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水果專賣店數量三年增十倍 進口水果已佔據市場半壁江山

2020-12-18 大眾網

  「以前賣菜的店都會兼賣水果,現在專門賣水果的超市越來越多了。」濟南市民秦女士發現,如今省城濟南街頭的水果超市已經遍地開花了。果宜佰總經理鬱飛表示,近三年來,水果超市的開店速度幾乎是數倍地增長。濟南堤口水果批發市場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如今,進口水果在濟南市場上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

  齊魯晚報記者 任磊磊 張玉巖 

  進口水果呈現

  暴漲態勢

  近日,濟南市民秦女士發現,這幾年街頭的水果專賣店一下子多了起來。「現在的水果超市規模都很大,光北坦附近,就有兩家一二百平米的水果連鎖超市,而且兩家店離得還不遠,價格有時候比菜市場的還便宜,很多人去那裡淘貨。」而在這些店中,進口水果隨處可見。  

  14日下午四五點鐘,濟南堤口水果批發市場的一家批發商經理介紹,近年來,進口水果呈現暴漲態勢,以現在的季節為例,雖然是國產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但是進口水果和國產水果銷售佔比依然是五五開,而到了秋冬季節,進口水果的市場佔比能高達六成,有時,即使在國外產地的農產品出現產量下降的情況下,進口水果市場佔比也在四成左右。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168種水果進口到中國市場。農業農村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水果進口量為145萬噸,同比增長20%;進口額為24.1億美元,同比增長49.5%。

  在濟南堤口水果批發市場,展卉水果供應鏈副總裁徐雲峰介紹,這個季節的進口水果以榴槤、山竹、火龍果為主,這段時間最好賣的就是埃及橙,每天都能賣幾百上千件。但現在還不算是進口水果的旺季,夏季應季的水果西瓜大批量上市,本土的西瓜價格便宜,口感也不錯,這時候的進口水果賣得沒那麼好。而到了冬季,國內應季水果少,就到了進口水果的旺季了。

  榴槤從地頭到餐桌

  最快也要一星期

  近年來,中國對外海陸空渠道越來越暢通,加上冷鏈物流技術的進步,為進口水果到中國提供了基本保障。

  徐雲峰介紹,以榴槤為例,榴槤大部分是海運過來的,最佳入關地點是深圳蛇口,如果深圳港口繁忙,就會從香港清關。雖然海運更便宜,但是時間更長。所以,有時候陸運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運輸方式。

  正當季的榴槤以泰國北部的居多,大部分情況下,那裡的榴槤一天時間就能到關口,但從關口到濟南又要花一兩天的時間,再加上銷售等環節,一個榴槤從泰國某片土地上收穫,再到達濟南某個家庭的餐桌上,最快的也要一個星期。而整個運輸過程都要冷鏈運輸,從廣州到濟南,運費大約每噸8000元到10000元。

  很多國內的商家看上了泰國榴槤的商機,乾脆在泰國幹起了包地種果的生意。在泰國,山東一些大的果品商家在當地種植榴槤,在當地收穫、當地包裝處理,然後出口到各個國家。展卉也在泰國當地種植了榴槤,在榴槤大概七八分熟的時候就進行收穫,經過處理包裝後,通過陸運或者海運的方式運到中國。有些則從泰國直接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

  走貨量較大

  價格有的並不高

  雖然進口水果運輸周期較長、損壞率相對較高、冷鏈物流成本高,但其價格卻不一定高。果宜佰總經理鬱飛介紹,在泰國,一個榴槤的收穫價格大概是85到100泰銖,折合成人民幣大約是16.7元到19.7元。而在國內,榴槤的零售價格也不過十八九塊錢一斤。由於走貨量較大,國內進口水果的價格也並不算高。

  當然也有例外。鬱飛告訴記者,今年越南的青椰在當地的價格是一打(12個)大概人民幣8塊錢,可是到了中國,一打能賣到一百多元。

  對於進口批發商來說,最擔心的,就是運輸過程中冷鏈物流車的溫控會做不好,一旦溫控做不好,榴槤可能會「燒掉」。所謂「燒掉」,就是因為天氣太熱,榴槤到海關時就已經裂口了,這批貨只能就近賣掉,本來價值三四十萬元的貨只能賣到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一下就賠上幾十萬元。如果在港口就已經裂口了,運到濟南需要兩天,從濟南市場上再到客戶手中還要三四天時間,幾經折騰,裂了口的榴槤就沒法吃了。

  對起訂數有要求

  「西貨」門檻更高

  展卉已經進駐堤口路水果批發市場一年多了,連市場上的很多批發商都從他這裡拿貨。「洋水果主要分為兩大類,產自東南亞等地的為『東貨』,產自美洲等地的為『西貨』。」展卉水果供應鏈副總裁徐雲峰說,東南亞的水果比較多,榴槤、芒果、香蕉、火龍果,都算是「東貨」,而「西貨」比較流行的有智利的車釐子、紅提;埃及的甜橙;美國的橙子等。

  相對來說,進口「西貨」的門檻更高。在西方這些國家,對國內合作方的要求比較高,小公司通常拿不到貨源。「他們對於起訂數量有要求,而且要求先付款。」據介紹,如果沒有資本,合作一般很難談成。現在,這些「西貨」基本上都是大貨主拿貨,然後再到國內分銷。

  而「東貨」的門檻就低多了。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水果貿易通道已經非常成熟,只要能在東南亞國家找到貨源,誰都能分到一杯羹。廣西的友誼關和雲南的磨憨都是十分成熟的貿易通道。

  質量價格相對穩定

  進口水果品類也多

  近幾年,受益於國家層面合作的加強,特別是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越來越多的進口水果開始更加順利地進入到國內市場。

  與此同時,鬱飛認為,這幾年國內市場進口水果增多,也跟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能力提升有關。「這些年,很多人走出國門去旅遊,在當地品嘗到了很多特色水果,他們回國後,大大激發了對外國水果的需求,刺激了進口水果的消費。」

  相對來說,國內水果的季節性比較明顯,品類也相對單一。而進口水果幾乎四季都有,比如,越南的黑美人西瓜一年四季都在賣。正因為有了更加豐富的品種,水果超市一年四季都不愁沒有產品賣,使得它從菜市場獨立出來,水果專賣店開店才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鬱飛粗略估計,近三年,水果專賣店可能增長了將近十倍。

  此外,進口水果在市場上有品牌優勢,生產比較標準化,在種植、收穫、加工、儲存、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比較明確的標準,品質較為穩定;另一方面,相關行業協會還會限制產能、規定最低定價,有專業機構檢測標準做背書,質量和價格都相對穩定。這也是進口水果的一大優勢。

相關焦點

  • 濟南水果專賣店遍地開花,進口水果佔市場半壁江山
    「以前賣菜的店都會兼賣水果,現在專門賣水果的超市越來越多了。」濟南市民秦女士發現,如今省城濟南街頭的水果超市已經遍地開花了。果宜佰總經理鬱飛表示,近三年來,水果超市的開店速度幾乎是數倍地增長。濟南堤口水果批發市場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如今,進口水果在濟南市場上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
  • 青島成為一級水果批發市場 進口貨賣出平民價
    去年黃島口岸進口的水果中,龍眼佔據將近一半,主要來自泰國和越南,其中泰國龍眼核小,肉多;越南龍眼核大,肉薄。進口量位居第二的是火龍果,主要來自越南;香蕉佔比為14%,主要來自菲律賓,此外,獼猴桃、椰青、橙、榴槤等也是進口水果的主力軍。  進口水果在黃島口岸辦理完通關和檢驗檢疫手續後,都用大貨車運到位於即墨的東方鼎信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 越南火龍果、泰國榴槤、進口水果再次增長,中國水果未來在哪?
    江西綠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江西眾多水果批發市場分銷商和江西進口水果代理商,及其各地果園、華潤萬家、北京華聯、家樂福、步步高、大潤發等大型連鎖超市與數家零售商們齊聚相談,共同直面消費升級中全球果品市場,強化品牌戰略,降低產品差異化,拒絕惡性競爭。
  • 濟南海關精準發力促進輸泰水果貨值大幅增
    原標題:濟南海關精準發力促進輸泰水果貨值大幅增   濟南
  • 2019水果零售大會暨進口水果資源對接會即將召開
    導語: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中國消費者從一個月吃不上一個蘋果到全國水果店遍地開花,電商平臺、微信上到處有水果-消費者想吃就買。這幾十年以來,中國水果一直保持增,品種越來越豐富,總量越來越大。中國水果市場從粗放草莽走向文明誠信,中國水果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努力。
  • 秘密都藏在幾度轉移的上海最大進口水果...
    他記得,2005年該市場交易量為2萬餘噸,但品種單調,以美國紅提、新奇士橙、泰國龍眼為主。但他依舊能從駐滬各國領館商務處、國外水果協會和出口商紛至沓來與龍吳市場的熱切對接中,嗅到進口大增的前兆。作為當時龍吳市場內屈指可數精通英文的中國人,黃仙華常被拉去免費做翻譯、撮合生意。也是從這年起,市場內十大經營戶開始高度重視招納外語人才,以抓牢送到家門口的大把機會。
  • 百果園、鮮豐水果即將上市,水果專賣店迎來高光時刻?
    值得留意的是,百果園「勁敵」鮮豐水果也已於今年4月完成了其A股上市第一期輔導工作。 鮮豐水果副總裁馮得心也曾表示,「市場佔有1%的企業都沒有,這個市場仍然需要不斷去深耕。」可見水果行業集中度不高,尚處發展初期。市場空缺之下,多方入局,競爭加劇。另外,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水果僅是一個品類,而非一門單獨的生意,高度細分的水果專賣店經營更難上加難。
  • 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網購消費佔據近半壁江山
    Goes Online 摘要: 葡萄酒智情公司發布報告顯示,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線上的交易模式已佔據半壁江山
  • 日媒:中國大批購買進口水果 推高日本水果價格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 日媒稱,中國大陸、臺灣和東南亞富裕階層的強勁消費需求正在推高日本的水果市場價格。日本商社因香蕉等進口水果價高而放棄採購的情況有所增加,而蘋果等日本國產水果出口也在增加。在亞洲,隨著經濟的增長,水果需求也在增加,今後或將持續成為推高日本水果價格的主要原因。
  • 水果批發市場
    ,兼營境外其他地區進口水果和臺灣農特產品。2009年,廈門口岸臺灣水果進口量4254噸,其中約3434噸通過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分撥,主要為北京、上海、南京、十堰、杭州、濟南等城市。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廈門口岸進口臺灣水果5062噸,其中約4800噸,通過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分撥。
  • 國內水果市場慘澹,進口水果價格堅挺,這些變化值得果商思考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水果生意表現慘澹。特別是國產水果價格,基本都在低位徘徊,據價格監測中心發布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中時令水果大量上市,批發市場國產水果價格相較去年同期普遍走低,零售均價月環比穩中帶跌,預計後期水果價格整體仍有一定下降空間。
  • 濟寧城區水果禮盒暢銷 為爭奪市場 水果店送貨上門
    水果批發市場內,禮盒裝水果熱銷。   隨著春節臨近,市民購買水果的熱情愈發高漲。不論國產水果還是進口水果,大部分成員均搭上了春節物價「節節高」的班車。近日,記者在城區多家超市採訪發現,一些商家為了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推出了水果小包裝和禮盒裝,成為市場上的熱門商品。   記者在琵琶山路上一家超市的水果區域內看到,檸檬、車釐子、菠蘿、藍莓等水果錯落有致地擺在貨架上,除國產水果外,進口水果也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進入臘月以來,水果銷量都在上漲。
  • 小區水果專賣店越來越多 開業數月就能收回成本?
    進入夏季,西瓜、桃子等水果大量上市,不知您有沒有發現,在我們身邊,大大小小的水果專賣店就像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島城的大街小巷,讓水果零售市場成了一片競爭激烈的「紅海」,那麼,這背後有何原因?來看記者的採訪。
  • 中國進口越南水果,數量非常大,為何佔了越南出口的75%?
    人們開始更加追求生活質量,其中就包括水果的使用量。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營養,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我國進口水果的數量逐年增長,2019年前6個月,我國進口水果的數量超過400萬噸。按照每逢夏季和春節,又是水果的旺季。按照目前的使用量計算,2019年,中國進口水果的總額價值超過了100億美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反映了中國14億人口巨大的商業價值和購買力。
  • 1-2月我省進口泰國水果數量銳減
    本報訊 (記者 林侃 通訊員 楊筱璐) 泰國一直是我省進口水果的主要來源地
  • 受全球疫情影響,甬城進口水果旺季遇冷,國產水果補位
    正值南半球水果的盛果期,往年這個時候,甬城的進口水果早已開始大量上市。但近日記者在寧波果品批發市場進口水果專區卻發現,除了碼放得整整齊齊的車釐子,其他進口水果乏人問津。
  • 長沙搶佔東南亞水果商機 紅星水果市場銷量全國第三
    昨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伴隨市民20年的紅星大市場已躋身中國果品市場十大品牌,交易量排名全國第三位。2018年,長沙紅星水果批發市場將搬遷至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不但面積將擴大4倍,並且由「買全國」升級為「買全球、賣全球」。新市場長沙紅星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一期用地631畝,本月將完成市場交易區主體工程建設。
  • 德州進口水果成市場「貴族」 「水果自由」還要再等等
    德州新聞網訊眼下正是南半球水果的盛果期,但受疫情影響,各類進口水果的上市時間延期。12月22日,記者對德州中心城區的大型商超、水果專營店進行了走訪,發現山竹、紅提、榴槤等進口水果成了市場上的「貴族」,價格遠高於往年同期,漲幅最高的車釐子價格更是達到了198元/公斤。
  • 進口水果標籤幾分錢一張 超市進口水果身份成謎
    經過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水果批發市場周邊的小店內就可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買到各種進口水果標識(圖①)。  業內人士稱產地標明不準確現象的確普遍存在,目的就是打著優質原產地的幌子,販賣其他地區的水果,從而賺取可觀利潤。
  • 2018世界水果地圖來了!中國已成水果進口大國……
    能夠大量進入我國的進口水果自然是有一定優勢,品種優勢如馬來西亞榴槤 紐西蘭奇異果,季節反差如智利車釐子。菲律賓香蕉、泰國龍眼和越南榴槤這些水果在種植條件上優於我國同類產品,而且在東南亞地區土地人工成本較低 。東南亞地區進口水果貨量很大,美國也是向我國出口水果最多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