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春卷 知習俗

2021-03-04 安溪育才幼兒園

清明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寒食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我國傳統節日。

清明節,清明兜,無閒叱吒亂糟糟;

煮五味,辦炊操,菜蔬發落幾落甌。

潤餅皮,買來包,未孝囝仔先來偷;

掃墓埕,清水溝,緬懷祖先排頭摳!

      這閩南童謠說到閩南清明獨特的傳統食俗——包春卷。為了加強小朋友們對傳統習俗文化的認知認同,清明節到來之際,在家長朋友們的支持配合下,我園開展了「包春卷知習俗」文化美食活動。

老師為小朋友們介紹清明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活動在濃濃的文化氛圍中拉開序幕。

鋪好餐布,擺上餐盤,美食當前,衛生不能忘哦!

包春卷是閩南的清明特色習俗。家長們精心準備的美味菜餚一上桌,小朋友們的味蕾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躍躍欲試!

「鋪上潤餅皮,菜餡一裹,兩邊一抱,再一卷……」,手把手,作示範,傳統習俗傳承下來!

小朋友們齊動手,超有愛的大家庭!

別看我小班的,我幹勁可不小!

瞧認真樣,儼然是在設計漂亮的手工作品!

「包春卷,我們也是槓槓的!」

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忙碌,美味,歡樂……,看似簡單的製作,卻體驗了習俗文化,鍛鍊了動手能力,感受到美味和自助帶來的的快樂!

感謝家長朋友們的支持協助!有了你們的參與,小可愛們度過一段有意義的溫潤時光!

編輯:王梅英老師

供圖:各班老師

成長熱線:0595-23267779

園長熱線:15260350586

相關焦點

  • 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 滁州市實驗幼兒園「迎冬至、知習俗」系列活動
    12月21日,滁州市實驗幼兒園「迎冬至、知習俗」系列活動 圖片來源:滁州市實驗幼兒園人間小團圓,冬至大如年!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12月21日,實驗幼兒園開展「迎冬至、知習俗」系列活動,全園師幼在熱鬧溫馨的氛圍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樂趣。孩子們一起和面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幫餃子冬至到,吃水餃。
  • 吃螃蟹、登高賞秋色……寒露習俗知多少?
    寒露節氣的許多習俗與重陽節比較相似,如賞菊、登高等。比起夏天的生機勃勃,深秋多少顯得有些蕭瑟,但人們登高望遠,去觀賞秋色,也代表著一種熱愛大自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
  • 春節習俗知多少
    春節的習俗:1、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雞日」,古稱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傳統習俗為開門炮仗、拜年、佔歲、飲屠蘇酒、聚財。2、正月初二:正月初二是「狗日」,這一天(北方地區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傳統習俗為祭財神(北方)、回娘家。3、正月初三:正月初三是「豬日」,在這一天裡人們習慣不殺豬,如果當日天氣好則當年的豬會長得膘肥體壯,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傳統習俗為燒門神紙。
  • 【深度中國】春節習俗知多少?
    今天是臘月二十九,民俗也把今天稱「小除夕」,①二十九,去祭祖,這是自漢代以來春節很重要的一個習俗②二十九,蒸饅頭,還有蒸花卷、豆包③二十九,去打酒,食物都已備好,過年自然少不了酒。你家準備了啥?周刊君家裡除了準備剛才說的那些吃的,下午還會貼春聯。  春節習俗還有哪些,周刊君一次性大放送,看完記得來和我們分享你們家鄉的習俗哦!春節習俗知多少?
  • 【春節習俗知多少】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
    【春節習俗知多少】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 2020-01-24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天燈、南蜂炮、西炸龍、東寒單」 臺灣元宵習俗知多少?
    「北天燈、南蜂炮、西炸龍、東寒單」 臺灣元宵習俗知多少? 2017年02月13日 09:27:22  來源:新華網   元宵節除了吃湯圓,還有猜燈謎、賞花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些想必你都知道,但是在寶島臺灣,還有一些奇特的習俗,「北天燈、南蜂炮、西炸龍、東寒單」,這些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清明習俗知多少
    清明節各地的傳統習俗  一、掃墓祭祖  清明節作為傳統祭祀節日之一,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祭祖掃墓。古往今來,我們中國人都有在清明節掃墓的習慣,身在異國他鄉的遊子總會趕在清明節前回到家鄉故土,為祖宗先人掃墓祭祀。
  • 元宵節習俗知多少你的正月十五是這樣過嗎?
    元宵節習俗知多少 你的正月十五是這樣過嗎?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不少的小夥伴會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但是你知道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嗎?
  • 驚蟄習俗知多少?吃龍食、驅蟲、炒蟲、打小人
    原標題:驚蟄習俗知多少?吃龍食、驅蟲、炒蟲、打小人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驚蟄就像運動場上啟動某項比賽的打令槍一樣。一槍打響,那些還在冬眠狀態蟄伏得太久以至昏昏沉沉的昆蟲走獸們都驚醒過來,它們聽令而努力生長壯大。 ——餘世存《時間之書》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從這一天開始,天氣開始逐漸變暖,萬物開始復甦。
  • 這些傳統習俗你知多少?
    這些傳統習俗你知多少?讓工行君給你介紹一下吧~
  • 俄羅斯文化習俗知多少
    最近上了俄羅斯文化通識課,了解了一些俄羅斯文化習俗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吃的規矩通常俄羅斯人吃飯時,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麵包用手拿,一般只有在使用久時才把刀放下。舉杯飲酒請用右手。嚼東西時把嘴閉上,不能嚼出聲來。吃水果一般削皮。中餐和晚都要喝湯,並且要求湯汁濃稠。在飲料方面,俄羅斯人很能喝冷飲。
  • 元宵習俗知多少
    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的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春節剛剛過去,年味兒還未盡散,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也即將到來啦!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做些小活動,來留住最後一抹年味,迎接歡樂元宵節吧!快到元宵節啦,小朋友們知道元宵節是如何來的嗎?
  • 【時令節氣】端午節習俗知多少?
    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及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閩南清明節習俗你知多少?
    不管你身在何處,總會為了先人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除了滿懷虔誠之心外,掃墓時,又有哪些習俗和風水禁忌我們要知道呢?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
  • 元宵習俗知多少?
    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
  • 各地聖誕習俗知多少
    事實上,作為全球性節日,除了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大餐,各地因傳統習慣的差異,過節的習俗也不盡相同。本期推文螺螄君就為大家帶來各國聖誕習俗大盤點……曾幾何時,面對節假日各景點的「人從眾」,長假宅家刷劇似乎成了中國人在漫長假期的「無奈」選擇。而在西方世界裡,聖誕節也有一部「必刷劇」。
  • 初十寓意十全十美,這天有老鼠嫁女祭石頭的習俗你知由來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初十寓意十全十美,這天有老鼠嫁女祭石頭的習俗你知由來嗎 正日初十,傳說這天是石頭生日,因十與石同音。這一天,中國民間忌動石器,不搬石頭,習慣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當神等。民間還有老鼠嫁女的說法,這個習俗很獨特。
  • 元宵節習俗知多少
    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春節習俗知多少:「破五」迎財神 初七是「人日」
    很多人知道,春節有名目繁多的禮儀和習俗,有吃不完的飯局和推不掉的聚會,有因此產生的懷舊感和社交尷尬……然而你知道嗎?春節不單是個節日,它還蘊含著社會變遷、經濟發展,以及你所帶來的每一個微小的變化。2019年2月4日起,中新網推出系列策劃《春節知否》,力圖通過你我之於春節的點滴變化,勾勒中國社會圖景的巨幅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