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以「戰略引領,品質致勝」為主題的華泰汽車集團2017商務峰會在天津召開,華泰汽車全新的職業經理人團隊亮相。此次會議最令人著目的是,華泰汽車集團總裁王向銀對外公布了華泰汽車未來的發展戰略:計劃至2020年,華泰汽車成為國內主流的自主汽車品牌及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實現50萬輛的銷售目標,為全面實現低碳生活,智能出行,踐行中國製造強國夢的願景而努力。
華泰汽車集團作為中國最早引入並生產SUV、第一批進入新能源汽車的自主車企,成立17年來,具備深厚的汽車研發、製造基礎和經驗。
「汽車(新能源車)、核心零部件、金融及後生態服務,構成華泰汽車的三大核心戰略業務。」對於全新的戰略調整,王向銀指出,華泰在整車領域,將鞏固既有優勢,以聖達菲、特拉卡等為代表,不斷延伸乘用車產品,同時擴展至皮卡、大客車和專用車。
在核心零部件領域,華泰汽車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國內唯一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汽、柴油發動機及先進的「三叉戟」技術;國內最早擁有自動變速器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批量生產,且是國內唯一擁有6AT自動變速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車企。「下一步我們還將投放8AT、9AT,都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王向銀如是表示。
「金融及後生態服務」位居華泰汽車新三大業務之列,並不奇怪。鮮為人知的是,華泰汽車金融是全國範圍內僅有的3家具有「全品牌業務」的汽車金融公司之一,在行業內具有令同行豔羨的汽車金融和汽車租賃資質,可為供應商、經銷商和消費者在金融領域提供汽車全價值鏈的一體化服務。「不差錢」的優勢,讓華泰汽車與合作夥伴更易、更快地結成戰略合作關係共同發展。
「2017年是我們的戰略轉型的開端和發力之年,華泰汽車要進行三大創新,包括產品創新、區位創新和營銷創新。」王向銀介紹說,在產品創新上,華泰汽車今後將持續不斷地推出新品,確保每年投放1~2款改款或換代新車型。
作為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自主車企之一,新能源汽車將成為華泰汽車戰略轉型的突破口。在此領域的「三電技術」方面,華泰已擁有了核心技術,並逐步形成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目前,華泰新能源已經掌握了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器和整車輕量化方面的核心技術,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在鋰電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研究方面也有著重大突破和明顯優勢。同時,兩大國際化技術中心的自主水平國內領先,擁有效率快、可靠性高、超長續航三大技術特點。
在新能源汽車布局上,華泰計劃至2020年達到年銷10萬輛。據介紹,今年華泰將推出一款A00級電動車,下一步還會拓展至新能源客車、中巴和城市物流車。
「新能源政策補貼在不斷退坡,如何保證不把這個壓力轉嫁給消費者,成本控制就成為了關鍵。」王向銀表示,「和許多新能源車企需要外購電機、電池不一樣,華泰自主掌握了「三電」的技術和製造,並且即將形成從電芯開始,直到終端產品的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能有效降低成本,競爭力將非常強。」
目前在國內,華泰汽車集團形成了以北京為管控中心,天津為副中心,遍布東南沿海及西南內陸的14大生產基地。放眼國際,華泰汽車更是採用了3+12+5的區位布局,先後在20個國家建設分銷網絡,全球網絡覆蓋獨立國協、中東、中南美、東南亞、非洲的重點國家。同時,北京、上海和慕尼黑3個技術開發中心,將為華泰汽車的體系能力給予有力支撐。
在此次商務峰會上,華泰汽車還根據自身特色,發布、制定了一套快速、高效、低成本、廣覆蓋的渠道新政,進一步提升現有城市4S店的整體品質,深入拓展更多中小城市的渠道網路建設,實現分銷渠道的大規模滲透,以點線結合的方式構建出全新的網絡渠道新局。同時,與主流網絡平臺合作,構建更加符合年輕消費者的網際網路選車、購車渠道,打造華泰汽車更加年輕化的品牌形象和產品定位。(記者趙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