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離」第5天,全國餐飲人如何展開「大自救」?

2020-12-17 騰訊網

餐飲時報原創/小時

勤勞、勇敢、有擔當的餐飲人,

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關門停業,

頂著房租、員工工資、原料損失三重壓力,

不叫苦、不喊難、不抱怨,

在疫情「隔離」的5天時間裡,

用大愛、用堅持、用智慧,

紛紛開展「大自救」——

搭建防疫專家顧問團隊

日後價值不可估量

當外部環境出現重大變化的時候,

也就到了考驗企業戰略布局

及策略執行能力的時候。

這句話用在海底撈身上,最合適不過。

【餐飲時報】和大家一起回顧海底撈

發展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創新,

就是誕生在「危機」中:

非典時期,

海底撈店內冷清、一下沒了生意。

這時他們想:

顧客不敢出來吃飯了,

能不能把餐送到顧客家裡去?

於是,就在非典時期,

海底撈誕生了行業首屈一指的火鍋外賣新業務

——嗨撈送。

現在,僅外賣一年就做幾個億。

——把危機轉化為機會,

才是品牌強大和團隊運營能力強大的體現。

而此次疫情,

【餐飲時報】創始人小時認為,

海底撈做的一個最大動作就是:

搭建防疫專家顧問團隊,

作為海底撈以後長期存在的一個內部顧問組織,

不僅僅解決此次疫情問題,

更是為海底撈長期的食品安全和疫情防範保駕護航。

以後,海底撈組織內,

將永遠有一個「防疫專家顧問團隊」,

其價值不可估量。

海底撈這家企業偉大之處就在於,

從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而是永遠從長久經營、

持續發展角度出發去思考、來決策。

此舉,對整個餐飲行業都有戰略性借鑑意義。

海底撈招聘防疫專家顧問團隊的招聘通知、要求、

條件等,可在本公眾號後臺回顧「專家」倆字,即可獲得

不能營業就做品牌賺信任

高感知時間做品牌建設

疫情之後的2020年,

是食品安全衛生重建的一年,

更是餐飲加速洗牌的一年。

誰能夠在這個高感知點上投入資源,

並讓消費者產生信任,

誰就能在下一個時代脫穎而出。

越是危機時刻,越是顧客的高感知點,

做品牌的企業,動作應該越多。

疫情期間,不能營業的餐飲企業,

已經開始品牌建設:

01

倡導分餐理念

「全國酒店餐飲標杆」舜和酒店

率先提出「分餐位上」理念,

並傳播健康用餐方式。

為品牌打出「安全牌」,為品牌種下信任——

02

食材免費送顧客

「中國正餐領軍品牌」

同慶樓食材免費送顧客

顧客領取,一律免費。

同慶樓是大型聚餐餐飲,原料食材備貨多,

疫情後,同慶樓直接將食材免費送給顧客,

贏得街坊鄰裡好口碑、信任感。

同樣此舉還有南京金元寶大酒店,

免費送貨上門:

03

做好基礎安全工作

四川天地人和酒店宣誓

拒絕烹殺野生動物、做安心廚房、

餐廳日消毒等方式,

建立顧客信任感,讓顧客放心。

04

加盟門店免管理費

酸菜魚品類黑馬魚你在一起,

全國加盟店近2000家,

針對自己的加盟門店,

免收一個季度的管理費。

與合作夥伴共度難關、建立信任,

構建品牌價值。

拓展創新業務

外賣外送嘗試先行

行業人士都在預測,

疫情期間,電商和外賣業務需求會大增。

很多餐飲企業順勢推出外賣外送業務,

而其中,西貝成為外賣營銷的範本。

餐飲人可仔細研究。

重慶九鍋一堂:

重慶黑馬火鍋品牌周師兄推出火鍋外賣:

處理節前備用庫存

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本次疫情餐飲人最心疼的事,

就是節前備用原料的處理。

尤其是海鮮、蔬菜等不易存放的原料,

讓餐飲企業損失重大。

為了處理原料存貨,很多餐飲企業開始以成本價、進貨價等折價銷售。

最後——

疫情隔離5天

全國餐飲人都在期待:

趕緊好起來!

【餐飲時報】願和全國餐飲人一起,

積極尋求出路,儘快迎來開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2020年,蘇皖地區小龍蝦養殖戶如何展開自救,逆勢爆發?
    據疫病防控專家組預判,2月下旬可能出現疫情高峰,所以,3月份依然是防控重點,樂觀預判,蘇皖地區4-5月份,疫情才可能有效控制,才能逐漸解封解禁。2、對小龍蝦市場行情影響分析:疫情當下的2-3月份,餐飲關閉,流通受限,存塘大紅蝦的銷售受堵,難有行情,這是眼下不爭的事實。
  • 專訪福州餐飲企業:後疫情時代 闖才有出路
    不少餐飲人已經迅速開展行動,利用外賣、零售化、線上直播、社群預售、公益助力、加盟扶持等多種方式開源節流,共度難關。為了更好地為餐飲企業自救提供參考和借鑑,福建省正餐行業協會秘書長鄭芳女士以在線訪談的方式,對話來自薩貝爾、悅港琴灣、紫陽海鮮樓、1718海鮮火鍋、久號餐飲、周麻婆、老福洲徐記、舊巷南等連鎖餐飲企業的負責人,共同探討餐飲自救之路,與餐飲人共勉。
  • 後疫情時代爆餐飲危機,看「魚你YoSoLo」如何破局自救!
    因為一場疫情,讓全球餐飲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在疫情這場極端壓力測試下,餐飲業一度處境艱難。在全國餐飲業營收斷崖式下跌的背後,是無數餐飲品牌的掙扎、倒下、消失、重啟、洗牌。餐飲危機!每6分鐘倒閉一家企業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全國餐飲收入14609億元,下降32.8%;限額以上餐飲收入3119億元,同比下降30.2%。此次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78%以上的餐飲企業營業損失突破了100%。《中國食品安全網》報導,全國各地連鎖餐飲企業都似乎迎來了他們未知的寒冬。
  • 解封復工、花式自救,武漢餐飲人的疫後新戰事
    來源:新財富雜誌外賣、社區團購都救不了武漢餐飲人,而面對未知的困難時期,是及時關店止損,還是努力自救,讓所有人陷入兩難。餐企原料供應商漢口北金稻禾食品老闆張欣表示,疫情期間,一些客戶靠給醫院送餐維持生計,但到了3月份,公司業績幾乎是斷崖式下滑,降到了過去的10%,甚至5%。「行業裡不成文的規定是,與大客戶合作是有帳期的,一般是30-45天。下遊客戶如果死了,我們的資金就沒辦法回籠。」她說。
  •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
    線上銷售、定製產品、蓄力復甦——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五一」假期,全國各地景點、景區陸續開放,旅遊市場迎來一波回溫。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行業寒冬還未完全過去。
  • 億歐副總裁李雙:疫情下的中國餐飲服務業
    大家好,我是億歐副總裁/董事合伙人李雙,很榮幸為本次活動以電話會議的方式做致辭,第一次戴著口罩參加會議。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2020年的開局不太順利。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疫情已致78%的餐企營收損失100%以上,73%的企業關閉了旗下所有門店。形勢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嚴重。
  • 疫情之下,民宿和酒店如何自救?
    疫情之下,民宿和酒店如何自救,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一、關於這次疫情的持久性預計本來前段時間,眼看七月暑假來臨,跨省旅遊組團有開放的希望可是6月12日的新發地疫情的出現,跨省旅遊放開短期之內應該不會再提及。從這次疫情的發生情況看,主要是汙染性病毒輸入。這對餐飲業和旅遊業復甦都是巨大打擊。而且現在新發地疫情相關人員仍在全國追述中,旅遊業何日恢復,短期之內可不作它想了。
  • 後疫情時代餐飲行業如何破局自救,對話上房火鍋創始人孫吉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爭,各項行業尤其是餐飲企業收到不小的打擊。而上房火鍋作為滬上知名高端連鎖店,堅持本店直營的運營渠道,面對這次行業寒冬如何採取措施破局自救,本次採訪特邀上房火鍋創始人孫吉先生,就後疫情時代下的餐飲行業局勢動態,淺談企業逆勢擴張。Q:在疫情爆發期間,上房火鍋是怎樣如此迅速的做出防疫反應的呢?
  • 疫情之下,看日本餐飲行業老字號門店如何自救?
    疫情下,餐飲業是被重傷的行業之一。疫情過後,能倖存下來的店鋪,如何涅槃重生,如何在這個競爭愈加激烈的行業突圍而出?看看旁邊的日本島國,餐飲競爭更加慘烈。那裡的強者是如何做出一家又一家的爆款店的呢?先說答案,用日本有名的蔦屋書店老闆的話來說就是,做一家顧客想來的店,顧客才會來。
  • 北京餐飲十大品牌疫情報告·轉機篇 餐飲自救中尋轉機
    疫情給餐飲行業造成重創,但同時也激發了不少企業開始在困境中展開自救,設立便民蔬菜攤、自建外賣小程序、建立並維護社群、開啟雲體驗······餐飲企業正在竭盡所能度過此次的疫情難關,這次疫情正在激發餐飲企業自新的能力,同時也倒逼餐飲企業開始重視發展過程中遺漏的問題,並從中發現轉機和新的商機
  • 戶外用品上市公司半年考:疫情之下集體虧損,賣口罩、防護服展開自救
    在主營業務慘澹之下,戶外用品公司則紛紛展開「自救」措施。今年3月起,三夫戶外開始推進口罩生產銷售項目,一度躋身成為熱門的「口罩概念股」。而探路者也向市場推出了防護隔離服(非醫用防護服)、防護帽等有防疫特色的裝備。
  • 「淨菜到家+視頻教學」,農耕記首曝餐飲自救新模式!
    銥星導讀隨著疫情的持續,不少人在「宅家戰疫」中開發了廚藝,在助推生鮮電商崛起的同時,也讓實體餐飲的窘境愈發凸顯。不過,銥星雲商觀察發現,近日已有餐企開啟了自救模式2.0,嘗試推出淨菜配送+視頻教學。事實上,淨菜配送模式的發酵正是疫情衝擊下餐飲行業自救升級的表現。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統計,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相比去年春節達100%以上。而受訪餐企中,23%外賣業務收益並不理想。
  • 一位縣城餐飲人在疫情堂食停業期間的自救-虎嗅網
    之所以稱之為「猝」:我在一座小縣城裡經營的餐飲店距離大武漢上千公裡外,公元2020年1月22日的晚上才從95後的實習幫廚聽說「湖北那有一些人染病了」——當晚睡覺前才瀏覽了下相關的新聞標題,哦,「不傳人」,就玩了會遊戲,遊戲退出的時候,已是23日凌晨,這時候新聞APP裡推送後來全世界都覺得震驚,現在都覺得果斷的重磅新聞:「武漢封城了
  • 第十屆四川網際網路+餐飲峰會:餐企如何應對黑天鵝?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遭受著不同的困難和挑戰,餐飲首當其衝。一季度不少餐飲品牌都遭受重創,但同時不少餐飲品牌也展開自救。疫情無疑也催生了餐飲細分賽道下的新場景,促進了外賣、團餐、分餐制等模式發展。
  • 專訪福州餐飲企業:後疫情時代 闖才有出路
    在此期間,福建省正餐行業協會秘書處與會員企業也積極採取多項舉措,支持餐飲行業抗擊疫情,包括開展「如何做好外賣經營」系列交流會、秘覺「2020春暖行動」等,協助提升外賣經營能力、進一步提高餐飲企業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但是後疫情時代,「他救」只能解一時之急,「自救」才是長久之道!
  • 專訪福州餐飲企業:後疫情時代 闖才有活路
    在此期間,福建省正餐行業協會秘書處與會員企業也積極採取多項舉措,支持餐飲行業抗擊疫情,包括開展「如何做好外賣經營」系列交流會、秘覺「2020春暖行動」等,協助提升外賣經營能力、進一步提高餐飲企業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但是後疫情時代,「他救」只能解一時之急,「自救」才是長久之道!
  • 後疫情時期的餐飲企業,漲價還是硬著頭皮折價引流?
    2020年始,一場由武漢蔓延至全國的疫情讓不少企業陷入困境,在全國擁有194家連鎖店的海底撈飽受疫情煎熬,這家巨頭企業以日虧損8000萬元的速度滑坡。此前中信建投發文,按照關店15天和30天分別測算,並對全年的開店數進行預測,估計此次疫情對海底撈2020全年的營收損失將達到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5.8億元。
  • 北京餐飲十大品牌疫情報告
    全文共2854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開篇的話從春節至今,國內餐飲企業經歷了無措、低谷到逐漸創新自救,並在自救的過程中發掘新潛能的過程。疫情突發,之前熱鬧的餐廳變為餐飲人戰「疫」的陣地,餐飲人成為了「危中尋機」的戰士。如何在困境中生存?
  • Shopee馬來運費漲了|疫情下東南亞電商賣家自救第29天
    其實我一直認為Shopee還算是比較好做的,無非就是需要耐著性子,產品不用太多,聊好天,做好售後,報報活動,打打廣告,產品OK的話,其實養活自己也不是難事,期待她能有一個好的開始。 東南亞目前的疫情概況 Lazada&Shopee 新聞
  • 湯明磊:六種在線實現的六次自救,盤點疫情期間讓人眼前一亮的案例
    案例一:員工在線 同程國旅3000名旅遊顧問轉型咪店店主 同程國旅十五天的疫情危機自救非常經典,作為中國領先的休閒旅遊在線服務商,同程國旅有超過3000名員工,旅遊業在春節黃金旺季瞬間停擺,擺在同程集團董事長吳志祥和同程國旅CEO楊佳佳面前的三個奪命連環問就像三座大山:第一,這麼大的團隊還要不要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