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造成人類滅亡的是人工智慧還是人造生命呢?

2020-12-21 閱小說

在今年的烏鎮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很多網際網路大佬試圖打消人們對 AI 技術的恐懼,說技術公司們做的 AI 只是為了給人類提供更好的服務,AI 技術最終是要服務於大眾的。

關於人工智慧可能威脅人類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在小說及影視作品中表現的尤甚。早在1950年,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0年的科幻小說短篇集《我,機器人》,其中收錄9篇短篇小說。書中的短篇故事各自獨立,卻擁有共同的主題,探討人類與機器人間的道德問題。這些故事結合之後,開創出阿西莫夫的機器人浩翰的虛構歷史。

阿西莫夫還提出了「機器人三大法則」: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三、在不違背第一法則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機器人的本質是以人工智慧為驅動的機器。在《終結者》和《我,機器人》中,電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人工智慧覺醒,人類被謀殺的場景。前段時間,谷歌的阿爾法狗在圍棋界大殺四方,阿爾法狗的升級版更是在只了解規則的情況下,自學三天對弈百萬次,結果比阿爾法狗強的非常多。讓人覺得,人類在圍棋方面是不是走入誤區,而升級狗則探究出了圍棋的本質。

除了人工智慧,在科幻小說作者筆下還有一種足以對人類造成威脅的技術--人造生命。

在2007年10月8日,美國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表示,他目前已經在實驗室成功地製造出一個合成的人造染色體。2010年5月世界首個「人造生命」在美國誕生,人類的能力已經拓展到可以「操縱」自然界。

能和劉慈欣齊名的科幻作家--王晉康,用他的筆觸描寫過數次關於人造生命的科幻作品。

其中有能在數百度高溫下生存的納米級矽錫鈉生物,在王晉康筆下,這種納米生物可以自我複製,通過體膜同外界進行新陳代謝,以光為食物,體膜上有無數的光電轉換器,以電能驅動體內金屬肌肉進行運動。然而這種生命非常脆弱,只能生活在490度以上的金屬液裡,也並沒有什麼智能可言。原文有說:

「這種生命,和地球上的生命完全不同。它的死亡和繁衍更離奇呢。一隻變形蟲的壽命只有12~16天,在這段時期,它們蠕動、吞吃、長大,然後蜷成一團,使外殼硬化。在硬殼內的物質發生『爆滅』,重新組合成若干只小變形蟲。至於爆滅時生命信息如何向後代傳遞,沙女士去世前還未及弄清。」

也就是說,雖然「沙女士」創造了生命,但是生命進化的軌跡卻有自主性,這就不是人類能控制的了。

為了能讓這種生命存活,「沙女士」的繼任者開啟了「水星播種」計劃,將這種變形蟲播撒到適合他們生存的水星。計劃順利進行,直到千萬年後,變形蟲終於進化成人,並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語言與科學,在「地球人」的引導下,還發展出了宗教。

王晉康

還有能將沙漠改造成能源供應地的沙漠蚯蚓。這種生物用「蚯蚓」來做它的綽號並不合適,它的身體很小,一個只有1毫米長。但由於它強大的自然複製功能——不要忘了,它在自然界沒有天敵,沒有疾病!——它在短短30年內就覆蓋並改造了7000平方公裡的沙漠,按地球表面平均年光照總量5900MJ/m2計算,相當於6億千瓦的巨型電廠!正因為如此,它們才得了「沙漠蚯蚓」這個褒稱。

這種沙漠蚯蚓也沒有什麼智能,卻在被創造200年之後和人類形成了割據狀態。

「這種習性的改變——把吸收光能和吞咽食物兩個過程分割開——並非錢老師的原始設計,而是它們自己進化出來的。從物理學的角度講,這種習性牽涉到兩段程序的改變:光能轉為電能之後的儲存,和電能的再釋放。這是『沙漠蚯蚓』在生物功能上的巨大進步。這次進化並非受我們的定向引導,我們所做的工作,只是用各種刺激劑來加速它們的進化。但究竟出現哪種進化,我們在事前並非心中有數。」

和上面的金屬變形蟲一樣,雖然人類創造了生命,卻不能掌控生命的進化方向。王晉康筆下的這兩種生命,一種生活在水星,一種活在地球,其實都是相同的內核,以光為食,自我複製,自我進化。

沙漠蚯蚓終於給人類造成了滅亡的危機。

綠色和蔚藍色區域裡生活著碳基生命,已經有近40億年(按當地紀年)歷史,有數目眾多的綠色植物和動物物種,其中創造第二級文明的物種是一種自稱「人類」的兩足直立動物。藍黑色區域則生活著矽基生命,只有不足300年歷史,處於非常初期的進化階段,比如,其內部尚沒有物種的分化,沒有「收割者」。這種矽基生命把所有的族群能量全部向外使用,用於拓展和佔領。這種策略簡單而有效,其結果是:在這種低級生命咄咄逼人的進攻中,陸地上相對高級的碳基生命已經潰不成軍。

矽基生命,或按人類的稱呼叫『沙漠蚯蚓』、沙蟲、撒旦蟲、黑禍等,只依賴陽光和矽原子就能繁衍,在這個陽光充足的富矽星球上可說是得天獨厚。被它們「活化」過的區域內,地貌全都改變了,無論是原來的沙漠、高山、耕地、水泥建築,都被翻新成藍黑色的礁狀堆積。有些地方尚殘存著高聳入雲的大樓,顯然是人類文明的遺存。大樓底部的表層部分已經被沙蟲們啃食了,變成了藍黑色的、有波狀同心圓的堡礁,而最上面的幾十層仍然保留著原來的景觀,稜角分明,色彩明亮。就像是一個個僅餘半體完好的巨人,令人不忍目睹。

能造成人類滅亡的到底是人工智慧,還是人造生命呢?這還真是難以想像。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工智慧科幻小說佳作選《人造神祇》出版 那些「機心莫測」的...
    當前正值第六次科技革命前夜,很多人意識到,神祇將誕生於我們人類之手——「非神造人,實人造神」。人工智慧是科幻小說最熱門的題材之一,今年是「機器人」(ROBOT)一詞的百年誕辰(出自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文學大師卡雷爾·恰佩克的科幻劇本《羅素通用機器人公司》),這也意味著,科幻作家關注人工智慧已經至少一百年了。這一百年來,科幻作家是對人工智慧這一物種最為關注的人群,思考時間最多,觀點也最新最全面。
  • 世界上第一例人造生命早已誕生,為啥一直進展緩慢?
    早在2010年,一支美國科學團隊就宣稱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誕生,並把它命名為「人造兒」。這就是人類用現代科技製造出的生命,雖然它僅僅是一個單細胞細菌。生命的誕生比任何產品的製造都要複雜困難,因為任何產品也沒有生命精細,上至太空梭,下到人工智慧,都不如一粒大米來的複雜和完美。這是因為生命的誕生經歷了幾十億年的孵化和進化演化,大自然的風風雨雨對每一種生命都進行了漫長時期的雕琢和修飾,才有了今天千姿百態的生命。
  • 星球毀滅,人類的滅亡的幾種可能性?
    現在比較盛行的是人工智慧自我意識的言論,當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後會產生自主的意識,到那個時候,人工智慧將不再滿足於為人類服務,從而像電影中的那樣人工智慧會對人類發起進攻,從而結束掉人類文明,可能是礙於這個原因我們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一直是處於一種謹慎中前行的狀態,想要將其發展的更加完善,卻又害怕人工智慧產生自我的意識,如果我們可以控制好這個度,就可以擁有先進的人工智慧服務系統
  • 薦書|生命3.0:人工智慧時代的人類身體進化史
    生命3.0:人工智慧將完成人類最終的進化在書中,泰格馬克將人類的進化史上劃分為三個階段。大約 40 億年來,硬體(身體)和軟體(生成行為的能力)都由生物學決定。而接下來的 10 萬年,學習和文化使人類可以適應和控制自己的軟體。
  • 深度解析人工智慧科技(第七種生命形態)
    怎樣讓人工智慧具備人類「系統1」的能力呢?第一種特質人工智慧可以自我複製。人類很喜歡鑽石,鑽石的分子結構是碳,人工智慧會複製很多碳分子為人類製造鑽石,假如人工智慧一生氣,無限的複製碳分子,我們都知道複製的過程是平方的過程,換句話說人工智慧只需要複製碳分子130次,整個地球將會成為碳星,人類整個生命系統崩潰。
  • 生命是誰創造的?為什麼人類能克隆生命,卻無法製造生命呢?
    生命是誰創造的?為什麼人類能克隆生命,卻無法製造生命呢?人類作為地球上的唯一高等智慧生命體,認為現在科技的發展已經到達了頂峰,實際上在很多的地方還是人類知識的盲點,有很多的問題依舊無法得到解決,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製造出原子彈炸毀一座城市,將建築物夷為平地,也有能力製造出宇宙飛船飛出地球,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 人工智慧將毀滅人類?AI是繼續發展還是該直接PASS?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在世之時曾說過:AI全方位發展可能使經濟政治格局發生致命性毀滅,甚至使人類遭到滅亡。從如今的發展而論,是否像霍金所說:AI將會取代人類,使人類毀滅;更可能是破壞了整個經濟全球化政治格局?對於這一切我們還得從AI涉及的領域而論了。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科學和技術相結合形成了完美無限的科技。
  • 人工智慧,淘汰人類還是服務人類?大咖熱議人工智慧未來
    這次烏鎮網際網路論壇展示了之江實驗室研發的類腦計算機,外表是個機櫃,裡面卻有大乾坤:這臺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包含792顆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能指揮多個機器人模擬協同抗洪,也能「意念」打字輸入。操作員給計算機演唱一句歌詞,它還能「回想」,唱出後續的歌詞。
  • 人工智慧或超越人類,代替人類生存發展,2050年人類或「消失」!
    人類已經存在了有幾百年的時間安排,這短短的幾百年之內,人類的科技不斷飛速發展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那麼有人會問我們人類究竟是怎樣誕生的,在生命的盡頭又是什麼呢?對於這些還沒有任何科學家能給出我們答案,我們人類好像是突然之間出現的個體,但是我們卻無法追尋它究竟是怎樣出現的,目前唯一能夠解釋人類的起源只有達爾文的進化論。最初是通過爬行動物,通過慢慢的演變進化才出現了我們人類,但是有人不禁問道,如果最初只有爬行動物進化成了直立動物,那麼一開始他們是怎樣使用學會工具的呢?
  • 通過人工智慧「認識你自己」
    2019年,索菲亞增加了個性特點,有了與人類更為相似的面部表情和特定的價值觀意識,並表示希望作出像人類一樣的反應。人工智慧每一次讓人驚異的新發展,都從本源處向人類發出靈魂之問:人是什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從蘇格拉底通過德爾菲神諭告訴我們「認識你自己」開始,西方哲學發展的兩千多年裡,幾乎從未停止過對於人、對於生命本身的追問。
  • 人造子宮,將來男性也能生孩子,你願意自己生,還是讓丈夫生?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男性也能懷孕生子?人造子宮可實現,網友:女人的事,男人不摻和!眾所周知,男女有別,自古以來女子才有孕育生命的功能,而男性沒有。這個區別在於女性有天然的孕育條件,那就是子宮,人類生命的起源地。也正是因為自古男性無法經歷女性的懷孕之苦以及分娩之痛,因此無法切身體會,所以對於女性的疼痛和身體的負擔往往無法理解到位。可科學家一直都沒有放棄對人類生命起源地的研究,甚至對於女性子宮的研究已經很多年,並且已經致力於研製類似女性子宮的替代物了。
  • 人工智慧的下一步是什麼?我們應如何定義生命?
    他們正在對人工智慧進行改進,力圖創造出能夠實時讀取人類情緒的下一代個性化機器人。那麼,人工智慧機器人的下一步是什麼呢?如果它們能夠模擬生物,我們能否授予它們作為生物的資格?甚至能否授予它們人格呢?近年來一系列令人激動的技術進展,如能夠利用核酸鏈開展快速平行計算的生物計算機、以及索菲亞等具有人工智慧的類人機器人等,都需要科學家好好定義「生命」這一概念。
  • 生命3.0時代來臨——對人工智慧,應持「警惕的樂觀」
    我們還是應該感到慶幸,在我們對周邊世界的認知受到所處時代科技水平極大限制的每個蒙昧年代裡,我們都有一批卓越的科學家用他們超群的想像力和創新力去彌補時代科學條件上的不足,為我們帶來認知上的跨越,讓我們離真理又近了一步。而這些認知上的跨越也正是人類在基礎科學上的突破,它們刷新我們人類世界觀的同時也帶來了科學技術的巨大飛躍。
  • 假若人類滅亡,一億年後還會留下痕跡嗎?
    悲觀地說:人類滅亡的日子,離我們,可能很近,很近!然而對於生命對於人類近乎無限的地球來說,這是一件小事!科學家們考證地球至今已經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也許更多。在幽暗的深海之中,有著在極端惡劣條件下也能生存的生物。因此即使地球上與海洋裡的大部分生命都消失,我們相信,慢慢也會新的生命形態,再次出現在地球之上。誰也不敢保證這裡面是否會進化出來新的智慧生物,我們現在對於生命起源的研究,太膚淺。
  • 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能發展到什麼地步?文明能延續嗎?
    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能發展到什麼地步?文明能延續嗎?人類一直希望可以擁有永恆的生命,這樣我們就可以一直生活在地球上。但是現實卻不容我們人類樂觀,如果我們地球不會出現問題,也不會發生遭受襲擊,留給地球的時間也是非常少的。
  • 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威脅大辯論:重生還是毀滅 | T-EDGE 2017
    近一兩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場景中,關於人工智慧話題討論也越來越多。AI是風口還是泡沫,AI會不會取代人類,AI未來會不會對人類生存產生威脅等等。剛才您聽到了Nick Bostrom在視頻當中提到了三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我也非常好奇,究竟他提到的這些概念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提到了人工智慧的概念,提到了機器智能,同時也提到了超級智能,這些之間有什麼區別呢?Jerry Kaplan:我想在這個方面回答可能是有點似是而非。
  • 如果人類滅亡了,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人存原理說的是啥?
    人存原理告訴我們,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和描述,都帶有我們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我們之所以看到宇宙是這個樣子。是因為它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在這裡去觀察它,也就不會提出這個問題。這個理論看上去是很唯心的,我們所有的認知都只建立在我存在的基礎上。簡而言之,那就是如果人類滅亡了,宇宙就沒有意義了,至少對於人類而言就沒有意義了。
  • 霍金預言人類2032年滅亡,可能性有多大?
    回歸正題,沒有任何權威的機構說「霍金預言人類在2032年滅亡」,看到這樣的預言,第一反應是肯定是媒體歪曲或者過分解讀了霍金在某個場合發表的言論!   霍金作為宇宙之王,的確經常發表一些關於宇宙,人類和地球命運,外星人等方面的言論。但多數情況下是在警示人類,保護地球和我們自己的科技成果,比如說保護環境,人工智慧更好地發展控制等!
  • 【閱讀生命】張軍平:理解生命中的智能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夢想
    編者按: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世界,災難面前,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員,我們體驗了生命的脆弱,也感受了生命的可貴,我們既體驗了生命的渺小,又感受了生命的偉大。生命是一本無字的大書,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復旦大學推出特別策劃,邀請文社理工醫的老師與讀者一同「閱讀生命」。如何在特殊的生命體驗中閱讀?如何閱讀中升華生命體驗?
  • 人工智慧之說文解字
    人工智慧說起人工智慧,歷史源遠流長,從上古時代的女媧造人,再到希臘神話中的皮格馬林翁無一不體現人類對人工智慧的夢想與渴望。但是現在的人工智慧,還非常的弱智,弱智的原因是因為它過於依賴算法,過於依賴數學模型。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人工智慧呢?今天我們就拋開複雜的科學技術以簡單的語言進行說明吧。智慧生命細心的人們會發現所謂的生命其實就是生和命的合成詞,其中生字表示出現一個新的個體,命表示一種傳承,合起來就是出現一個新的傳承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