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基督教禮拜堂:廬山上唯一開放的教堂,宋美齡曾在此做禮拜

2020-12-15 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 蔣介石和宋美齡在美廬院內讀經

  • 廬山基督教禮拜堂

  • 廬山協和國際禮拜堂

初上廬山,車子沿盤山公路逐步向上,車行一段時間後,便看到了綠樹叢中掩映的一排排紅色屋頂,那便是廬山上的牯嶺鎮了。

因廬山氣候適宜,風景宜人,自英國傳教士李德立於1885年闢廬山牯嶺為避暑地後,英、美、法、俄、意等基督教會便紛至沓來,牯嶺鎮上教堂林立,然而時至今日,這裡僅有一所基督教堂投入使用,這便是廬山基督教禮拜堂,又被稱為小禮拜堂。

這座禮拜堂位於河西路438號,建於1910年,是廬山最古老的基督教堂。教堂原是英國基督教會醫學會堂,後來被「牯嶺美國學校」借作教室,解放前又被改作基督教小禮拜堂,至今保存完好。

當地教會的弟兄姊妹說,南京總統府在辦公的時候,就住在美廬別墅,因這裡與美廬只有一澗之隔,就被改成一個小禮拜堂,蔣介石與宋美齡夫婦在廬山期間經常到這裡做禮拜。

在教堂正門的右手靠河邊,便是東谷電影院,這個電影院只放一部電影:《廬山戀》。據教會弟兄姊妹介紹,這家電影院的前身原是建於1897年的基督教協和禮拜堂,廬山博物館有收藏其改造前的照片,1960年,教堂被改造成電影院,取名「東谷電影院」。

現在,廬山基督教禮拜堂成為牯嶺鎮弟兄姊妹唯一的一處聚會場所,這裡可容納200人聚會。教會蔡長老介紹,鎮上一共有1萬多人,120多個信徒。由於山上沒有高中,很多人在孩子上中學的時候就搬下山去了。有條件的人都在山下買了房,過年也大部分在山下,因此春節的時候教會裡人也很少。7月份到9月份,正值暑假,大家都會回到山上,同時正值旅遊旺季,教會便會坐滿人。這時候,教會就會邀請九江市基督教福音堂的教牧同工前來講道。

初上廬山,車子沿盤山公路逐步向上,車行一段時間後,便看到了綠樹叢中掩映的一排排紅色屋頂,那便是廬山上的牯嶺鎮了。

因廬山氣候適宜,風景宜人,自英國傳教士李德立於1885年闢廬山牯嶺為避暑地後,英、美、法、俄、意等基督教會便紛至沓來,牯嶺鎮上教堂林立,然而時至今日,這裡僅有一所基督教堂投入使用,這便是廬山基督教禮拜堂,又被稱為小禮拜堂。

這座禮拜堂位於河西路438號,建於1910年,是廬山最古老的基督教堂。教堂原是英國基督教會醫學會堂,後來被「牯嶺美國學校」借作教室,解放前又被改作基督教小禮拜堂,至今保存完好。

當地教會的弟兄姊妹說,南京總統府在辦公的時候,就住在美廬別墅,因這裡與美廬只有一澗之隔,就被改成一個小禮拜堂,蔣介石與宋美齡夫婦在廬山期間經常到這裡做禮拜。

在教堂正門的右手靠河邊,便是東谷電影院,這個電影院只放一部電影:《廬山戀》。據教會弟兄姊妹介紹,這家電影院的前身原是建於1897年的基督教協和禮拜堂,廬山博物館有收藏其改造前的照片,1960年,教堂被改造成電影院,取名「東谷電影院」。

現在,廬山基督教禮拜堂成為牯嶺鎮弟兄姊妹唯一的一處聚會場所,這裡可容納200人聚會。教會蔡長老介紹,鎮上一共有1萬多人,120多個信徒。由於山上沒有高中,很多人在孩子上中學的時候就搬下山去了。有條件的人都在山下買了房,過年也大部分在山下,因此春節的時候教會裡人也很少。7月份到9月份,正值暑假,大家都會回到山上,同時正值旅遊旺季,教會便會坐滿人。這時候,教會就會邀請九江市基督教福音堂的教牧同工前來講道。

相關焦點

  • 實拍宋美齡廬山避暑別墅,不但夏季清涼而且風水極佳
    在江西廬山,有座別墅幾乎是遊客們都會去參觀的,那就是蔣介石宋美齡當年曾經居住過的避暑別墅——美廬。「美廬」曾作為蔣氏夏都官邸,「主席行轅」,是當年「第一夫人」宋美齡生活的「美的房子」。廬山上有很多別墅,起初多為外國人所建,美廬也不例外。它始建於1903年,由英國蘭諾茲勳爵建造,1922年轉讓給巴莉女士。巴莉女士與宋美齡私人感情頗深,1934年巴莉女士將這幢別墅轉給了宋美齡。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美麗的廬山我來了
    真有幸,我在五老峰上就親眼看到了那晨霧一般的雲。我坐在石凳上,偶一抬頭,呀!頭頂上竟有那麼多雲在飄動。它們時而散得很快,被風一吹,立即毫無規律地飛舞著,盤旋著;時而又抱得很緊,牢牢地簇擁在一起,任憑風怎麼吹也吹不開。一瞬之間竟不知有多少變化。
  • 一吻38年的「廬山戀歌」
    波濤翻滾的雲海、飛流直下的瀑布、微波蕩漾的湖水、異域風情的建築……美的自然、美的愛情和美的時代鑲嵌於一處,完美契合了改革開放之初那個激情澎湃、萬象更新的時代,這部電影曾讓億萬國人如痴如醉,大批觀眾因此將廬山視為此生必遊的浪漫目的地。
  • 旅遊:聖保羅大教堂——南京第一座正式的基督教禮拜堂,值得一去
    聖保羅大教堂坐落在離奧萊裡亞耐城牆兩公裡遠的空曠區域,初建時它的周圍是一片廣闊的田野,為此被人們稱作「城外的聖保羅」。聖保羅教堂規模不大,是典型的西歐鄉村式小教堂,外觀是地道哥德式建築。就在路邊,不注意看很容易錯過,一般也不會讓遊客進到教堂內部。
  • 老蔣想裝飾宋美齡的廬山別墅,派人前去挖紅楓,不料被他嚴詞拒絕
    老蔣想裝飾宋美齡的廬山別墅,派人前去挖紅楓,不料被他嚴詞拒絕 在廬山牯嶺東谷,有一條蜿蜒而來又蜿蜒而去的長衝河。在長衝河畔,鬱鬱蔥蔥的樹木下隱藏著一座英國券廊式別墅—美廬,而這美廬的主人,正是老蔣的夫人,宋美齡。 為何是英式別墅?
  • 雨中登廬山
    而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也隨之紛紛在山上傳播開來,山上有各類教堂、禮拜寺共達30多座,加之原來的釋道廟宇,於是坊間便有了「一山藏六教、天下找不到」的說法,極言廬山宗教的包容性和繁榮鼎盛……人們常將廬山比作「文化大山」,確實一點兒也不為過。從遠古時期的大禹治水疏通九江開始,中華文化的特有因子便點點滴滴的滲透進了這座神奇大山的邊邊角角。
  • 廬山美廬別墅旅行攻略,國內唯一一處毛主席和蔣介石都住過的房子
    >在廬山牯嶺一千多棟各具風格的別墅中,其中美廬別墅無疑是最耀眼的那一棟,這是唯一一棟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都住過的房子,更甚者蔣介石几乎每年夏天都會上廬山並且在美廬生活和工作。美廬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1948年蔣介石上廬山,這次廬山之行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來廬山,在離開廬山之際,蔣委員長自知以後再也無法上廬山,特意在美廬別墅門前大石碑上題寫:美廬,兩字,可見蔣介石對美廬,對宋美齡的鐘愛。
  • 實拍煙雨中的廬山,不是仙境,勝似仙境
    眾所周知,廬山分為東、西兩條遊覽線路,乃是整個廬山的精華所在。相傳,唐代名道呂洞賓曾在此洞中修煉,直至成仙。後人為奉祠呂洞賓,將佛手巖更名為仙人洞。仙人洞的入口處為一圓形石門,門上方正中鐫刻「仙人洞」三字,兩側刻有一副對聯:「仙蹤渺黃鶴,人事憶白蓮。」
  • 走馬觀花廬山三日避暑遊
    沿著武黃、黃黃高速一路狂奔,沿途連「方便一下」都舍了,下午七點不到,我們就抵達了廬山南門換乘中心,改乘當地旅遊大巴前往世界文化遺產—廬山。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整個廬山如同一個剛剛甦醒的不夜城,處處充滿著無限的生機。
  • 蔣介石和宋美齡三大行宮之一,江西廬山「美廬」別墅!
    美廬別墅坐落於牯嶺東谷河東路180號,是一座英國券廓式的別墅「,1903年由英國藍諾茲勳爵建造,1922年轉讓給醫生赫莉女士,巴莉女士與宋美齡私人感情頗深,1934年將這幢別墅作為禮物,贈送給宋美齡。從此,宋美齡成為了這棟別墅唯一的主人。
  • 無限風光在險峰,廬山眾多寵愛於一身
    宗教上,廬山「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穆斯林等相繼在這裡修道傳教,「廬山到處是浮圖」的題詠正是對廬山千餘年來宗教形象的概括。政治上,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夏,周恩來兩度上廬山,與蔣介石談判,促成了國共合作抗日,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有關抗日戰爭的重要談話。
  • 廬山應該怎麼玩?廬山最美的八個旅遊景點
    有趣的是,歷史上,三疊泉曾長期未被發現,隱居在它上源屏風疊的李白和在它下遊白鹿洞講學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勝境。直到南宋,三疊泉才被人發現,漸漸贏得廬山第一景觀的美譽。自此往後,各代詩家名流皆競相前來觀賞,並留下諸多名篇佳作。三疊泉四季景色各異,春末夏初時水量較大,可以看到飛流直下的瀑布,是觀賞三疊泉的最佳時機。
  • 廬山是一座政治名山,舉行過三次廬山會議
    蔣介石18次上廬山,主持召開了11次重要的會議。自從搬進美廬別墅後,蔣介石夫婦幾乎每年夏天都上山避暑。廬山也是國民政府的政治文化中心。被稱為「夏都」。中共中央在廬山召開的三次重要會議,使廬山大禮堂這幢中西合璧的建築為中外所矚目。
  • 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太祖秘史
    說起廬山,不由先說說廬山所在的九江。也許因為廬山的名氣太大,很多人對九江知之甚少。九江曾是長江重要商埠,曾經商賈雲集,市場發達。早在三國時期,九江就聲明在外,名為柴桑,臥龍弔孝就在於此,到了唐宋年代,那更是長江重要城鎮,白居易在此寫下《琵琶行》,《水滸》不還有有李逵九江劫法場的精彩描述嗎?
  • 廬山旅遊攻略十大必去的景點
    廬山是江西一代較有名的景點,這裡因為古時候的著名詩人在這裡曾留下過名句而從此被人們推崇,它本身也是一個風景十分秀麗的地方,山裡的空氣十分清新,而廬山非常大,景點也較多,今天,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廬山十大必去的景點,下面跟著卓越旅行社一起走進廬山吧!
  • 莊河基督教禮拜堂:一座從東北農村四合院興起的基督教禮拜堂
    新華書店基督教教堂位於遼寧省莊河市新華街迎賓路2570號。根據有關資料,1910年,鞍山市岫巖縣的基督教教士吳樂信等人來到莊河鎮,在那裡建立了福音堂。這座福音堂最初設在現莊河燃料公司道東的一個四合院裡,後來遷到位於莊河鎮北大坡(現國營飯店附近)的六個房間裡。
  • [話說上海]上海最大的基督堂:國際禮拜堂
    當時清政府還不容許外國人隨便進入中國。鴉片戰爭後,隨著《南京條約》的籤訂,對列強的傳教大門打開。道光二十三年英國倫敦會麥都思、雒魏林、慕維廉等人最早來到上海,他們在上海租界地區建教堂、建住宅,開辦醫館和印刷所。其後,英國聖公會、美國聖公會、長老會、浸禮會、監理會等基督教宗派先後來到上海建堂傳教。
  • 毛澤東與蔣介石在廬山照片對比——二人共同的心靈棲息地
    毛主席喜歡廬山是眾所周知的,他在建國之後三上廬山,比奮鬥過的井岡山和出身地韶山都要去的次數更多。蔣介石也喜歡廬山,在他執政期間幾乎每年都要去廬山避暑,廬山成為了當時的「夏都」,為什麼二位偉人都對廬山情有獨鍾呢?廬山那清秀的景色、涼爽的氣候、有容量的山頂等都是重要因素。
  • 去江西遊玩,不去會後悔的廬山景區,你去過嗎?
    去江西遊玩,不去會後悔的廬山景區。說起廬山,大家都知道有悠久的歷史,從司馬遷《史記》中的南登廬山,到郭沫若的《宿廬山美廬》都有記載。然後天師張道陵在廬山修煉,高僧慧遠修建東林寺,基督教傳入廬山,乃至穆斯林也在廬山建立聖所,從此廬山便是集教育,文化,宗教,傳說,政治於一身。
  • 碑林故事|南城清真寺和基督教東新巷禮拜堂
    2基督教東新巷禮拜堂位於西安市碑林區長樂坊東新巷 55 號,是西安第一座基督教堂,距今有 100 多年的歷史。基督教東新巷禮拜堂系英國浸禮會傳教士莫安仁、邵滌源等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至光緒二十九年在東關長樂坊東新巷購地建造的「耶穌教堂」,宣統元年(1909年)教堂正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