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詩鼻祖開鑿的古道,李太白夢回,徐霞客駐足

2020-12-12 覺非行記

這是一條寫滿傳奇的古道,由山水詩鼻祖謝公靈運開鑿,迎來過踏歌而來的詩仙太白,留下過考察天姥山水系的旅行家祖師爺徐霞客,許多歷史上寄情山水的文人,都曾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腳步。如今的古道,在時光中沉澱了千年,依舊安然,只是,霞客古道這個名字,便已經註定了它的不同一般。

此次,受由中國綠色時報社主辦的「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計劃」之邀,在當地農林局工作人員張樟林的引導下,踏上這條穿越千年的森林古道。霞客古道,顧名思義,因《徐霞客遊記》而名,古道途經寧海、天台、新昌三縣,總長度約120公裡。我們探訪的霞客古道新昌段位於素有「東南眉目」之稱的天姥山省級森林公園內,途經班竹、會墅嶺、芭蕉山、清涼寺等古村古廟,是霞客古道的精華路段。

▼斑竹古驛,霞客遊記

對於霞客古道的探訪,是從斑竹古村開始的。斑竹,因村「多斑竹」得名,古驛道穿過的村落,是新昌至天台道中重要的驛站,古時設有「班竹鋪」,當年臨街店堂、客棧、公館林立,甚至設有大堂、監獄、青樓,是官旅、商販、獄卒投宿歇腳的絕佳處,也曾鶯歌燕舞,甚是熱鬧。

旅行家徐霞客便曾夜宿斑竹驛。據《徐霞客遊記遊天台日記(後)》記載,徐霞客曾於明崇禎五年四月十八日自天台山萬年寺入境,在短短半天時間,圍繞天姥山遊歷考察了騰空山、會墅嶺、班竹鋪等地。「萬年為天台西境,正與天封相對,石樑當其中。寺中古杉甚多,飯於寺。又西北三裡,逾寺後高嶺。又向西升陟嶺角者十裡,乃至騰空山。下牛牯嶺,三裡抵麓。又西逾小嶺三重,共十五裡。出會墅,大道自南來,望天姥山在內,已越而過之,以為會墅乃平地耳。復西北下三裡,漸成溪,循之行五裡,宿班竹旅舍。」

這是徐霞客第三次遊天台山,為了「盡天台以西之勝」,直接涉足新昌天姥山,夜宿班竹驛。如果說其寧海首遊是天台山開遊之行的話,那麼新昌天姥山之遊則是其收官之行。至此,徐霞客終於全面詳細考察了天台山包括天姥山的山脈水系,並在班竹旅舍作了詳實的總結和描述。斑竹,為徐霞客提供了停歇之地,也見證著徐霞客天台山之行的完美收官。

乾隆47年,風流才子袁枚帶著他的高足紹興才子劉霞裳作天台溫州行,留宿於斑竹。在《隨園詩話》中,寫下了斑竹當年的風貌,也留下了詩人風流的憑證,「遊仙之夢,斑竹最佳。離天台五十裡,四面高山亂灘,青樓二十餘家」。

如今的村落,不再有文人大家留宿,村中的老人或在家幹著農活,或一同打著麻將,或在鵝卵石的長街上漫步,回歸了平凡的生活。然而,沉澱了千年的村落,自有其醇香的韻味,行於其間,亦能感受到這份歲月帶來的安然。

▼唐詩之路,謝公開山

離開斑竹古村,在煙雨中,走進荒草悽悽的霞客古道,踏在布滿青苔的卵石道上,很容易就遙想當年。元嘉六年(429),放浪於山水之間的南朝永嘉太守,山水詩人謝靈運慕名來到天姥山,「伐木開徑」,打通了險要通道,「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數十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嘗自始寧南山(今清風嶺一帶)伐木開徑,(經班竹)直至臨海。」

後人尊奉謝靈運為天姥山的「開山鼻祖」,將他經過班竹開創的山道稱為「謝公古道」,也即如今的「霞客古道」。因為謝靈運的加持,古道引來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在此吟詠歌賦。直至唐代,450多位詩人從古道走過,登上天姥山,更留下1500多首詩歌。

謫仙夢遊,天姥留別。愛慘了謝公的李白,曾三至剡中(今嵊州、新昌一帶),腳著謝公屐,沿著謝公道,登上天姥山。多年以後,午夜夢回,留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全唐詩》收錄了2000多位詩人,450多位,20%的詩人,竟都來到了這裡。這些詩人中,有不需要任何介紹,標杆一般存在的李白、杜甫,有王維、孟浩然、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杜牧這樣的大家,還有「初唐四傑」、「中唐三俊」、「晚唐三羅」等名家。他們循著魏晉風度,踏歌而來,入錢塘,過紹興,再溯剡溪,經新昌,徜徉沃洲山水,登天姥而上,走出了一條「浙東唐詩之路」。

「唐詩之路」不只嘴上說說,而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專用名詞,是如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般存在的文化古道。於是,霞客古道與唐詩之路,在新昌重合,共同寫下了古道厚重的文化。曾經踏歌而來的詩人,早已遠去,那些詩篇,卻傳唱了千年。

而這條見證了謝公開山、謫仙夢遊、霞客駐足的古道,承載著1500餘首唐詩遺韻的古道,在沉寂了數百年之後,如今,以另一種形式回歸,迎接著一撥撥懷古、攝影、洗肺、驢行的旅人,寵辱不驚。

作者簡介:覺非行記,旅遊體驗師,旅遊攝影師,各平臺旅行家。

新浪微博:@覺非行記

相關焦點

  • 黃巢大軍開鑿仙霞古道
    原標題:黃巢大軍開鑿仙霞古道仙霞古道闢於血雨腥風的唐朝末年。公元875年,黃巢率領起義軍避開北方唐朝大軍的鋒芒,從安徽橫渡長江,挺進江西,與緊逼而至的唐朝大軍鏖戰,相持時久而不能勝後,再入安徽轉入浙東,在杭州又和紹興起義軍連戰連敗,損城失地,於是欲從浙東由海上去福建。但面對無邊無際的大海,卻無舟船可行,幾十萬大軍眼看走投無路。
  • 霧中遊徐霞客古道
    看到路邊有一標牌:徐霞客古道,於是掉頭去了那邊。寧海是徐霞客遊記的第一站。從寧海西門出發,一直到松門嶺的山腳下,幾十裡全是公路,開車過去就可以,並不需要走路。過了水母溪,就是松門嶺。水母溪是寧海最大的溪,上遊就是浙東大峽谷。當年寧海有一句俗話:「天台送命嶺,寧海落魂橋」。這送命嶺,是松門嶺的諧音,據說地勢險峻。
  • 王愛山徐霞客古道上的石拱路廊
    王愛山徐霞客古道,大部分順山脊延伸,《遊記》記載:「自奉化來,雖越嶺數重,皆循山麓,至此迂迴臨陟,俱在山脊。」王愛山不僅有泉聲、山色、綠樹、紅花等自然景色,還有一種奇特的建築物,在寧海境內少見,那就是古道上的石拱路廊。  2012年春,我隨寧海縣徐霞客研究會到王愛山參加採風活動,在冠峰農莊的古道邊上,我第一次看到這種似橋非橋、似洞非洞的建築,感到非常的好奇。
  • 「探訪古道系列之旅」第三站訪寧海徐霞客古道
    浙江在線4月22日訊    4月24日(周日),由銀泰百貨天一店聯手商報推出的大型戶外活動——「探訪古道系列之旅」第三站將前往背包族特別喜愛的寧海徐霞客古道。  徐霞客古道位於寧海岔路鎮、桑洲鎮、黃壇鎮、梁皇山境內,按《徐霞客遊記》中所述之行徑路線,故名徐霞客古道。
  • 中國山水詩鼻祖 永嘉太守謝靈運詩詞精選
    謝靈運是中國山水詩的鼻祖,也是永嘉山水的發現者,與同時代的陶淵明為詩壇雙壁。公元422年,謝靈運任永嘉太守(當時的永嘉為永嘉郡,即現在的大溫州)。在任期間,他遍歷諸縣,發現永嘉山水奇物幽美,寫下了許多傳頌千古的優秀山水詩篇,溫州的神奇山水也因謝靈運而聞名天下!做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山水詩創始人,溫州也因此成為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本文精選謝靈運詩詞25首,結合永嘉山水之精華,以求共賞!
  • 讓徐霞客駐足驚嘆的嵩山景觀都有哪些?
    明代天啟三年的仲春二月,融佛、道、儒三教名勝與雄、奇、險、秀山水風光於一山的嵩山,迎來了一位特殊遊客,風塵僕僕的旅行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徐霞客。32歲的徐霞客,於癸亥年二月二十日動身,5日之內盡覽嵩山之勝,寫下了歷史名篇《遊嵩山日記》。
  • 「桃源裡」2020寧海徐霞客古道歡樂跑昨開跑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潘璐璐通訊員王怡婷)昨日,「桃源裡」2020寧海徐霞客古道歡樂跑活動舉行,750名跑步愛好者和運動員從西門城樓開跑。副縣長王鴻飛為比賽發槍。  據悉,本次比賽設挑戰組、樂跑組和體驗組三個組別,裡程分別為42公裡、21公裡和5公裡。參加活動的除個別特邀運動員外,以省內跑步愛好者為主。
  • 《李太白集》中的十首經典山水詩,秀美我大好河山,從古美到今!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一、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出自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徹底,指湖水清澈見底。
  • 浙江這條溪,滿滿的風雅氣息,被譽為山水詩的搖籃
    1當謝靈運遇見楠溪江,當他為楠溪江寫下第一批詩,中國山水詩從此開宗立派,並源遠流長。從此,楠溪江就成為中國山水詩的搖籃。 其中石門臺是這些瀑布中名氣最大的,大概是因為詩仙李太白來過並為它寫了詩。李白《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寫到:「康樂上官去,永嘉遊石門。江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據說山水詩鼻祖謝靈運曾數次來這裡,甚至搭建臨時住所觀瀑寫詩,可見其魅力了。
  • 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是石窟界的鼻祖,卻很少人知道其存在
    不過我國四大石窟卻不是最早開鑿的石窟,今天,筆者和朋友們介紹一下這座石窟界的鼻祖。在武威市南50公裡的祁連山脈中,有一片開闊的盆地。四周峰巒如聚,發源自祁連雪山的黃羊河,自南而北貫穿了整個盆地。盆地北緣,山路崎嶇,登臨如上天梯,故名天梯山。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就位於此處。
  • 中國旅行鼻祖徐霞客,在旅行中帶你揭露種種機密
    看到「徐霞客」這三個字,腦海中首先浮現出來的三個標籤,分別是「旅行家」、「地理學家」和「《徐霞客遊記》」。除此之外,我對他的了解一無所知,甚至連他的本名叫什麼都已經忘記。這也是我選擇閱讀《徐霞客山河異志》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希望通過這本書打破對徐霞客除了這三個點之外的認知。
  • 秦嶺山中的「子午古道」遺蹟
    我們平時在秦嶺爬山、穿越無非幾十公裡,但子午古道自長安到下一個目的地最近的也得幾十公裡,可見古時候的人,各個都是戶外(甚至是野外生存)的高手。目前存留的古道遺蹟散布在綿延的秦嶺群山之中,有些還被修成景點,立著刻了字的碑,這種地方會吸引很多除了我這樣的人之外的遊客,因為好走、好找、熱鬧。
  • 今天是「中國旅遊日」,徐霞客走過浙江松門嶺的日子
    就在407年前的今天,徐霞客自浙江寧海出發,經松門嶺,前往天台山。近400年後,寧海縣徐霞客旅遊俱樂部的麻紹勤提出了設立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的建議。2011年,國家旅遊局正式宣布,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
  • 2019楠溪江文化旅遊節今天啟幕:歡迎到「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感受...
    「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溫州作為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自古就是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蘇東坡曾感嘆,「自言長官如靈運,能使江山似永嘉。」以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發端,歷代文人墨客青睞溫州,杜甫、孟浩然、韓愈、沈括、徐霞客等,都為溫州山水留下詩篇和墨跡。據不完全統計,溫州甌江沿線清朝以前的詩詞共6300多首,分別是唐詩46首、宋詩439首、元曲13首、元明清詩5800多首以及唐代以前古詩25首,這使得溫州當仁不讓成為甌江山水詩路的核心區、浙東唐詩之路的南翼幹線。
  • 穿越千山萬水 夢回《古道茶魂》
    穿越千山萬水 夢回《古道茶魂》 2019-12-30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寨,徐霞客眼中的雲南第一美景!
    底平如古色古香的銅鏡一般的水寨小盆地不知映射了多少古老而壯美的景致,讓徐霞客觸目之處,無不深感歲月悠悠、自然神奇、民風淳樸。縱使武陵桃源,王宮盤谷,也不及水寨之美,之幽。駐足水寨,就是置身綠色的大海,一望無際的果松林海鬱鬱蔥蔥,宛若一幅宏大的天然長畫卷,一年四季任憑翻閱。
  • 【霞客情 跨界行】深度挖掘王愛徐霞客古道之我見
    根據以上資源,筆者為此設計以下思路(一)用好用足《徐霞客遊記》描寫王愛精彩片斷筆者認為借用將造好上金財神谷大門,做成紅色的門框,徐霞客古道王愛山第一門含義為開門紅,也有開好頭的意思,能帶來財運、官運等。門後放上一塊上馬石。
  • 2020寧海徐霞客古道歡樂跑鳴槍,全民挑戰山地跑
    2020寧海徐霞客古道歡樂跑的開啟拉開了第十八屆徐霞客開遊節的序幕。據悉,2020寧海徐霞客古道歡樂跑活動是慶祝「中國旅遊日」十周年浙江省主會場活動暨第十八屆徐霞客開遊節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弘揚徐霞客精神,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為大眾打造長距離歡樂跑和徐霞客古道、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全域旅遊、體育健身、越野跑等多元文化新體驗。
  • 驢友鼻祖「浪蕩子」徐霞客如何定義旅行?
    在他20歲那年,徐霞客泛舟太湖,完成了他作為職業旅行家的第一次打卡。自此以後,直到55歲拖病體而歸。30多年來,徐霞客的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更是為後世留下了洋洋灑灑的60餘萬字的《徐霞客遊記》。如果說,孔子是遊學的鼻祖,那麼徐霞客就是遊學的無畏探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