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的「三亞夢」:哪個東北人沒有套海南房?

2020-12-24 騰訊網

在三亞,一個有文化的東北老哥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如果你讀過歷史,一定會發現,北方的遊牧民族們,窮盡一生都是要往南方打的」,最後加了一句,「咱東北人也一樣」。

據說,每一個東北人心中,都有一個三亞,那是苦寒之地對溫暖的極致想像。

三亞,是東北人的「聖地」。在三亞,幾乎每個行當,你都能看到東北人的身影,開餐館,開旅館,開出租,開公交,賣房子……甚至海南黎族特色餐廳,老闆也是東北人。

從長春專程來三亞過冬的張家齊老兩口這麼說的,「東北那嘎太冷了,一到冬天風溼病就犯。到了這,腿也不疼了,天天都能穿大褲衩子。而且哪哪都是紅花綠葉,看著就開心,艾瑪老喜歡這了。」

一個開出租的東北小夥兒跟我嘮:「在哈爾濱,冬天在屋裡,褲衩背心兒。出門得穿:線褲、薄絨褲、厚毛褲、牛仔褲、襯衫、絨衣、羽絨服、帽子……這一套下來,門都不想出了!在三亞呢?同樣褲衩背心兒,媳婦兒瞅我一眼:遛狗去? 我二話不說,穿鞋就走!」

但寒冷,並不是東北人南下的原動力。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發生了兩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一是國企職工下崗潮;二是海南的房產熱。

曾經的東北重工業,是共和國長子。曾經的「北大荒」也逐步變成了「北大倉」。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個東北人是充滿自豪與滿足的。

但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下崗潮,東北首當其衝。1997年底,東北國企員工下崗的數量達到了259萬,同比全國下崗人數佔到了22%,等於說是全國每5個下崗工人,就有一個是在東北失業的。王千源主演的《鋼的琴》,就是那會東北下崗工人生存的一個寫照。

此後,東北雖然經過一系列國家的大力扶持,但經濟起色不大,大量人口外流。

在響徹全國的「從頭再來」歌聲裡,下崗的東北人卻真實上演了一出「出東北記」。

在中國的另一頭,在東北人出東北的時候,海南的房地產泡沫破了,全島上下,爛尾樓遍地,每平米300元的房子無人問津。

那會,在東北,「走出去自謀生路」的呼聲此起彼伏,在海南,「走出去尋找出路」的共識一浪高過一浪。一個要「謀生路」,一個要「尋出路」,於是東北、海南一拍即合。

東北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海南賣房傳單,「包機票」,「包吃住」的看房團一個接一個。此時東北人就像當年闖關東一樣,拿著從東北帶來的工齡買斷資金去了海南,出現在海南的各個售樓處。這是東北人第一次南下買房潮。

從這個角度看,或許,不是東北選擇了海南,而是海南選擇了東北

三亞有很多個上了年頭的「東北賓館」,這是很多個東北人來三亞落腳的第一站。「東北賓館」容納了一個個東北人的「三亞夢」,很多人從這裡開始,走出了自己在三亞紮根的第一步。

最早進軍三亞的東北人,隨著三亞旅遊業的發展,站穩了腳,從地產,餐廳到住宿,再到關於旅遊的一切,三亞的成功成就了東北人。累計了資本之後的東北人,繼續買房,深度開發了漁村三亞。

而在東北老家,三亞能發財的消息隨著衣錦還鄉的東北人一傳十十傳百,更多的人接踵而至。

在競爭激烈的三亞樓市,更有開發商發出了靈魂拷問:哪個東北人沒有套海南房?直戳戳扎中了懷有「三亞夢」的東北人的心。

根據海南省住建廳的數據,2014年海南省的購房者裡,外地購房者佔比達到了87%。而在三亞,東北客戶佔到了79.6%,相對其他省份的人來說構成了碾壓式的優勢。三亞副市長李柏青說:「如果北方的幾十萬外來人口撤出三亞的話,這個城市可能一夜之間變為一座空城。

據統計,三亞的島外籍人口,有67.12%是東北籍人口。在海南三亞養老的異地老人近40萬,其中東北哈爾濱籍的老人就佔20萬,站穩了半壁江山。

在三亞街頭,金手勺、金掌勺、金碗勺、金廚勺……等諸多「勺字輩」東北飯店,明明白白地告訴抵達三亞的遊客,東北人在三亞的密度。

同時,三亞也一步步坐實「東北省三亞市」的說法。很多持有東北醫保卡的東北人,如今已經可以在三亞直接刷卡買藥,並且在三亞的醫院刷卡就醫。2018年,因為三亞的東北人太多,哈爾濱公安局在三亞開設了警務站。這是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個異地警務站。

最北的人和最南的人交匯在了海南。二者之間巨大的地域文化和習性差異,在社會融合上,一直衝突不斷。

據說,「粗鄙」、「嗜酒」、「吹牛」幾乎是三亞本地人眼中,東北人的標準形象。在他們看來,這些東北人,在三亞凌晨的街頭巷角大排檔,喝著廉價啤酒,扒著蒜,吃著大腰子和烤韭菜,彼此寬慰失意、相互吹捧牛逼,一陣陣不加節制的大笑響徹天際,間或一兩聲「我們不一樣」的變調歌聲,混雜在徐徐吹起的海風裡,是不能忍受卻又被動接受的現實。

據說,三亞當地人面對洶湧而至的東北人,還編了一首順口溜:

美麗富饒海南島,

來了一群東北佬,

下了飛機脫棉襖。

胖的多瘦的少,

老的多小的少,

冬天來夏天跑,

稱自己是候鳥。

吆三喝四嗓門高,

翻臉就要動拳腳,

候鳥一到物價高,

脫吧脫吧洗海澡。

輪椅的拄棍兒的,

上氣不接下氣的,

有錢閒著沒事的,

迅速站滿海南島,

當地人煩的,受不了!

但這毫不影響東北人的生存意志。抵達三亞的他們迅速入鄉,並把自己的習俗鋪開,讓當地適應。前兩年或者還在打工,第三年就開始琢磨咋弄個小買賣,第四年,親戚朋友聞風而至抱團發展。就這樣一點點紮下根來,開枝散葉。這是走出東北後,東北人的「生存哲學」。

因此,很多走南闖北的普通東北人對溫暖的三亞是有感情的,這是「混到最差,也不擔心自己會大半夜挨凍」的地方。

不過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東北人如今也在逃離三亞這座城市。

「三亞」已經不是他們熟悉的「三亞」,隨著三亞旅遊的深度開發,這裡的房價持續走高,物價也日益高漲,無法承受的生活成本,開始讓相當一部分東北人逐步溢出三亞。同時,2018年,海南省全域限購政策的升級,也逐漸讓「待不下去了」成為共識。

走出三亞的東北人沒有回老家,但也沒有走遠。

對海、對溫暖的執念,讓他們「往北稍了稍」。廣西的北海、防城港,廣東的湛江,惠州,陽江等城市擠入了諸多從三亞溢出的東北人。

在防城港,當地房價也一時間由此前的5000元/平方米攀升至7000元/平方米左右。部分樓盤一度在2018年中達到了近年來的高位,站上了8000元~9000元/平方米的高點,對這個西南邊境城市來說還是首次。

防城港,龍馬明珠廣場上,一個小男孩說:「我和爸爸、姥姥過來看我們的房子,過兩天就回去了,家那邊既不能看海,還很冷。」

來自黑龍江的劉姐是一家酒店的服務員,因為老家幾個朋友在北海置了業,她也在去年買了房,現在在北海邊打工邊享受20℃的冬天,夏天再回老家。

「三天一層樓」,是北海當地人形容本地房地產洶湧進化的說法。在背後,是蜂擁而至的東北人,以及他們「窮盡一生往南方打」的「生存哲學」。

或許,兩廣的這些城市會成為他們的「新歡」,或許,是東北人「三亞夢」的替代品。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素材源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本公眾號予以查刪。

參考資料:

深度瀋陽《三亞,欠東北人一句道歉》

每日經濟新聞《海南之後 下一個被東北人「佔領」的城市》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東北人都是說自己是東北人,而不是具體哪個省
    在認識我老公之前(他是吉林人)我一直都以為東北是一個省,而吉林遼寧黑龍江是東北的地級市,而我身邊認識的東北人,他們介紹自己時都是說自己是東北人,沒有幾個說自己是東北三省具體哪個省的。我問他們怎麼不說自己是哪個城市的,很多東北人都回答,我說了哪個城市你們其他省份的人最後還是會說:哦,東北的啊……應該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區分不了東北只是一個方位名詞,而不是一個省的名字。為什麼很多人會有這種認知呢?地理層面上,東北三省歷史地理民俗都是一體的,而且近代以來省級區劃變動最頻繁的地區就是東北。
  • 為何東北人不說自己來自哪個省,而說「我是東北的」,原來如此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也越來越喜歡出門旅遊,尤其是年輕人更加喜歡自己做攻略,來一場自由行,也就是所謂的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不僅可以讓人緩解自身在工作和學習中的壓力,而且還能夠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如果你在旅途中碰到東北人,會發現他們從來都不說自己來自哪個省,而說「我是東北的」,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東北三省的人都自稱是東北人,而不說自己來自哪個省?
    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吉林和遼寧;其實還有內蒙古的東四蒙,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自稱為東北人,卻不說自己是黑龍江人、吉林人或者遼寧人等,這是為什麼呢?
  • 如何一眼辨別東北人
    這是王三三主編做不正經小策劃的欄目,致力於給你帶來不一樣的人類觀察和社會透視~東北人絕對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存在,一開口就能讓所有人笑。繼《如何一眼辨別廣東人》之後,我們整了個《東北人測試題》,看看你對東北人了解有多少!1、以下哪個一定是東北人?2、如何給東北女孩送禮物?3、以下哪個姑娘更喜歡東北男孩?4、以下哪個東北男孩比較怕?13、以下哪個才是東北話?
  • 【觀見】東北人還能不能振興東北?聽聽一個「東北人」的聲音
    東北被唱衰,是現實走衰和「輿論唱衰」交織的過程,被唱衰久了,人會產生一種「棄療」心態——大批移居南方的東北人,包括不同時期搬到「東北第四省」海南的人,多少都有這種對東北振興放棄希望的心態,真的是「離土離鄉」。
  • 東北三省的人都自稱是東北人,卻不單說「省份」,其實是這樣
    其實,黑龍江、吉林、遼寧這三個省份的人相處的非常融合,因為他們的生活習慣都差不多,而且在此之前,東北地廣人稀,三個省的人加起來還沒有一個省的人多,因此東北三省的人民榮辱與共,他們之間是沒有距離感的。此外,如今這三個省的人感情也很好,東北菜、東北話這些極具東北特色的事物,在全國人民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必在大家的印象中,東北始終都是一個大整體,其實東北也有過外來人口遷入,在衣不果腹的那段日子中,很多人都逃到了東北這片肥沃的土地上。
  • 為什麼東北三省的人都自稱是東北人?而不單獨提省份?原來如此!
    當其他省份還在為文化分割線喋喋不休時,東北人卻很坦然地把三省合為一體作為自己的地域標籤。若有機會遇到東北人,當你問起「您是哪裡人」,他們一般都不會直接說我是「黑龍江人」、「吉林人」或「遼寧人」,而是一句霸氣且帶著一絲驕傲的「東北人」。為什麼東北三省的人都自稱是東北人?而不單獨提省份?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
  • 廣東人吃早餐,河南人吃早餐,東北人吃早餐,你會吃哪個?
    不同地方的人吃早點的習慣也不同,走過很多城市的人相信也總會有自己的明確喜好。廣東人吃早餐都是悠閒的,早茶吃起來也很浪費時間,大家吃的話更注重談天說地,也別有一番情趣。而在河南人來看早餐就是需要熱氣騰騰口味夠給力才可以,熱氣騰騰的胡辣湯是必不可少的了,如果再來幾根小油條就很美味了。當然了,如果你喝不慣胡辣湯就要小心了,它真的口味很重,而且喝下去比較容易上火。在東北的話早餐的樣式又發生了變化,最明顯的是包子、餡餅兒成了主要的早點。這可能是頭一天早上就準備好的,口味不錯,營養也很全面。
  • 三亞的東北人
    這樣一個由幾千萬人一同完成的,蘊藏著巨大GDP的,走出家門瘋狂旅遊消費群體行動,只有中國才有。剛才看新聞,說海南因受颱風「沙德爾」影響,三亞等地旅遊景區景點暫停營業,不由得想起前年去三亞海口旅遊休假中值得回憶的美好時光,回憶起在三亞遇到的東北好人。那也是在10月底,已過了旅遊旺季。
  • [東北人]性格特點+東北文化的價值
    中國有個區域比較特殊,被稱為東北,那裡的人被稱為東北人。在中國範圍內,沒有哪個區域擁有東北這麼高的認同感。不管是吉林還是遼寧、黑龍江,都認可自己為東北人。但是沒有聽說雲南人稱自己西南人,陝西人稱自己西北人,廣東人稱自己華南人。為什麼呢?
  • 深受東北人喜愛的省份,隨處可見東北人,被網友趣稱是「東四省」
    作為我國最具特色的地區之一,東北地區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東北人豪爽的性格以及較高的酒量,和東北地區特色的文化習俗以及特殊的環境氣候,給不少人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過,隨著近些年來人口的不斷流動,除了東三省以外,我國的又一個省出現了大量的東北人,這個省份也被稱之為最受東北人喜歡的省份,你們猜到這是我國的哪個省份了嗎?
  • 東北人的主糧:東北大米
    以主食為例,比如南方人,吃改良的高產秈稻米;中原和西北人喜歡吃麥子、玉米和小米;西藏吃青稞。我們東北呢?除了玉米、高粱米、小米、大黃米、小麥這些雜糧以外,主糧:東北大米,養活了我們1億多的東北人。東北的營口水稻東北的大米稱作:粳米,有別於南方的秈米。秈米產量高,一年可以種植2~3茬,生長期短,米粒細長。成飯鬆散,口感一般。
  •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喝」?徐州人自告奮勇,東北人表示不服
    說到喝酒,很多人可能會立馬想到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那副豪爽形象,尤其是對東北人映像深刻!可如果要給全國各地的人排一下誰最能喝,估計各有各的看法,誰也不會服誰!當徐州人說「我只喝白的」,貴州人卻「不相信酒醉」這件事情,北上廣則是「不相信眼淚」,最後東北人還要跳出來拍拍自己的胸膛,表示「我不服」!進入成年人的世界以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要喝酒」才能解決的問題,真正滴酒不沾的人應該是極少數!
  • 東北人的早餐,四川人的早餐,廣東人的早餐,哪個最合你胃口?
    在西方國家,大部分人的早餐都比較單一,通常都是麵包和牛奶,再加上一個煎雞蛋和一些蔬菜水果之類的。但是在中國就不一樣了,各個地方的人,早餐都是不一樣的。那麼,東北人的早餐,河南人的早餐,廣東人的早餐,這三個很有代表性的早餐中,哪個最合你胃口呢?東北人的早餐,一直以來都是以麵食為主。所以,包子饅頭是必不可少的。豆漿油條也是東比早餐裡面,很常見的食物了。
  • 如果重新給東北命名,「東北」「滿洲」「關東」哪個更好?
    今天的中國東北地區多指遼寧、吉林、黑龍江及蒙東地區,把這一地區作為「東北」整體稱謂是普遍現象。在近現代歷史上,東北地區的行政區劃變更非常頻繁,曾出現「關東」和「滿洲」等許多稱謂。「關東」一詞最早出現在明朝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建立了山海關城堡,山海關是扼制東北與中原的咽喉,以山海關分界,東北一帶被稱為「關東」。「關東」在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年)起,才逐漸被官方和民間廣泛使用。「東北」或者「東三省」是人們稱呼東北的另一個名稱。
  • 東北往事 | 東北人的飲食
    東北亦不例外。放眼偌大中國,從入秋到春末,唯有這裡可持續長達八個月的低溫天氣。長白山若是七月下了雪,人們也不覺稀奇。炎炎夏日,出山海關,即使烈日當頭,滾燙動人,找一處樹蔭便覺涼風習習,瞬間解暑。關內的桑拿天與之不可同日而語,南國更有天壤之別。東北人飲食習慣的口重,多鹽,多燉,甚至多辣,就在於氣候的偏冷。俗話說: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東北的鹹,從過去的東北人嗜醬這件事上可見一斑。
  • 日本人請客,韓國人請客,湖南人請客和東北人請客,你選擇哪個?
    現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溝通是非常多的,我們現在的發展也變的越來越好了,很多的中國遊客都會去其他國家遊玩和定居,當然也有很多外國人定居我們中國,相信有不少的小夥伴們都是有外國朋友的吧,但是國家之間的飲食習慣是不一樣的,而我們中國人是非常好客的,遇見朋友都會請客吃飯,這個時候根據不同的飲食習慣大家請客的食物也是不一樣的,日本人請客
  • 浙江人請客,重慶人請客,東北人請客,有何不同,你最愛哪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域,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甚至性格都存在差異。說到飲食,可能很多吃貨要流口水,畢竟中國的美食太多了。但是,不同地方的美食,不同區域的人不一定能夠欣賞。比如,上海人喜歡吃甜食,到了雲貴川這些無辣不歡的地方,不一定受得了。下面是不同地區的人請客吃飯,看看你最愛哪個?
  • 在東北那「旮旯」,沒吃過「東北F4」的人,都不能稱之為東北人!
    在東北那「旮旯」,沒吃過「東北F4」的人,都不能稱之為東北人!冬至早就已經過去了,但是現在我們中國還有很多地方都沒有下雪,就像我們這邊雖說下雪了,但也只是下了一點點而已,如果說想開學的話,那就肯定要去東北,東北現在估計都有零下二十幾度了,雖說東北很冷,但是東北有很多好貨,有非常有名的「東北F4」,而且在東北那旮旯,沒吃過的都不能稱之為東北人。
  • 都說海南三亞東北人多,沒想到武漢有一個區東北人也很多
    大家都知道海南三亞東北人多,很好理解,因為東北太冷,而三亞四季如春風景又好,適合度假和養老,但是武漢有一個區東北人也很多,這一點很多沒來過武漢這個區的人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個區呢? 大家知道武漢最出名的是武漢三鎮,分別是漢口、武昌和漢陽,現在有武昌區也有漢陽區,但沒有漢口區,不過有江岸區和礄口區,武漢當然不只這三鎮四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