生意不好就明白了。如果有些朋友不慎清明這天買鞋了,如何破解?先請這些朋友用紅紙包好鞋子,放在門口一晚,然後清早將紅紙燒掉即可。

忌過生日

  有些朋友恰巧是清明節生日,作者提醒你要提前過生日。如果恰巧是老壽星在清明節過生日,那麼禁忌會更多。比如當日不要接受鮮花,同時生日蛋糕自己不可以當天吃。坊間認為,這樣老壽星一定會過一個平安吉祥的年,會更加長命百歲。

忌諱探視朋友親人

  最好不要清明節當天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去探視為宜。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很說不過去的,或者說不吉利。當然,你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在外面吃飯為宜。

當天少些娛樂活動

  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在清明節去祭祖、掃墓的朋友,清明節當天儘量少些娛樂活動,更不能吵架、說些不著邊際的話語,否則,日後恐生麻煩。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韓翊《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楊萬裡《寒食上冢》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張繼《閭門即事》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程顥《郊行即事》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韋應物《清明日憶諸弟》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晏殊《蝶戀花》

六曲闌幹偎碧樹,

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

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王禹偁《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黃庭堅《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時間:2020-04-03 23: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這一天是我國傳統而盛大的春祭節日,同時也是重要的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
  • 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時間:2020-04-03 23: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這一天是我國傳統而盛大的春祭節日,同時也是重要的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
  • 清明節的這些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這些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馬上就要清明節了,對於小編來說是三天美好的假期,相信各位讀者也會在清明節和家人一起踏青享受生活,但是大家對於清明節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吧。清明節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個節日,它其實融合了多個不同的節日並不斷變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改火節,北方冬天寒冷人們需要生火取暖。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時間:2017-04-03 18:23   來源:天氣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4月4日即將迎來,今年清明掃墓高峰日預計為9天。
  •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時值清明,又到了準備祭掃用品的時候,與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節期間,各個殯儀館、公墓、公益性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祭掃服務。
  •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膠東農村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每年清明節的時候祭祀掃墓是不變的習俗,當然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習俗,我們膠東這裡流行吃雞蛋、最近這幾年跟著南方的習俗學會了吃青團,踏青、禁火也是必不可少的。吃雞蛋清明節吃煮雞蛋可能是膠東農村特色,煙臺、青島等地清明節這天早起要煮雞蛋,這個習俗可能是因為清明節跟上巳節融合之後,而流傳下來的。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馬上就要清明節了,對於小編來說是三天美好的假期,相信各位讀者也會在清明節和家人一起踏青享受生活,但是大家對於清明節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吧。清明節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個節日,它其實融合了多個不同的節日並不斷變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改火節,北方冬天寒冷人們需要生火取暖。
  • 閩南清明節習俗你知多少?
    不管你身在何處,總會為了先人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除了滿懷虔誠之心外,掃墓時,又有哪些習俗和風水禁忌我們要知道呢?  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時間:2017-04-03 18:23   來源:天氣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4月4日即將迎來,今年清明掃墓高峰日預計為9天。
  •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時值清明,又到了準備祭掃用品的時候,與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節期間,各個殯儀館、公墓、公益性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祭掃服務。
  • 清明節的民間習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是我們漢族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三大祭祀節日之一,在我國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原本每年春分後的十五天都屬於清明節,後來在1935年,國民政府將每年的4月5日定為國家法定節日——清明節,一直沿襲到現在。
  • 清明節的十大習俗,你知道幾個?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民間也把清明節稱為寒食節、踏青節等等。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所以古人們常在清明踏青,並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活動。唐玄宗時期曾經在清明節時期舉行大型的拔河比賽,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清明節的民間習俗了。五、蹴鞠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動,起源於戰國時代,蹴鞠就是指一種古老的皮球,球面是用皮革做成,裡面用羽毛填充。蹴鞠運動是古代清明節時期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遊戲,到了漢代,蹴鞠就已經成為一項非常專業化的運動。
  •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膠東農村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每年清明節的時候祭祀掃墓是不變的習俗,當然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習俗,我們膠東這裡流行吃雞蛋、最近這幾年跟著南方的習俗學會了吃青團,踏青、禁火也是必不可少的。吃雞蛋清明節吃煮雞蛋可能是膠東農村特色,煙臺、青島等地清明節這天早起要煮雞蛋,這個習俗可能是因為清明節跟上巳節融合之後,而流傳下來的。
  • 這些清明節習俗的歷史起源,你知道幾個?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我國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節氣處於春分之後,此時天地回暖,萬物復甦,大自然一片盎然生機。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氣,清明節擁有許多習俗,你知道這些習俗的歷史起源嗎?
  • 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
    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時間:2020-04-03 06:54   來源:今日頭條 窮哥在重慶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節的由來和七大習俗,你應該了解一下!
    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叫「踏青節」「祭祖節」。踏青和祭祖是清明節的兩大主題,至今依舊被傳承。今天,安久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清明節的由來,以及關於清明節的民間的一些習俗。這對於我們更好地傳承文化是很有幫助的!快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 清明節9大習俗你知道幾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9大習俗你知道幾個?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曆書》 4月4日清明至,你那裡下雨了麼?
  • 清明節的十大習俗,你知道幾個?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民間也把清明節稱為寒食節、踏青節等等。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所以古人們常在清明踏青,並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活動。唐玄宗時期曾經在清明節時期舉行大型的拔河比賽,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清明節的民間習俗了。五、蹴鞠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動,起源於戰國時代,蹴鞠就是指一種古老的皮球,球面是用皮革做成,裡面用羽毛填充。蹴鞠運動是古代清明節時期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遊戲,到了漢代,蹴鞠就已經成為一項非常專業化的運動。
  • 清明節各地飲食文化習俗,你知道哪些呢?
    在清明節有食用雞蛋的飲食習俗,起源於先秦時代的一些地方,並且古人認為在清明節的時候吃雞蛋,也就是意味著接下來的一整年都有一個好身體。清明節這天的雞蛋不僅可以吃,還可以拿來玩,主要有兩種雞蛋的玩法,分為畫蛋和雕蛋,而畫的蛋還可以食用,雕的蛋則是拿來賞玩的。 7.薄餅 在廈門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吃薄餅」,也就是在廈門有清明節掃完墓之後一家人一起食用薄餅,不僅僅是廈門,閩南多數的地方都有吃薄餅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