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行鼻祖徐霞客,在旅行中帶你揭露種種機密

2020-09-24 原侑壹的年代記

看到「徐霞客」這三個字,腦海中首先浮現出來的三個標籤,分別是「旅行家」、「地理學家」和「《徐霞客遊記》」。

除此之外,我對他的了解一無所知,甚至連他的本名叫什麼都已經忘記。這也是我選擇閱讀《徐霞客山河異志》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希望通過這本書打破對徐霞客除了這三個點之外的認知。

作為一部歷史虛構小說,作者必然會在遵守歷史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所以就這方面的內容,也可以幫助我去了解徐霞客這個人。

翻開書的時候,就看到作者茶弦對於這本書的一個介紹:《徐霞客山河異志》系列是以旅行鼻祖徐霞客的歷史記載為基礎,進行虛構創作的旅行懸疑小說。他自己也強調:

創作歷史題材,小事可以不拘,但大事定要不虛。

徐霞客一生的剪影

這本書的書腰和底封上都寫著一段話:

旅行30年,3次遇盜,4次絕糧,徒步21省,上百次出生入死,僅一部《徐霞客遊記》留存於世,被稱為「明末社會的百科全書」,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這段文字不到百字,卻是徐霞客一生的剪影,讓我們看到他對旅行的堅定和執著。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個30年?在明代的話,我想能活到60歲已經挺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一查,果然,他活了54歲左右,還沒到60歲。這就說明他用超過二分之一的生命去做了旅行這一件事情。

中國一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這麼算下來,徐霞客走遍了21/34個中國,差不多走過了3/5個中國。這個數據在現在這個交通如此發達的時代也是很不容易的,更不用說當時的他完全徒步行進。

3次遇盜,4次絕糧,上百次出生入死,這說明了在旅途之中,徐霞客充滿了危險。在前行的道路上,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客死他鄉,但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幾乎沒有理會這樣未知的危險,從數字上來講。

他一生僅一部著作《徐霞客遊記》被稱為「明末社會的百科全書」,這樣的評價可以看得出,除了山河大地等地貌的記錄,也有人文風俗的記錄,為後世人認識明末社會,了解民俗民風提供了基礎。這本書的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也說明了後世對於他貢獻的肯定,以及他的著作的價值所在。

所以還未翻開書,我就感覺,在這些不容作假的大事之上去穿插虛構的小事,作者定然會給我們講述同樣精彩的故事。

如果這是一個讓我認識徐霞客的一個暈開的點,那麼這本書的故事,應該會是我認識徐霞客的一條線。這個系列或許會成為一個更大的面甚至是出於當時社會背景之下一個更廣的體。


奪嫡之戰衍生出的了解徐霞客的三條線

作為歷史小說,尤其是懸疑類的,很大一部分或會和朝廷和奪嫡和爭天下有關。在《徐霞客山河異志》這本書中,也不例外。

徐霞客被捲入奪嫡之戰,是從他結婚當晚開始的。當天晚上,一柄飛刀破窗而入,釘在了徐振之(徐霞客本名)床的圍板上。刀尖上的紙條上寫著一行字:「預知乃父死因,即可北上入京」

徐振之的父親三年前離家之後就未在返回,後來徐振之卻等來了父親冰冷的殘屍。對於父親的死,他一直鬱結於心。所以,為了追尋父親死去的真相,他於第二天離開了新婚的妻子和母親。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妻子許蟬放心不下,追隨丈夫一起前行。

路途之中,他們遇到了一個陰陽怪氣的老頭,這個老頭稱呼自己為「莊糊塗」,是「裝糊塗」的諧音,由此可見,他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他是一個說書人,雖然有些故事還只是創作了一半,他是一個「半仙」,知天文、曉地理,能掐會算、未卜先知。

認識之初,為了借宿,徐振之和許蟬在老人無意地「指引」下,到眠月山莊借宿,沒想到竟然捲入了福王與太子的奪嫡之戰。甚至,徐振之「出師未捷身先死」,在經歷一系列酷刑加身之後,生不如死的他想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然而沒想到的是,之前的經歷的一切不過是試煉。是庶子出生的太子朱常洛身邊的太監,希望徐振之能對太子忠心,為他們做事。

一開始,徐振之並不同意,直到陳矩說出了自己和他父親的關係,甚至,當年他的父親死亡,就是為了保護他和太子母親。而且從他的口中,徐振之聽到了父親對他的期待,也是他的遺言:眉宇之間帶著煙霞之氣,可以承他衣缽。這也是他後面改名「徐霞客」的原因。當然作為一名文縐縐的書生,他是不可能和父親一樣有著出神入化的武功了。那這衣缽是什麼呢?是「地師」。這也是本系列圖書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地師」,是土脈那支的頭領。當年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後,從民間招攬奇能異士,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為基脈,各組了一支暗衛。徐振之的父親就是土脈一支的頭領。而五脈的頭領的武器,都由玄鐵製成。

徐振之從陳矩的手中得到了父親的武器——喚作「鎮厄」的尺子。不過讓他們都沒想到的是,許蟬從父親手中得到的嫁妝——名為「秋水」的劍竟然是五脈之一的金脈所打造的。而原本這把劍是金脈的首領贈送給振之的父親的。

在得知地師能以陰陽五行,結合山川地貌,創出奇門法陣的時候,徐振之才回想起從年幼時,爹爹就經常帶著他去攀涉名山大川,又讓他研習易理天象。所以現在,即使他不過是一個書生,卻可以自己堅強的體魄和對大自然天然現象的應用,戰勝訓練有素的敵人,解救有著身陷危機之中,有著高超武功的同伴。

當然,這是後話了。因為父親好友的委託,也為了更多地了解父親,徐振之決定幫助太子。他不僅破獲了三年來未有人破解的《鬼母揭缽圖》,還通過解密的密碼找到了傳國玉璽,在經歷了生死之後幫助太子鞏固了位置,也揭穿了福王的陰謀。

在這其中,我更感嘆的徐振之悶不做聲的洞察力。沒想到文章前面部分幾個小到幾乎可以忽視不見的小細節,竟然成為後面他洞察真相,揭開真相的線頭。這個對我而言的確是點睛之筆。看似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加分不少。

當然,志在四方的徐霞客不會留戀官場。而太子在失去了「地師」的輔佐之後,也開始尋找其他的四脈的頭領,渴望得到他們的力量。

和其他懸疑小說有所不同的是,因為徐霞客「旅行鼻祖」的特殊性,所以在他尋找玉璽的途中,他路過的山川以及不凡的經歷,對於讀者而言,就是一個認識中國地理地貌的過程,所提到的風景點是什麼,都會忍不住讓我們去與現實生活中的存在做連結。這也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所以,從《徐霞客山河異志》這本書中,我覺得可看的線有三條:

一條是徐霞客的旅行路線,他走過了怎樣的山河大地,看盡了哪些風土人情;

一條是五脈頭領的尋找,尤其是「地師」徐霞客的成長;

一條則是本系列的懸疑部分,目前來看是太子的「登基」經歷,也許後面會有所變化也不一定。

這讓我非常期待這個系列後面的作品。

相關焦點

  • 驢友鼻祖「浪蕩子」徐霞客如何定義旅行?
    在他20歲那年,徐霞客泛舟太湖,完成了他作為職業旅行家的第一次打卡。自此以後,直到55歲拖病體而歸。30多年來,徐霞客的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更是為後世留下了洋洋灑灑的60餘萬字的《徐霞客遊記》。如果說,孔子是遊學的鼻祖,那麼徐霞客就是遊學的無畏探險者。
  • 《徐霞客山河異志》帶你一起遊山玩水,體驗國慶旅行的快樂
    今天,筆者帶著剛剛看完的旅行小說《徐霞客山河異志》,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遊山玩水的那些事兒。當然,在數百年前徐霞客旅行的那個時代,既沒有旅行團,也沒有導遊,作為中國旅行第一人的徐霞客,可謂是用雙腳丈量大地!
  • 徐霞客為了寫《徐霞客遊記》,曾在旅行中做了不少荒唐事
    《徐霞客遊記》,為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遊記,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1642年。此書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有著重要的價值。然而,徐霞客為了寫《徐霞客遊記》,曾在旅行中做了不少荒唐事。那這是怎麼回事呢?徐霞客的家世十分顯赫,九世主徐麟為明初高官,在其努力之下,徐家成為江南望族。
  • 徐霞客:一生只做了旅行一件事
    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這個日子的確定,緣自《徐霞客遊記》首篇《遊天台山日記》的開篇之日。徐霞客壯麗的一生為旅行家做了完整定義,我們再次講述徐霞客的故事,挖掘前所未知的史料,以他的事跡紀念「中國旅遊日」。
  • 無論疫情的結局如何,旅行都要回歸徐霞客。
    熱愛旅行的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留意過三個多月前的今年5月19日,還記不記得那一天,是第10個「中國旅遊日」?中國旅遊日被確定為5月19日的緣由,是因我國明代大旅行家的日記體著作《徐霞客遊記》的開篇日,是萬曆四十一年即1613年的5月19日。
  • 徐霞客:「玩命」去旅行,邁開步子,徒步30年遊遍全國
    ,他家裡的藏書很多,但是他不滿足於只在家中讀書,他還從社會上收集圖書,他酷愛讀書,從書中的文字中感受大千世界的變化。,正是他這種難能可貴、他人無法比擬的精神,被尊稱為中國的旅行鼻祖,他被中國人尊稱為遊聖。
  • 徐霞客都沒有想到,傳承千年的研學旅行,變成了到此一遊拍照走人
    從孔子周遊列國,於杏林設壇,帶弟子講學教義,開「研學旅行」之先河;到詩仙李白仗劍走天涯,山水彩雲間留下無數豪邁詩篇;再到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與各地西湖美景的不解之緣;還有我們熟悉的明末旅行家鼻祖——徐霞客,更是被稱為「東方遊聖」,四次長途跋涉,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
  • 徐霞客中國旅行商商會赴福建平潭島考察踩線
    為進一步弘揚徐霞客精神、傳承和發揚中國旅遊文化。12月14日-16日,徐霞客中國旅行商商會鮑志軍會長率考察團一行來到福建省平潭島,就文旅融合、旅遊產業發展等內容開展交流學習。在為期三天的行程中,考察團實地參觀了平潭島旅遊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等內容,領略平潭島的山海風光。福建海壇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薛斌董事長全程陪同考察。
  • 徐霞客旅行一生偏愛南方 結束之地在騰衝(圖)
    徐霞客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地理學家,號稱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驢友」。他對中國廣大地區獨立探訪,經30年考察撰成60餘萬字的《徐霞客遊記》,開闢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這部書既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作,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經典,具有深遠的影響。
  • 中國古代少有的兩個旅行達人,一個是徐霞客,另一個是?
    不得不說,這種模式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還正是拜交通太過發達所賜:快到沒深度、沒精度……而相較而言,筆者還是更喜歡中國古代這兩人的旅行的感覺。他二人均是竹杖芒鞋、孤身行天下,只是有所不同的是,一人重人文、一人重地理。-2-重地理的人自然是徐霞客。
  • 徐霞客及其《遊記》:純粹以考察自然為目的,畢生從事旅行事業
    同時,他也發現過去的山經、地誌中的一些記載,由於缺乏實地調查錯誤不少他決心走出書齋,投身到大自然懷抱,窮九州內外,探奇測幽」,進行實地考察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他對友人說:「大丈夫應當朝遊碧海暮到蒼梧,怎能一輩子侷促於海疆一隅!」所以,從22歲那年,他便外出旅行,開始了長期艱苦的野外考察生涯。
  • 驚心動魄的戶外旅行,掩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徐霞客山河異志》
    對於戶外旅行者說,最牛最為喜歡的就是徐霞客,他可以說是一名非常成功的戶外旅行者。他的旅行跨越千山和萬水,34年的旅行,被後人終匯成《徐霞客遊記》。這位明代的地理學家徐霞客筆下祖的大好河山、地貌地質全都呈現在作品裡。可是在那個年代,戶外旅行並不簡單,往往會遇見很多危險,而徐霞客多年堅持旅行,同樣是一個未解之謎。
  • 徐霞客中國旅行商商會來嵐考察 開拓國內旅遊客源市場
    徐霞客中國旅行商商會來嵐考察 開拓國內旅遊客源市場 2020-12-18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德橫山是徐霞客旅行逗留時間最短的一座名山
    徐霞客(1587-1641),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遊記,被稱為「千古奇人」。我國每年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即源於傑作《徐霞客遊記》開篇之日紀念日。
  • 遊記寫作鼻祖徐霞客曾二次專程來到福建這裡,究竟為哪般?
    徐霞客是中國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第一人,遊記寫作的鼻祖。他一生遍遊大半個中國,旅程多達數萬裡。他的《徐霞客遊記》更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科學巨著。他一生四次到過福建,其中兩次就專程來到這裡考察,並寫下了「程逾迫則流愈急」的流速與流程成反比例的科學論斷,比歐洲人早一百年。
  • 山水詩鼻祖開鑿的古道,李太白夢回,徐霞客駐足
    這是一條寫滿傳奇的古道,由山水詩鼻祖謝公靈運開鑿,迎來過踏歌而來的詩仙太白,留下過考察天姥山水系的旅行家祖師爺徐霞客,許多歷史上寄情山水的文人,都曾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腳步。如今的古道,在時光中沉澱了千年,依舊安然,只是,霞客古道這個名字,便已經註定了它的不同一般。
  • 詹學達丨在瀘西中過中秋節的大旅行家徐霞客
    在瀘西中過中秋節的大旅行家徐霞客 戊寅(公元1638年)八月初六日,徐霞客來到當時的廣西府(今瀘西)。第二天一早,他寫好信來到江西街(今建設街)的廣西府署,希望見到何知府,但這天是何知府的生日,沒有來府上辦公,徐霞客在遊記中寫到「餘作書投署府何別駕,求《廣西府志》。是日其誕辰,不出堂,書不得達。入堂閱其四境圖,見盤江自其南界西半入境,東北從東界之北而去,不標地名,無從知其何界也。」
  • 花30年走完21省,寫下60萬字遊記,中國「旅遊鼻祖」怎麼旅行?
    而且,因為住宿條件相差太大,每一個旅行的人都會帶著被褥、枕頭、蠟燭等必需品。\古代網紅徐霞客怎麼玩?雖然古人旅行條件略微艱苦,但一點也不妨礙他們用「心」去旅行,用腳步丈量世界。說到旅行,不得不提到最有名的《徐霞客遊記》,徐霞客用了26年時間來旅行考察,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做了詳細的記錄,堪稱一代「遊聖」。以徐霞客遊雁蕩山為例,他為了查看這裡的山勢、水流,三次上雁蕩山。第一次攀山,差一點葬身於萬丈深淵。
  • 兩千多年前古代就有旅行達人,規模巨大的郵輪出境遊,了不起
    如今,旅行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一張機票、一顆嚮往詩和遠方的心便成為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但你有沒有想過對於古人來說旅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以下幾位古代著名的旅行達人有人專注於國內遊也有人卻鍾情於出境遊有的人豪華出遊,有的人只能窮遊而有人竟然最後遊著遊著就失蹤了····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古代的旅行達人們的「奇葩」旅程~
  • 徐霞客:我生命中的每一周,都是旅遊黃金周
    他就是「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鼻祖——徐弘祖。徐弘祖,字霞客 第二天,她又特意對他說:「帶我去遊遊荊溪吧,去遊遊句曲吧,我想親眼看看你口中的世界。」出遊路上,母親一溜小跑走在前面。「兒啊,你看,我走得比你還快呢。」1609年,22歲的徐霞客戴著王氏為他縫製的遠遊冠,在母親關切的目光注視下踏上了遠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