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直有關於小米要在香港上市的消息,大概持續了有一個月了吧,今天小米終於在香港上市交易了,雷軍敲鐘後,身價繼續上漲了約145億美元,但是發生一件不算很美妙的事情,就是小米今天剛公開交易,開盤就跌破了發行價17港元,其實熟悉A股的朋友應該都了解,如果申購中籤的話,基本上新發行的股票,都會經歷幾個漲停,也就是說,只要中籤,那賺錢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但是小米恰恰就成了那個小概率的股票,那就有人開始唱衰小米,說小米不行了,其實恰恰相反。
不同的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不一樣的,但是對於小米來說,無疑是要通過上市獲得更多的資本供血,使得在更短的時間內更快的擴大自己的市場規模,開盤就跌破發行價又怎麼了,現在的小米的市值接近3700億港元,有了大量的資本輸血,小米模式將會被迅速複製到全球的各大市場,要知道小米的產品其實非常優秀,小米生態鏈的產品線非常龐大,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拓寬渠道,然而現在後勤保障已經充足。
我們不能以股市的變動來定義一家公司的價值,我們都知道現在蘋果的市值很高,近9000億美元,但是蘋果的股票也經歷過大的跳水,下跌的幅度一度讓人們對蘋果的未來表示擔憂,但是現在的蘋果怎麼樣呢?還有現在的京東方,最近一年來的股價也經歷了過山車,但是京東方是世界產能最大的面板廠商,其10.5代LCD生產線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也是繼三星之後第二家可以量產柔性OLED屏幕的廠家。現在再來反觀小米,同樣的道理,小米本身的價值也不是現在的股價可以決定的。
可以說小米與現在的很多科技公司,如蘋果、華為、三星等都不同,小米的商業模式是一種開放的生態鏈模式,只要有商品符合小米生態鏈的價值觀,那麼就可能被小米融入進來,成為小米生態鏈的一員,所以小米更像是一個孵化器,通過小米生態鏈,小米可能會孵化出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可能會孵化出第二個小米,也可能會有蘋果、華為、三星這樣的巨頭,這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是這就是小米生態鏈的魅力,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