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WiFi遭遇衛星波段選擇難

2020-12-21 網易科技


資料圖:東航飛機上有醒目的WiFi標識。

網易航空訊(DaO) 誰在中國「首家」提供機上WiFi服務,航空公司各據一詞。5月29日,東方航空率先向外界公布消息稱,已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批覆:在21架飛機上向乘客提供「空中上網」服務;同時表示,東航成為全國首家也是全國最大的能夠同時向國內、國際航班旅客提供「空中上網」服務的航空公司。

據網易航空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工信部批覆提供「空中上網」服務的是中國電信集團,可在與其有合作關係的航空公司飛機上進行試驗。除了東方航空的21架飛機外,南方航空的10架飛機、廈門航空的6架飛機、中國國航的6架飛機、深圳航空的1架飛機以及海南航空的2架飛機都獲得了試驗資格。

國外航企也獲批提供「空中上網」服務

「在東方航空21架飛機上向乘客提供『空中上網』服務」背後所包含的信息遠不止於此。東航最初的一份通稿明確表示,工信部批覆同意的是「利用亞太6號衛星通信系統,在中國東方航空股份公司的21架飛機上,按照申請的國內航線和國際特定航線,開展Ku波段航空機載通信業務試驗。試驗期間,東航可向客艙用戶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其中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本次工信部批覆的是業務測試許可,其部分意義在於為未來相關技術和管理標準提供數據支持;二是測試期間可向乘客提供上網服務,即明確了這次測試具有商業屬性(商業性測試)。這兩點內容也得到了東航轉型辦主任張弛的確認。

針對外航開展「空中上網」服務,工信部的意見也非常明確,同樣是「國內特定航線」,但清楚地指出,提供的是Ku波段航空機載通信業務「落地試驗」。涉及的外航名單包括:美聯航、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土耳其航空、阿聯航空、阿提哈德航空、法航、中華航空、新航等等。這就意味著以往乘坐外航班機,必須飛出中國領空才能開放WiFi服務的局面或將徹底改變,外航飛機的國內飛行段,乘客也可享受「空中上網」。而外航投入中國市場運營裝備衛星WiFi的飛機數量,現階段遠遠多於中國本土航空公司。以達美一家為例,改裝過的飛機多達119架,超過中國本土所有可提供「空中上網」飛機總和。

東航獲批飛機數量最多

中國本土航空公司中,東航此次獲批飛機數量最多,其原因在於東航有能力提供空中上網服務、已經裝有衛星WiFi設備的飛機數最多。張弛表示,目前東航已經籤署了70架飛機的改裝合同。其中,獲批測試的21架飛機最遲將在2-3個月內全部改裝完畢。

這21架飛機中包括9架777-300ER(2014年底已接受第4架,2015年計劃再引進5架)、6架空客A330、6架波音767。所有777-300ER與三架A330將執飛北美、歐洲等國際遠程航線;其餘的飛機負責京滬、滬廣等國內幹線。

東航預計,2016年年底完成合同內50架飛機的改裝,2017年70架飛機將全部改裝完畢。張弛表示,這70架飛機改裝合同相當於覆蓋整個東航寬體機機隊。資料顯示,截止2015年3月,東航的機隊規模在380架左右。

Ka還是Ku:機上WIFI技術兩難選擇

據了解,目前航空公司機上WiFi技術分為基於衛星方式的地空通訊和基於地面基站方式的地空通訊兩種。由於後者需要在飛行航路中架設地面基站,因此受地形與天氣的限制較多,且無法實現越洋飛行。基於衛星的通信系統是通過衛星及地面主站與各個遠端站傳送信息實現通信,不同衛星提供的波段信號不同,決定上網速度也不盡相同。目前,衛星通信的頻率劃分主要有L,S,C,Ku和Ka頻段。對於航空機載衛星通訊系統來說,Ku波段衛星當前使用較為普遍,Ka波段衛星通信將代表未來發展方向。此前有航空公司表示,鑑於Ku波段衛星方式相對更為成熟,會優先考慮選擇。

據中國民航局制定的《航空公司運行控制衛星通信實施方案》,目前全球已有上百顆基於Ku波段的衛星為世界各地的用戶服務。覆蓋中國及其周邊地區的Ku頻段衛星資源也非常豐富,包括亞洲衛星公司的亞洲4號和亞洲5號,亞太衛星公司的亞太5號和亞太7號,以及中國衛通的中星6A和中星10號等。

理論上,Ku波段衛星數據通信能夠提供50M帶寬,但考慮到在實際服務中所產生的損耗,其所提供的最大帶寬為32M。這個速度允許機上100-200人同時上網瀏覽網頁、微博微信互動;20-30個人同時觀看網絡視頻。有分析人士指出,Ku波段衛星提供數據支持的持續性有待提高,在跨洋遠程航班上存在盲區;同時其速度仍稍顯緩慢。

因此,有航空公司將目光投向Ka波段衛星通信技術,即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 Global Xpress最新一代衛星通信技術。

作為全球首個提供Ka波段衛星通信服務的公司,國際海事衛星組織GX服務計劃由三顆衛星實現全球覆蓋,目前已有兩顆衛星發射升空:第一顆衛星(I-5 F1)於2013年12月發射,2014年7月投入商業服務,目前覆蓋歐洲、中東、非洲、亞洲部分地區;第二顆衛星(I-5 F2)於今年2月發射,計劃覆蓋美國與大西洋地區。據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網站,其第四顆GX衛星(I-5 F4)正由波音公司製造中,預計2016年中旬完成後將搭載SpaceX發射升空。據悉,每顆衛星的使用壽命大約在15年左右。

據民航局提供的資料顯示,Ka寬帶衛星比傳統的Ku衛星帶寬容量大十倍,單位成本大大降低,已和地面光纖具有了可比性。雖然Ka波段衛星具備頻帶寬、上網速度快、設備尺寸小等優勢;但其目前仍處探索階段,國內暫時沒有網絡運營商使用,且外界對其用於公共通訊的能力尚未可知。這使得航空公司在技術的選擇上產生不小「糾結」。

在網易航空與各航空公司的接觸中發現,各航空公司在採用Ku波段亦或Ka波段之間舉棋不定,某資深人士評論:「Ka波段技術較新但衛星較少。Ku波段技術較為成熟。目前的時間點較為尷尬,貿然鋪開面臨雙重風險,Ku可能迅速過時,Ka發展速度存疑。這是導致各航空公司飛機改裝進度遲緩的重要原因。」

儘管美國衛訊公司開發了一種混合組件,令飛機在飛行中可切換Ka和Ku波段信號,但該方案並非市場主流,混合架構向來不被業界看好,也必然帶來成本增加,系統複雜等一系列問題。

東航傾向於Ku

東航似乎更加傾向於Ku波段衛星通信技術。張弛表示,在綜合分析兩者的可行性與合理性之後,東航改裝合同內的70架飛機將被全部投入到Ku波段的測試中。

東航首次使用Ku波段通訊技術的測試是在去年7月。測試載體是一架經過改裝的空客A330寬體客機。測試中,中國電信是網絡運營商,而飛機所接入的設備則由美國松下航空電子公司供應,所使用系統為eXConnect。

網易航空了解到,松下公司所供應的eXConnect系統是東航的「標配」。無論是原廠打包自帶設備的777-300ER,還是需要後期改裝的飛機,接入的都是eXConnect系統。據介紹,eXConnect系統可為乘客和機組人員提供廣泛的雙向寬帶連接,包括網際網路接入、語音、數據以及飛行實時監控和以50Mbps的高速傳輸航空公司營運數據等功能。但有分析人士稱,該系統相對封閉,只能接入Ku波段衛星。這意味著,已裝備eXConnect系統的飛機若想使用其他頻段,需在接入設備上進行較大改動,從經濟性的角度考慮並不划算。

「東航未來將對高功率版Ku進行測試,高功率版Ku理論上可達到與Ka相似的速度。而且在飛機設備升級改裝上更加容易」。張弛表示。由於機型不同,每架飛機最初的改裝費用也有所不同,大約平均每架在數十萬美元左右,他補充道。

國航Ka與Ku同時進行測試評估

國航相關人士向網易航空透露,在本次6架飛機進行Ku波段航空機載通信試驗後,接下來還要實施Ka波段衛星的測試。根據此前報導,2014年國航與Honeywell公司籤署諒解備忘錄。根據協議,國航將與Honeywell及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合作,於2015年2季度在國航空客A330上安裝測試Ka波段衛星通信技術。

商業模式未定

東航明確表示,在試驗期間,空中上網服務將完全免費。手法「簡單粗暴」,乘客亦可從中獲益。但長遠看來,乘客方面會有免費蛋糕究竟能吃多久的擔心;航空公司也需要探索出可行的商業模式。

國航與東航方面此前曾表示,會考慮前向收費(向旅客)與後向收費(向合作方)並行的方式,在與廣告商合作的同時,讓機上網絡的受益人按一定比例支付相關流量費用。張弛向網易航空透露,未來東航將更多傾向於後向收費,其與部分電商的合作已經在洽談過程中,但具體名單與合作形式不方便透露。

框架雖已成型,但目前中國各大航機上WiFi具體商業模式架構仍處在探索之中。從投入建設、到市場運營、再到未來的收益分享模式,皆未成型。在前向收費中,航空公司需要進行市場培育,摸清旅客付費意向(是否願意付錢,能夠支付多少費用),同時逐步培養乘客機上消費的習慣。而在航空公司考慮更多的後向收費中,需要聯絡不同類別的企業,以提供多樣的服務,並考慮如何進行利益分成。

「空中上網」雖架構不明,贏利無期,但各方對蛋糕虎視眈眈,對乘客而言,服務雖是航空公司提供,但收費的很有可能不止是航空公司。有消息稱,中國相關行政主管單位有意分一杯羹。

東航:商業運營近在咫尺

根據工信部的批覆,本次試驗為期一年,至明年5月31日終止。由於目前國內對空中上網還沒有明確的技術與管理標準,因此在試驗期間所提供的數據將輔助相關部門論證這項業務的安全性、穩定性與可控性。

關於測試結束後,空中上網服務是否會直接投入商業運營的疑惑,張弛給出了明確的答覆,測試與運營之間是直接銜接的,而且「很可能不用等到明年5月測試結束,空中上網服務就有可能直接投入商業運營。」

本文來源:網易航空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中國機上WiFi遇"攔路虎":衛星波段選擇兩難
    Ka還是Ku:機上WIFI技術兩難選擇據了解,目前航空公司機上WiFi技術分為基於衛星方式的地空通訊和基於地面基站方式的地空通訊兩種。由於後者需要在飛行航路中架設地面基站,因此受地形與天氣的限制較多,且無法實現越洋飛行。
  • 機上WiFi,離5G還有多遠?
    機上WiFi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提起它,大家又總覺得一言難盡,一是覆蓋面小,中國民航能提供機上上網服務的飛機僅10%;二是網速慢,大家時常會抱怨連文字消息都發不出。目前,國內所有提供機上WiFi的航空公司,都是選擇保有量較大的Ku波段衛星。
  • 達美計劃明年全部開通國際航班wifi服務
    本報訊 日前,達美航空公司宣布將於明年在所有運營遠程國際航線的飛機上提供wifi服務,包括波音777、波音767、波音747、空客A330和波音757飛機。達美航空和Gogo公司目前正在對空客A330飛機的機上wifi進行最後測試。而在150多架飛機上增設機上網絡,也將使達美航空全球配備wifi服務的飛機數量增至1000架。
  • United Aircraft將在國際航班中部署wifi網絡
    據外媒報導,美國聯合飛機公司(the United Aircraft)宣布將在國際航班中部署wifi網絡,這使得他們成為美國首家在國際航班中採用wifi網絡的航空公司。
  • 【開心】泉州人坐這趟航班,可以免費用WiFi咯!
    機上WiFi服務,是依靠廈航四架波音787飛機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旅客在選擇飛往北京的航班時,只能選擇波音787執飛的班次!依靠機上安裝的衛星通信設備和先進的通信技術,實現空中寬帶上網!提供接近地面3G網絡的上網體驗!
  • 飛機上也可以刷朋友圈?機上WiFi應用現狀解密
    Ku波段衛星WiFi系統原理示意圖Ku-Band(12-18GHz) 衛星服務廣受Gogo、Panasonic和Row44等航空公司的歡迎,覆蓋範圍更廣,即使在地面基站或海洋上空飛行時也能保持連接松下航空電子公司的Ku波段外接天線一旦天線接收到衛星信號,飛機將為用戶提供高達30-40 Mbps速度的WiFi。
  • 客機WiFi覆蓋率僅10%且網速慢 改裝一架飛機要300萬
    飛機上上網的速度,其實跟衛星容量是直接相關的。目前,國內所有提供機上WiFi的航空公司,都是選擇傳統的Ku波段衛星。這種衛星理論上能夠提供50Mbps的帶寬(通俗地說,就是網速),但在實際服務中會有損耗,因此速度只能達到30Mbps左右,大致接近家用的「30兆寬帶」。
  • 高空上網幾多愁 飛機上WiFi的那些事兒
    東航、國航、南航等航空公司都在進行飛機WiFi上網設備的改造,其中東航與中國電信聯手,使用Ku波段衛星傳輸信號讓飛機連上網際網路。這就不由得讓人想到,乘坐飛機時使用WiFi上網時怎樣實現的呢?下面,我們就來剖析一下實現飛機WiFi上網運用了什麼技術手段。2如何實現飛機上的Wi-Fi衝浪?
  • 飛機上蹭wifi奇卡無比 長五說:等我年底發射它!
    過去飛機航班通訊,採用的都是衛星通訊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最早衛星通訊方式多採用窄帶通訊,即主要採用L波段和C波段通訊,由於帶寬限制,又擔心飛機飛行通訊受到幹擾,所以通訊上網僅限於飛行員等極少數人使用,最早也主要是窄帶的衛星語音通訊。就窄帶衛星來說,目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多顆衛星組網的靜止軌道海事衛星和數十顆衛星在近地軌道組網的銥星系統,採用這兩種衛星通訊,打電話都是十分昂貴,更奢談上網的價格。
  • 中國空中網絡覆蓋率未達10% 引入Ka波段前景幾何?
    圖片來源:攝圖網3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霍尼韋爾(NYSE:HON)選擇北京悅航天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航天翼)作為其新一代JetWave衛星通信系統中國地區獨家經銷商,將Ka波段接入空中網絡。
  • 坐廈航飛北京,可以免費用WiFi!執行航班是……
    機上WiFi服務,是依靠廈航四架波音787飛機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旅客在選擇飛往北京的航班時,要選擇波音787執飛的班次。依靠機上安裝的衛星通信設備和先進的通信技術,實現空中寬帶上網。該技術是最先進的空中網際網路技術方案之一,可提供接近地面3G網絡的上網體驗。
  • 不能開手機 飛機WiFi咋上網
    在國內飛機上使用WiFi訪問網際網路,很快就要實現啦!隨著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的成功發射,以及聯通航美的成立,為飛機WiFi的部署提供了有力的基礎設施保障。不過千萬別忘了,一般國內航線是不可以在飛行途中開手機的,開不了手機還要WiFi有什麼用,在和我開玩笑嗎?另外,飛機WiFi怎麼收費?
  • Ka 頻段網際網路飛機背後,是高軌衛星的革命性...
    這架飛機備受關注,不僅在於其成功實現了首航,還在於——作為我國第一架高速衛星網際網路飛機,基於國內首顆高軌道高通量通信衛星「中星 16 號」,實現了我國民航史上第一次空中直播。據悉,中星 16 號衛星既是中國首顆高軌道高通量通信衛星,也是國內首顆(目前是唯一一顆)Ka 頻段高通量衛星。實際上,根據不同波段頻率,衛星連接可分為 L 頻段、Ku 頻段和 Ka 頻段。
  • 《中國民航報》:機上WiFi不止是網上衝浪而已
    近期,一項來自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的調查顯示:乘客需要高速穩定的空中無線網絡服務。該調查採訪了1000餘名在過去12個月內曾享受過空中無線網絡服務的美國成年人。其中, 66%的乘客在選擇航班時會考慮其是否提供空中無線網絡服務,近1/4的乘客承認自己曾花更多的錢選擇搭乘提供空中無線網絡服務的航班。  事實上,國際上很多航空公司早已開始提供機上WiFi服務。
  • 飛機上WIFI需求有多大
    第二種就是飛機連接到衛星,一類是使用L波段海事通訊衛星技術,不過缺點是又慢又貴。所以相對的更高頻率的Ku波段通訊衛星是主流,它更經濟、性能更好。比如,漢莎航空公司的FlyNet服務就基於此種技術,支持下載速度可以達到50Mbps。此外,隨著衛星通信技術的提升,速度還會成倍的提升,因此空中WiFi的網速將不再是問題。
  • 中國航班的機上高速WIfi時代即將到來
    國內有了自己的Ka波段衛星網絡霍尼韋爾JetWave™衛星通信系統能夠在全球範圍提供機上Ka波段互聯無縫接入。在國際航線上,JetWave將採用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的GX Aviation網絡,這也是目前唯一實現全球覆蓋的Ka波段衛星網絡。
  • LinkSAT解決Ka高通量衛星互聯關鍵技術,衛星通信的5G時代來了
    適合在各類型通信場景使用,大到飛機、坦克,小到汽車、戶外,「LinkSAT」用戶都可以全地形、全方位地享受衛星通信的高速互連。 有3.5GHz的可用信道帶寬,並且通過點波束實現頻率的複利用,以此一些Ka波段衛星可以達到130Gbps的數據傳輸。它幾乎比Ku波段衛星高出兩個量級。 第二個約束——接收靈敏度/發射功率 是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複雜調製方案被用於支持更高比特率的數據傳輸,接收信號的信噪比更高。
  • 國內飛機馬上就可以連WiFi了!只是...
    無數人盼望的在國內飛機上使用WiFi上網的願望就要實現啦!(此處應有掌聲)。隨著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的成功發射,以及聯通航美的成立,可以為飛機WiFi的部署提供了有力的基礎設施保障。有木有感覺到特!別!激!動!!!  可以開心的發微信了!可以打王者榮耀了!可以刷微博了!可以看視頻了!再無聊的行程都有事情幹了!
  • 坐飛機使用WiFi上網是什麼體驗?
    飛機飛行過程中是否提供WiFi上網服務,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尤其是在長時間的飛行路途中,能夠使用WiFi上網能夠幫助旅客輕鬆打發時間,也可以讓商務乘客及時處理自己的工作。不久前,知名科技媒體《CNET》的記者受邀體驗了Gogo公司新一代的飛機WiFi服務,實際的體驗效果如何呢?
  • 廈航今年計劃引進三架配有WIFI功能的787飛機
    民航資源網2015年3月23日消息:3月22日,廈航2015年引進的第三架新飛機抵達廈門機場,這是大中華區首架配備空中WIFI的波音787飛機。  這架全新的787飛機安裝了松下的全球通訊服務系統,該系統能為自帶PAD、筆記本等移動終端的旅客提供基於Ku波段衛星的網際網路訪問服務。從外觀來看,在機身頂部多了一個玻璃鋼整流罩蓋住的衛星接收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