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給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2020-12-24 騰訊網

刀劍是冷兵器時代最主要的武器,一些刀劍甚至還代表了不一般的意義,比如尚方寶劍。尚方寶劍是皇權的象徵,代表了當時最高的統治者,甚至被賦予了先斬後奏的權利。兵器在當時的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軍事儲備力量,就像現代的飛彈、坦克、航母等。古代的冶煉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從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青銅鑄造技術有了質的飛躍,不止有青銅劍,還有司母戊大方鼎、編鐘群、還有大量禮器等。

隨後冶鐵開始出現,鐵器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鐵比銅更有韌性,能鑄成更鋒利的刀劍。後來鐵匠們又想辦法把鐵製成了鋼,生鐵加工成鋼的技術有很多,一種是炒鋼,東漢的《太平經》一書中有記載:「使工師擊治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除此之外,還有百鍊鋼和灌鋼技術,相比於鐵,鋼是更加堅硬的一種金屬。冶煉的發展,也是推動了武器的發展,在古時人們甚至能鍛造出削鐵如泥的寶劍。

到了近代雖然人類已經發明了小型的熱武器,並且廣泛運用於戰爭中,但刀劍仍舊是不可或缺的武器,日本人會在他們的機槍上裝上刺刀,用於近戰廝殺。抗日戰爭對中國來說是一場沉痛的戰爭,也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這場戰爭持續時間長,使我國損耗嚴重,其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是難以估量的。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決抗戰,經歷大大小小無數次戰役,最終還是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取得了勝利。在抗戰期間,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還有我國獲得的戰利品,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的罪證。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給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難以想像那段艱苦的歲月,不少活著的抗戰老兵回想起那段日子,還會淚流滿面。日本人的惡劣行徑直至抗戰結束前期,還未結束,那時候日本已然戰敗,在退出中國之前,他們依舊頻頻去騷擾中國百姓,燒殺搶掠,讓百姓擔驚受怕。這時遊擊隊就發揮了重要作用,每當日本人來襲時,遊擊隊員就會擊退這些日本傘兵,保護老百姓。侯永勝就是遊擊隊的一員。一次侯永勝在執行任務時,遇到了兩名日本騎兵,由於表現過于謹慎,被日本人看穿了身份,眼看敵人就要出手。侯永勝先下手為強,率先出手解決了敵人,不僅如此,還獲得了其中一人的佩刀。

當時,侯永勝並沒有留意自己殺死的是什麼人,後來他才發現,他殺死的不是兩名普通的日本士兵,而是兩名日本大佐。他獲得的佩刀,也不是普通的刀,而是天皇的佩刀。武士刀在日本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日本的武士道家庭,幾乎都會在家裡供奉一把武士刀。日本軍官也人人都會佩戴一把武士刀,這是一種精神象徵,更遑論天皇的佩刀。由於侯永勝立下大功,這把佩刀就作為戰利品,獎勵給了他。

戰爭結束後,日本人為了尋訪這把佩刀多方打探,打聽到天皇的佩刀在侯永勝的手裡。他們找到侯永勝,想從他手裡購回天皇佩刀,甚至一路出價到3000萬。侯永勝十分厭惡日本人,即使他們開了高價,也毫不心動,這把刀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證,也是他英勇殺敵的象徵,而且經歷戰爭的他也不願意相信日本人。最終為了打消日本人的念頭,侯永勝將軍刀捐獻給了國家。現在這把軍刀放在博物館展出,供大家參觀,提醒著我們勿忘歷史、勿忘國恥,只有國富民強,才能自強自立,不再遭受侵略;也讓我們緬懷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為國家、為人民,英勇無畏的付出。

結語

侯永勝老先生的這一舉動,引來高度讚揚,他是抗戰英雄,即使戰爭結束,一顆愛國之心依舊火熱。他不為金錢所動,為我國保留了日本侵華的罪證。之前日本人為了否認自己的卑劣行為,銷毀了大量侵華罪證。

但歷史不容篡改,日本人的無恥行徑,對中國百姓那些惡劣之至的所作所為,永遠被會歷史銘記,也是我們活在現代社會的人的警鐘。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曾想出3000萬買走,老人斷然拒絕
    ——《出塞》 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時期,我國的軍備力量薄弱,沒有飛機大炮,打仗的武器要麼就是射程有限的步槍,要麼就是從敵人那繳獲的軍刀,要麼就還是一些土炸彈。即便武器匱乏落後,但是頑強的中國人民還是靠著意志力戰勝了敵人,保衛了家園。有位抗戰老兵就曾在戰場上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曾經想出3000萬買走,老人卻斷然拒絕,這是怎麼回事兒?
  • 抗戰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但日本戰敗之後,並沒有自我反省,向中國表示歉意,反而極力掩蓋自己的惡行。一位抗戰老兵保存著自己繳獲的一日本軍刀,日本得知後欲出3000萬購買,卻被老人直接拒絕。抗戰時期,出生於鄉下的侯永勝毅然加入遊擊隊,同每一個渴望保衛祖國的熱血青年一起「拋頭顱,灑熱血"。但經過無數的磨練,他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不甘心的侯永勝自動請纓,接下來潛伏的重擔。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要買,他卻捐獻給了國家
    有一位抗日老兵就曾經在一次戰鬥中收繳過一位日本軍官的佩刀,但是令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在抗戰勝利之後,這把刀還會給他的生活帶來波瀾。 原來有日本人費勁周折找到了他,提出要以3000萬的高價買回這把日本軍刀,但是老人果斷拒絕了日本人的請求,在幾番思索之後,老人將這把軍刀捐獻給了國家,將其放在博物館中展出。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而日本近些年來就是在搞這種操作。自1945年日軍投降算起,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已經過去了75年,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當年的抗戰老兵都一個接一個地辭世了。但雖然日軍極力否定,而中國抗戰老兵也相繼辭世,但總還有人證,人證之外還總能有物證,而侯永勝和他的一把日本軍刀就是最好的證明。侯永勝出生於1927年河南省鶴壁市一個叫作鉅橋村的小村子裡,從小家裡就十分貧困,侯永勝兒時也過得十分困苦。在1931年日軍侵華開始之後,侯永勝一家人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也因此兒時的侯永勝就極其痛恨日本兵。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要買,老人卻一口回絕了
    而最喪心病狂的還是日本的侵略,日本為掠奪資源發動侵犯戰爭,此後中國花費14年才取得勝利,將鬼子趕出中國。哪怕最後我們勝利了,但毀掉的建築,留過的血遍布這片土地。實際上我們都知道抗戰期間有過很多英雄的故事,但關於一位年輕士兵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的故事,你聽說過嗎?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三千萬購買,他直接捐給國家
    而他最自豪的一個功勞就是曾經擊斃了一位日本大佐,還繳獲了日本人的軍刀。如今日本想回收這把軍刀,欲出資3000萬購回,卻被他一口拒絕,而他轉頭就把軍刀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在1945年10月,即使日本已經宣告投降,卻依舊還有許多零零散散的日軍頑固不化,誓死抵抗。侯永勝因此和八路軍一起聯手對一夥日軍展開殲滅,在數天的戰鬥後,日軍潰不成軍。 繳獲日本軍刀 侯永勝端著槍,注視著戰場,忽然他發現一小夥日軍簇擁著一個軍官逃離了戰場。侯永勝一眼就看出那個軍官地位不低,於是他馬上背起槍就準備追擊。
  • 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想出3千萬買回,老人直接回絕
    提到英雄,不得不提一下我國的一位抗戰老兵,他當年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後來日本欲出三千萬來購買,這位抗戰老兵最後做了何決定呢?剛開始侯永勝並不知道這兩個日本軍官的身份,回到營地之後把這把佩刀拿了出來,戰友也湊了過來,想看看這把佩刀究竟是何來歷,結果讓人震驚,佩刀上面居然刻著日本天皇四個字,想來肯定是一位深得天皇信任和喜歡的大佐,在看了佩刀之後所有戰友都對侯永勝刮目相看,這也算是立下了大功,後來上級為了獎賞他也就直接將這把佩刀送給了侯永勝,侯永勝也一直將這把佩刀放在身邊用來留作抗戰勝利的紀念
  • 抗戰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購買,老兵一口回絕
    經常看抗日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日本軍官一般都有一把佩刀。這把佩刀還被稱作武士刀,對於日本武士來說,這把刀是身份的象徵,需要隨身攜帶,而且他們將佩刀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據說,如果一個武士沒有完成他應當完成的責任或者是喪失了榮譽,就要用這把刀切腹自盡。正是因為軍刀的重要性,所以抗戰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本出3000萬購買,老兵一口回絕。
  • 抗戰老兵繳獲日本軍刀,直接拒絕日本天價購買,如今收藏在博物館
    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他們所犯下的罪行也都是無法原諒的。在抗戰期間我國團結一致,期間湧現出來了無數的愛國人士,毫不猶豫的為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老兵,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更是當時的一位神槍手,在抗戰期間付出了很多艱辛,也擊殺了無數的日本侵略者,為抗戰的勝利立下了悍馬功勞。
  • 老兵曾繳獲日本軍刀,日本出三千萬天價購買,老人:不行
    對於日軍而言,他們因為受到武士精神的影響很深,所以都會佩戴一個日本軍刀。對於他們來說,軍刀就是榮譽,尤其是天皇賜予的軍刀,更是代表了無上的光榮。然而有一位老兵曾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天價購買,仍舊被老人回絕。
  • 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千萬也不賣,最後交給博物館
    中國人民面對列強並不示弱,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愛國英雄,他們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守護國家,雖說中國人民最後勝利了,但是其日本的罪行一樁樁一件件都深深烙印在人民心中。提到英雄,不得不提一下我國的一位抗戰老兵,他當年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後來日本欲出三千萬來購買,這位抗戰老兵最後做了何決定呢?
  • 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方想花3000萬購回卻被拒,如今珍藏博物館
    戰爭時期,有許多老兵都為了國家的發展付出自己的青春,有些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一個抗戰老兵,甚至還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方得知這個老軍繳獲軍刀後,想出3000萬贖回,但是這個老兵拒絕了。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想花3000萬購回卻被拒,如今珍藏博物館。
  • 老人收藏一把繳獲的日本軍刀,有人想20萬買,他斷然拒絕!
    他的名字叫侯永勝,1927年出生於河南鶴壁,他的童年與我們不同,1931九一八事變、1937盧溝橋事變,日軍鐵蹄踏上中華大地,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年僅15歲時侯永勝就加入了遊擊隊,在多次戰鬥中屢屢立下大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莫過於一把日本指揮刀!
  • 此人曾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價3000萬購買,他拒絕要上交國家
    不過,今天這裡要說的另有其人,這位老英雄是一個叫做侯永勝的人,在當時他也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日本人對他恨之入骨,卻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並且侯永勝曾經親手繳獲日本人的一把珍貴的軍刀,後來日本方面為了拿回這把軍刀,曾經想用巨款買回來,不過被侯永勝直接拒絕。
  • 抗戰時他繳獲軍刀,日本人出20萬購買被拒絕,臨終捐贈博物館
    二戰時期,日本士兵信奉武士道精神,對於他們來說軍刀不僅是一把武器,更是地位和尊嚴的象徵,抗戰中我軍戰士收繳了很多日本士兵的軍刀,很多人將這些軍刀一直好好收藏,戰爭結束後有的日本人願意出高價購買這些軍刀,一位老人不僅拒絕了日本人,而且在臨終前將這把軍刀無償捐贈給了博物館,這把軍刀其實是他當年親自繳獲的。
  • 抗戰老兵侯永勝,戰場上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拒絕日本人三千萬收購
    除了軍裝上的勳章外還有軍刀。比如說日本軍人所佩戴的軍刀也是一種身份的體現,軍刀在他們眼裡是比性命還重要的東西,於他們而言軍刀更是榮譽的象徵,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個故事就和日本軍刀有關。據說抗日勝利後,日本人曾想從一位中國老兵手裡高價購回一把軍刀,他們開出的價碼是多少呢?三千萬,這把軍刀的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日本人為何會對它如此執著呢?
  • 抗戰老兵拿走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價3千萬被拒,現已收藏博物館
    在每一場勝仗之後,那些敵方遺落的兵器就會被我們收集,可以說,我國抗日戰爭的勝利,離不開日本的「大力支持」。其實,自古以來都有清理戰場,繳獲敵方戰備的習慣,只不過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這個習慣成為我們獲取資源的主要途徑。而在這段漫長的抗日戰爭中,有很多抗日英雄,英勇無比,不僅能擊殺普通士兵,就連那種地位較高的領導也能取他性命。
  • 抗日英雄繳獲一把軍刀,日本出3000萬買遭拒,臨終前交博物館收藏
    十多年的抗戰中,湧現了無數革命烈、英雄,侯永勝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他手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侯永勝,河南人,出身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中。小時候,由於家裡條件不太好,沒有錢供他讀書,故他只接受過短暫的教育。在那個年代,普通老百姓活著都很艱難。輟學後的他,給地主打過工,做過很多工作。他不怕苦,不怕累,早早地承擔了他這個年紀不應該承擔的責任。
  • 日本人百萬想買一把日本軍刀,大爺一句話,令大家讚不絕口
    我們都知道1931年9月18日的晚上,日本軍隊故意炸毀了瀋陽的一段鐵路,來誣陷是中國軍隊幹的,所以就以這個理由來攻打我們中國東北軍北大營。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又以著「共建大東亞共榮圈」的旗號侵害我們中國。
  • 順手拿走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曾出3000萬買回遭拒,現藏博物館
    在戰爭年代,我國因貧窮落後被外國列強侵略,促使我國出現過許多抗戰英雄。為了中國的和平他們奮勇殺敵,做出了諸多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眾多英雄當中就有一位名叫候永勝的抗日英雄。候永生出生在河南省一戶普通農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