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過去了75年,對中國來說是抗日戰爭勝利的75周年。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但那些為戰爭的勝利作出過貢獻的人,不應該被人們遺忘!十多年的抗戰中,湧現了無數革命烈、英雄,侯永勝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他手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
侯永勝,河南人,出身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中。小時候,由於家裡條件不太好,沒有錢供他讀書,故他只接受過短暫的教育。在那個年代,普通老百姓活著都很艱難。輟學後的他,給地主打過工,做過很多工作。他不怕苦,不怕累,早早地承擔了他這個年紀不應該承擔的責任。
不久,日軍發動了侵華戰爭。見日寇在河南實行「三光」政策,在中華大地上無惡不作,剝削和殺害中國人,侯永勝內心的愛國之情以及作為一個中國人的熱血全部被激發出來。雖然他沒有念過多少書,但他知道自己國家的領土容不得其他人踐踏半分,也懂得保家衛國,有了國才會有家。於是,15歲的他毅然離開父母和家鄉,加入到了抗日的隊伍中。
在部隊裡,侯永勝苦練槍法和本領,為的就是能多殺一些日寇,早日把侵略者趕出中國。經過不斷地努力,他練就了一身好槍法,成了一個神槍手。每次作戰時,他都作為狙擊手藏在暗處,尋找機會射殺日軍的長官,讓日軍沒有指揮官,從而幫助部隊攻打日軍。他先後參加了數百次大大小小的戰鬥,擊殺了500餘名敵軍。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日軍的一個聯隊盤踞濬縣一帶,企圖捲土重來。中國的部隊對這些日軍進行了圍剿,數天後他們被打得七零八落。一天,侯永勝和另外3個戰士奉命埋伏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個橋邊,等候敵人的到來。不一會兒,一個日本軍官騎著馬準備強行衝過橋。這時,侯永勝立即拔出槍,瞄準日本軍官開了3槍。日本軍官被子彈打中,從馬上跌落下來,當場死亡。侯永勝在此人身上繳獲了一把指揮刀,一支槍。這刀上面刻著日本國旗和「天皇· 45997」字樣,另一邊刻著「坂本吉太郎」。想來,這名軍官就是坂本吉太郎了,此刀是天皇御賜給他的。
坂本吉太郎是駐守在濬縣的日軍第26師團第12步兵聯隊的聯隊長,大佐軍銜,在日軍中的地位不小。侯永勝擊殺他後,榮立二等功。後來,日方多次尋找此軍刀和侯永勝,並出價20萬想贖回軍刀。侯永勝沒有同意,日方以為是自己出的錢太少了,他才不同意把刀賣給自己,故不斷加價。到最後,日方願意出3千萬買刀。但侯永勝老人堅持不賣,他說:「這把軍刀是小鬼子侵略中國的鐵證,給多少錢都不賣!」
2014年12月,侯永勝老人與世長辭。臨終前,他交代後人把軍刀捐贈給國家博物館,希望它警醒後世不要忘記歷史。老人的精神,值得後世欽佩,他也值得我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