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熟地龍骨湯,不僅清熱解毒又補血,還可

2021-01-16 本草方

朋友因為面部毛孔粗燥,長痘痘,相親都恨不能戴個口罩去。清痘、細緻毛孔的護膚品用了一大堆,結果是只花錢不管用。最近,她獲得了一個食療建議,這就是常常煲生地熟地龍骨湯



材料:

生地60克、熟地20克、龍骨適量、蜜棗2顆、生薑1片


做法:

先將龍骨飛水,放入湯鍋。再將生熟地洗淨,也放入湯鍋。加蜜棗生薑,添足量水。湯沸後,慢燉2小時。


此湯不僅可細緻毛孔,清痘,還可清熱解毒、補血。


為什麼有此功效?



先要看生地和熟地的由來。


地黃是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這個根部就是藥材。


鮮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就成了生地黃,再經過泡製,就成了熟地黃。孫思邈的九蒸九曬工藝,就是泡製的「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飴」的熟地黃。


生地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


熟地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血生津、滋腎養肝等功效。



通常來說,額頭痘肝臟毒素多,心火過旺。鼻翼痘主胃火大,消化不良。唇周痘主便秘和腸熱。而皮膚粗燥,一般和肺熱相關,肺主皮毛,肺不好,就會反映到皮膚,導致毛孔粗大等症狀。


以上種種,都需要清熱瀉火。生地,清熱涼血,又養陰生津,可治熱症。



但是如果只用生地來為身體清熱,久而久之,身體就會有被掏空的無力感,這就是為什麼本方中要加少量熟地的原因。


生地和熟地合用,一清一補,可扶正驅邪。生地清熱涼血是 「祛邪」,熟地補血生津是「扶正」。就像大人教育淘氣的小孩,打罵之後,依然是自己的孩子,給塊糖吃抱一抱,生活就是這麼繼續的,生活就是這麼在正軌上行走的。



紅棗是補血的,龍骨是補中益氣的,生薑是解表散寒又解毒的。整道湯雖以生地用量最大,卻口味甘淡,平補身體。就算沒有長痘痘的人,喝喝這道湯,也是美味又養生的。


關鍵,如今不長痘痘,卻毛孔粗大的人不少啊!銥甜就是其中之一,所以這道湯,嗯,我也得去煲一煲,和朋友比比誰的湯做得好,誰的湯最見效啦。


相關焦點

  • 清熱解毒,補血生津,滋腎養肝,會做生地龍骨湯,收穫喜人好處
    比如女性一早起床就會有痘痘,影響外表美觀,甚至還讓心情變得很糟。又有些幸運的女性,沒有長痘痘,但卻承受毛孔粗大的煩惱。這個時候可能就是身體裡有熱毒。因此,在這裡就給大家推薦一款清熱解毒、補血且滋腎養肝的好湯——生地龍骨湯。
  • 生地和熟地本質都是地黃,兩者功效卻大不一樣,詳細分析
    除了這個方法外,還可以用砂仁製作熟地黃。說了熟地黃的炮製方法,知道了生、熟地黃的加工工藝的不同,但是生地黃和熟地黃在外觀和藥效上有哪些不同呢?一、在外形上,生地黃主要是呈不規則的團塊狀,而熟地黃則多為不規則的碎塊等,大小不一,不如生地黃一般中間膨大,兩段稍細,有可辨認的外觀。
  • 生地和熟地本質都是地黃,兩者的功能,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而熟地的話需要用酒燉,將生地放到酒裡面燉,直到生地將酒吸盡了,再將生地拿出來蒸,蒸出來的生地就變成黑色的了,再將這樣的生地放到太陽下面曬乾,這也就稱之為熟地了。生地跟熟地的本質相差並不是很大,但是其功效卻完全不同。生地主要的功效是清熱涼血,而熟地主要是補腎。
  • 生地和熟地本質都是地黃,兩者功效卻大不一樣,詳細分析
    除了這個方法外,還可以用砂仁製作熟地黃。說了熟地黃的炮製方法,知道了生、熟地黃的加工工藝的不同,但是生地黃和熟地黃在外觀和藥效上有哪些不同呢?一、在外形上,生地黃主要是呈不規則的團塊狀,而熟地黃則多為不規則的碎塊等,大小不一,不如生地黃一般中間膨大,兩段稍細,有可辨認的外觀。
  • 生地和熟地本質都是地黃,兩者的功能,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而熟地的話需要用酒燉,將生地放到酒裡面燉,直到生地將酒吸盡了,再將生地拿出來蒸,蒸出來的生地就變成黑色的了,再將這樣的生地放到太陽下面曬乾,這也就稱之為熟地了。生地跟熟地的本質相差並不是很大,但是其功效卻完全不同。生地主要的功效是清熱涼血,而熟地主要是補腎。
  • 熟地黃不僅是一味中藥,還是一種好食材,滋陰生津、補血
    地黃分為鮮地黃、生地黃和熟地黃。今天要介紹的是熟地黃,熟地黃是用生地黃,通過酒燉法隔水蒸煮至酒盡,讓酒充分進入地黃當中,然後在取出地黃,放到太陽底下曬到六成幹,就得到熟地黃。許多朋友都好奇生地黃與熟地黃的功效有什麼區別。兩者其實都可以滋陰生津,但是熟地黃更傾向於補血。
  • 《頌姨湯譜課》:雙地黑豆龍骨湯,黑豆用冷水浸泡可以去除澀味
    所以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一款對於血熱,身體燥熱非常管用的靚湯,這款湯的名字叫做「雙地黑豆龍骨湯」。學會這款湯的製作,就可以對身體的一些不適症狀起到很好的緩解效果,感興趣的朋友就跟隨我們的步伐學習製作起來吧!在這款「雙地黑豆龍骨湯」裡面,雙地也就是生地和熟地,除了這兩款食材之外,還需要準備黑豆、龍骨、蜜棗、食用鹽。
  • 滋補腎精食療方——生熟地煲龍骨湯!
    雖然已經立春,但現在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春天,我們仍處於冬春交替的階段,除了繼續防寒保暖,其實也可以適當的滋補下腎精!
  • 生地黃與熟地黃的功效區別
    地黃可分為生地和熟地兩種,《本草綱目》載:地黃生則大寒,而涼血,血熱者需用之,熟則微溫,而補腎,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陰虛,宜用熟地黃,女子多血熱,宜用生地黃。"尤其是熟地,藥用"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利耳目、黑鬚髮、通血脈",確係祛病延年之佳品。生地黃甘,苦,寒,歸心,肝,腎經,功用:清熱滋陰,涼血止血,養陰生津。
  • 生地的功效與作用 生地的食用方法
    生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什麼是生地。生地其實是一種植物也屬於一種中藥材。那麼生地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生地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生地治療什麼疾病。什麼是生地生地別名生地黃,野地黃、山煙根等,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具有清熱涼血、益陰生津之功效。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乾舌絳,如清營湯。
  •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它和熟地黃一樣嗎
    生地黃也叫做生地,在我們國家很多地區都出產,生地的外形看起來有點像山芋,還有點像生薑。另外還有一種叫做熟地黃的東西,和生地黃也非常容易混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它和熟地黃有什麼區別呢?
  • 這味藥,滋陰清熱、瀉火解毒,搭配麥冬更有不同!
    玄參有滋陰清熱、瀉火解毒的功效,治療熱入營血而導致的口乾、潮熱、咽喉疼痛、夜臥不安、瘰癧結核等病症,玄參功效和生地黃相似,也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麥冬能夠養陰潤肺止咳,也能夠治療心陰不足,陰虛火旺而導致的失眠煩躁等症狀。
  •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它和熟地黃一樣嗎
    生地黃也叫做生地,在我們國家很多地區都出產,生地的外形看起來有點像山芋,還有點像生薑。另外還有一種叫做熟地黃的東西,和生地黃也非常容易混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它和熟地黃有什麼區別呢?
  • 生熟地的功效與禁忌 中藥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如果和生地一起合用,可以補益,又能清熱,對治療陰血兼有熱象的病症有很大的作用。人們也經常用熟地來加入湯料,讓煲出來的湯有淡淡的熟地味道,滋補益髓。也有用熟地泡酒,根據不同的需要放入不同的藥材一同泡製出來的酒,對養生有非常好的作用。
  • 食療藥膳:當歸生地羊肉湯 益氣補虛驅寒補血
    食療藥膳:當歸生地羊肉湯 益氣補虛驅寒補血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5-02  來源: 廣州日報   關鍵詞:益氣補虛 驅寒補血  中醫認為羊肉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痰食品,有益氣補虛、補腎壯陽、生肌健力
  • 生地黃活血,熟地黃補血,從生到熟,有「九制」之說,調理氣血
    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地黃其實應該分為兩種:生地黃和熟地黃。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地黃生者甘寒;熟者甘微苦、微溫。入肝脾腎三經,大致有行血活血(生地黃)、養血補血(熟地黃)的功用。實際上,地黃現在也確實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主要因為它對「血」的好處。
  • 煮綠豆放這兩樣東西,清熱解毒,補血益氣,解除暑熱煩躁!
    中醫認為呢,綠豆性味甘、涼,入心、胃經,能清熱解暑、利尿通淋、解毒消腫。而將綠豆和花生搭配一起吃啊,在清熱解毒、降壓的同時,還能氣血雙補。準備:綠豆1/2杯,花生3/10杯,大米3/10杯。花生中鈣和鋅的含量極高,多食花生,可以強健骨骼、健腦增強記憶力,還可激活中老年人腦細胞,延緩人體過早衰老。花生皮還能滋補氣血,女人常吃可以臉色紅潤。所以,現在常喝這個,不僅清熱解毒,還能補血益氣、解除暑氣煩躁!最後老安再教您一個,我太太常用的保存綠豆的方法,既不宜生蟲還能保持它的口感。
  • 中藥馬勃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防癌抗癌
    中藥材有很多的種類,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馬勃吧,其實馬勃是一種很好的藥材,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抗菌,防癌治癌的功效。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馬勃的功效與作用!中藥馬勃為灰包科真菌脫皮馬勃、大馬勃或紫色馬勃的乾燥子實體。主產於內蒙古、甘肅、吉林、遼寧等地。夏秋兩季子實體成熟時及時採收。
  • 熟地黃 熟地黃的作用與副作用
    熟地黃根據不同炮製方法可分為蒸熟地黃、酒熟地黃、姜酒制熟地黃、砂仁制熟地黃、熟地黃炭,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制熟地黃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陰蛀。適合人群該品性質粘膩,有礙消化,凡脾胃虛弱、氣滯痰多,脘腹脹滿及食少便溏者忌服。食療作用甘,微溫。歸肝、腎經。入血分,質柔潤降。熟地黃有強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細胞,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