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繳獲一把軍刀,日本出3000萬買遭拒,臨終前交博物館收藏

2020-12-11 歷史文社

今年,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過去了75年,對中國來說是抗日戰爭勝利的75周年。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但那些為戰爭的勝利作出過貢獻的人,不應該被人們遺忘!十多年的抗戰中,湧現了無數革命烈、英雄,侯永勝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他手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

侯永勝,河南人,出身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中。小時候,由於家裡條件不太好,沒有錢供他讀書,故他只接受過短暫的教育。在那個年代,普通老百姓活著都很艱難。輟學後的他,給地主打過工,做過很多工作。他不怕苦,不怕累,早早地承擔了他這個年紀不應該承擔的責任。

不久,日軍發動了侵華戰爭。見日寇在河南實行「三光」政策,在中華大地上無惡不作,剝削和殺害中國人,侯永勝內心的愛國之情以及作為一個中國人的熱血全部被激發出來。雖然他沒有念過多少書,但他知道自己國家的領土容不得其他人踐踏半分,也懂得保家衛國,有了國才會有家。於是,15歲的他毅然離開父母和家鄉,加入到了抗日的隊伍中。

在部隊裡,侯永勝苦練槍法和本領,為的就是能多殺一些日寇,早日把侵略者趕出中國。經過不斷地努力,他練就了一身好槍法,成了一個神槍手。每次作戰時,他都作為狙擊手藏在暗處,尋找機會射殺日軍的長官,讓日軍沒有指揮官,從而幫助部隊攻打日軍。他先後參加了數百次大大小小的戰鬥,擊殺了500餘名敵軍。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日軍的一個聯隊盤踞濬縣一帶,企圖捲土重來。中國的部隊對這些日軍進行了圍剿,數天後他們被打得七零八落。一天,侯永勝和另外3個戰士奉命埋伏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個橋邊,等候敵人的到來。不一會兒,一個日本軍官騎著馬準備強行衝過橋。這時,侯永勝立即拔出槍,瞄準日本軍官開了3槍。日本軍官被子彈打中,從馬上跌落下來,當場死亡。侯永勝在此人身上繳獲了一把指揮刀,一支槍。這刀上面刻著日本國旗和「天皇· 45997」字樣,另一邊刻著「坂本吉太郎」。想來,這名軍官就是坂本吉太郎了,此刀是天皇御賜給他的。

坂本吉太郎是駐守在濬縣的日軍第26師團第12步兵聯隊的聯隊長,大佐軍銜,在日軍中的地位不小。侯永勝擊殺他後,榮立二等功。後來,日方多次尋找此軍刀和侯永勝,並出價20萬想贖回軍刀。侯永勝沒有同意,日方以為是自己出的錢太少了,他才不同意把刀賣給自己,故不斷加價。到最後,日方願意出3千萬買刀。但侯永勝老人堅持不賣,他說:「這把軍刀是小鬼子侵略中國的鐵證,給多少錢都不賣!」

2014年12月,侯永勝老人與世長辭。臨終前,他交代後人把軍刀捐贈給國家博物館,希望它警醒後世不要忘記歷史。老人的精神,值得後世欽佩,他也值得我們銘記!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要買,他卻捐獻給了國家
    有一位抗日老兵就曾經在一次戰鬥中收繳過一位日本軍官的佩刀,但是令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在抗戰勝利之後,這把刀還會給他的生活帶來波瀾。 原來有日本人費勁周折找到了他,提出要以3000萬的高價買回這把日本軍刀,但是老人果斷拒絕了日本人的請求,在幾番思索之後,老人將這把軍刀捐獻給了國家,將其放在博物館中展出。
  • 順手拿走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曾出3000萬買回遭拒,現藏博物館
    在戰爭年代,我國因貧窮落後被外國列強侵略,促使我國出現過許多抗戰英雄。為了中國的和平他們奮勇殺敵,做出了諸多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眾多英雄當中就有一位名叫候永勝的抗日英雄。候永生出生在河南省一戶普通農民家庭。
  • 老人收藏一把繳獲的日本軍刀,有人想20萬買,他斷然拒絕!
    他的名字叫侯永勝,1927年出生於河南鶴壁,他的童年與我們不同,1931九一八事變、1937盧溝橋事變,日軍鐵蹄踏上中華大地,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年僅15歲時侯永勝就加入了遊擊隊,在多次戰鬥中屢屢立下大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莫過於一把日本指揮刀!
  • 抗戰時他繳獲軍刀,日本人出20萬購買被拒絕,臨終捐贈博物館
    二戰時期,日本士兵信奉武士道精神,對於他們來說軍刀不僅是一把武器,更是地位和尊嚴的象徵,抗戰中我軍戰士收繳了很多日本士兵的軍刀,很多人將這些軍刀一直好好收藏,戰爭結束後有的日本人願意出高價購買這些軍刀,一位老人不僅拒絕了日本人,而且在臨終前將這把軍刀無償捐贈給了博物館,這把軍刀其實是他當年親自繳獲的。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要買,老人卻一口回絕了
    而最喪心病狂的還是日本的侵略,日本為掠奪資源發動侵犯戰爭,此後中國花費14年才取得勝利,將鬼子趕出中國。哪怕最後我們勝利了,但毀掉的建築,留過的血遍布這片土地。實際上我們都知道抗戰期間有過很多英雄的故事,但關於一位年輕士兵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的故事,你聽說過嗎?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三千萬購買,他直接捐給國家
    而他最自豪的一個功勞就是曾經擊斃了一位日本大佐,還繳獲了日本人的軍刀。如今日本想回收這把軍刀,欲出資3000萬購回,卻被他一口拒絕,而他轉頭就把軍刀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在1945年10月,即使日本已經宣告投降,卻依舊還有許多零零散散的日軍頑固不化,誓死抵抗。侯永勝因此和八路軍一起聯手對一夥日軍展開殲滅,在數天的戰鬥後,日軍潰不成軍。 繳獲日本軍刀 侯永勝端著槍,注視著戰場,忽然他發現一小夥日軍簇擁著一個軍官逃離了戰場。侯永勝一眼就看出那個軍官地位不低,於是他馬上背起槍就準備追擊。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曾想出3000萬買走,老人斷然拒絕
    ——《出塞》 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時期,我國的軍備力量薄弱,沒有飛機大炮,打仗的武器要麼就是射程有限的步槍,要麼就是從敵人那繳獲的軍刀,要麼就還是一些土炸彈。即便武器匱乏落後,但是頑強的中國人民還是靠著意志力戰勝了敵人,保衛了家園。有位抗戰老兵就曾在戰場上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曾經想出3000萬買走,老人卻斷然拒絕,這是怎麼回事兒?
  • 順手拿走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000萬買回遭拒,現藏博物館
    但好在當時的中國有許多抗日英雄,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國家的統一,遊走於城市山林之間和敵人周旋,譜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一次進城打探消息的時候遭遇敵人,為避免暴露自己三下五除二就幹掉了敵人,順手從敵人手裡拿過來一把軍刀。
  • 此人曾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價3000萬購買,他拒絕要上交國家
    兩個人或者兩股勢力戰鬥結束之後勝利者繳獲失敗者的戰利品是從古到今都有規矩。勝利者把對方制服或殺害後,搜索失敗者身上有用的東西,或留為己用,或轉手變賣成為錢財,或是自己收藏起來代表勝利的作品。當時很多日本軍人一提到了遊擊隊都是又恨又害怕,各個都是咬牙切齒,但又對他們無可奈何。因為不光是日本人在行動的時候遊擊隊們會不斷搞破壞,就連日本人老老實實待在自己的老巢裡,還是會被來無影去無蹤的遊擊隊給盯上,他們總是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為這些日本侵略者製造麻煩。
  • 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方想花3000萬購回卻被拒,如今珍藏博物館
    在這段時光中,許多英雄們為了國家的發展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就是使這個國家站起來,使這個中華民族真正解放起來。戰爭時期,有許多老兵都為了國家的發展付出自己的青春,有些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一個抗戰老兵,甚至還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方得知這個老軍繳獲軍刀後,想出3000萬贖回,但是這個老兵拒絕了。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給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後來鐵匠們又想辦法把鐵製成了鋼,生鐵加工成鋼的技術有很多,一種是炒鋼,東漢的《太平經》一書中有記載:「使工師擊治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除此之外,還有百鍊鋼和灌鋼技術,相比於鐵,鋼是更加堅硬的一種金屬。冶煉的發展,也是推動了武器的發展,在古時人們甚至能鍛造出削鐵如泥的寶劍。
  • 抗戰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血染沙場氣化虹,捐軀為國是英雄。」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的中華兒女不僅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更是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日本戰敗之後,並沒有自我反省,向中國表示歉意,反而極力掩蓋自己的惡行。一位抗戰老兵保存著自己繳獲的一日本軍刀,日本得知後欲出3000萬購買,卻被老人直接拒絕。抗戰時期,出生於鄉下的侯永勝毅然加入遊擊隊,同每一個渴望保衛祖國的熱血青年一起「拋頭顱,灑熱血"。但經過無數的磨練,他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不甘心的侯永勝自動請纓,接下來潛伏的重擔。
  • 抗戰老兵拿走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價3千萬被拒,現已收藏博物館
    在每一場勝仗之後,那些敵方遺落的兵器就會被我們收集,可以說,我國抗日戰爭的勝利,離不開日本的「大力支持」。其實,自古以來都有清理戰場,繳獲敵方戰備的習慣,只不過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這個習慣成為我們獲取資源的主要途徑。而在這段漫長的抗日戰爭中,有很多抗日英雄,英勇無比,不僅能擊殺普通士兵,就連那種地位較高的領導也能取他性命。
  • 抗戰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購買,老兵一口回絕
    經常看抗日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日本軍官一般都有一把佩刀。這把佩刀還被稱作武士刀,對於日本武士來說,這把刀是身份的象徵,需要隨身攜帶,而且他們將佩刀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據說,如果一個武士沒有完成他應當完成的責任或者是喪失了榮譽,就要用這把刀切腹自盡。正是因為軍刀的重要性,所以抗戰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購買,老兵一口回絕。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但雖然日軍極力否定,而中國抗戰老兵也相繼辭世,但總還有人證,人證之外還總能有物證,而侯永勝和他的一把日本軍刀就是最好的證明。侯永勝出生於1927年河南省鶴壁市一個叫作鉅橋村的小村子裡,從小家裡就十分貧困,侯永勝兒時也過得十分困苦。在1931年日軍侵華開始之後,侯永勝一家人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也因此兒時的侯永勝就極其痛恨日本兵。
  • 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千萬也不賣,最後交給博物館
    前言 戰爭與和平是全人類一直都有的話題,近代中國也發生過大大小小的戰爭,其中讓人至今都不能忘記的就是日本發起得侵華戰爭,前後一共耗時十四年之久才結束,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無情踐踏中國的土地,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無數人慘死在日本人刀下,這份傷痛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老兵曾繳獲日本軍刀,日本出三千萬天價購買,老人:不行
    對於日軍而言,他們因為受到武士精神的影響很深,所以都會佩戴一個日本軍刀。對於他們來說,軍刀就是榮譽,尤其是天皇賜予的軍刀,更是代表了無上的光榮。然而有一位老兵曾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天價購買,仍舊被老人回絕。
  • 一把侵華日軍指揮刀值多少錢?700萬沒人賣,買家多是日本人
    當時中國軍隊繳獲的大多是尉官以下級別的軍刀,能繳獲一把大佐級別的軍刀已經非常難了,將官級別的總共也沒幾把。這些日軍指揮刀一般由繳獲者收藏,作為戰利品以及日軍侵華的鐵證,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據悉現在一般最普通的二戰日本指揮刀價格都在一萬元以上,佐官、將官級別的指揮刀價格更高。
  • 日本人百萬想買一把日本軍刀,大爺一句話,令大家讚不絕口
    我們都知道1931年9月18日的晚上,日本軍隊故意炸毀了瀋陽的一段鐵路,來誣陷是中國軍隊幹的,所以就以這個理由來攻打我們中國東北軍北大營。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又以著「共建大東亞共榮圈」的旗號侵害我們中國。
  • 抗戰老兵侯永勝,戰場上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拒絕日本人三千萬收購
    除了軍裝上的勳章外還有軍刀。比如說日本軍人所佩戴的軍刀也是一種身份的體現,軍刀在他們眼裡是比性命還重要的東西,於他們而言軍刀更是榮譽的象徵,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個故事就和日本軍刀有關。據說抗日勝利後,日本人曾想從一位中國老兵手裡高價購回一把軍刀,他們開出的價碼是多少呢?三千萬,這把軍刀的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日本人為何會對它如此執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